-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xué)院 > 營銷推廣 > 專題列表 > 正文
老舍經(jīng)典散文集(老舍經(jīng)典散文集讀后感)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老舍經(jīng)典散文集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guān)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nèi)容,有小程序、在線網(wǎng)頁版、PC客戶端和批量生成器
官網(wǎng):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老舍先生寫過哪些文章、散文?
《老張的哲學(xué)》(長篇小說)1928,商務(wù)《趙子曰》(長篇小說)1928,商務(wù)
《二馬》(長篇小說)1931,商務(wù)
《文學(xué)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xiàn)代
《離婚》(長篇小說)1933、良友
《老舍幽默詩文集》1934,的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Z9,人間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chuàng)作經(jīng)驗)1937,人間
《三團一》(曲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祥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wù)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lián)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fēng)》(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l943,中西書局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說集)l948,晨光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龍須溝》(話劇)1951,大眾
《老舍選集》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說》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饑荒》三部曲)上下冊,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遺著,未完)
《我這一輩子》(中篇小說)
《老舍小說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藝評論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選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戲劇全集》(1一4卷)1982,戲劇
《老舍新詩》1983,花山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百花
《老舍經(jīng)典作品選》2002,當(dāng)代世界
《草原》 未知
老舍的經(jīng)典散文作品都有哪些啊 我想知道
在我的印象中老舍的作品幾乎都是小說,像什么《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龍須溝》《茶館》當(dāng)然后面的兩本是話劇,不過在我的印象中,話劇和小說的區(qū)別不是很大。說到老舍的散文,馬上想到的就是《濟南的冬天》,這是我們上學(xué)的時候?qū)W過的課外,至于老舍的散文集到一個也說不上來。好奇的百度一下,老舍的作品幾十部作品,真的幾乎都是小說,只看到了一本散文集,至于名字估計沒幾個人知道。所以當(dāng)我看到這厚厚的兩大本老舍散文的時候,還是挺吃驚的,老舍不是小說家嗎,怎么也寫過這么多的散文??!打開一看,沒想到還真挺有味道的。很多篇目感覺都不比《濟南的冬天》差,發(fā)現(xiàn)老舍的散文和小說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那就是在散文中,能夠讓人看到一個挺幽默的老舍。
老舍的散文都是發(fā)表在當(dāng)時的雜志上面,雖然寫的內(nèi)容五花八門的,但是能夠看出老舍作為一個大作家的功力,文章寫得不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有寫自己的感受的,有寫自己對時事的評論,有寫自己的生活的,通過散文,你就能夠更真實更近的去接觸到一個真實的老舍。
在北京我曾經(jīng)去過老舍故居,在王府井附近越來越少的胡同中,老舍故居和周圍的高樓相比顯得越來越小了。當(dāng)我去的時候,馬上就要到四點半了,紀(jì)念館就要關(guān)門了,沒時間細看,和看門的先生打了個招呼,進去看了幾眼,留下點印象,以后再來探訪吧。小小的院子不大,整修得很規(guī)整,幾間小房子都開辟成博物館了,下次一定要好好看看里面的展覽。
北京的博物館越來越多了,據(jù)說已經(jīng)排在倫敦之后成為世界第二,一共有三百多間博物館。這樣的小的故居博物館,其實是最有味道的地方,人不多,很安靜,你可以在里面慢慢的欣賞,慢慢的看。而且一次絕對看不完,等過幾年你再來,你還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文章閱讀網(wǎng)http://www.jingdianwenji.com/shishicai/)
老舍的文章也是如此,值得你反復(fù)的去看,去品味,書里面的文章寫得最多的就是北京和濟南,沈從文的湘西,張愛玲的上海,老舍的北京,還有濟南。描寫濟南最知名的作家就是老舍了,是老舍讓我們知道了民國的那個美麗的泉城,知道了大明湖,萬佛山,趵突泉。
這套書最漂亮的還不僅僅是老舍的文章,可以說老舍的作品版本實在是太多了,而且要是想看的話,百度一下,電子書都有得是,完全不必去買了,可是這套書里面是帶插圖的,而且還是方成和丁聰?shù)却髱煹氖止P,簡練的中國白描,勾勒出來的是民國味道的人物形象,和老舍的文章放到一起,真的感覺很協(xié)調(diào)。沖著這些插圖,也值得看看。
老舍寫過那些有名的散文?
老舍幽默詩文集》《老牛破車》(創(chuàng)作經(jīng)驗)1937,人間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老舍文藝評論集》
《老舍選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1983,百花
《老舍散文選》
《一些印象》《我的母親》《宗月大師》《養(yǎng)花》《五月的青島》等等,都已成為現(xiàn)當(dāng)代散文的經(jīng)典篇目。自然本色是老舍散文的一般特色,而他的寫景散文最充分地體現(xiàn)了這一特色,由于沒有更多的社會內(nèi)容的牽制,這一部分散文寫得也最為放松,更顯得自如灑脫。因而,在寫景散文里,我們也最能充分地領(lǐng)略老舍的語言魅力。
老舍的寫景散文《林海》《草原》《趵突泉》
老舍先生的散文作品有哪些?
老舍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有50多篇,曾選入中、小學(xué)語文課本的《貓》、《林?!?、《養(yǎng)花》、《濟南的冬天》、《趵突泉》等課文。一、老舍先生的散文飽含強烈而純摯的感情。
讀老舍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樣子》,人們都為他的對勞動人民苦難的同情,對“把人變成鬼”的舊社會的憎恨之情所強烈感染。富于強烈而純摯的感情,這一特點,同樣也體現(xiàn)在他的散文作品中?!读趾!穼懙氖亲髡哂斡[大興安嶺的見聞,通覽全文,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贊美之情,我們感到,作者仿佛是張開了雙臂,用全部的愛,用整個的身心在擁抱著,在撫摸著祖國東北的這片林海。在作者的筆下,那么多的山嶺,“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著的,豎著的”,他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不是感到單調(diào),而是感到“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進入林區(qū),綠色本是最常見的顏色,可作者依然興致勃勃地寫那些“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的綠色,謳歌了綠色寶庫——林海。他滿懷喜悅地告訴人們 :“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連樹與樹之間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作者以多姿的彩筆描繪興安嶺的美,洋溢著對祖國一山一水、一草—木的摯愛之情。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歌頌大興安嶺的木材對祖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貢獻,林業(yè)工人的勞動和林區(qū)欣欣向榮的面貌,“給大興安嶺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勞動歌聲,”歌頌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shè)結(jié)為一體”。結(jié)束,又派上一筆,對興安嶺的名字作了新穎的解釋——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無窮,耐人尋味。至此,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得到了升華,表達出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恫菰芬晃氖钦Z言大師老舍先生初訪草原的散記。作家看到美麗的景色,受到熱情的款待,由衷地發(fā)出贊嘆,文章開頭只用一個簡潔的短句“這次,我看到了草原”即抒發(fā)了老舍先生為終于能看到美麗草原的奇原而感到自豪。“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薄霸谶@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這一句看似寫駿馬和大牛的,實際上是寫作者自己的感受。因為作者被大草原的美麗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圍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樣的心情,“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那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全文,老舍以精美樸素的語言描繪出一派遼闊的、散發(fā)著泥土、青草芬芳的草原之景,書法民族大團結(jié)的歡樂。文章的結(jié)尾“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是點題之句,進一步點明了讓作者流連忘返、不忍離去的原因是草原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作者陶醉,讀者同樣如此。
最世俗最平凡的生活,未必意味著思想的貧乏。大雅若俗,俗得有味道,俗得有哲理。老舍先生的散文題材多取自生活中的小事,雖然是些小題材,但作者并不把它當(dāng)作抒寫個人閑情逸致的小擺設(shè),也不強拉硬扯地附會一個所謂深刻的含義,先生想得深,看得透,說的俏,讀他的散文,時時能感受到先生的幽默,先生的人生哲學(xué)。讀這些文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感受到他高遠的意趣,健康的情懷?!娥B(yǎng)花》一文,寫的是養(yǎng)花這樣一件極其平凡的小事。文章頭一句“我愛花,所以也愛養(yǎng)花”,開門見山點明了作者養(yǎng)花的原因。只有喜愛某件東西,才會對它產(chǎn)生興趣,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我們的生活、學(xué)習(xí)中不都透著這種哲理嗎?苦讀書,讀死書,還是樂讀書,讀活書,其境界何止天壤?如作者所說:“我只把養(yǎng)花當(dāng)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文章中抒發(fā)的也是這種樂趣。什么樂趣呢?養(yǎng)花要栽種,要管理,要出汗,要勞動,養(yǎng)花要有知識,要學(xué)習(xí),要通過實踐才能摸出門道;花開了,花香四溢,賞心悅目,自己高興,還可以和朋友同志們一起分享這份高興;花遭到了損傷,全家人都為此難過,如此等等,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yǎng)花的樂趣.”無疑,這種樂趣是高尚的,健康的,是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表觀。《貓》也是如此,作者仿佛是帶著微笑,象欣賞一個天真無邪的兒童那樣欣賞著貓的可愛性格。甚至當(dāng)頑皮的小貓“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也不惱,不僅不惱,反而說它在稿紙上踩下的腳印是“幾朵小梅花”。作者是那樣意興盎然地贊賞滿月小貓的天真憨態(tài),寫得那么細致,那么有感情,令人讀后對這種小動物喜愛之情油然而生,作者喜歡小貓,是因為他覺得它們“生機勃勃,天真可愛”,表達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格調(diào)是健康的??傊?,老舍散文所寄寓表達的感情不僅健康、強烈,而且真摯自然,絕無任何的矯揉造作,所以才有很強的感染力。
二、老舍的散文在結(jié)構(gòu)上,圍繞中心,不蔓不枝,—氣貫通。
老舍寫文章有一條寶貴的經(jīng)驗,結(jié)構(gòu)文章必須“落筆準(zhǔn)確,不蔓不枝”,不能有任何“敷衍的地方”。圍繞中心,不蔓不枝,—氣貫通,這是老舍作品的一個重要特色。他的散文一般篇幅不長,因而他寫作時的準(zhǔn)確落筆,不蔓不枝做得更為仔細,沒有蕪雜散漫的毛病。他寫《貓》,開宗明義,說“貓的性格有些古怪”,下面便圍繞著“古怪”兩字做文章:“你看,它既老實,又貪玩;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愛,它若是不高興,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一聲也不出;它什么都怕,但又挺勇猛?!比绱?,貓的“古怪”(實際上是可愛)的性格便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了。特征抓得準(zhǔn),也沒有任何與“古怪”無關(guān)的話。作者寫《林?!?,全篇都是圍繞著自己的感受—— “親切與舒服”來寫的。起筆寫進入大興安嶺,腳踩千年萬年積累的幾尺厚的松針,手摸那些古木,感到這個悅耳的名字是那樣親切與舒服。繼之寫嶺,許許多多的嶺,各種形狀的嶺,“每條嶺都是多么溫柔”,“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寫林,“各種各樣的綠色組成的林海,林那邊沿上俏麗的白樺,在陽光下像是海邊上的浪花”;寫花“在清可見底的小河邊,在樹與樹之間,有著數(shù)不清的野花,花叢中有蝴蝶飛舞,還隱藏著珊瑚珠似的紅豆”。嶺,林,花,都是自然景色。這些景色的美,準(zhǔn)確表達的表達了作者“親切與舒服”的內(nèi)心感受,同時感染了讀者,這些景物描寫顯然都是圍繞中心的。文章的最后部分,寫木材,贊美大興安嶺的木材為祖國建設(shè)做出的貢獻;寫林場,歌頌林業(yè)工人的勞動,歌頌林區(qū)的欣欣向榮。從林海的美寫到林海主人的美,美和建設(shè)結(jié)成了一體,作者從心底喊“怎能不使我們親切、舒服呢?”文章從始至終,圍繞著大興安嶺的林海給自己的“親切與舒服”的感覺來寫,絕無任何枝蔓,中心突出感十分強烈?!娥B(yǎng)花》一文,則以養(yǎng)花的樂趣為中心。首段點明:“我只把養(yǎng)花當(dāng)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第二部分的五個自然段,具體記述樂在何處;第三部分收束全文,以簡潔的二十四個字(有喜有憂,……)概括出養(yǎng)花的樂趣是什么。可以說,全文沒有任何離開中心的字、句、段,結(jié)構(gòu)十分嚴(yán)整,層次清晰,照應(yīng)、過渡都十分嚴(yán)密,全在于中心以一貫之。讓我們再來看看《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同樣如此,它是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的寫景散文。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更美。正是它使“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濟南更加家喻戶曉。在老舍的文筆下,濟南是詩,是畫,作家的濟南情緣不經(jīng)意間奔涌出來。作者先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冬天對比,突出濟南冬天的“溫晴”特點,贊美它是個“寶地”。下面再轉(zhuǎn)到了冬天山水的描寫,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寫完了冬天的山景,再寫冬天的水色,以水藻之綠襯托水之清澈、透明。最后,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一句話收束全文。
三、老舍先生散文的語言平易樸實,活潑生動
老舍是我國現(xiàn)當(dāng)代語言藝術(shù)大師。他的作品文字極平易,澄凈如無波的湖水。但平易并不是死板,大量口語的提煉和采用,使平易的文字更顯出親切、新鮮、恰當(dāng)、活潑的風(fēng)味。語言是活的。這些語言特色,在他的小說、戲劇中是如此,在散文中亦然。老舍的散文也不外乎寫景、記人、抒情、說文、論事幾類,而且文中的細節(jié)又全是那么平凡,語言還樸素直白到平頭百姓看了會覺得自己也是當(dāng)大白話作家的料。想一想,老舍得運用何等的藝術(shù)手段,才能使一個個見棱見角的方塊字鮮活起來。他不會用字典里的現(xiàn)成詞匯去掉書袋,也不會為誘惑讀者故意雕飾;他不板面孔、擺架子,也不云里霧里地說空話,而全憑思想牽著筆頭,化技巧于無形,自然、率真地從心底流淌出來。簡約幾筆,一幅幅文字寫意便活脫脫躍然紙上,頃刻間就將你的感官激活起來。 讀他的《貓》,我們感到,作者像是面對一個老朋友聊天,以喜愛,甚至有點兒“護短”的神情,介紹著貓的行狀。沒有任何漂亮、艱深的詞語,有的是明白曉暢,親切自然,且還帶有濃郁的北京地方氣息的語言。作者不是寫寓言,卻采用了擬人化的寫法,顯得別致、新鮮、活潑。例如他這樣寫寫滿月的小貓:“腿腳還不穩(wěn),可是已經(jīng)學(xué)會淘氣。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是它們的好玩具,耍個沒完沒了。一玩起來,它們不知要摔多少跟頭,但是跌倒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它們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彼此的頭上,撞疼了也不哭。它們的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它們到院子里來了。院子里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們在花盆里摔跤,抱著樹枝打秋千……”,這樣的語言通俗,簡潔,連孩子也看得懂,但是并不簡單,這里并沒有使用什么修辭格,卻十分準(zhǔn)確傳神地寫出了小貓的情態(tài),天真、淘氣好像可以觸摸得到。當(dāng)文章的寫作進入到表達過程時,語言就成為第一要素,看似極平常的詞語被老舍用來卻如此新鮮、活潑,正可以看出語言大師把握這第一要素所具有的非凡功力。老舍的語言平易樸實,活潑生動,又和他的幽默密切相關(guān)。老舍的幽默,是輕松的、俏皮的,也是智慧的?;蛟S他的幽默可稱得上是中國文人幽默中的一個典范,人們生活中并不缺乏可供幽默的佐料。老舍幽默散文里的佐料也是全部來自生活,他打趣、針貶、諷刺的那些個人和事,都是生活本真和病態(tài)社會諸相的反照。他把它們拆散、肢解了,和上幽默的調(diào)料,放到語言的油鍋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技巧全在火候上。 這幽默的火候也只有大師能掌握好?;鹦×?,半生不熟,如哽在喉,難以下咽,火大了,又滿嘴油滑,利落了嘴皮子,卻虧待了舌頭上的味蕾,余韻皆無。老舍曾說幽默“出自事實本身的可愛,而不是文字里硬擠出來的”。如上所述,讀者可以為老舍寫下的小貓那可掬的憨態(tài)發(fā)出會心的笑,就在于老舍的幽默是自然流溢出來的,不是硬擠出來的,并不一定能指出哪一處是幽默的,并非一般平庸廉價的“幽默”可以比擬,這是老舍語言的藝術(shù)特色,藝術(shù)風(fēng)格的體現(xiàn)。老舍的語言藝術(shù)也得力于他對北京市民語言及民間文藝的熱愛與熟悉。老舍在創(chuàng)作中“脫去了華艷得衣衫,而聰出了文字的裸體美來?!崩仙岚l(fā)現(xiàn)了中國話,北京話所具有的“簡勁”的優(yōu)點:“中國語言恰恰天然的不會把句子拉長”,而這種簡短有力的口語,即“最普遍常用的,絕難借用外國文法的”民間口語,也恰恰最適合表現(xiàn)人類普遍的內(nèi)心感情,他大量加工運用北京市民俗白淺易的口語,用老舍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把頂平凡的話調(diào)動得生動有力”,燒出白話的“原味兒”來;同時又在俗白中追求講究精致的美(這也是北京文化的特征),寫出“簡單的、有力的、可讀的而且美好的文章”。老舍成功地把語言的通俗性與文學(xué)性統(tǒng)一起來,做到了干凈利落,鮮活純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其所使用的語句、句式、語氣以至說話的神志氣韻,都有他獨特的體味和創(chuàng)造,又隱約滲透著北京文化。這也是“京味”的重要表現(xiàn)——通俗、幽默,俏皮中透著典雅、精辟、深刻,并充滿濃厚的民族色彩和情調(diào)。正是老舍獨特的京味語言和風(fēng)格,使他獲得了舉世公認(rèn)的兩種大師的美譽——語言藝術(shù)大師和幽默大師,為現(xiàn)代白話文學(xué)語言的創(chuàng)造與發(fā)展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老舍的散文,即令是一千字左右的短文,描寫事物都很細致。這全得力于他對事物的仔細觀察和語言文字概括的功夫。
總之,老舍散文的美在于它大雅若俗?!搬橆^線腦,婚喪情私”,只要如實地把一些小事扯下來,就成就了妙文佳構(gòu)。
老舍散文的美在于它的幽默。它的幽默是輕松的,是俏皮的,是智慧的,也是耐人尋味的。隨便挑一篇,讀起來從沒有過時和陳舊的感覺,讓你一看就會大笑不止。老舍散文的幽默具有永恒的價值。
以上就是關(guān)于老舍經(jīng)典散文集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老舍的春風(fēng)藝術(shù)手法(老舍春風(fēng)運用的手法)
老舍的春風(fēng)為什么寫了很多的秋天(老舍的春風(fēng)為什么寫了很多的秋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