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三國演義人物排行榜(三國演義人物排行榜前50名)

    發(fā)布時間:2023-03-17 15:08:13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62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三國演義人物排行榜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官網:https://ai.de1919.com,如需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三國演義人物排行榜(三國演義人物排行榜前50名)

    一、三國演義中十個主要人物

    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黃巾軍起義爆發(fā)時,任騎都尉,參加剿除黃巾軍。從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敗呂布、袁術、袁紹等豪強,統(tǒng)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諸葛亮用火攻戰(zhàn)敗。建安二十一年,受封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陽。形象上是一個既兇殘奸詐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軍事家的藝術典型。

    三國演義人物排行榜(三國演義人物排行榜前50名)

    2.司馬懿,字仲達,東漢末期河內溫孝敬里(今河南溫縣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稱魏王,立曹丕為太子,司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經常與曹丕談論大事,研究謀略,深為曹丕信服。曹丕只當了六年皇帝就死了,病危之時把輔佐曹睿之重任交給了司馬懿、曹真、陳群三人。曹睿即位,是為明帝,他封司馬懿為舞陽侯。

    227年2月,駐守新城(今湖北房縣)的將領孟達有叛魏歸蜀之意。孟達本為蜀將,是叛變之后歸附魏國的。司馬懿當機立斷,魏軍進城殺孟達,俘叛軍萬余,新城仍為魏占有。

    231年春,諸葛亮率十萬大軍第四次出祁山北伐曹魏,司馬懿與諸葛亮祁山斗智,成功抵制了諸葛亮的進攻。239年春,魏明帝病危,不日,明帝死,八歲的曹芳即位。

    249年正月,曹爽兄弟挾小皇帝外出拜謁高平陵,暫離京城。司馬懿當機立斷,發(fā)動高平陵之變,誅殺了曹爽一派。251年,把持朝政的司馬懿病死,但由于他攻于心計,老謀深算,司馬氏的勢力早已在朝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所以他的死對朝政并無震動。其子孫仍把握曹氏朝政。

    3.劉備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后參與鎮(zhèn)壓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先后救援過北??兹?、徐州陶謙等。陶謙病亡后將徐州讓與劉備。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后于赤壁之戰(zhàn)與孫權聯(lián)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后進取益州,再奪漢中。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為替關張二人復仇發(fā)兵出擊東吳,被陸遜在夷陵火燒連營,因此慘敗使?jié)h國元氣大傷。公元223年,劉備病逝于白帝城,終年63歲。

    4.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時值曹操一統(tǒng)北方,孫權虎踞江東,劉表和劉璋控制荊、益二州,但無所作為。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三顧茅廬向諸葛亮求教,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軍進取荊州,劉備兵敗。在此緊急關頭,諸葛亮趕赴柴桑,同魯肅、周瑜等勸孫權與劉備聯(lián)盟,大敗曹操于赤壁。建安十六年,劉備以助劉璋為名,率兵數(shù)萬入益州,于次年與劉備會師,攻取成都。蜀漢章武二年(222),劉備兵敗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諸葛亮奉遺命輔佐后主劉禪。

    建興三年(225年)進軍南中。采用攻心為上、攻戰(zhàn)為下的方略,使孟獲等心悅誠服,五年春,諸葛亮上《出師表》,自統(tǒng)大軍10萬,進駐漢中,準備攻魏,六出祁山,于建興十二年春統(tǒng)軍進駐五丈原,與司馬懿所率20萬魏軍對峙于渭水南。八月,因積勞成疾,卒于軍中。

    5.孫權字仲謀,生于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后。其兄孫策遇害后,孫權承父兄之業(yè),保有江東,成為一方諸侯。曹操表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孫權先后兩次出兵鎮(zhèn)撫了山越,穩(wěn)定了江東六郡的局勢。

    208年,率大軍親征黃祖,奪得江陵,復與劉備聯(lián)合,獲得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221年,劉備為報關羽之仇,親率大軍伐吳。孫權一方面以陸遜為大都督迎戰(zhàn),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稱臣,被曹丕拜為吳王,次年三月大破漢軍。252年病逝。

    6.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  。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zhàn)場平定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lián)合,于赤壁之戰(zhàn)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僅36歲。

    7.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后改字云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后,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后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8.張飛(約166-221)字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因其勇武過人,而與關羽并稱為“萬人敵”。羽年長數(shù)歲,飛兄事之。184年黃巾起義爆發(fā),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zhàn)爭,張飛與關羽一起加入,隨劉備輾轉各地。

    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劉備出席各種宴會時,和關羽終日侍立在劉備身旁。197年在曹操進攻呂布,呂布敗亡之后,張飛被任命為中郎將。公元200年劉備衣帶召事情泄漏,率領關羽、張飛逃走,殺下邳太守車胄,劉備戰(zhàn)敗,關羽被擒,劉備與張飛投奔袁紹。

    208年劉備于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后,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劉備入蜀后,與諸葛亮、趙云進軍西川,分定郡縣。在抵達江州時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215年在巴西之戰(zhàn)中,擊敗魏國名將張_,巴西郡自此獲安。

    221年劉備稱帝,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xiāng)侯。同年,張飛被其部將范疆、張達所害。

    9.呂蒙(179年—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 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孫權統(tǒng)事后,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

    后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zhàn)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并于濡須數(shù)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后,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勛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呂蒙發(fā)憤勤學的故事,成為了中國古代將領勤補拙、篤志力學的代表,與其有關的成語有“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

    10.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生于潁川。東漢末年獻帝時軍閥、權臣,官至太師,封_侯。于桓帝末年先后擔任并州刺史,河東太守,利用漢末戰(zhàn)亂和朝廷勢弱占據(jù)京城,廢少帝立漢獻帝并挾持號令,東漢政權從此名存實亡。

    董卓成長于涼州,好結交羌人。漢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為羽林郎后又為中郎將張奐部下作軍司馬,討伐漢陽羌人,董卓作戰(zhàn)粗猛有謀,力建戰(zhàn)功。又先后參與鎮(zhèn)壓黃巾起義、涼州之亂等戰(zhàn)役,頗著威名。

    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所召,率軍進京討伐十常侍。不久令其弟董_聯(lián)合吳匡殺掉上司何苗,又招攬呂布殺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兩大軍閥兵力。隨后董卓廢少帝,立劉協(xié)即位(是為漢獻帝),且不久就弒害了少帝及何太后,專斷朝政。

    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紹聯(lián)合關東各地刺史、太守,爆發(fā)董卓討伐戰(zhàn)。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孫堅擊敗,退守長安。董卓在朝野內外都廣布親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飾及車駕,呼召三臺。司徒王允設反間計,挑撥董卓大將呂布殺死董卓,結果成功。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為其親信呂布所殺。

    二、三國人物排行榜

    1 呂布:看過很多三國迷的武將排行榜,基本上都將呂布列在第一位,偶爾也有標新立異者試圖將呂布列在別人之后,也只是貽笑大方罷了。

    先看看幾個站例:羅貫中版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zhàn)呂布“...看看趕上公孫瓚,布舉畫戟望后心便刺。旁邊一將,圓睜環(huán)眼,倒豎虎須,挺丈八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zhàn)張飛。飛抖搜神威,酣戰(zhàn)呂布。八路諸侯見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張飛性起,大喊一聲。云長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又戰(zhàn)到三十合,兩員將戰(zhàn)不倒呂布。能夠數(shù)十合使張飛關羽張飛雙戰(zhàn)呂布30回合不分勝負,劉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時!”掣雙股劍,驟黃驃馬,刺斜里去砍...”書中沒有寫張飛到底戰(zhàn)呂布多少回合(不象毛版三國中稱張飛斗呂布五十合不分勝負),估計也就數(shù)十合。數(shù)十合敗張飛,30合平張飛關羽聯(lián)手,這是最能表明呂布武力的一節(jié)了

    另外戰(zhàn)例,呂布獨戰(zhàn)典韋許褚夏侯敦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將,其結果也只是“呂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終究能全身而退。

    “人中呂布”絕非浪得虛名

    2 馬超:羅版三國馬超在身負血海深仇的情況下首戰(zhàn)3合敗張邰(毛版20合)

    3 趙云:長坂坡趙云體力疲乏的情況下戰(zhàn)張合羅版三國10數(shù)合張頜氣力不加撥馬回走(毛版30合敗張邰)

    4 顏良:20合完敗徐晃,武力明顯在許褚之上,真不知道前人是怎樣排名的,總是不排顏良

    5 關羽:羅版三國關羽20合未能拿下紀靈,且紀靈退走時并不狼狽(毛本30合,且紀靈大叫“少歇”) ,雖說關羽顧及大局,不愿殺紀靈,但是關羽沒有足夠的武力將他只敗不傷

    羅版三國關羽一合斬了華雄,沒有人知道是怎樣殺的,因此這一點雖不足以說明華雄武力很低,但可以作為關羽武力很高的理由

    關羽在戰(zhàn)場上殺了顏良文丑是不爭的事實,卻并不能由此斷定關羽武力一定高于顏良

    羅版三國關羽與夏侯敦戰(zhàn)了40合不分

    6 張飛:羅版三國中張飛一戰(zhàn)呂布是明顯的失敗,但第二次百合單挑呂布時,雖呂布不愿得罪劉備而不會下殺手,雖張飛占下風,但終究呂布沒有戰(zhàn)敗張飛

    羅版三國張飛第二次單挑張頜時,先四五十合,后張頜一直死戰(zhàn)到百十余合,這樣看來,張飛武力比馬超趙云要低了

    張飛一戰(zhàn)馬超,雖100合不分勝負,但劉備“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說明占下風,另外看看原文“...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戰(zhàn)。先當避其銳氣?!P下馬超單搦張飛出馬,關上張飛恨不得平吞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當住。看看午后,玄德望見馬超陣上人馬皆倦...”劉備是先避其銳氣再趁馬超陣上人馬皆倦而出兵,或許當時馬超中飯都沒吃

    當劉備與袁術已經徹底成仇,張飛十數(shù)合殺袁術的大將紀靈

    7 典韋:曹操戰(zhàn)呂布時,羅貫中并沒有安排典韋單挑,而是讓許褚斗二十合,然后典韋等一起幫忙,如果典韋真的像傳統(tǒng)排名的一呂二馬三典韋那么厲害(據(jù)說一呂二趙三典韋是毛潤之先生修改出來的),哪么典韋足夠單挑呂布了,但羅貫中先生并沒有這樣安排,而只是派典韋和呂布的幾位手下打了幾場

    另外典韋戰(zhàn)許褚?guī)装倩睾喜环謩儇撌钦嬲饬x上的平手,說明兩人武力的確相近,鑒于許褚曾經被徐晃50合戰(zhàn)平,故典韋列于之前了

    8 許褚:在許褚與呂布斗20合后,曹操說了句耐人尋味的話:“呂布非一人可勝?!比缓缶团晌鍖⒓尤肴簹獏尾?。整部前三國,除呂布之外,再無一人能令曹操如此之忌憚,即使是后來的馬超于潼關前連敗曹營于禁/張合兩員名將,曹操也未指揮群毆,(以致后來的李通被馬超挑于馬下) ??梢?,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曹操是不愿指揮打群架的。由此可見,曹操的那句話實在是給許褚在眾將面前留足了面子;那句話其實需要改一個字:“呂布非一人可敵”

    戰(zhàn)馬超“...斗了一百余合,勝負不分。馬匹困乏,各回軍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zhàn)。兩軍大駭。兩個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奮威舉刀便砍馬超。超閃過,一槍望褚心窩刺來。褚將槍挾住棄刀。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諸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jié)在馬上亂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龐德、馬岱見操將齊出,麾兩翼鐵騎,橫沖直撞,混殺將來,操兵大亂。 許褚臂中兩箭...”。有人稱許褚折斷了馬超的槍,說明許褚占上風,其實不然,許褚拗斷馬超槍桿后,各拿半節(jié)在馬上亂打。再打下去許褚光著膀子,沒有保護,明顯吃虧,勝負也是不遠的事情了,這一點連曹操都看出來了,于是“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

    戰(zhàn)徐晃50合不分,要知道徐晃只有20合就完敗給顏良

    9 文丑:十余合戰(zhàn)敗公孫瓚(呂布曾數(shù)合擊敗公孫瓚,文丑戰(zhàn)斗力還是比呂布低一些),說明文丑武力比呂布也差不了多少

    和少年趙云戰(zhàn)五六十合,不分勝負

    羅版文丑與徐晃30余合戰(zhàn)平后徐晃從容退走,說明文丑武力低于顏良。(毛本是沒打多長時間,徐晃見文丑身后軍馬齊到料敵不過而走)

    10龐德:戰(zhàn)關羽百余合,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凹绷铠Q金收軍”說明龐德戰(zhàn)關羽或許占了下風

    戰(zhàn)關平30合不分,兩家各歇,說明30合內龐德并沒有占優(yōu)勢

    11黃忠:戰(zhàn)關羽100合不分勝負,但占下風(“恐有失”)

    戰(zhàn)李嚴四五十不分勝負

    12孫策:

    13太史慈:與孫策戰(zhàn)了幾百合不分勝負,兩人武力基本相近,也沒法從其它戰(zhàn)例判斷誰更強

    14曹彰:劉封雖然不敵徐晃,但仍能屢次挑戰(zhàn),但劉封在曹彰面前只有3合完敗

    15華雄:當華雄最牛叉的時候,曹操麾下眾將無一人敢於出戰(zhàn)華雄,何也?是被華雄連續(xù)挫敗18路諸侯、尤其擊敗江東猛虎的氣勢給鎮(zhèn)住了(包括十數(shù)合打敗孫堅)。能把夏侯敦、夏侯淵、曹洪這等勇將鎮(zhèn)住的人,武力可以不低于這些人吧

    16夏侯敦:戰(zhàn)呂布戰(zhàn)例“...夏侯敦挺槍躍馬直出。敦與呂布戰(zhàn)不數(shù)合,李傕引一軍從側邊殺來,操急令夏侯淵迎敵。西邊又喊聲起,郭汜又引一軍殺到,操急令曹仁迎敵。三路軍馬,勢不可當。夏侯敦抵敵呂布不住,飛回陣來。布引鐵騎掩殺,曹操軍大敗...”算算時間應該有十余合,比許褚稍遜(許褚20合后曹操才派人群毆)

    而且“...夏侯敦挺槍出馬搦呂布戰(zhàn)。高順出馬大罵夏侯敦,敦大怒...”說明夏侯敦在曾經敗給呂布的情況下,并不怕懼呂布武力

    與關羽戰(zhàn)40合不分(雖說關羽因感激曹操而不愿殺夏侯敦,但關羽沒能將其打敗,且夏侯敦還要再戰(zhàn),若非張遼阻攔,自稱非擒關羽不可,說明夏侯敦經過交手后并不畏懼關羽武力)

    17張遼:戰(zhàn)關羽戰(zhàn)例:羅版劉備在撤退時遭張遼追擊,關羽與張遼交過手,未能擊退張遼,致使一半人馬被阻于城內。故關羽對張遼評價甚高,可惜毛本中將劉備關羽那一萬軍馬的損失一筆抹去了

    戰(zhàn)張飛戰(zhàn)例:“...關公見張遼退去,徑來東門看時,只見張飛已出城外和張遼廝殺,遼拍馬而去。張飛欲趕,關公急召入城,令士卒堅守東門。飛曰:“張遼怕我而走,哥哥如何趕我回來?”關公曰:“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是吾夜來美言說之,其人頗有歸順之心。今日不欲與汝廝殺,故拍馬而走?!憋w方悟,再不出戰(zhàn)...”由此可見,張飛與張遼交過手,張遼不弱于張飛,張遼卻拍馬而去,張飛本有疑惑,關羽解釋后,“飛方悟”。由此可見張遼是高手之列

    與太史策60合不分勝負,說明張遼武功在太史慈附近

    與凌統(tǒng)戰(zhàn)50合雖占優(yōu)勢但“不分勝負”,說明武功還是略低于關羽張飛

    18關平:羅版三國關平40合戰(zhàn)平徐晃,看來關平似乎應該和徐晃相近

    30合戰(zhàn)平龐德,關平似乎可以列于高手之列

    羅版三國關平寡軍殺敗丁奉所部,送走廖化,感覺并不太費勁(毛本是關興“奮力”殺退,顯得很費勁)

    19張頜:羅版三國馬超在身負血海深仇的情況下出場首戰(zhàn)3合敗張邰(毛版三國改成了20合),有網友做出如下點評:馬超身負殺父之血海深仇,“咬牙切齒”,臨陣心態(tài)屬于極端心態(tài),因此更有可能采取冒險速勝戰(zhàn)法。從張合這個角度來看,面對一個殺紅了眼的對手,也很有可能招數(shù)上還未山窮水盡,意志和膽氣上先自輸了--張合想想也覺得冤呀:馬超啊馬超,是丞相殺了你父,你跟我拼什么命啊,我才不和你拼命? 故平等狀況下兩人交手,馬超20合敗張頜應該還是合理

    趙云戰(zhàn)張頜,10數(shù)合張頜氣力不加撥馬回走,緩上一口氣后還要再戰(zhàn)。(毛本為30余合擊敗)

    能使張頜列為第20位的戰(zhàn)例是張飛第二次單挑張頜:先四五十合,后張頜一直死戰(zhàn)到百十余合,可以理解為110余合,也沒全敗,只是因戰(zhàn)場形勢不利才遠引的。(毛本是四五十合)

    20徐晃:被顏良20合殺?。伭际琼敿壐呤?,20合敗給他也不丟臉,張頜在趙云馬超面前也就能戰(zhàn)十多合吧,夏侯敦還十合敗給呂布呢)

    戰(zhàn)許褚50合不分勝負,戰(zhàn)前,曹操雖然暗自欣賞徐晃,但并沒交代許褚不許殺死或打傷徐晃,所以兩人的50合平手是公平的

    戰(zhàn)關平40合不分勝負

    21臧霸:和樂進戰(zhàn)30合不分勝負

    “...于禁、樂進雙戰(zhàn)呂布不往。操望北而行。山后一彪軍出:左有張

    遼,右有臧霸。操使呂虔、曹洪戰(zhàn)之,不利...”我們可以理解為曹洪戰(zhàn)臧霸不利,那么臧霸的武功不在曹洪之下吧,曹洪可是能與體力受損的馬超死撐四五十合的高手,不知道為何這位高手總是被人遺忘,還是我的理解有誤(除非是曹洪沒有按常人的理解戰(zhàn)臧霸而是跑到左邊去戰(zhàn)張遼而結果不利,而臧霸只是戰(zhàn)勝呂虔,那么就無法判斷臧霸的武力了)

    22徐盛迎戰(zhàn)不能抵擋的曹仁;

    23被龐德奮力殺退的魏延;

    24戰(zhàn)黃忠四五十合不分勝負的李嚴;

    25戰(zhàn)黃忠20合不分,張飛能夠奮力殺散(毛版是奮力殺退)的夏侯淵;

    26與魏延戰(zhàn)數(shù)百合不分,敵不住周泰韓當聯(lián)手的文聘;

    27和體力受損的馬超死撐四五十合,敵不住臧霸的曹洪;

    28與韓當聯(lián)手都只能戰(zhàn)平許褚,但10合砍死沙摩坷的周泰;

    29戰(zhàn)曹洪20不分(曹詐?。拾衮T劫魏營不折一人一騎的甘寧;

    30“極有膽略”,數(shù)次與張飛戰(zhàn)十余合不分,終究被孔明在趙云張飛黃忠魏延俱在的情況下設計擒住的張任

    其他

    被呂布戰(zhàn)到十余合受傷的武安國;

    太史慈戰(zhàn)之30合內尚未擊敗的程普;

    挺槍接戰(zhàn)許褚與其捉對兒廝殺沒分出勝負卻被趙云偷襲身亡的高覽;

    身高九尺五與曹洪戰(zhàn)平兩個時辰卻被曹洪拖刀計殺的何曼;

    “有萬夫不當之勇”但被張飛設計后舉手無措撐到十合才敗的嚴顏;

    以及高順:有人為當初張遼(出場時20歲)臧霸都是其手下,呂布手下文有陳宮,武有高順,故認為高順武力高于張遼臧霸,以下分析,戰(zhàn)例:

    羅本是“高順交戰(zhàn)不利,退走入陣。飛沖入陣來?!泵臼恰爱斚纫粚⒛耸菑堬w。高順出馬迎敵,不能取勝。布親自接戰(zhàn)”。從這一節(jié)來看,高順武力是要低張飛一個層次,不能列入高手之列

    “...是日午牌,城門開處,兩員將引軍出戰(zhàn):前軍侯成,后軍高順。操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敵不過,回馬望城中走。韋趕到吊橋邊,高順亦攔擋不住,都退入城中去了...”然而書中已經明示“誘之入城”,只是誘敵?!?..操急走南門,高順、侯成攔住。典韋怒目咬牙,沖殺出去。高順、侯成倒走出城...”這里可以理解為高順在之前誘敵一戰(zhàn)中知道典韋的武力很高,所以不敢正面迎敵,因此高順武力也要低典韋一個層次,但到底最低值是多少呢?看如下戰(zhàn)例:

    戰(zhàn)夏侯敦被認為是評定高順武力值的戰(zhàn)例:“...兩馬相交,戰(zhàn)四五十合,高順敗走。敦縱馬趕去。順不敢入陣,繞陣而走。敦不舍,盡力追之。陣中曹性看見,縱馬出陣,拈弓搭箭,夏侯敦將近,性一箭正中敦左目。敦拔箭,帶出眼睛。敦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之!”于口內啖之,不趕高順,只取曹性,一槍搠透面門,死于馬下...夏侯敦殺了曹性,縱馬便回。高順卻從背后趕來,呂布軍馬一齊都上,曹軍大敗。夏侯淵救兄而走。呂虔、李典將敗軍退去濟北下寨。高順得勝,引軍回擊玄德...”

    似乎高順僅四五十合就完敗于夏侯敦,事實如此嗎?我理解也有可能是高順知道武力戰(zhàn)不勝夏侯敦(也就是說高順武力的確在夏侯敦之下卻不是四五十合可以戰(zhàn)勝的),于是誘敵,否則為何“不入陣而繞陣而走”,(要知道敗將逃命入陣是最安全的,有士兵弓箭相助,有同事死命相助)。最終高順誘敵目的達到了,在高順完全吸引夏侯敦的注意力情況下,曹性射箭相助,最終“高順卻從背后趕來,呂布軍馬一齊都上,曹軍大敗...高順得勝”,可見高順不愧為帥才。即便是毛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敦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敦不舍,亦繞陣追之...”毛版雖然使讀者更傾向于理解高順完敗,但是高順誘敵的意圖更明顯。

    于是應該可以推出高順武力在夏侯敦之下(因為夏侯敦可以使關羽戰(zhàn)40合不勝,但高順與張飛交戰(zhàn)不利),卻非夏侯敦四五十合可以完敗的,而關羽曾戰(zhàn)張遼之后對張飛稱“他武功不在你我之下”也可以推測出高順武力在張遼之下,甚至在“能百合死戰(zhàn)張飛”的張合之下

    后三國不在討論范圍,于是:

    身長丈二,不食五谷,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戰(zhàn)敗魏延的烏戈國國主兀突骨;

    單騎退雄兵的文鴦;

    戰(zhàn)姜維數(shù)十余合平手,戰(zhàn)文鴦50合平手的鄧艾;

    匹馬單槍,抖擻精神,戰(zhàn)退師纂、鄧忠二人的諸葛尚;

    武力令老趙云大驚的姜維;

    與姜維戰(zhàn)三四十合不分的鄧忠;

    不數(shù)合使張翼(張翼曾戰(zhàn)姜維不數(shù)合平手)敗走的徐質;

    夏候霸;王雙;關興;張苞

    ......

    關于三國演義武將排名,民間有許多種說法,各有各的高見。

    比較普遍的一說曰: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

    飛,七許八黃九姜巍。

    還有......

    轉貼如下資料供參考:

    ●三國武將排名榜

    三國武力排行的魅力就在于爭論不休。一些網友試圖一統(tǒng)三國武力排行紛爭的局面,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是武評中必然或多或少存在猜測成分,有猜測便有分歧。一些網友采取了相對嚴謹?shù)恼撟C方法,在一些公理和原則上得出比較合理的武力排行,但毫無疑問的是,這 些所謂的公理往往不能令人信服,也很容易得出悖論。

    三國武評反映了大家的喜好和審美標準,沒必要刻意去統(tǒng)一網友們的思想。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武力排行給大家的感覺是不嚴謹和鬧家家。中國近代科技落后于世界的一個原因是輕視數(shù)學。這也反映在不少網友的三國武評上――洋洋灑灑寫了成千上萬字的武力點評,卻 拿不出什么可參照可對比的數(shù)據(jù),這樣得出的結果隨意性必然很大。

    有網友統(tǒng)計出了演義中的全部單挑,這是嚴謹?shù)捏w現(xiàn),但做起排行時,又不得不摻雜入個人的主觀成分。這也是三國武力排行魅力的體現(xiàn)――誰都有道理,誰也沒道理。即使是最有名的“一呂二趙三典韋……”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版本,隨著時代和人們審美觀的變化,排名也 會發(fā)生變化。

    為了給大家一個相對滿意的排行,本文的排行將盡量回避一些容易引入任何主觀成分的問題。具體地說,就是不拘泥于回合數(shù)的比較;不去猜測對戰(zhàn)的有效性;也不討論多打一時是全包圍還是半包圍,是逐個上還是一齊上;也不去推測先鳴金、先詐敗以及年齡和狀態(tài)等意味 著什么;更不去討論戰(zhàn)敗是真是假,是氣力不加還是料敵不過,或者是策略需要;等等。以上這些問題在各論壇中都曾引起過爭執(zhí),無法得到統(tǒng)一結論,故避而不談。

    統(tǒng)計參數(shù)為【戰(zhàn)】、【擒】、【殺】、【傷】、【被傷】、【被殺】 、【被擒】、【擒殺率-被擒殺率】、【殺傷率-被殺傷率】。完全根據(jù)大家熟知的毛本三國演義(由于回避了主觀問題,由毛本和羅本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因為在戰(zhàn)例上這兩版本結果基本相同,只是描述手法和回合數(shù)等存在差別)來進行客觀統(tǒng)計,并得出一些分歧不大 的結論。

    到底什么是單挑,什么是嚴格單挑?有網友統(tǒng)計說演義中共357場單挑,但里面很多戰(zhàn)例顯然不是單挑。若說到最嚴格單挑,即不帶士兵且不用暗器和弓箭的那種,在演義里也沒有多少場。因為單挑的概念沒有統(tǒng)一,要統(tǒng)計演義里的單挑次數(shù),就必然帶有主觀成分。為此 在下面作統(tǒng)計時,統(tǒng)計的不是單挑數(shù),而是對手數(shù)?!緫?zhàn)】指演義里那些有名字的將官間發(fā)生了攻擊行為的戰(zhàn)例。演義里呂布與17個對手交過鋒,則記為【戰(zhàn)17】。這樣就避免了三英戰(zhàn)呂布是否該統(tǒng)計,張飛和呂布到底算對打了多少次這些問題。

    那么馬岱斬魏延算不算戰(zhàn)例呢?若說算,多數(shù)網友會感到不妥。但若不算,恐怕那些有爭議的快馬、冷箭和偷襲等戰(zhàn)例也說不清楚。三國武將武力是被神話了的,能單挑數(shù)十上百回合,能在千軍萬馬中無傷沖殺,主觀說他們對付背后和身側的襲擊不應該沒有任何反應。為此 采取一個可以判別的標準,定義除了睡覺和被捆綁時,其余各種情形的交鋒都算有效戰(zhàn)例。這樣在統(tǒng)計上就不會存在什么爭論,盡管標準有些問題。

    進一步定義如下:【擒】即擒拿到有名字將官的戰(zhàn)例,與士兵和其他武將貼身共擒的也都承認有效,否則在統(tǒng)計時會存在很多問題。但純粹由士兵擒拿的戰(zhàn)例則不進行統(tǒng)計?!練ⅰ亢汀緜?沒太大分歧,強調一點就是因為傷重而導致戰(zhàn)后死亡的戰(zhàn)例在這里也歸為【殺】,由士兵和無名武將所殺和傷的戰(zhàn)例不進行統(tǒng)計。

    兩武將間【擒】、【殺】、【傷】只統(tǒng)計一次。如孫策擒于糜同時導致其死亡,僅在【擒】里進行統(tǒng)計。黃忠曾分別擒、傷過夏侯尚,也只統(tǒng)計【擒】。【擒】>【殺】>【傷】,僅取大者。所幸演義里不存在兩武將這次你擒或傷我,下次儀萇被蟶四愕那榭觥?br>平手和普通敗退(既不死亡,也不受傷)的戰(zhàn)例數(shù)不專門進行統(tǒng)計分析,因為這會涉及到一些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

    最后強調一點是,只統(tǒng)計三國君主和那些對手數(shù)超過四的武將。對高覽和曹仁等對手數(shù)恰好為三的,只能向他們道個歉了。

    統(tǒng)計的結果是:

    【一】與趙云交鋒過的有名字將官數(shù)量最多,為40個。緊接著依次為:(2)關羽27、(3)張飛24、(4)許褚22、(5)呂布17、(6)馬超16、(7)張遼13、(8)魏延12、(9)徐晃11、(10)黃忠10、張合10、姜維10,其余均在1 0個以下。

    評:這個結果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應了武將們的知名度。趙云、關羽出場最多,是最紅的明星演員,難怪他們的擁護者也非常多。

    【二】帶主觀因素地說,與許褚交過手的武將綜合質量最高,“呂布 趙云 馬超 張飛 典韋 關羽 龐德 周泰 徐晃”這一排名字,足以讓其他武將汗顏。呂布的對手榜“張飛 典韋 許褚 關羽 夏侯

    三、三國演義人物武力真實排名?

    1.“鬼神”呂布

    有懸念?

    從任何角度來評論,呂布首席猛將的寶座始終是無可爭議的.與其說虎牢關一戰(zhàn),三英得以揚名。不如說呂布從此奠定了三國第一猛將的位置。關,張二人,兩位萬人之敵奮力合擊三十回合沒有從呂布討得半分便宜,三英的合圍中全身而退毫發(fā)不傷,這等武藝放眼江湖,無有出其右者.以至曹操那句“呂布非一人可勝”成為了著名論斷。

    也使呂布每次遭遇被眾多一流將領圍擊的悲慘命運,袞州一戰(zhàn),典,許,夏侯,李,樂,六位曹軍戰(zhàn)將共圍剿呂布,依然無法傷其毫發(fā)。

    可以說是華夏歷史上武力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了,鬼神之名實至名歸。

    2.“古之惡來”典韋

    曹操稱之為古來之惡者,力大無窮,挺一對大鐵戟,驟馬沖鋒,猶如虎式坦克一般,令敵人望風披靡,在短暫的一生中,四次憑借勇猛,救了曹操的性命。臨死前一戰(zhàn),瘋狂到手提兩名軍人奮勇迎敵,身中數(shù)十槍而不退。其勇烈匪夷所思。乃至死后,半天尚無人敢接近。

    雖然是保鏢,但是武力接近與變態(tài)。馬戰(zhàn)未知,目測不行,但陸戰(zhàn)估計能和呂布互爆。既然是武力排名,那拿下此位置毫無壓力。

    3.“常勝將軍”趙云

    一生英雄史詩般單騎救主的序幕。無論是劉備或者是其他的將領,在被大兵包圍的危急關頭,總有一員大將,仿佛天神下凡,手起一槍,某某落馬,殺散圍兵,力挽狂瀾。

    他就是趙云。這個常山人,在長坂坡槍挑劍砍,殺曹營名將50余員。懷抱阿斗,沖出重圍,視八十三萬曹軍如無物。令曹軍聞趙云大名喪膽,真正彰顯其英勇的應該是曹劉的漢中爭奪戰(zhàn),當時黃忠與張著被大兵圍困。趙云縱馬持槍,殺如重圍。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全職業(yè)生涯未嘗一敗,就算年老了也是一員猛將,蜀國第一武將無懸念。

    4.“武圣”關羽

    上榜理由: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三國武將的排名,而排名中最難定的估計就是關羽了。因為關羽在三國前后的單挑實在相差太多了。一開始出場的斬華雄。那叫一個牛啊。戰(zhàn)呂布,直到白馬之圍的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珊髞碛直稽S忠龐德戰(zhàn)平,連紀靈這種被張飛10回合挑的菜也是打了30回合不分勝負。

    受傷的時候還敗給了徐晃。最大的失敗是,體積太大,天生的好箭靶,老是中箭....(二哥,男人只能射別人.怎么老是被別人射呢..無語啊.)。所以綜合上訴理由,很多三國批評家都把他排到五名之后,有些甚至因為其兵器與馬匹的緣故排到十名之后。我認為:對一個武將的評論不能僅以單挑戰(zhàn)績來分高下。且聽我慢慢道來。

    兵器:青龍偃月刀。又稱冷艷鋸??缦逻€有赤兔馬。

    武功:三國里的秒殺之王。關羽殺人從來不超過十回合。(最長也就是管亥十回合)。華雄那廝肯定也就是十回之內(此酒尚溫)。對于二流的武將基本就是一招。

    誅顏良斬文丑或許可以說是馬快。五關六將那種小菜前十名任何一個去都殺得了。然而斬華雄戰(zhàn)呂布總沒得說了吧。還有夏侯敦戰(zhàn)關羽這一段大家要仔細分晰一下,就不難得出,關羽其實高夏侯敦好多。關羽封金掛印要走,曹操敬他,不敢留。還當著所有大將的面說:人臣盡忠,這就是你們的榜樣。

    戰(zhàn)績:放眼三國,能沖鋒的將多。會帶兵的將少。會殺人的將軍多。肯讀書的將軍少。關羽一生的成就很大程度歸功于他對圣人書籍理論的信仰。曹操最是愛才,曹操最愛的也就是他,曹操不止愛他,甚敬畏他,曹操不怕馬韓聯(lián)軍。曹操不怕天下第一勇的呂布。

    玩他們跟訓獸獅玩猴子似的。但當關羽提兵從荊州殺過來的時候,曹操居然當眾提議要遷都以避其鋒??梢娝麅刃膶﹃P羽的恐懼啊。要不是東吳那丫的反水,三國的后半段歷史肯定是要改寫的。我一直固執(zhí)的認為。關羽的死才是整個三國演義的轉折點,他死后,曹操占了地利。諸葛亮隆中對里的三分天下計劃后半段完全夭逝。

    人品:神一樣的人物,忠義的標準。為人立世的榜樣。

    缺憾:孤高自傲。重小人而輕君子。這點正好跟張飛相反。

    最后評語:剛而易折,古人誠不欺我。青龍刀下無數(shù)武將的亡魂成就了今天這個排名的位置。

    5.“燕人”張飛

    上榜理由:哈哈。這黑廝終于登場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黑廝的。三國里最不怕呂布的主。與呂布單挑100回合不分勝負。這可是三國單挑呂布最高紀錄了。念及當時呂布不能得罪劉備,這個數(shù)字肯定有參水。但即使這個不算,三英戰(zhàn)呂布那場50回合也是無人能及的。敗張合,敗許褚。平馬超。十回合挑了紀靈(紀靈與關羽打三十回合,平手)

    武功:一把丈八點鋼矛,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戰(zhàn)績:這廝的出現(xiàn),讓原本來嚴肅的三國有點笑料。很是雷人,虎牢關戰(zhàn)呂布。誰都怕死,就這廝沖上去,搞得一向見風就逃的劉備,怕他出事,也破開荒的上去玩了一場肉搏。最后累得一向孤高自傲,不屑群歐的關羽,也顧不清高了。沖上去三個合歐。劉備在整個三國里也只為這廝肉搏一回啊,以往都是見風就跑的。若干年后的徐州,這墨廝喝醉了酒,又被呂布追著屁股打。連劉備的老婆都顧不上了,一口氣跑到劉備大帳,要死要活。

    長坂坡大喝一聲。把曹操嚇得跑到頭不知道在哪里。。。。又把個一代名將張合追著屁股打了又打。。最雷人的是這廝跟諸亮打賭。人家諸亮身邊還外帶個趙云。賭誰先進巴蜀。結果諸葛趙云組合居然會輸給這廝。雷倒一大片。

    人品:忠義當頭,沒得講,就是對下人不好。喜歡打小兵。

    缺憾:睡覺不閉眼,會嚇到小朋友,不尊重同學,喜歡罵人,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害呂布同學這個外號被叫了一輩子。喜歡打小兵。死得也太窩囊了。

    最后評語。打死別跟這廝做舍友。

    6.“虎癡”許褚

    上榜理由:外號虎癡,顧名思義,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的典范。三國時期如果有鐵人三項賽.這家伙鐵定是冠軍.雙手捉住兩頭牛的尾巴。倒拖數(shù)十步(雷人吧)與呂布挑了20回合平手(如果曹操不叫人上去群歐,肯定更久)。硬是把一個血氣方剛。殺氣正盛的馬超殺平。什么體力啊。

    戰(zhàn)績:合六將群歐擊敗呂布。戰(zhàn)平馬超 典韋。只在喝醉酒的時候被張飛偷襲敗了。

    人品:典韋死后許褚做了虎衛(wèi)軍的首領,可見忠誠上是不會有大問題的。估計也是二愣子一個。要不曹操也不敢用他。

    缺憾:體力好的沒話說。只可惜沒有像關羽和趙云一樣直接秒殺的能力。

    最后評語:哥就是耐折騰。怎么啦。

    7.“雙煞”顏良文丑

    上榜理由:把眼鏡撿起來先。沒看錯。就是他倆。河北名將。袁紹手里的寶貝疙瘩,這兩位應該是三國里最容易被低估的武將。武將中為數(shù)不多會帶兵打戰(zhàn)的,袁氏雄據(jù)河北,哥倆功不可沒,華雄牛B哄哄砍了一溜人之后,十七路諸侯無將。袁紹嘆了一聲“若顏良文丑有一個在,還怕華雄這斯”。依世人笑我看。這哥倆就是連體兒。分不開的。并列第七。可惜死得早。要不排名估計還得靠前。

    武功:張遼牛吧?徐晃牛吧?兩個領兵追退兵的文丑?!拔某蠡仡^見二將趕上,遂按住鐵槍,拈弓搭箭,正射張遼。徐晃大叫:“賊將休放箭!”張遼低頭急躲,一箭射中頭盔,將簪纓射去。遼奮力再趕,坐下戰(zhàn)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頰。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丑后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文丑沿河趕來?!保ㄈ龂萘x。第二十六回)

    由此可推。強于徐晃是鐵定的。張遼要不是徐晃提醒,估計也死在箭下了。(知道為什么張遼上不了榜了吧)

    顏良戰(zhàn)績就更牛,二十回合殺敗徐晃.砍了原呂布手來兩員猛將,殺宋憲三回合,砍魏續(xù)只用了一回合。

    人品:沮授說顏良性狹。依我估計這哥倆也差不多。

    缺憾:死得奇冤?!邦伭颊邝馍w下,見關公沖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云長手起一刀,刺于馬下。”(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

    “忽見十余騎馬,旗號翩翻,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云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zhàn)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后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睔v史總是冷不丁來個幽默.如果關羽坐的不是赤兔馬,很有可能殺不了這兩人,如果這兩人活著,三國第一場決定性大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曹操估計要輸,如果曹操輸了。都是那該死的赤兔馬。

    最后評語:難道窮全河北之力就找一到一匹好馬嗎。

    8.“神威天將軍”馬超

    上榜理由:不要奇怪。第八名就是馬超。三國里馬超最大的特點不是功夫好,而是帥。趙云和呂布都沒有因帥得稱號。他卻是三國里公認的錦馬超。但不要以為帥的人打起戰(zhàn)來也帥。依世人笑我看。馬超走的卻是粗猛路線。大老粗一個。

    武功:善使鉤鐮槍。北方人常見的兵器。我倒是覺得他的狠勁大于槍法。身負殺父之仇,挾哀兵以追窮寇,殺紅了眼,也只跟許褚打了個平手。還被曹洪擋了50回合。由此可推許褚強于馬超。而馬超強曹洪,但沒有絕對優(yōu)勢。

    戰(zhàn)績:追得曹操割了胡子跳脫衣舞,一生中交過手的武將中。以許褚,張飛最猛(兩個都是肌肉型的)。打到衣服也脫了。槍也折了。(我說的沒錯吧)。戰(zhàn)兩個都是平手。戰(zhàn)張飛時劉備有心要收他做馬仔。肯定不會讓他死。

    人品:除了孝順。其他一切馬馬虎虎啦。如果野心大點。整一個弱化版的呂布了。

    缺憾:智商低,疑心重。不會用兵。連中曹操的計。

    最后評語:也許這世上長得好看的人一般都不喜歡用腦子吧。

    9.“白馬將軍”龐德

    上榜理由:也是一個不好決定的位置。龐德應該是三國里最低調的武將.很多人不會把他排進前十。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做馬超的跟班。其實他才是西涼第一猛將。人稱白馬將軍。

    武功:用刀一流,箭法純熟。平步殺數(shù)將。

    戰(zhàn)績:如果黃忠在關羽的刀下是饒幸活下來的話,那龐德則是實打實的跟鋒芒正盛的關羽打了一天。這里要說清楚一件事.常說的關公斬龐德。那是在關羽放水淹了曹營之后.活捉了龐德-------這個可憐的北方旱鴨子。斬首,并不是在戰(zhàn)場上單挑斬的。

    人品:事馬超盡職盡忠,甘做馬頭卒。事曹操以身死節(jié)。面對當時威震宇內的關羽,抬個棺材要去與他決一死戰(zhàn)。

    缺憾:不會游泳。

    最后評語:可見學一門救生技能是多么重要啊。

    10.“硬骨老將” 黃忠

    上榜理由:這個位置競爭的人太多了。思來想去。諸強之中取其人品優(yōu)者。張遼,夏侯敦,甘寧,太史慈等一大堆人不要砍我。黃老爺子年輕的時候未必不如你們。

    武功:用刀,刀法一流,關羽殺不了他沒辦法只能詐敗用拖刀計。箭法天下一絕。

    戰(zhàn)績:腰斬夏侯淵.與關羽殺了一天不分勝負.要不是那匹馬失了前蹄.也不見得會輸。

    人品:人如其名.極其忠義,老成穩(wěn)重。

    缺憾: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發(fā)。。。委曲老爺子第十吧。

    最后評語:想當年老爺上陣殺敵的時候。。。你們這群小混蛋還路邊撒尿玩泥巴呢。

    四、三國演義 人物排名

    武將

    第一武將,毫無疑問是呂布,想必這一點不會有什么爭議。能夠和劉、關、張三兄弟戰(zhàn)百余合以上并全身而退者,唯呂布也。此外,呂布斬殺名將方悅、穆順,擊傷武安國,擊敗公孫瓚,都是幾回合的事,十八路諸侯望布一人而膽寒??梢娺@三國第一勇武非呂布莫屬,無需多言。

    第二武將,可能會讓大家有些意外,我認為是張飛。別急,聽我慢慢說來。仔細分析,張飛是三國演義中與名將單挑最多之人,而且凡其出陣,無一敗績,其勇武之處,可見一斑。虎牢關下,老張率先向呂布發(fā)難,戰(zhàn)五六十合未分勝負。徐州城下,兩人再戰(zhàn),又一百合不見輸贏。兩次與呂布交手,戰(zhàn)至百回合以上卻未有失手,足見老張之武不輸呂布。老張十余合擊殺紀靈,而關二爺則和紀靈戰(zhàn)三十合不分勝負。葭萌關下戰(zhàn)馬超,從天亮到天黑,足足五六百合,未見分曉。有人以此贊嘆馬超之武,可是誰想過張飛此時已年逾四旬,而馬超不過三十小伙。倘若老張和馬超同齡而戰(zhàn),錦馬超還能占到什么便宜嗎?后來老張入蜀,依舊戰(zhàn)功赫赫:巴郡之戰(zhàn),幾回合生擒嚴顏;宕蕩大戰(zhàn),二十合殺敗張郃;漢中之戰(zhàn),擊傷許褚(屬偷襲)——排名第二,實不為過。

    第三武將,許褚。許褚是天生的猛男,勇武過人,在三國中的單挑戰(zhàn)績中,唯有他能跟關、張一較高下。出道時曾和典韋戰(zhàn)無數(shù)合未分勝負,其戰(zhàn)之經典,不亞于馬超張飛挑燈夜戰(zhàn),至今仍為人所稱道。后又與呂布戰(zhàn)二十合未分勝負,與趙云戰(zhàn)二十合未分勝負,而許褚與馬超的大戰(zhàn)更是三國中絕對經典的單挑,兩人也是無數(shù)合不分勝負。此時的許褚同樣要比馬超年長不少,倘若雙方同齡,是不是結果也不好說呢?

    第四武將,典韋。猛將!猛將!可惜命短。出場時就以“逐虎過澗”令人印象深刻,連野獸都怕他,何況人乎!曹操稱之“惡來”,曾和許褚戰(zhàn)無數(shù)合不分勝負。曹操能跟活那么長時間,典韋功不可沒,多次保曹操化險為夷。最后的謝幕之役宛城之戰(zhàn)中,典韋身無寸甲,沒有雙戟,卻依舊斬殺繡軍二百余人,直至身死,仍無人敢近其身!可見其亂軍之中,英武異常,有不輸給子龍的長坂坡之勇。不要忘了子龍是躍馬挺槍突入曹軍,而典韋不僅沒有自己心愛的雙鐵戟,也沒有戰(zhàn)馬,而且繡軍又是夜戰(zhàn),又是偷襲,取得如此戰(zhàn)果,實在不易,非絕對猛將不能為之!美中不足在于與大多數(shù)猛將都沒有交過手。

    第五武將,趙云。自趙云起,“白馬銀槍”就成為了民間藝術打造傳奇英雄的標準行頭。且不說子龍出場時的一鳴驚人,單是與劉備分別時的惺惺相惜,就引得無數(shù)人為之感而落淚。曾與文丑戰(zhàn)五六十合不分勝負,與許褚戰(zhàn)二十合不分勝負,三十合擊敗張郃,數(shù)合斬殺高覽。演義之中最精彩的描寫,莫過于長坂坡的七進七出,救出幼主,奪得青釭,斬殺曹將五十多員!古往今來單騎救主者,唯子龍耳!此外,子龍在漢水大戰(zhàn)中也盡顯神勇,連殺慕容烈、焦炳兩將;七十余歲出祁山,瞬間將韓家五虎挑落馬下;最后撤兵時獨自斷后,擊殺蘇顒,擊退萬政,老當益壯,不輸廉頗。子龍不畏艱險,膽識過人,連劉備都稱贊“子龍一身都是膽”。更難得的是子龍頗有謀略,智勇雙全,處變不驚,沉著冷靜,且待人有禮,不近女色。這樣一個大英雄,算是三國中刻畫得比較完美的一員大將了。

    第六武將,馬超。錦馬超之武,無須過多敘述。曹操曾贊其“勇不減呂布”,劉備也對其喜愛有加,生恐張飛傷了他。馬超十七歲便嶄露頭角,陣前擊殺王方,生擒李蒙。后來潼關惡戰(zhàn),八九合殺敗于禁,二十合殺敗張郃,斬殺李通。而與許褚、張飛的兩場惡斗更為三國中武將單挑經典中的經典——馬超武藝高強,不必贅述??上ё詮臍w了蜀漢,錦馬超的光芒就淡了下來,再也未見輝煌之處,惜哉!惜哉!

    第七武將,關羽。關羽是羅貫中在演義中竭力打造的“超級巨星”,其每戰(zhàn)不論輸贏,皆為經典,歷來被后人所稱道。關羽在演藝中的單挑戰(zhàn)績著實顯赫,唯有老張能跟他比上一比。關羽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被百姓尊為“武圣”,是人們心目中的戰(zhàn)神。可是細細品來,這里面水分很大:擒于禁、斬龐德是水攻所致,與關羽武力無關;過五關所斬之將都是宵小之輩,根本不值一提。想來,華雄是西涼大將,汜水關下令諸侯喪膽;顏良、文丑是河北名將,張遼、徐晃等曹軍名將尚且奈何不得——可是他們怎么這么容易就被關二爺干掉了呢?其中原因,值得深思。看來,羅貫中為了塑造關羽的“武圣”形象,自然要將其戰(zhàn)績大書特書一筆,因此也就可憐了華雄他們,無辜的做了成就關二爺威名的犧牲品。如果拋開作者的情感因素不談,關二爺真能順利地斬殺華、顏、文三將嗎?我看未必。此外,關二爺和其余猛將單挑,往往也不能取勝。和夏侯敦戰(zhàn)數(shù)十合不分勝負,和黃忠戰(zhàn)二百合不分勝負,和龐德兩次戰(zhàn)共一百五十合不分勝負,和徐晃戰(zhàn)八十合不分勝負。最令人不解的是戰(zhàn)紀靈居然三十合不分勝負,要知道紀靈在張飛馬下只走了十幾合。但即便有種種不實之處,關二爺?shù)挠挛湟伯斣谌龂涣魑鋵⑿辛?,三英?zhàn)呂布的勇氣,攻拔襄陽郡的豪氣,單刀赴會的膽氣,水淹七軍的睿氣——由此看來,關二爺排在第七,不高也不低。

    第八武將,黃忠。黃忠是三國中標準的廉頗式武將,其青年時期沒有什么敘述,直到老年才隆重登場。曾和關羽在長沙城下大戰(zhàn)無數(shù)合不分勝負,要知道黃忠此時年過六旬,長關羽多矣,倘若二人同齡,我想黃忠必勝。黃忠弓馬嫻熟,有百步穿楊之神技。后來定軍山斬殺曹軍大將夏侯淵,成就大功;官拜五虎大將,榮譽顯赫;最后戰(zhàn)死沙場,不辱一世威名。雖然有人說黃忠斬夏侯是羅貫中為突出黃忠之勇而故意安排的,但是憑借七旬身軀依然活躍沙場,黃忠算是演義中的一員傳奇武將了。

    第九武將,太史慈。雖然太史慈在演義中的戲份并不多,但他絕對是一員巨星級的大將。出道之時于黃巾大軍中殺得幾進幾出,幫助孔融搬來救兵,解了北海之圍。于敵軍陣營中往來突馳,如入無人之境者,太史慈是三國武將第一人,其勇絕對不輸于子龍。更兼與孫策神亭嶺大戰(zhàn),從馬上打到馬下,無數(shù)合不分勝負,合肥之戰(zhàn)時又與張遼戰(zhàn)七八十合不分勝負。作為東吳難得的一員虎將,太史慈排名第九絕不過分。

    第十武將,龐德——可能大家覺得有些吃驚,但我覺得龐德排在第十是絕對的實至名歸。龐德作為西涼大將,早先跟隨馬超東征西討,屢立戰(zhàn)功,潼關城下大戰(zhàn)曹仁、曹洪,渭河大戰(zhàn)又單身殺入重圍,救出韓遂。漢中之戰(zhàn),連戰(zhàn)張郃、夏侯淵、徐晃等曹軍名將,與許褚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兩次與關羽共戰(zhàn)一百五十合不分勝負,還用弓箭射傷關羽右臂,可見龐德不僅武藝超群,箭法也相當精準,并不遜于黃忠。

    以上TOP 10是絕對的巨星級武將,都屬于傳奇式的人物。但是,作為將才輩出的三國時代,還有很多超一流的不世名將,他們接下來將角逐第十以后的排名。

    第十一武將,小霸王孫策。有人說孫堅是東吳的奠基者,其實這說的應該是孫策。孫策年方十七便投身行伍,十年時間打下江南,筑就孫吳基業(yè)。與太史慈神亭嶺大戰(zhàn),無數(shù)合不分勝負。數(shù)合之內,便挾死一將,喝死一將,威震江東,人稱“小霸王”。倘若孫策活得時間足夠長,東吳的勢力可能會更大更強,可惜歷史不容假設。

    第十二武將,甘寧。甘寧是東吳大將,出身海盜。曾經二十合殺敗曹洪,又與凌統(tǒng)爭執(zhí),戰(zhàn)數(shù)合不分勝負。甘寧箭法好生了得,亂軍中先后射殺凌操、黃祖,也算得上百步穿楊了。最為表現(xiàn)其勇武的戰(zhàn)役,當屬合肥之戰(zhàn)時甘寧百騎劫魏營,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竟然一人一騎也未有損傷,頗為傳神。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以相敵也?!笨梢妼τ跂|吳來說,甘寧是何等重要的虎將!

    第十三武將,張遼。早年關羽曾對張飛說“此人勇武不在你我之下”,可見張遼成名很早,而且名聲很大。曾經與夏侯敦戰(zhàn)數(shù)合不分勝負,與張郃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與太史慈戰(zhàn)七八十合不分勝負,與凌統(tǒng)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演義里張遼最為得意的兩場大仗——一場是濮陽火燒曹軍,令曹操險些喪命;另一場是逍遙津大顯神威,幾乎活捉孫權??梢姀堖|不僅勇武,而且善用計,智勇雙全,是一員足以令任何對手聞風喪膽的大將。

    第十四武將,顏良。一瞬間就斬殺曹軍戰(zhàn)將宋憲、魏續(xù),總共只用了三個回合,二十合戰(zhàn)敗徐晃,令曹軍全軍震驚!要知道宋、魏二將早年跟隨呂布南征北戰(zhàn),屢敗曹操,有幾次還險些要了老賊的命,可見顏良之武確實相當了得??上н@么一員猛將,竟成了羅貫中突出關二爺神勇的犧牲品,可悲,可嘆!

    第十五武將,文丑。文丑與顏良同屬河北名將,是袁紹最得意的兩員大將,曾經與趙云戰(zhàn)五六十合不分勝負。白馬之役,文丑兩箭,一箭射中張遼頭盔,一箭射中張遼坐下馬——可見其箭法精準。徐晃未及交戰(zhàn),料敵不過,拔馬便回。然而最后關羽憑借赤兔馬快,飛速趕上暗算了文丑。和顏良一樣,文丑也不情愿地被羅貫中拿來當了犧牲品,同樣可悲!

    第十六武將,夏侯敦。曾和呂布戰(zhàn)二十合后敗北,和關羽戰(zhàn)數(shù)十合不分勝負,滎陽之戰(zhàn)擊殺徐榮,與高順戰(zhàn)四五十合將其擊敗。后遭曹性暗算,痛失右眼,但依然忍痛再戰(zhàn),斬殺曹性——足見其戰(zhàn)斗力之強。要知道那個時候除了關張二人,還沒有人能在呂布戟下走上二十回合,能在二十合后雖戰(zhàn)敗卻全身而退,夏侯敦也算是一員絕對的虎將了。

    第十七武將,周泰。早年在宣城為救孫權,周泰赤體提刀,殺出重圍,連斬山賊百余人,身體負傷十二處。濡須口單騎救主,三番沖殺,救出孫權、徐盛,身中數(shù)槍,箭透重甲。夷陵之戰(zhàn),二十合斬殺沙摩柯。周泰之名不在甘寧之下,其勇并不輸于子龍,是東吳難得的大將。

    第十八武將,張郃。張郃在三國前半段算是個“長腿將軍”,敗仗遠比勝仗多。曾經合張遼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和趙云戰(zhàn)三十合敗走,和馬超戰(zhàn)二十合失利,和張飛幾次共戰(zhàn)七八十合,接連戰(zhàn)敗,和黃忠戰(zhàn)二十余合,又敗。但是能與這些超級武將打上個幾十回合并最終全身而退,足見張郃也必定武藝非凡。到了后來,張郃成了魏國賴以抵御蜀軍的大將,多次擊敗蜀軍,諸葛亮視之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最后張郃雖慘死劍閣,卻也得到了不錯的歸宿。

    第十九武將,徐晃。曾和許褚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和顏良戰(zhàn)二十合失利,和關羽戰(zhàn)八十余合不分勝負。三國中凡厲害之武將皆使槍或刀,唯徐晃例外,使用大斧,而大斧也就成了徐晃的象征,為其它兵器爭得一席之地。

    第二十武將,夏侯淵。與馬超戰(zhàn)十余合不分勝負,與龐德戰(zhàn)數(shù)合不分勝負,與黃忠戰(zhàn)二十余合不分勝負。夏侯淵是曹軍大將,曹操屢次派其鎮(zhèn)守重要之地,對其可謂信任有加。可是羅貫中似乎是為了證明管袼預言的神準,亦或是為了證明黃忠老當益壯的神勇,讓夏侯淵慘死定軍山,也算可惜。

    第二十一武將,魏延。曾和文聘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和冷苞戰(zhàn)三十合不分勝負,又戰(zhàn)數(shù)合,生擒冷苞,和龐德戰(zhàn)十余合,敗走,又多次與張郃交手,敗多勝少。諸葛亮曾說“惜其勇而用之“,可是演義中并未見其有多神勇。但是,街亭之戰(zhàn)時,諸葛亮令其率軍屯兵街亭之后,把守陽平關要道,進駐漢中咽喉,并將抵擋張郃的重任交給了魏延,可見魏延在蜀軍中的重要地位。魏延最得意的戰(zhàn)績當屬斬殺魏軍大將王雙,不過這屬于偷襲,與其武力無關。

    第二十二武將,文鴦。又一個萬軍之中猶入無人之境的猛將,數(shù)百魏將,對其奈何不得,曾和鄧艾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文鴦是非常大無畏的一員勇將,趙云、太史慈、典韋、周泰等都是為了逃命,或是為了救人,不得以才在敵軍大陣中幾番沖殺,而唯有甘寧和文鴦是明知敵眾我寡,也毅然殺入敵陣,足見其膽略非常人可比。

    第二十三武將,姜維。姜維文武雙全,年少有為。曾合趙云戰(zhàn)十余合不分勝負,和鄧忠戰(zhàn)三四十合不分勝負,與鄧艾戰(zhàn)十余合不分勝負,只三合,大敗司馬師。三國后期,姜維成為了蜀國的頂梁柱??上г趦韧獬钢獾男蝿菹?,姜維最終沒能挽回蜀國的頹勢,含恨而死。

    第二十四武將,華雄。華雄是西涼大將,官拜驍騎校尉,虎體猿臂,威風凜凜,看上去就著實令常人害怕。汜水關下,連斬鮑忠、俞涉、祖茂、潘鳳,令各路諸侯喪膽。但最后死于關羽之手——又是羅氏一貫手筆,實不足信。

    第二十五武將,曹彰。演義上說曹彰少善騎射,膂力過人,能手格猛獸。年輕時奉父命討伐烏桓,連戰(zhàn)連捷。曾只三合,大敗劉封,不數(shù)合,一戟刺吳蘭于馬下。吳蘭是蜀中名將,卻數(shù)合就被曹彰所殺,足見曹彰武力過人。后來曹丕聽說曹彰率軍而來,也驚出一身冷汗,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曹彰的勇武。

    第二十六武將,凌統(tǒng)。凌統(tǒng)是往往被人忽視的一員大將,實際上凌統(tǒng)武藝超群,堪稱絕對猛將。曾合甘寧戰(zhàn)數(shù)合不分勝負,和張遼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和樂進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凌統(tǒng)與甘寧由仇人變?yōu)樾值?,算是三國中一段膾炙人口的感人故事了?

    第二十七武將,孫堅。孫堅號稱“江東猛虎”,十八路諸侯中的先鋒,銳不可當,連董卓都欲和他結親討好孫堅。曾和華雄大戰(zhàn)數(shù)合不分勝負。可惜一代英豪,僅為小事而負氣出征,結果身死異鄉(xiāng),可悲可嘆。

    第二十八武將,王雙。王雙不到三合斬死謝雄,又不到三合,斬死龔起,又不數(shù)合,以流星錘擊傷張嶷。后被魏延暗算,身首異處。

    第二十九武將,董卓。演義中雖沒有寫到董卓馬上武藝如何如何,但是有一個細節(jié)足以體現(xiàn)出董卓武藝也絕非常人可比。那就是。伍孚欲刺殺董卓,但不料董卓力大,反將伍孚摁到在地。伍孚是越騎校尉,朝中大將,以偷襲暗殺的手段尚且無法對付董卓,說明董卓的功夫也是好生了得的。

    第三十武將,曹仁。曹仁之所以可以上榜,在于南郡一戰(zhàn),曹仁身陷重圍,四面被吳將韓當、蔣欽、周泰、潘璋、徐盛、丁奉、陳武、呂蒙等人圍得水泄不通,但卻依然殺出重圍,足見其武藝當屬一流

    文臣

    1、諸葛亮

    很多人認為諸葛亮并不是三國第一謀士,他純屬是被小羅神化了的人物,其實不然,撇開演義,孔明的確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首先他提出了“隆中對”又幫助先主和吳結好,在龐統(tǒng)意外死亡的情況下幫助先主奪取益州,在先主與五虎上將接連去世的情況下,他六次北伐,雖然沒達到預期的效果,但起到了積極的防御作用,延緩了蜀漢滅亡的時間。在政治上他應用法家的手段,治理蜀國,申明律法,賞罰分明。是三國首屈一指的謀臣!

    2、郭嘉

    論才能如果郭嘉不是英年早逝說不定和諸葛亮有得一爭。他為人豁達,20歲便隱形匿跡,不與世俗之士交往,暗中結交英雄好杰,談論天下大勢。他初在袁紹帳下效力,后發(fā)現(xiàn)袁紹“好謀無斷”難成大事,于是便轉投曹操;后來他又勸說曹操:“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宜早為之所?!笨梢娝茏R人,北征烏丸,他力排眾議,建議以輕兵進攻,最后大獲全勝,使曹操同意遼東,操在赤壁大敗后,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3、賈詡

    賈詡能夠在亂世中保全性命最后助操成就大業(yè),就連曹丕能夠繼承魏公稱帝也有他很大的功勞。曹操率大軍討伐張繡,后聞袁紹出兵襲擊后方就立即撤退,張繡想要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也,追必敗”張繡不聽,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后所擊敗。賈詡這時又對張繡說:“促更追之,更戰(zhàn)必勝?!睆埨C說:“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敗,奈何復追?”賈詡說:“兵勢有變,亟往必利”張繡遂聽從賈詡意見,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后衛(wèi)部隊擊潰。袁紹遣人招降張繡,并與賈詡結好。張繡準備同意,賈詡卻說袁紹不能容人難成大器不如歸降曹操。后袁紹果然被曹操大破以至敗亡!

    4、陸遜

    陸遜富有遠見和洞察力,善于用兵,更善于使計,年紀輕輕便受到吳國上下的重視,最后官拜丞相、大將軍。在軍事上他運用智謀,偷襲公安,斷絕關羽退路,奪取荊州,又火燒連營大破劉備,他運用反間計,不需一兵一卒趕走了魏國駐江夏太守。政治上他識大體,顧全大局,在太子問題上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見。他之所以能夠排到第四力壓周郎,是因為他對吳蜀問題上的高瞻遠矚遠遠高于周瑜。

    5、周瑜

    孫家得以割據(jù)江東,建立吳國,周郎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曹操南下,他力排眾議,主張抗曹,保住了東吳版圖,為三國鼎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面對強敵沉著冷靜分析敵我形勢,火燒赤壁打得曹操焦頭爛額。赤壁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例,戰(zhàn)爭中周郎所表現(xiàn)出的卓越才能令古往今來的眾多有識之士驚嘆不已。但他在政治上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忽略了聯(lián)合抗曹的大局,這點與關羽極為相似。

    5、魯肅

    魯肅對局勢有清醒的認識,初袁術想要拉攏他,他看袁術法紀不嚴,不足立事,后來投靠孫權,他的文韜武略得到充分發(fā)揮,他建議孫權鼎足江東觀天下之釁,進伐劉表,竟長江之所極據(jù)而有之,然后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這就是后世稱道的“吳中對策”。他對三分天下的遇見以及他對東吳前途的分析,顯示了他的深遠識見。后又提出“聯(lián)劉抗曹”的政治主張,他明白魏國實力強大,只有聯(lián)合劉備對抗曹操才能保土安民。這點和諸葛亮的“隆中對策”中提出的結好孫權完全一致。他在孫劉聯(lián)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次孫劉產生利益沖突時他總是竭力調息。魯肅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并不亞于諸葛,后代史論家說:“欲合孫于昭烈共圖中原者,魯肅也;欲合昭烈于孫公抗曹操這,諸葛也。二子守之終身而不易?!?、葛定交合力以與操爭存亡,一時之大計無有出于此者。……瑜與羽交起而亂之,不亦悲乎!”

    7、荀氏叔侄

    他們兩個是曹操前期得以成就霸業(yè)的主要謀士,追隨曹操來屢獻奇謀,在曹操平滅對手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深得曹操尊重,他們有識人之明,知道袁紹能聚合眾人,卻不會使用。使曹操看清了形勢和前途,堅定了戰(zhàn)勝袁紹的信心。在曹操征服天下之際,他們一個牢牢鞏固大后方,使曹操無后顧之憂,另一個則是在前線為曹操出謀化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9、曹真

    曹真是曹操的養(yǎng)子,一生為曹操祖孫三代效力,在演義中為了夸張司馬懿,所以把他完全貶低了,其實他在軍事上十分有作為,在跟叢曹操創(chuàng)業(yè)的老臣日益凋零下,他勇猛雄武,勇于進取。他能和將士們同甘共苦,軍中賞賜不夠,他往往拿出自己的家才分賜部屬,所以士卒都愿意為他所用。他屢次成功地阻擋諸葛亮北伐,他知道諸葛亮失敗后下次肯定會從陳倉進兵,便早早安排郝昭預先把守陳倉,由于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因此無法攻下。他是一個保持尊貴、謹守高位、勤勞恭謹?shù)挠械沦t臣。

    10、姜維

    姜維原為魏國人,后來歸附諸葛亮,亮對維十分器重。亮死后,軍權轉到姜維手中,他深知蜀國地小力弱,便繼承諸葛亮遺志,以積極進攻作為最好的防御,九次北伐,三勝兩敗四無功而返。雖然很多人認為他不如鄧艾,其實不然,當時蜀國接連死掉好幾位重臣,朝中權利讓宦官掌握,陷害姜維,他為避禍只好屯田。后又反間鐘、鄧二人,險些再次匡復蜀漢。是當時一流的軍事家。

    以上就是關于三國演義人物排行榜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三國遺址公園景觀設計(三國遺址公園景觀設計方案)

    三國類小說全本排行榜(三國類小說全本排行榜風流三國)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有哪些(三國演義主要人物性格特點及事件)

    手機如何調字體樣式(手機如何調字體樣式設置)

    微店怎么開通店鋪(微店要怎么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