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排行榜 > 專題列表 > 正文
5月suv銷量排行榜2017(5月suv銷量排行榜2021)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5月suv銷量排行榜2017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錄列表:
一、中型suv第一名是什么車?
每當我們在提到中型SUV時,誰也別想繞過途觀L和昂科威不談,這兩位領主已經輪流霸占銷量冠軍榜很多個月了。常年在1.5萬以上的銷量讓其它對手都無法企及,當然這也是由于它們自身實力的確過硬。
但是同時,這也給許多購車者帶來了困惑,究竟在這兩者之間,應該選哪一個才好呢?接下來,疆哥就帶大家深入地對比一番這兩款車的各項成績,看看是否能夠將它們二位分出個優(yōu)劣來!
首先,讓疆哥帶大家從它們古往今來的銷量表現(xiàn)講起。它們二者之間的淵源是這樣的,昂科威還沒出世,大眾途觀就已經是合資SUV的無冕之王,在當時的途觀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王牌車型。而昂科威出道時,也是打著敲觀震虎的旗號,要滅途觀的威風。昂科威面世之后,由于其外觀內飾非常符合國人的審美,以及空間上的優(yōu)越性,很快就在這個細分市場上站穩(wěn)了腳跟。
而作為大眾這個如此懂國人心思的車企,很快便意識到了自身在空間性上的劣勢。隨即立刻改頭換面地推出了新的改款車型,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兩位主角之一的途觀L,最明顯的改變就是車輛尺寸方面,其長寬高分別為4712/1839/1673mm,軸距達到了2791mm。在加長了軸距之后途觀L已經很難再挑出什么毛病,意圖攻陷昂科威的市場。
而別克一見事態(tài)不妙,便也迅速求變以提升競爭力,去年年底的改款當中,昂科威避其鋒芒地選擇了從動力組成上擊垮對手:改款后的昂科威將最重要的三大件換了兩個:移植自凱迪拉克XT5的發(fā)動機,以及榮獲了18年全球十佳變速器稱號的HYDRA-MATIC 9速變速箱。
兩個死敵間這樣一番對抗下來,最煎熬的卻不是它們自己,而是有選擇恐懼癥的消費者。面對兩款幾乎實力相當?shù)匿N量冠軍車型,究竟消費者該認誰為王購買哪款呢?若是單從視覺上無法見分曉,那么疆哥接下來就從數(shù)據(jù)上為大家細細對比一番。
讓我們先從動力組成上看,兩款車的頂配版都搭載2.0T的發(fā)動機,賬面上2018款昂科威最大馬力260匹,最大扭矩提升至400牛米;途觀L最大馬力220匹,最大扭矩350牛米。
途觀L所搭載的EA888發(fā)動機老樣子依然是鑄鐵缸體材料,但2018款的昂科威則搭載了LTG發(fā)動機采用了全鋁材料,并用上了缸內直噴等技術,重量和燃油經濟性上都會有優(yōu)勢。
再看看它們二者的變速箱情況,途觀L的7速雙離合,依舊不變的低速頓挫和過熱問題還是令大家稍有擔憂。而昂科威的9AT因為低速擋位增加,或許在擁堵路況會有稍好的駕駛感受。綜合一看,似乎在動力組成方面,途觀L顯得稍弱,但雖然加速方面不敵對手,但在動力的持續(xù)性方面還是延續(xù)了大眾一貫的充沛性。
毫無疑問,進化后的途觀L在空間性方面做了針對性的升級,在基本的車身尺寸以及軸距上,都有著相當大的優(yōu)勢。同時在外觀上,也讓途觀L相比昂科威要更加地修長,車身線條更加筆挺。
將近40mm的空間上的優(yōu)勢顯然會讓途觀L的空間性更加靈活,同時也會讓后排乘客更為舒適,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途觀L的后排隆起稍高,但這并不影響它的空間表現(xiàn)。而昂科威在二排的中央位置上并沒有設置頭枕,這也是不少通用車型的毛病,畢竟高手對決,比的就是細節(jié)。
途觀L的2791mm的軸距在同級別中絕對是頂級的存在,這讓熱衷于空間與寬大霸氣車型的中國人愛不釋手,這可以說是途觀L一個非常強勁的優(yōu)勢點所在。
疆哥認為一輛車給人的品質感可以分為行駛品質和靜態(tài)品質,要說到開起來的感受,也許日系與德系會有很大區(qū)別,但對于這兩個死對頭來說,美式的扎實與德系的厚重基本是難分高低的了。
但在靜態(tài)的品質感上面,從內飾上來看,疆哥覺得昂科威是給人以更優(yōu)的豪華感的。畢竟大眾還是一如既往的套娃、十年不變的樸素,而昂科威在內飾上顯然是下了更多的功夫的,營造出的層次感與品質感是優(yōu)于途觀L的。而在外觀方面的話,則是見仁見智,有人喜歡昂科威的華麗,有人偏愛途觀L的大氣。
昂科威官方指導價:21.99-31.99萬,途觀官方指導價:22.38-35.98萬。取兩款車價格最接近的車型級別進行對比,從配置上來看,途觀L基本處于劣勢。顯然,昂科威的高 科技 配置更多,并且實用性也更好。不過途觀L全車車窗的一鍵升降,這就比昂科威(前排一鍵升降)要厚道得多。
另外。途觀L的全時四驅系統(tǒng)在應付一些較為極端的路況時,表現(xiàn)得要比昂科威的適時四驅系統(tǒng)更為從容,記得之前疆哥做過這兩個車的四驅系統(tǒng)能力對比,實話說,昂科威在這方面確實不如途觀L。、
兩者看似難堪伯仲,但其實各自都有著自幾的取勝法門。在常年的馬拉松對抗中,途觀進化成了空間性更優(yōu)的途觀L,讓國人對其更加青睞有加。昂科威改款提升了自身的動力系統(tǒng),讓動力更靈敏同時也優(yōu)化了燃油經濟性。
至于所謂的性價比,稍低與途觀L的售價,且有更優(yōu)的油耗表現(xiàn)的昂科威似乎更好,但途觀L卻又有著更大的空間。所以,在疆哥看來,消費者們可以結合自身的偏好、以及家庭實際情況來做選擇,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兩者只會憑著自身優(yōu)勢繼續(xù)抗衡下去,很難分出個勝負。
2017年,1-11月份,銷量第一的中型SUV是別克昂科威,截止今年11月份,總銷量為213437臺,位列中型SUV第一名。
第二名則是上汽大眾途觀L,1-11月份銷量為194412臺。
第三名則是東風風光580,1-11月份銷量為160766臺。
在高端豪華中型SUV市場,第一名是一汽大眾奧迪Q5,1-11月份銷量為125446臺。
第二名則是北京奔馳GLC,1-11月份銷量為100165臺。
其實,我認為看銷量還有參考意義,看級別定位就沒什么參考意義了,像東風風光580,長安XC70,力帆X80,五菱宏光S3等很多在車型級別上,都定位于中型SUV,而像以上這種,級別上也只能在車身結構上算是SUV了。
它的實際駕乘感受,和性價比來說,和昂科威、途觀L這樣的SUV還有所差距,不少車企為了走低端市場,滿足更多人的消費需求,就制造了這種拉皮產品,其優(yōu)點就是價格低廉,個大空間大,符合預算不高又想要SUV車型的消費者,缺點就是除了個大空間優(yōu)勢之外,質量和體驗都很一般。
這是今年一月份suv銷量榜
國內市場上,漢蘭達真是一款現(xiàn)象級的產品,從上市開始就在加價,一直在加價,從未停止加價。
那市場需求如此旺盛,漢蘭達的銷量是不是一飛沖天了呢?還真不是,旁邊還站著兩大哥微笑不語呢!
相比漢蘭達月銷八九千輛,年銷十萬臺的數(shù)據(jù), 途觀L和昂科威 就有點不屑了。
這哥倆一個最低月銷1.5萬,最高2萬,全年22萬(途觀L)。另一個最低月銷1.1萬,最高2.2,全年20萬。
當然了有些人會說,漢蘭達受產能限制。但您“產能不足”都快十年了,五菱月產能都超5萬了,哈弗H6月產能也超5萬了,您能告訴我,廣汽您用了什么黑 科技 ,漢蘭達產能上不去?!
公允地說,漢蘭達是款不錯的 汽車 ,新老兩個版本我都開過,綜合品質確實很均衡,但也就是很均衡而已。
絕達不到口碑里宣傳的那么好,所以某種程度上你不得不佩服日本人造車時的嗅覺。
這是日本人最厲害的地方,同樣例子也發(fā)生在 CRV 身上,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記得,當年CRV剛開始拓展suv市場時,也是一直加價銷售。
是不是有種 “同樣配方,同樣味道” 的感覺?所以 “產能不足” 這個老梗就別用了, “饑餓銷售” 保證產品利潤最大化,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兒。
但現(xiàn)在中國車市不再是CRV的那個時代了,用“饑餓銷售”積攢人氣,推高口碑,提高二手車溢價能力的做法,不是不能成功,但危險系數(shù)正在增加。
第一個上來的是個大塊頭,三圍數(shù)據(jù)5039x1989x1773mm,軸距2980mm,比漢蘭達大了一圈,7座布局的內部空間比漢蘭達更有優(yōu)勢,這就是大眾途昂。
按說,用大眾途昂和漢蘭達相比有點欺負人了,畢竟途昂是不折不扣的大中型SUV。
但別忘了,雖然途昂廠商指導價高達30.89-51.89萬,理論上和漢蘭達23.98-42.28萬的售價不存在價格競爭關系。
可在市場端,途昂的優(yōu)惠力度達到了6~10萬,最低售價下探到了24萬左右,而漢蘭達卻一直在加價銷售,此消彼長同排量漢蘭達四驅最高配的價格,已經超過了途昂四驅中配的價格。
差不多的價格,明顯大的尺寸,對于偏愛大車中國消費者來說,顯然途昂更受追 捧。2018年12月份銷量首次突破了一萬關口,超越了漢蘭達的8900輛。
我就奇怪了,大眾怎么就沒有產能受限的問題呢?大眾可是在途昂產能沖高的同時,還保持著途觀L的高產能,探岳的產能銷量也在一萬以上,大眾是怎么做到的?
自從挖來了奧迪設計總監(jiān) 沃爾夫岡∙艾格 ,比亞迪的設計終于在線了。隨著新款“龍臉”系列外觀的上市,比亞迪的銷量也節(jié)節(jié)走高。
2018年,唐的月銷量逼近萬輛大關,其中插電混動(DM)6807,燃油版3957,已經超越了漢蘭達。
2019年1月份唐的銷售已站在1萬輛以上,其中DM6908輛,燃油版4023輛。另外,全新唐EV 600也要來了,目前訂單已超過5000輛。
綜上所述,從產品力的角度上說漢蘭達、途觀L、昂科威、途昂和唐基本在統(tǒng)一層面上,只是廠家調校的傾向性不同。
我相信一定有人會拿 漢蘭達的保值率高作為理由 ,但我跟您說, 途觀L的保值率一樣高的令人發(fā)指。 大家沒感覺,只不過是因為很多人根本分不清途觀和途觀L而已。
是不是依舊在同一個數(shù)量級上?
很多時候,口碑都是被神化的,只有數(shù)據(jù)才會說實話!
中型SUV第一名具體是什么車,我覺得每個人心中的答案可能都不太一樣,這主要取決于每個人的主觀判斷,個人喜好、以及用車需求。有人覺得中型SUV中的佼佼者是奔馳GLC、也有人覺得路虎星脈才是顏值擔當。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豪華品牌SUV,擁有出色的產品力,本來就是應該的,價格在那擺著呢!
如果讓我選一款綜合性價比較高的中型SUV,我覺得應該是本田冠道。有的朋友會問:為什么不是豐田漢蘭達和別克昂科威呢?我個人覺得漢蘭達雖然有7座版本,但是相比較而言大5座更加實用,畢竟7座SUV第三排座椅的使用頻率并不高,與其這樣倒不如將前兩排的空間優(yōu)化到極致。昂科威的實力比較均衡,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也沒有明顯的不足,屬于那種中規(guī)中矩的SUV。
本田冠道其中一個核心賣點就是空間,因為冠道是專為國內消費者而設計的車型,所以本田深知國內消費者對于SUV的用車需求。既然選擇中型SUV,基本都會對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有需求。所以冠道在乘坐空間上,可以說優(yōu)化到了極致。座椅的舒適度、高度、寬度、腿部空間、頭部空間,屬于這個級別的標桿車型,很多尺寸比它大的中大型SUV,都沒有冠道的后排寬敞,不信的話各位可以去看看實車,冠道的后排空間真心特大。
目前購車群體趨于年輕化,所以車輛的顏值,直接影響購買力。對于冠道來說,車頭的造型比較年輕運動,但是車尾的造型跟車頭似乎有點不搭,我覺得這是冠道唯一一個需要改進和優(yōu)化的地方。內飾方面在同級別、同價位車型中,還是比較不錯的。高配車型采用的電子檔桿和雙層車窗玻璃,是其他對手所不具備的配置。
冠道有兩套動力總成,一個是1.5T+CVT,另外一個是2.0T+9AT。其中2.0T這套動力總成給我的印象比較深,主要是因為發(fā)動機和變速箱的配合比較默契,無論是動力表現(xiàn)、平順性、燃油經濟性、駕乘舒適性,都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而且整車的隔音降噪,比其他本田車型都要好很多。
巖哥的觀點:我開車的習慣是先挑毛病,然后再說優(yōu)點。但是對于冠道來說,我還真沒找出太多的不足,畢竟還需要站在價格的角度去綜合考量一輛車,所以按照冠道目前的售價做橫向對比,我覺得冠道在我心中是中型SUV中的佼佼者。
中型suv第一名是什么車?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廣泛,每一輛車都有著不同的側重點,而每個人對車的需求也不一樣,當車上的優(yōu)點和需求相對應的時候,這就是一輛好車,可以認為是排名第一的車型,但是問題中沒有一個價格區(qū)間,就比如奔馳GLC、寶馬X3都很好,但結合它們的價格而言就應該要好,不過相信現(xiàn)在主流的SUV還是大家所關心的。
漢蘭達
只要提到中型SUV就不能不說漢蘭達,車輛沒有什么突出的性能,但綜合性是同級別中最優(yōu)秀的,再憑借著極高的可靠性得到了市場認可,可以說成為了標桿車型的存在,以至于很多車型上市都先來和漢蘭達比一下,已經不知被“完爆”了多少次,但論綜合性現(xiàn)在還真沒有哪款車能比得了,本身主要的缺點在于配置相對比較低,沒優(yōu)惠不說加價也成為了常態(tài)。
途觀L、銳界
這兩款車講可靠性、保值率都不如漢蘭達,因為它們的優(yōu)點主要在于行駛品質和舒適性,這兩點在市區(qū)可能感覺不出來,但是速度快了以后差別就出來了,尤其是上了高速,更加扎實的底盤和優(yōu)秀的隔音控制,在舒適性上比漢蘭達要好,途觀L和銳界相比較的話,銳界會更舒服一些,但是油耗和后期的保值率途觀L占優(yōu),就是1.4T發(fā)動機的車型盡量不要去選擇。
比亞迪唐DM
相比綜合性、舒適性、穩(wěn)定性等沒有數(shù)字衡量的概念來說,比亞迪唐在同價位中型SUV中有著實實在在的第一,那就是動力,4.5秒的百公里加速和大多數(shù)車型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別管是不是用了電機驅動,哪怕其他車型安裝了飛機發(fā)動機,只要在同價位同級別,那動力也是第一,除此以外唐的電四驅響應速度極快,提升了行駛穩(wěn)定性,就是品牌和新能源這兩點讓它后期的保值率相當?shù)牟缓谩?/p>
所以說無論什么級別、價位,很難說第一到底是哪款車,首先是喜歡,再能滿足更多需求的車型對自己來說就最好的。
對于中型suv第一名是什么車?這是個很難以判斷的問題,真心說想把這個問題說明白、說通透幾乎不可能!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道理一樣,在每位消費者心中都有一套屬于他自己的中型SUV的排行!市場上的中型SUV很多,各有各的特色,所以只能在綜合方面說說各自的優(yōu)劣,鄙人只是談談自己的想法,必然有主觀傾向在里面,鄙人僅代表自己的想法!
鄙人認為在中型SUV之中,豐田漢蘭達在整體方面的表現(xiàn)可以擔當?shù)谝幻?!相對來說還不錯的造型、寬闊的空間、能拉人、能載貨還具有同級別車型幾乎最強大的保值率,所以在綜合方面上看,漢蘭達最為強悍!漢蘭達作為國內SUV發(fā)展史上一直宣稱被各種吊打,卻始終未曾倒下,但近兩年間漢蘭達的市場份額也逐漸的被本田冠道、URV所搶占,但是若論誰具有中型SUV中教科書般的意義,只能說是漢蘭達具備這個資格,經過多年的積淀至今,漢蘭達已然成為了中型SUV的標桿!
當今很多SUV都采取了“溜背”設計,不能否認的是這種溜背設計的確可以增加車子的視覺沖擊力!但在實用角度上看這種溜背設計并無什么意義,而且對空間的合理運用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就像對比奧迪的A5、A4,A5的后排乘坐感覺有明顯的局促感,這主要就是由于它的溜背設計!漢蘭達的外觀高大魁梧,側面線條簡潔,沒有絲毫凌亂的感覺,整體的設計風格有種硬派、簡約的大氣!為什么之前鄙人說它實用呢?曾經鄙人有次從外地弄了一批激光打印機(45臺左右),由于著急用,再加上距離也不是很遠,借了臺漢蘭達就去了,沒想到還真把這45臺打印機都給塞進去了,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這車真TM實用!平時的時候在戶外郊游累了,后排座椅放倒就是一張床啊,又寬又平整,瞇個小覺還是蠻愜意的!這就是鄙人說它實用性強的原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它幾乎都能做到!
如今在網絡上關于吊打漢蘭達的文章實在是太多、太多,可漢蘭達可曾被吊打過一次?等啥時候漢蘭達不再加價了,也許就真的被吊打了吧?不過照目前的態(tài)勢幾乎不可能,漢蘭達至從上市以來貌似就一直在加價吧?雖然鄙人很討厭這種加價行為,但奇貨可居的道理各位朋友還是懂得,市場就是這么簡單,買的人多必然加價甚至漲價,沒銷量的車子為什么不加價呢?所以加價這種討厭的行為在側面上還是表現(xiàn)了市場對漢蘭達的認可!總而言之鄙人認為在中型SUV中,最符合實用主義的當屬豐田漢蘭達,至于是不是第一不重要,一個虛名而已毫無意義!要懂得韜光養(yǎng)晦,緩稱王!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yè)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中級suv第一名是什么車,這個排名要看從哪個角度來說了,如果單純按銷量的話,那途觀l是當之無愧的No.1。2018年累計售出新車18.4萬臺,平均每個月都能賣出接近小兩萬臺,在20-30萬級別的suv中無人能敵。途觀l在顏值上比較漂亮,大方耐看,沉穩(wěn)硬朗,符合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在動力方面也十分有激情,其中2.0t版本零百成績可達7.5秒,澎湃有力。底盤調教硬朗扎實,充分保證了舒適性和運動型,開起來舒暢,坐著也不難受??臻g方面,大五座車,后排空間無敵,腿部三拳多,頭部一拳多,寬敞透亮,安逸從容。在內飾方面談不上有多亮眼但也能接受,簡潔實用。最后在保值率方面也非??捎^,二手車能賣出一個高價。途觀l絕對是這個級別綜合實力最強的車型。
如果從溢價能力來說,漢蘭達說自己是第二,相信也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漢蘭達這款車從上市以來似乎就沒有停止過加價,不管是哪一款的,哪一年的,只要是新車就不可能讓你平價提車,有優(yōu)惠就更不要想了。2018年漢蘭達累計售出新車8.69萬,平均月銷8、9千臺,如果漢蘭達發(fā)動機產能跟上,輕松破萬是毫無壓力的。漢蘭達主打的是大七座,在定位上比途觀l高半級,這款車外形中庸老練,尺寸更大,車內空間極其寬松,第三排也能較為輕松的乘坐標準身材的成年人,儲物空間簡直變態(tài),不管你有多少零碎物品都能輕松容納。另外在穩(wěn)定性,靜音性,舒適性和保值率上漢蘭達都能排在前列。在7座中級車中漢蘭達毫無爭議是最強的,沒有之一。
個人認為中級車中最強就這兩款,5座銷量王途觀L,7座溢價王漢蘭達。
第一名有很多種,要看什么第一,是銷量第一,還是綜合性能第一,還是空間第一,還是性價比第一;銷量第一是途觀L,綜合性能第一是漢蘭達,空間第一是勝達,性價比第一是昂科威,為什么這樣說?
銷量最高途觀L途觀L作為中型SUV的銷量之王,皮實耐用就是他的代名詞,整體質量穩(wěn)定,無論是1.4T和2.0T的發(fā)動機動力表現(xiàn)的都不錯,再加上相對可靠穩(wěn)定的濕式七速雙離合變速箱;而且空間也非常的寬敞,超高的保值率,配置也不低,還有著不小的終端優(yōu)惠,非常不錯全面的一款中型SUV,銷量那么高也是正常。
綜合性能漢蘭達漢蘭達可以說是中型SUV的無冕之王,在其他中型SUV拼命降價還賣不出的時候,漢蘭達卻加價,反而賣的更好;漢蘭達敢加價的底氣就是,穩(wěn)定可靠的質量,超高的保值率,2.0T的發(fā)動機搭配愛信的6AT,非常的穩(wěn)定可靠,漢蘭達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太大的亮點,也沒有太大的缺點,非常全面均衡的一款車。
空間最大勝達勝達可以說是中型SUV中銷量比較差的一種,勝達的2.0T發(fā)動機搭配派沃泰的8AT變速箱,性能非常的不錯,也很穩(wěn)定,而且配置也很豐富,性價比非常的高;勝達最大的亮點就是非常寬敞的空間,車身尺寸為4930*1910*1720mm,接近5米的車身尺寸,加上大6座的布局,空間利用率非常的高。
性價比昂科威昂科威最大的特點就是性價比非常的高,終端優(yōu)惠幅度在5萬左右,20幾萬就可以買到四驅的2.0T版本,搭配通用的9AT變速箱,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都不錯,而且用料非常的厚道,配置也非常的豐富,再加上親民的價格,性價比非常的高。
總述這四款車都是可以稱為中型SUV第一的車型,其中銷量第一是途觀L,綜合性能第一是漢蘭達,空間第一是勝達,性價比第一是昂科威。
目前來看,中型SUV第一名是一汽大眾探岳。
下面我們看一下2020年5月份中型SUV市場的銷量排名情況
由此可見,目前中型SUV里面,銷量排第一的是一汽大眾的探岳。
外觀方面,探岳雖然大體上還是大眾的家族式臉譜,但在保證了整體力量感的同時還兼顧了運動 時尚 ,是力量與 時尚 的完美結合,很多年輕消費者見了都很喜歡。
探岳的內飾采用的是大眾的最新風格,偏向駕駛員一側的內飾設計,使得駕駛員對整車的操作更加方便,同時,比以往的大眾家族式風格更顯現(xiàn)代感與 科技 感。
空間方面,探岳三圍分別為4589/1860/1660mm,而軸距則為2731mm。并且后排座椅支持前后調節(jié),使得后備廂空間更靈活,后排乘客的空間也更隨性。此外后備廂的蓋板高度也是可調的,后排座椅支持4:2:4的比例放倒。
配置方面,探岳配備的中控大屏支持Carplay、Baidu Carlife等手機映射、手勢控制、全景影像等功能可謂十分豐富。同時,三區(qū)空調、方向盤加熱、座椅通風、駕駛輔助系統(tǒng)也能在高配車型的配置單上找到。
動力方面,探岳有1.4T、2.0T高功率版和低功版三款發(fā)動機可選。1.4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110kW(150PS),峰值扭矩為250N·m;2.0T高低功率發(fā)動機分別可輸出162kW(220PS)和137kW(186PS)的動力,峰值扭矩分別為350N·m和320N·m。并匹配7速濕式DSG變速箱和可選的4MOTION四驅系統(tǒng),動力十足。
二、為什么這些SUV銷量這么高
據(jù)國內領先的缺陷汽車產品信息收集平臺車質網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共有128款SUV車型符合車質網“2017年度國內SUV投訴銷量比排行榜”入圍條件。據(jù)車質網對近兩年國內車主投訴信息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2017年國內乘用車投訴銷量比的市場平均值為萬分之14.1,數(shù)值較2016年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國內乘用車整體的質量水平有所提升。其中,國內SUV投訴銷量比市場平均值為萬分之12.9,優(yōu)于國內乘用車市場整體質量口碑水平。據(jù)統(tǒng)計,2017年,投訴銷量比優(yōu)于均值的SUV車型總計91款。
上榜車型需具備哪些條件?
為了讓評價結果更加客觀,《2017年度國內SUV投訴銷量比排行榜》中剔除了因為沒有統(tǒng)計渠道而無法得到真實銷量數(shù)據(jù)的進口車和商用車,同時,要求入圍車型在2017年上市需超過3個月,且在2017年累計銷量不低于15000輛。經過層層篩選,2017年共有128款SUV車型入圍。在此基礎上,以2017年國內SUV投訴銷量比均值作為界定標準,投訴銷量比優(yōu)于國內SUV市場均值的車型即為上榜車型。
數(shù)據(jù)看點:
據(jù)車質網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共有91款SUV車型的投訴銷量比優(yōu)于國內SUV市場均值而登錄榜單。榜單前十名車型的投訴銷量比數(shù)值均小于或等于萬分之1,整體表現(xiàn)較2016年有較大提升,側面也反映出在SUV市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國內SUV車型的質量水平并未降低,反而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1、多款車型進步大 新車型表現(xiàn)搶眼
具體到榜單中,作為長城高端品牌旗下2017年上市的全新車型,WEY VV5自2017年8月上市后,僅4個月銷量便已超過33,000輛,且目前車質網尚未收到相關投訴案例,質量口碑暫時拔得頭籌。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旗下2款全新車型遠景X1和遠景X3同樣以優(yōu)秀的投訴銷量比成績入選榜單前十,取得銷量與質量口碑雙豐收。此外,開瑞K60、吉利遠景X3、上汽大眾途昂及WEY VV7等2017年上市的新車型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投訴銷量比成績,其投訴銷量比數(shù)值均低于萬分之1。但由于這些車型上市的時間較短,能否保持良好的質量口碑表現(xiàn),還有待日后觀察。
新車型表現(xiàn)搶眼,老車型同樣可圈可點。作為征戰(zhàn)SUV市場多年的老將,一汽豐田普拉多今年的表現(xiàn)同樣十分搶眼,穩(wěn)居榜單前十,不但銷量較2016年提升了45%,其萬分之0.9的投訴銷量比表現(xiàn)也較2016年取得了較大進步,值得點贊!此外,吉利遠景SUV的表現(xiàn)也令人欣喜,不僅月均銷量提升至萬輛水平,其投訴銷量比數(shù)值也從2016年的萬分之4.4降至萬分之2.9,質量口碑提升明顯。作為寶馬旗下熱銷的SUV車型,寶馬X1的投訴銷量比表現(xiàn)也令人側目,本已優(yōu)秀的投訴銷量比表現(xiàn)再次得以提升,投訴銷量比數(shù)值由2016年的萬分之2.6降至萬分之1.9,其銷量更是提高了約三分之二!
2、自主品牌表現(xiàn)可圈可點 新興品牌來勢洶洶
據(jù)車質網數(shù)據(jù)顯示,在2017年度國內SUV投訴銷量比榜單中,自主品牌共50款車型上榜。其中,有9個自主品牌上榜車型達2款及以上,它們分別為哈弗、吉利、眾泰、長安乘用車、廣汽傳祺、上汽集團、WEY、北京汽車及比亞迪。其中,同屬“長城系”的哈弗品牌和WEY品牌有7款車型上榜,吉利、眾泰與長安乘用車均有4款車型。以上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較早涉足SUV領域的自主品牌市場認知度較高,令其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SUV市場中占據(jù)一定優(yōu)勢,成為了部分消費者購車時的首選。不過隨著全新品牌的崛起,以及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熱點,這些“老資歷”切忌墨守成規(guī),否則很有可能地位不保,還需居安思危。
此外,在榜單中我們還欣喜地看到,一些全新的自主品牌車型在質量方面表現(xiàn)同樣較為出眾,為自主品牌中國制造增添一抹亮色。如2016年下半年才上市的漢騰X7以及斯威X7,作為兩個全新自主品牌的首款車型,經過1年多的市場考驗,已經在競爭異常激烈的SUV市場中站穩(wěn)了腳跟。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漢騰X7和斯威X7的投訴銷量比數(shù)值分別為萬分之3.2和萬分之3.5,大幅優(yōu)于2017年國內SUV市場均值,在銷量穩(wěn)步提升的同時,又保持了穩(wěn)定的質量口碑,實屬難得!
3、未上榜實屬必然 上榜車型也需小心
反觀未上榜的37款車型,雖然銷量達到了入圍標準,但部分車型過高的投訴量成為其登錄榜單的絆腳石。其中,東風悅達起亞KX5,年銷量超過2萬輛,但投訴量達118宗,導致其投訴銷量比數(shù)值高達萬分之57.2;江淮瑞風S3更是夸張,原本是江淮旗下的熱銷車型,但進入2017年后不僅銷量急速下降,投訴量也出現(xiàn)大幅增加,2017年投訴量多達491宗,致使其投訴銷量比數(shù)值高達萬分之91.7。更有甚者,東風標致3008全年銷量僅有18585輛,投訴量卻多達219宗,投訴銷量比數(shù)值更是達到驚人的萬分之117.8。質量口碑的下滑是導致這些車型銷量失利的重要原因,被榜單所拋棄也實屬必然。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上述榜單反映的是2017年的質量口碑情況,由于對車輛的使用是一個動態(tài)而長期的過程,所以,入圍上述榜單并不意味著品質上就可以高枕無憂。東風本田CR-V便是這其中的代表,雖然再次入選榜單,但其萬分之7.9的投訴銷量比數(shù)值不僅在入榜的熱銷合資SUV車型中墊底,較其2016年萬分之5.5的數(shù)值也變化明顯,側面證明了東風本田CR-V的質量口碑正逐步下滑。之所以投訴銷量比數(shù)值被拉高,原因在于2017年上市的東風本田全新CR-V,剛上市不久便曝出“剎車門”事件,最終被迫實施召回。如果要給東風本田CR-V選一個年度關鍵詞,那就非“剎車偏軟”莫屬了。當然,這對于東風本田而言僅僅是個開始,進入2018年,東風本田CR-V引發(fā)的“機油門”事件再次令東風本田遭受重擊,目前已波及到旗下多款熱銷車型。雖然剛過去2個多月,但東風本田CR-V肯定將會因為遠遠高于均值而無緣2018年的榜單。
此外,北京現(xiàn)代途勝的投訴銷量比表現(xiàn)也同樣令人驚訝,韓系車型在2017年遭遇了“寒冬”,銷量有所下滑可以理解,但投訴量增加就令人有些費解了。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北京現(xiàn)代途勝的投訴量增長了約1.6倍,投訴銷量比數(shù)值更是由2016年的萬分之1.9增至萬分之7.7。從車質網接到的車主投訴來看,北京現(xiàn)代途勝主要的投訴故障點為發(fā)動機抖動和變速箱頓挫,故障問題頻發(fā)也導致投訴量有所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18年,途勝被爆出其1.6T車型同樣有“機油增多”問題,雖然尚未明確此前的發(fā)動機抖動是否和“機油增多”問題有關,但我們大概率將無緣在明年的榜單上看到途勝了。
三、10萬級SUV中 這5款堪稱國產最強!
人的細胞平均七年會完成一次整體的新陳代謝,哈弗H6統(tǒng)治SUV銷量排行榜的時間,都已經快令消費者趕上七年之癢了。
一方面,幾乎所有的競品車型都籠罩在哈弗H6的陰霾之下;另一方面,哈弗H6也是它們學習和趕超的對象。曾經看到過數(shù)不勝數(shù)的“XX吊打哈弗H6”的文章,但凡能夠拿來被吊打的車型,必定是同級別的標桿之作,如漢蘭達、思域、3系之流。
如今,哈弗H6面對這種四面楚歌的局面,并沒有妄自菲薄掉以輕心,而是將第三代哈弗H6擺上了臺面,以面對新一輪的競爭。換代這種操作必定是個翻天覆地的革新,令眾多的對手不寒而栗。
(第三代哈弗H6,預售價12.2萬—14.1萬元)
第三代哈弗H6真的要來了!這一次,哈弗H6直接拿出來大殺器。
新一代哈弗H6誕生于中國首個真正意義的自研全球化智能整車平臺——長城·檸檬平臺,并以此為基礎進行了發(fā)動機、變速箱、底盤三大件的革新,輔以青出于藍的外觀內飾,更加時尚更加精致的哈弗H6,必將會成為給新一代傳奇締造者,細分市場的全新標桿。
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哈弗H6雖好,但是其他競品車型也不差。但是H6就像張無忌一樣,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時,總能拯救哈弗于水火之中,甚至更像是電影《葉問》里的葉問一樣,喊出;我要打十個!
哈弗H6目前最具威脅的對手,非長安CS75莫屬,尤其是長安CS75 PLUS推出之后,其市場熱度高歌猛進。作為長安嘔心瀝血之作,CS75 PLUS歷時四年研發(fā),匯聚中日英美近兩千名專家、工程師打造,集外觀內飾、動力、安全、智能、品質于一身,與CS75組合,旨在成為中國自主品牌SUV的新王者。
功夫不負有心人,CS75 PLUS在上市之后銷量水漲船高,2020年7月的銷量為21071輛,同比增長了104.4%。而哈弗H6處在換代前期,CS75和哈弗H6相比只有三百臺的差距,改寫哈弗H6銷量歷史就是在這毫厘之間,著實有點令人惋惜。
其實CS75作為長安汽車最為重要的銷量支柱,就一直是自主品牌緊湊型SUV的佼佼者,2017年銷量為24.03萬輛,占到長安汽車市場份額的32.53%,奈何2018年的中期改款不盡如人意,未獲得更好的市場表現(xiàn),長安甚至因此低迷的一段時間,并走上了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
CS75 PLUS的到來無疑給了長安一劑強心針,更有了叫板哈弗H6的底氣。無論如何,CS75的表現(xiàn)已經非常亮眼,更多的作用如同哈弗H6一樣,也拉動了整個長安汽車SUV的增長勢頭。所謂既生瑜何生亮,CS75或許是目前唯一能夠有希望打敗哈弗H6的車型,自主品牌的這種競爭往往都是良性循環(huán),無論是對于消費者還是吃瓜群眾,都是喜聞樂見的。
作為國產SUV的黑馬,傳祺GS4自2015年4月推出之后,時尚靚麗的外觀和不俗的性價比,一經上市就一炮而紅。在那個SUV銷量野蠻生長的時代,GS4成為了廣汽傳祺的當家花旦,以一己之力將傳祺這個品牌帶入到大眾的視野中,說一款車型養(yǎng)活了一個車企一點都不過分。
2016-2017年,是傳祺GS4銷量的巔峰,最火熱的時候月銷量能夠為穩(wěn)定在3萬臺以上,一舉顛覆了整個緊湊級SUV的市場格局。雖然每每被哈弗H6壓制,甚至被冠以“千年老二”的稱號,但是不得不說,這是傳祺GS4最美好的時光。自上市后,傳祺GS4僅僅用了41個月就成為了累計銷量最快破百萬的中國品牌SUV,后起之秀的實力令人震驚。
但是伴隨著傳祺GS4熱銷而來的,是各種質量問題的投訴,尤其是集中在雙離合變速箱故障上,加之上市時間越來越長,傳祺GS4開始缺乏一定的新意,產品升級換代慢一定程度上拖了后腿,加之競爭對手的蜂擁而上,傳祺GS4千年老二的位置開始不保,再也難回曾經巔峰的狀態(tài)。
如今,傳祺GS4也早已經換代,誕生于全新的GPMA平臺模塊化架構的GS4,也有了更多的進化,外觀內飾煥然一新,曾經的雙離合也換成了6AT變速箱。無論如何,傳祺GS4也是目前自主品牌十萬元緊湊型SUV強有力競爭者。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月銷量一萬多臺雖不可同日而語,但能知足常樂。
榮威RX5雖然從未沒有對哈弗H6構成真正的威脅,但也是自主品牌緊湊型SUV的代表車型,而且非常有自己的特色所在。2016年4月份,上汽與阿里聯(lián)手打造的第一款互聯(lián)網汽車在北京車展發(fā)布,研發(fā)投入近20億的榮威 RX5一經亮相便引爆車展,實力不容小覷。
榮威RX5上市后的表現(xiàn)更是不負眾望,背靠上汽技術資源的榮威RX5除了在智能化方面有著十足的優(yōu)勢外,還有十分吻合國人審美觀的外觀、豪華的內飾以及成熟的動力總成表現(xiàn),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榮威RX5瞬間贏得了的眾多消費者的信任,月銷量曾經也是穩(wěn)定在2萬臺以上。
從另一方面說,榮威RX5可以說是劃時代的一款互聯(lián)網車型,他針對的是新生代的年輕消費全體,并且引領了國內汽車發(fā)展的一個方向。在榮威RX5之后,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SUV注重對汽車智能網聯(lián)化的打造,甚至開始形成品牌獨特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受到市場大環(huán)境的影響,其實目前SUV的整體銷量都下降了很多。榮威RX5雖然連老二的位置都沒怎么坐過,但屬于偏安一隅的一款車型,永遠都不是最出色、最令人矚目的那個,但是銷量每個月也是滿滿當當,小日子過得非常滋潤。
博越和榮威RX5一樣,上市的時間其實已經有點晚了。2016年3月上市的時候,很多車型都已經站穩(wěn)了腳跟,吉利在此之前有GX7這款產品,但是各方面都沒辦法和哈弗H6較量,最終被邊緣化。博越的到來更像是后發(fā)制人,在有了博瑞良好造型口碑基礎上,博越秉承了吉利新的家族式設計,在當時來說也是十分驚艷。
博越上市后,早期由于產能的原因表現(xiàn)一般,而后開始逐漸上升,短時間內就踏入了自主品牌SUV的一線陣營,四年時間也累計了超過100萬的用戶,活脫脫的一輛網紅車型,甚至還出口到歐洲、東亞、中東和拉美的17個國家。
雖然博越也曾一度爬到了國內SUV銷量第二的位置,但是與哈弗H6還是有著一定的距離,同時伴隨著博越身上的質量問題,如各種異響、油箱位置太低、油耗高等,也在很大程度上拖了后腿,但是吉利在營銷方面又頗有心得,花樣眾多覆蓋面廣,整體給消費者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弱化了產品方面的不足。
如今,博越也推出了升級版的車型博越Pro,但是上個月的銷量已經跌到了十名開外。但是博越對于吉利來說,也算是一款標志性的產品,它開始了吉利高速增長的時代,伴隨著博越的成功,吉利也成為了自主品牌里的一哥。
哈弗H6能夠做第一,可以說是占據(jù)著天時地利人和,它的主要競爭對手換了一茬又一茬,卻依然改變哈弗6的領頭羊位置。
如今很多合資品牌的SUV也在不斷下探,在這個價位擠進來了眾多合資小型SUV,甚至是合資緊湊型SUV,加上市場大環(huán)境的變化,哈弗H6銷量第一的位置還能坐多久不得而知。不過,哈弗H6在引領自主品牌SUV發(fā)展上的意義,其實遠比銷量第一要來的重要得多。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四、買車看過來!十二款不同級別、國別的SUV銷冠盤點
在上一期對不同級別、國別轎車產品的盤點中,我們通過一個新穎的角度觀察到了轎車市場的現(xiàn)狀;在緊湊型轎車市場里,德系緊湊型轎車與日系緊湊型轎車是市場的熱門選擇,美系緊湊型轎車緊隨其后;中國品牌緊湊型轎車產品與德系品牌的產品矩陣相比,更像是在單兵作戰(zhàn);由此可見一個品牌在某一細分市場的銷量,除了與單品競爭力有關外,與產品的排兵布陣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至于中型轎車市場,日系中型轎車、德系中型轎車同樣占據(jù)了第一陣營的位置,美系中型轎車年銷量破10萬輛的僅有別克君威一款產品;中國品牌雖然處在迎難而上的階段,與前方的合資對手相比還有一段距離,但就產品本身其實已經表現(xiàn)得很不錯,只是消費者對于一款中型轎車的需求,并不只是追求產品力與性價比。
首先可以與團友們分享的是,中國品牌在SUV市場的表現(xiàn)與轎車市場的表現(xiàn)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在小型SUV與緊湊型SUV這兩大SUV的支柱型細分市場里,中國品牌得到了市場充分的青睞,是市占比最高的國別。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主流的小型SUV與緊湊型SUV的定位、定價,是中國品牌SUV崛起的大本營,基于這個大本營,中國品牌SUV開始向上發(fā)展;而合資品牌SUV恰恰相反,它們是從20萬級市場逐漸下探到中國品牌SUV的大本營,越級競爭與降維競爭是中國品牌SUV與合資品牌SUV發(fā)展最大的區(qū)別。
因此,在中型SUV市場,局面又回歸到了中型轎車市場的格局,不同的是中國品牌中型SUV另辟蹊徑,呈現(xiàn)出了更符合國人需求的產品。至此,在簡單的結論分享過后,我們直接進入這涵蓋小型SUV、緊湊型SUV、中型SUV三大SUV細分市場的不同國別SUV銷冠的盤點,看看這十二款各自領域的銷量冠軍,都花落在誰家?
寶駿510是2019年SUV銷量榜中排位最靠前的小型SUV,年銷量為158201輛;結合寶駿510的定價與定位,不難看出自2017年上市以來它的黑馬身份;精準的定價與定位隔絕了大部分小型SUV的競爭,而產品出色的實力則讓寶駿510戴上了小型SUV銷量的皇冠,其在產品的做工、用料上都是同級別中較高性價比的代表;即便是在2020年回看寶駿510的設計,"顏獸"的代號依然實至名歸。
緊隨在寶駿510身后的自主小型SUV是長安汽車的CS35車系與吉利汽車的繽越;CS35車系與繽越的定位更高,尤其是CS35PLUS與繽越,定價直接殺到了10萬元以上,已經抵到了不少合資緊湊型轎車的“喉頸”。CS35PLUS與繽越都是自主小型SUV里精品化的代表車型,對于考慮寶駿510的消費者,我不會直接建議參考CS35PLUS與繽越,但對于想在10萬左右預算購買SUV的消費者,這兩款精品化的小型SUV除了小型SUV定位帶來的差別,產品力并不輸同價位的緊湊型SUV。
XR-V很好地繼承了日系品牌在消費者認知中的優(yōu)良表現(xiàn),省心、耐用、不錯的空間表現(xiàn),并且還憑借著年輕、動感的設計俘獲了不少年輕消費者。尤其在中期改款后,XR-V對車主反饋的一些不足之處都進行了改進,例如在NVH上的優(yōu)化、底盤舒適性的調校、換裝1.5T動力等等。洞察消費者的真實用車需求、貼合消費者的用車生活場景,讓XR-V成為了合資小型SUV中的佼佼者,在2019年收獲了年銷147203輛的好成績。
姐妹車型繽智的上榜與XR-V如出一轍,至于兩者間為什么會有近4萬輛年銷量的差距,這里除了造型上是走國際范還是本土范的區(qū)別和定價上的差異化外,與兩個品牌乃至旗下熱銷的產品系列都有很大的關系,畢竟本田SUV的認知度最初是由CR-V創(chuàng)立的。榜單上另一款日系小型SUV則顯得比較另類,定價與定位上,廣汽豐田C-HR都比前兩者要高一些,但似乎很少人會糾結于這一點,因為C-HR的個性、張揚,以及其背后的TNGA豐巢概念,讓C-HR成為了新生代消費群體眼中最具年輕化、最符合期待的豐田車。
德系品牌在小型SUV市場的排兵布陣要來的相對晚一些,就連榜首的途鎧都是在2019年4月份才上市的新車型,不過從其上市不足一年就能收獲63495輛的年銷量也可看出,德系品牌對小型SUV市場的野心。誕生自MQB A0平臺的途鎧,與其說是為了與合資小型SUV一爭高下,不如說掠奪了自主緊湊型SUV的蛋糕;在得年輕人者得天下的趨勢下,手持10多萬預算的年輕群體恰恰就是途鎧眼中的香餑餑。
從銷量上,盡管德系小型SUV與日系小型SUV、自主小型SUV還不在一個量級上,但結合大眾體系在轎車產品上的排兵布陣,大眾體系在小型SUV上也正拉開一張產品網;這或許在某種程度上解釋德系小型SUV的榜單上出現(xiàn)了唯一一款豪華品牌小型SUV,奧迪Q2L。善于借助體系優(yōu)勢、平臺優(yōu)勢進行產品布局的大眾,將因這些優(yōu)勢帶來的銷量上漲,進一步降低產品的邊際成本,繼而用更低的邊際成本打造更高競爭力的產品。
以昂科拉為代表的美系小型SUV雖然在銷量占比上相較其它國別小型SUV不占優(yōu)勢,但考慮到昂科拉7月份才完成換代的事實,以及上一代昂科拉長達7年的服役時間,2020年才是檢驗昂科拉市場接受度的最佳時期。美系小型SUV是較早登陸國內市場的小型SUV產品,受制于產品生命周期的影響,在近些年一直處于比較尷尬的境遇;而隨著昂科拉、創(chuàng)酷等產品的換代,美系小型SUV的復興或許指日可待。
換代后的昂科拉與創(chuàng)酷占據(jù)了美系小型SUV銷量的冠亞軍位置,并且這兩款產品的定位、定價還是互補的;創(chuàng)酷的定價為9.99-13.99萬元,昂科拉的定價為12.59-15.59萬元,如果把創(chuàng)酷與昂科拉的定價區(qū)間再放到其它合資小型SUV的定價區(qū)間里,這兩款美系小型SUV的代表產品的野心便顯露出來了;對于正在考慮美系小型SUV的消費者,也完全可以根據(jù)產品調性與預算來對昂科拉與創(chuàng)酷做出抉擇。至于上市自2016年的自由俠,從產品調性到品牌調性看,它走的都是相對個性的小眾市場。
“神車”是介紹哈弗H6的最佳開場詞,不過這里的“神”不是為了烘托哈弗H6的銷量,而是它伴隨了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國人用車需求的變革,將人們想擁有一輛車的期望,變成了擁有更好的生活。這個道理就像甲殼蟲之于當年德國人對汽車的需求,福特T型車之于當年美國人對汽車的需求;不同的是哈弗H6至今依然是國內SUV市場的銷冠,通過不斷地調整、提升,成為消費者在緊湊型SUV上的選擇。如今的哈弗H6沒有了紅藍標,也沒有了龐大的產品矩陣,卻依然有一年386405輛的銷量。
這里的博越涵蓋了博越與博越Pro,同樣CS75也涵蓋了CS75與CS75PLUS;博越系位于SUV銷量榜的亞軍,CS75系位于第六順位,都是中國品牌在緊湊型SUV中的代表產品;尤其是博越Pro和CS75PLUS,其定價已經上升到15萬級,直接對上了部分合資品牌緊湊型SUV。盡管自主緊湊型SUV與合資緊湊型SUV在定位上是一致的,但在配置上,尤其是在智能與主動安全的科技配置上,這兩款代表作實現(xiàn)了越級的競爭。
作為早期進入中國的合資SUV,CR-V曾是許多中產階級家庭的汽車夢;隨著人均消費水平的提升,CR-V也在合資緊湊型SUV的陣營里完成了迭代升級,1.5T本田地球夢發(fā)動機、2.0L發(fā)動機+電機的i-MMD混動系統(tǒng)、HondaSensing安全超感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等等,都是如今CR-V留給消費者的口碑、標簽。作為SUV銷量榜第四順位的車型,CR-V同時也是合資緊湊型SUV的銷冠;在2019年末,CR-V迎來了自己的胞弟——廣汽本田皓影,它們會在2020年擦出怎樣的火花?著實值得期待。
與CR-V和皓影的兄弟搭檔不同的是,位列日系緊湊型SUV銷量榜第二三位的奇駿與逍客,是兩款從本質上就差異化定位的產品。逍客的定位是一款介于小型SUV與傳統(tǒng)緊湊型SUV之間的入門級緊湊型SUV,而奇駿則是東風日產實打實的緊湊型SUV代表作品,擁有5座、7座布局的奇駿是許多家庭消費者的心頭之選;但就是這樣兩款互補的搭檔,在2019年聯(lián)手為東風日產貢獻了387549輛的銷量。
這個位置以前是大哥途觀的,現(xiàn)在途觀功成身就晉升為途觀L,于是接替者途岳順勢而來。2018年10月上市的途岳在2019年的銷量為138235輛,月均過萬的銷量并非是最值得關注的點,而是從2019年8月以來,途岳銷量扶搖直上,從8月的1.01萬輛直接飆至12月的1.87萬輛;途岳的這個勢頭在2020年會帶來怎樣的增益,將決定德系緊湊型SUV在2020年的話語權。
盡管同是緊湊型SUV,探歌的定位則要比途岳稍低一些,這點從尺寸、動力、定價均能體現(xiàn),探歌同屬于一款打著差異化定位的入門級緊湊型SUV,并且是大眾旗下少有的主打年輕消費群體的SUV;就銷量來說,探歌的市場認可度其實算是不錯的,畢竟品牌調性就在那。排在德系緊湊型SUV第三位的是華晨寶馬的X3,其實2019年是寶馬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表現(xiàn)最好的一年,像寶馬X3這樣換代后備受市場追捧的產品也有不少;那么寶馬X3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哪呢?保持海外的尺寸,對運動、操控基因的堅守或許是重要的一部分。
美系品牌在緊湊型SUV市場的布局是有短板的,除了當年的長安福特翼虎與后來的Jeep指南者,鮮有美系合資SUV的代表能走進主流消費者的認知。而別克昂科拉GX與雪佛蘭創(chuàng)界又是剛推出不久的新產品,所以在2019年美系緊湊型SUV銷量的榜首上,我們看到的是江鈴福特領界。領界是目前福特在中國最暢銷的SUV,是福特中國2.0戰(zhàn)略的產物,可以說是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做的產品。從銷量表現(xiàn)來看,領界距離前輩翼虎當年創(chuàng)下的佳績還有一段距離;從產品來看,領界在用料、配置與定價上,又確實很接地氣。
2019年賣出47054輛的凱迪拉克XT4,這一銷量成績相比2018年足足增長了209.9%,作為一款入門級豪華品牌緊湊型SUV,凱迪拉克XT4的這一成績是值得肯定的;但依然難以掩蓋美系品牌在緊湊型SUV市場上的無力,尤其與自主、德系、日系等品牌的相較之下;不過美系品牌似乎也意識到這一待解決的現(xiàn)狀,別克昂科拉GX、雪佛蘭創(chuàng)界、福特銳際的入場,便是肩負重振美系緊湊型SUV大旗而來;美系品牌在緊湊型SUV市場缺少拳頭級產品的困境,在2020年或許會得到改善。
伴隨著途岳登頂?shù)孪稻o湊型SUV銷冠,途觀從上汽大眾官網的隱去,途觀L也在中型SUV市場開始一騎絕塵;2019年SUV銷量季軍、中型SUV銷量冠軍的頭銜,足以說明途觀L在當下國內市場的受歡迎程度。這是一款沒有太多槽點的產品,預算不夠?途觀L提供了1.4T的版本,2.0T性能出色、燃油經濟性更喜人,空間充足夠用,底盤調校也能照顧到車上每一個座位的乘客;就是這種遵循“木桶理論”的出色產品力,造就了途觀L的銷量神話,以一款合資中型SUV的身份躋身2019年SUV銷量的前三。
從緊湊型轎車、中型轎車、小型SUV、緊湊型SUV到中型SUV,不知團友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但凡德系車型銷量榜里,大眾必定占據(jù)至少兩個名額,德系中型SUV銷量榜這里是探岳與途觀L。作為后來者,探岳能夠在2019年取得179428輛的銷量,可以看出其與途觀L在產品的差異化上是成功的,差異的不只有設計,還有配置與定位;探岳相較途觀L會年輕不少,當然這里指的是駕駛層面以外。至于奔馳GLC,它用自己獨到的設計、做工、用料與氛圍營造,詮釋了一款豪華中型SUV、一個積淀百年底蘊的品牌該有的自然與從容。
開局不利的美系SUV在中型SUV市場扳回了一局,擔此重任的產品是別克昂科威,一款什么都要比別人多10%的美式SUV。昂科威身上有著美式SUV骨子里對豪華、品質與駕乘感受的堅持,尤其在換裝9AT變速箱后,昂科威成了許多人眼中集豪華與舒適的中型SUV最優(yōu)解。在我看來,昂科威熱銷的另一大關鍵在于其定價,官方18.99-27.99萬的定價,顯然有一部分是奔著掠奪合資緊湊型SUV市場的蛋糕去的;1.5T的動力也不弱,但如果要推薦,顯然2.0T會更有味道。
根據(jù)這份美系中型SUV的銷量榜單,如果你是一位美系中型SUV的熱衷者,在預算相對拮據(jù)的情況下,探界者的定價絕對深得你心;如果你在美式運動與美式豪華間,希望豪華的比重更高一些,那么昂科威是你的最優(yōu)解;當然如果你希望美式運動與豪華兼?zhèn)?,那么推薦你的選擇就是被譽為新美式格調SUV的凱迪拉克XT5。
這是一款一線城市能見度不高的中型SUV,但對于中國家庭人口的普遍情況而言,它卻是一款稱職而且實惠的家用SUV?;?0萬左右的價錢,換來空間夠大、夠容納家人的座位、豐富的配置、不錯的NVH優(yōu)化,以及底盤調校舒適的中型SUV,它正是國人一直以來追求的性價比家用車之選。有別于合資中型SUV的價格門檻,捷途X70是以國內消費需求出發(fā)打造的自主中型SUV,對于選購人生第一輛車的年輕人來說,它的定價不算高;對二胎家庭或喜歡自駕游的家庭來說,它又擁有滿足多人出行和多功能的要求,于是它火了。
在自主中型SUV的銷量榜單中,除捷途X70外,瑞虎8、風光580走得皆是相似的定位,奇瑞汽車深諳家庭用戶的心聲,除了瑞虎8、捷途品牌外還推出了定位更高的星途品牌,勢有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戰(zhàn)略,掌控自主中型SUV市場的話語權。
漢蘭達在中型SUV市場是一款被捧上神臺的產品,若不是進口部件限制了它的產能,漢蘭達是具備成為中型SUV一哥實力的。它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但卻完美地繼承了人們對于豐田品牌的所有優(yōu)良傳承,舒服、好開、實用,這些形容看起來毫不起眼,但真正將它做到出色、極致,卻并非易事;漢蘭達就是這樣一款專注在舒適、好開、實用的中型SUV,是一款在你不知道怎么選時,怎么選都不會錯的中型SUV。
在漢蘭達之后的是廣汽本田冠道與東風本田UR-V哥倆,冠道與UR-V走的路線與漢蘭達截然不同,它們作為中型SUV并沒有推出7座的版本,“空間魔術師”專注在提升僅有座位上乘客的乘坐體驗;可以說在同級的中型SUV中,罕有能像這哥倆的后排所提供的高好感、高舒適的乘坐體驗。1.5T對于冠道與UR-V而言不會有小馬拉大車的感覺,家用剛剛好,2.0T動力更充沛,但你需要衡量自己是否用得上2.0T的動力;至于冠道與UR-V的抉擇,我的建議是先參考銷量,再根據(jù)個人喜好。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5月suv銷量排行榜2017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
廣東華創(chuàng)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廣東華創(chuàng)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020年5月中標)
suv銷量排行榜20175月(suv銷量排行榜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