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技術 > 專題列表 > 正文
民國為什么打不過日本(民國為什么打不過日本)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民國為什么打不過日本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ChatGPT國內免費在線使用,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本文目錄:
一、抗日戰(zhàn)爭中日本人的戰(zhàn)斗力為什么會那么強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請說明理由)
第一,日本有全方位的工業(yè)體系,第二,日本自一戰(zhàn)之后迅速崛起,跟西方國家來比,他算是后崛起的工業(yè)國家,第三,日本地方資源所需要擴展,第四,對中華民國,蓄謀已久,我們打不過人家很正常啊,我們很多人連槍都不知道長什么樣,素質參差不齊,主要就是靠人多來堆唄?人家可是訓練了很長時間了,他還參加過前蘇聯,日不落帝國,日本人還給他們打敗了,畢竟他們是有實戰(zhàn)經驗的?日本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就是被拖死的,如果日本人一家集中中國一家來打。我們完全不可能勝利。
二、如果中華民國擁有與法國相同的國力能打敗日本嗎
二戰(zhàn)時如果中國軍隊的人均素片能與法軍達到同一高度,在陸軍方面還是能夠與日本一戰(zhàn)。但海軍方面的話,法國的海軍戰(zhàn)力遠不及日本的聯合艦隊。所以在海軍方面輸的可能性比較大。空軍方面,零式戰(zhàn)機在二戰(zhàn)大部分時間站著絕對的優(yōu)勢,所以在這個時期空軍輸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但由于日本的陸軍和海軍是分屬兩個不同部門,聯合作戰(zhàn)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假設當年的中國中有與法國同等的戰(zhàn)力情況下。最終的結果還是會輸。只是說的沒有現實中那么難看而已。
三、為什么二戰(zhàn)時期中國已是中華民國而日本還是天皇制?
你好,資產階級是一個階級的代號,而非一個國家,天皇的存在也并不意味著是帝王的時代,這時候的日本已經處在近代君主立憲天皇制了,君主立憲制是現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表現形式之一。
我贊同樓上前半段的回答,但是不贊同后半段的回答,其實畸形的,還是真正的,都不是咱們能做定論的。難道當時日本的法西斯和窮兵黷武政策就不畸形么,中華民國政府之所以上臺,也是順應了當時的民意了的。我們被欺負,不是我們的資本主義制度問題,是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多方面的原因,我們在軍事上不如日本,日本當時已經是個軍事強國,我們當時的國民政府軍隊除了數量多之外,不管是裝備還是平均的單兵作戰(zhàn)能力都遠弱于日本,面對外患,還要“攘外必先安內”,東北三省多好的地方,幾乎白送給了日本人,還有很多戰(zhàn)役,打的實在是太窩囊。政治上腐敗的很,到處都是貪官污吏賣國賊。經濟也不發(fā)達,再加上自然災害,民不聊生,老百姓真的是遭足了殃。即便如此,日本當時并沒有完全打敗中華民國政府,如抗日戰(zhàn)爭最終還是我們勝利了。再回頭看看日本的日本歷史,天皇制按時間和政治體制,可劃分為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象征天皇制,即奴隸社會的天皇制和封建社會的天皇制、資產階級天皇制、戰(zhàn)后象征天皇制。在各個時期,政治體制和天皇的權力有很大不同。
近代天皇制從1868年明治維新起,到1945年日本投降止,在近80年時間里,天皇制發(fā)展成君主立憲專制天皇制。日本投降后,美國出于推行其遠東政策和冷戰(zhàn)戰(zhàn)略的需要,把日本的天皇制保留了下來。但出于對國際上要求審判裕仁天皇、廢除日本皇室輿論的考慮,依據1947年開始實施的《日本國憲法》,將近代君主立憲的專制天皇制,改成象征天皇制,天皇成了日本國和日本國民統(tǒng)合的象征。
所以簡要總結一下,二戰(zhàn)前日本天皇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君主,是權力核心,軍隊高級將領都是天皇任命的,議會無權指揮軍隊。
二戰(zhàn)后的日本天皇是虛君共和的君主立憲制君主,沒有任何實權。
四、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國軍“五大主力”能不能打得過日軍的甲級師團?
八路軍一個集團軍三萬余人的戰(zhàn)績,遠超了三百萬國軍的戰(zhàn)績,且傷亡是國軍的八分之一(四十萬對三百余萬)!
抗日戰(zhàn)爭的奇怪現象: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僅幾十個日軍俘虜,延安卻有三百個!
1944年,美國政府在中國戰(zhàn)區(qū)觀察到了一個奇怪現象。作為抗日正面戰(zhàn)場的國民黨軍,擁有的日軍俘虜極少,在重慶僅有幾十個。然而,陜北的延安卻有三百多名日軍戰(zhàn)俘。
這個現象,與國民黨吹噓的“抗日正面戰(zhàn)場功勞更大”是非常矛盾的。
其實,八路軍俘虜的日軍不止三百多名。據美軍赴延安觀察團回憶,至1944年7月,中共部隊俘虜日軍數量已有2470名,只留下了322名,其余大部分戰(zhàn)俘都被釋放回去了。
相比之下,重慶方面的日軍戰(zhàn)俘,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八路軍和新四軍移交過來的,國民黨軍自己俘虜的日軍寥寥無幾。
1944年7月,美軍觀察團抵達延安后,接見過當地的日軍俘虜們,數字是一個一個數的,所以造不的假。
所以,誰是積極抗戰(zhàn),誰是消極抗戰(zhàn),一目了然。
1945年4月26日,在雪峰山前線的日軍第116師團第109聯隊長瀧寺保三郎大佐,給師團長菱田中將發(fā)去戰(zhàn)況報告,稱聯隊主力在花園地區(qū)遭遇中國軍隊猛烈打擊,前進受阻。并且瀧寺大佐認為:“敵人的變化是可怕的,與我部交戰(zhàn)之中央軍第51師,雖未完全美式化,但和過去的中央軍相比,無論是重武器、輕武器和彈藥都極為豐富,在武器使用方面曾受過相當訓練,特別是集中火力和急襲異常巧妙。。?!痹圃啤?/p>
(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
瀧寺大佐其實沒完全說實話,第109聯隊在對手無數支湯姆遜沖鋒槍的掃射下、以及天上中美聯合航空隊的猛烈轟炸下,已經徹底陷入困境,急需師團部派兵救援了。而這個鬼子聯隊當面的對手,正是王耀武第四方面軍轄下、施中誠第74軍所屬的周志道第51師,由于中印公路剛剛通車,第51師在湘西會戰(zhàn)前僅僅換裝了半數美械,就已經把日軍一個野戰(zhàn)聯隊打得寸步難行。
特別說明一下,到1945年初,日寇“中國派遣軍”所轄的26個師團中,有八個是屬于所謂的“甲級師團”,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老牌常設師團紛紛南調的情況下,“中國派遣軍”把剩余的第3、第13師團以及挑選出來的若干特設和警備師團,統(tǒng)一升格為“甲級師團”作為野戰(zhàn)主力。甲級師團的顯著標志是在完成三單位調整以后,仍然保留著炮兵聯隊(山炮或者野炮)的建制,重火力超過其他師團。
(新六軍軍長廖耀湘)
而第116師團就是這八個“甲級師團”之一,原駐安徽安慶隸屬于華東日寇第13軍,1942年完成調整和升格,1943年常德會戰(zhàn)期間調入日寇第11軍,從此成為該軍第三主力部隊(第3師團和第13師團排名肯定靠前),也是常德和衡陽攻城作戰(zhàn)的主力,下轄第109、第120和第133共三個野戰(zhàn)聯隊。慘烈的衡陽會戰(zhàn)期間,第116師團傷亡慘重,戰(zhàn)后經過補充,恢復到20000人左右的兵力規(guī)模,但70—80%都是新兵。
1945年春的湘西會戰(zhàn)中,第116師團轉隸新組建的坂西一良第20軍,是日寇企圖深入湘西攻占芷江之“芷江攻略戰(zhàn)”的主力部隊,三個聯隊每個都加強到4000余人。結果是出門碰到鬼,不僅第109聯隊被周志道第51師打得雞飛狗跳,另外一個兒玉忠雄的第120聯隊,也遭到李琰第57師的兇猛阻擊,若非王耀武和參謀長邱維達有“誘敵深入再四面包圍”的作戰(zhàn)指導思想,兒玉聯隊早就被徹底擊潰了。
(第18軍軍長胡璉)
而在戰(zhàn)場另一側,第74軍之蔡仁杰第58師主力,也在瓦塘屋地區(qū)完全擊潰了日軍第34師團木佐木聯隊,也就是說,第74軍所屬之第51、第57和第58師,分別力戰(zhàn)日軍一個聯隊而不落下風,其中周志道和李琰打擊的,還都是日軍甲級師團的步兵聯隊。所以作為“五大主力”之首,第74軍在1945年上半年,已經具備了戰(zhàn)勝日軍一個甲級師團的實力,這個勿庸置疑,一個換裝美械的主力師,足以擊敗日軍一個滿編步兵聯隊。
湘西會戰(zhàn)打到5月9日時,鑒于各路日軍已呈疲態(tài),并且空運來的總預備隊廖耀湘新編第六軍也全部抵達,王耀武終于下達了總攻擊令,日寇第20軍很快就土崩瓦解,紛紛開始潰逃。其中那個倒霉的瀧寺聯隊從馬脛骨地區(qū)拼命向山門方向逃竄,結果正撞上從外線趕來的第18軍楊伯濤第11師,該部僅用兩個小時就控制了山門的全部制高點,居高臨下猛烈射擊潰逃的日軍,所以在湘西會戰(zhàn)中,“五大主力”是有三支亮相戰(zhàn)場的。
(第5軍軍長杜聿明)
在楊伯濤第11師的殲擊下(11師已經全部美械),瀧寺聯隊逃到山門外的殘兵只剩下200余人,這個聯隊基本就算全軍覆滅了,好在保住了聯隊長和軍旗,然后一路向東逃跑。一個滿編步兵聯隊4000多名鬼子兵,除被第51師打死打傷的1000余人外,其他絕大部分被11師所殲,所以“土木系”第11師在抗戰(zhàn)期間的輝煌,根本不是什么被夸大其辭的石牌保衛(wèi)戰(zhàn),而是湘西會戰(zhàn)的收官階段。
此間胡璉第18軍主力已經兼程趕到戰(zhàn)場,如果堅決堵住日軍退路,這個所謂的甲級師團第116師團非得被全殲不可,可惜何應欽急著回重慶報捷,給王耀武暗示了窮寇勿攔的意思,第18軍終于放開了一個口子,讓日寇得以逃脫。但是事實已經證明,第74軍、第18軍同時具備了擊敗日軍一個甲級師團的能力,湘西會戰(zhàn)未競全功,那是高層的指揮問題。
以楊伯濤第11師為例,該師接受和換裝美械后共裝備步槍和手槍9150支,沖鋒槍2370支、105榴彈炮一營8門,美式山炮四營48門,32毫米平射炮24門,22毫米機關炮12門,戰(zhàn)車防御炮108門,81毫米迫擊炮84門,60毫米迫擊炮108門,火箭筒120具,另外配備運輸 汽車 360輛??梢钥闯觯粌H步兵輕武器的速射火力得到大大加強,而且步兵支援火力和炮兵火力呈幾何數增長,質量和數量已完全碾壓一到兩個聯隊的日軍。
第5軍在昆明也換裝了美械,其主力第200師的裝備水平還要強于第11師,換句話說,第5軍、第18軍、第74軍在尚未完全換裝美械的1945年初,都有硬抗日軍甲級師團而不敗的實力。可是我們要知道,在“五大主力”名號打出來的1946年初,這三個軍改制的整編師(整5師、整11師、整74師)雖然兵員數較之抗戰(zhàn)期間略少(裁汰的也都是老弱),但是已經全部換裝美械,戰(zhàn)斗力進一步增強,所以更無懸念。
湘西會戰(zhàn)中新六軍并未實際參戰(zhàn),但是新一軍和新六軍是按照美軍輕步兵師的標準進行裝備的,整體水平還要超過第5、第18和第74軍,他們在緬北反攻戰(zhàn)役中早已經證明了戰(zhàn)斗力,僅新22師和新38師這兩個師,就完虐日軍第18師團。這個師團雖然是大正年間被裁的常設師團,但是戰(zhàn)斗力著實不弱,南京會戰(zhàn)期間曾經擊破川軍整整一個集團軍,到緬甸后也被稱為所謂“叢林之虎”。
如果第18師團沒有調入南方軍,而是留在中國戰(zhàn)場,鐵定入選“甲級師團”,也就是說,只有兩個師的新一軍就差點全殲了第18師團,那么分拆后形成的新一、新六兩個軍,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各自已經下轄三個精銳步兵師,對付一個日軍甲級師團也不在話下。問題在于,岡村寧次不想在湘西繼續(xù)投入兵力了,而且重慶方面也不想讓各精銳軍死拼到底,所以在抗日大反攻階段,這五個軍都沒有特別大的戰(zhàn)果。
(新一軍軍長孫立人)
湘西會戰(zhàn)到1945年6月7日以第四方面軍大勝而結束,是役,日軍自己承認的傷亡為27000人(中方統(tǒng)計為35000人),而中國軍隊傷亡僅為20000冒頭,是八年抗戰(zhàn)所有22次大型會戰(zhàn)中,中國軍隊唯一傷亡低于日軍的一次,堪稱完勝。戰(zhàn)役期間,第四方面軍所屬六個美械師的充沛火力讓日軍聞風喪膽,也證明了如果裝備得力、彈藥充足和擁有制空權以后,中國士兵一樣可以戰(zhàn)勝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強盜。
湘西會戰(zhàn)結束以后的6月份,日軍參謀總長梅津飛到大連,跟“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關東軍總司令山田召開了一次絕密軍事會議,決定關內戰(zhàn)場的日軍向沿海地區(qū)收縮,比如第20軍要撤到寧滬杭地區(qū)、已經深入桂柳的第11軍要撤到武漢地區(qū)。在日軍全面的大撤退之下,重慶政府出于保存實力的考慮,并未調動包括“五大主力”在內的精銳部隊進行全力追殺,而是跟在鬼子屁股后面一點點“收復失地”。
所以換裝美械的“五大主力”并沒有取得應有的戰(zhàn)果,不久日本投降,后面都成為各大城市受降的主力,最終全部覆滅在解放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上。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突然想起關公戰(zhàn)秦瓊的故事了。
民間故事:
大致是這樣的:
說起民國時代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榘,此公實在可憐,山東的老百姓給他編造了許多笑話,內戰(zhàn)名將成了弱智一般,其中就包括這個:
一日,韓主席閑極無聊,于是召喚名鐵嘴前來,“來段快書!”
說書人不敢怠慢,“韓主席您今兒個想聽哪一段?”
“那個~~~給俺來個關老爺戰(zhàn)秦瓊!”
“這~~這倆伙計差了四百年哪!”
“俺就是要聽,你講不講?”
“講……講!”....
“說起那關老爺出陣,赤面長須,青龍偃月刀,胯下那赤兔馬……來將何人?這邊那秦瓊手按黃膘馬迎上前來,丁丁丁咣咣咣……霹靂啪啦,一場惡斗……”。
抗日戰(zhàn)爭,對全國人民來說確實一次磨滅不了的痛苦回憶。不管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帶領的抗日力量都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所以,今天我們就不去討論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國軍“五大主力”能不能打得過日軍的甲級師團的事了。我們應該緬懷烈士,奮發(fā)圖強,強大自己!
應該打得過,當時遠征軍鄭洞國率領的新一軍(即孫立人的新38師和廖耀湘的22師還沒有分開重組時),在緬北就是和日軍甲種師團久留米18師團幾次正面決戰(zhàn),在胡康河谷和密支那戰(zhàn)役,幾乎全殲18師團,師團長田中新一中將抗命下令撤退,遂即自殺。
我認為打不過抗戰(zhàn)前期的日軍甲種師團,日軍甲種師團能攻善守,作戰(zhàn)意志和作戰(zhàn)技能不是五大主力能比的。
我們可以五大主力參與的兩次經典戰(zhàn)役為例:桂南會戰(zhàn)和密支拉戰(zhàn)役,兩次日軍都處于人員和兵器的絕對弱勢一方,參戰(zhàn)我方都是一等主力,且名將盡出。桂南會戰(zhàn)國軍大敗潰逃,密支拉戰(zhàn)役,十倍于日軍,5000日軍堅守兩個多月還能有1000突圍而去。
我覺得打不過。其實比較兩支部隊的戰(zhàn)斗力,如果不考慮訓練、士氣等沒法比較的因素,那么只要把大炮拖出來比比就夠了,共軍除外。
39年后鬼子將常設師團改編為甲種師團時,基本的炮兵編制是:75山炮12,70步兵炮18,37反坦克炮12,75野24,120榴12或105野12。
國軍74軍為例,46年中全師共裝備75毫米山炮24門,37毫米 戰(zhàn)防炮 34門,八二 迫擊炮 29門,美式八一迫擊炮22門。之后隨著損耗只有減少沒有增加的。
很明顯,出去反坦克炮更多外,其它跟鬼子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打得過, 歷史 不是回答了嗎!74師(軍)萬家?guī)X會戰(zhàn)、常德會戰(zhàn)!新5軍昆侖關大捷!新1、6軍緬甸征戰(zhàn)!11師湘西會戰(zhàn)!
可以的
以上就是關于民國為什么打不過日本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