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十大排名 > 專題列表 > 正文
4、軍用雷達的介紹
軍用雷達十大排名(軍用雷達十大排名國產)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軍用雷達十大排名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本文目錄:
一、號稱第二軍事強國的俄羅斯,它們的雷達在國際社會上處于什么水平?
俄羅斯作為世界第二軍事強國,其雷達水平因繼承了前蘇聯的一些研究,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并獨占鰲頭。
雷達全稱叫無線電探測和測距儀,它利用的是電磁波來探測目標的距離方位速度,廣泛用于軍事和民用方面。自二戰(zhàn)以后,各國開始重視雷達的研究和發(fā)展,已知的最大的雷達是前蘇聯的Duga-1雷達,直徑達到了140米,而它的探測覆蓋面積可以囊括歐亞大陸,但是由于體積過大,消耗資源過大,現在已經停用,默默地躺在俄羅斯的土地上。
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很多科學研究,雷達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現今俄羅斯還在服役的大型雷達是沃羅涅日雷達,這玩意覆蓋面積達到了6000多公里 ,這意味著它的檢測范圍可以從北非到西太平洋。而且它的非常的耐用,各種抗性極強,耐輻射,耐電磁波。
除了沃羅涅日這種大型雷達,還有其他各種可移動的小型雷達。例如車載的S系列雷達,這玩意的機動性非常強,不僅機動性強,功能也強大。S系列有個稱號叫做普羅米修斯神,就是希臘神話里偷火的那哥們,而S系列叫做這個名字,是有原因的。據說,它問世過后,美國最強的防空系統(tǒng),都被它給“欺負”了一次。
除了車載的雷達,俄羅斯還研發(fā)出了艦載、機載的雷達,這些雷達構成了俄羅斯的防空系統(tǒng),保證了俄羅斯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
二、請問二戰(zhàn)中都有哪些戰(zhàn)斗機安裝機載雷達?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比較著名的夜間戰(zhàn)斗機型號有英國的哈維蘭“蚊”式Mk,德國的He.219a-2/R1、容克斯Ju.88g-7、道尼爾Do.217N-2,美國的P-61、P-70等都裝有記在雷達。
雷達是一種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裝備,它發(fā)射電磁波照射目標并接收其回波,由此來發(fā)現目標并測定位置、運動方向和速度及其它特性。
很難說涉及究竟誰是第一部雷達發(fā)明人。但現在人們普遍認為最早投入實用的軍用雷達是由英國研制的。其中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沃森-瓦特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沃森-瓦特當時任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無線電研究室主任,20世紀30年代初曾領導利用無線電波探測電離層的研究,他使用陰極射線管接收和顯示無線電回波,并計測電波從發(fā)射到反射回來的時間,從而確定電離層的高度。1935年1月,當他受英軍委托研究利用電波探測空中飛機的裝置時,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迅速研制出對空警戒雷達的試驗裝置。2月26日,沃森-瓦特為軍事部門領導人進行雷達表演,雷達探測到了16公里外的飛機。后來經過改進,到1936年1月,沃森-瓦特雷達探測距離已達120公里。 鑒于雷達所具有的受天候的影響小、觀測距離較遠等優(yōu)點,為了對付夜間上浮的德國潛艇,英國人決定將雷達搬上飛機。1937年7月,世界上第一部機載雷達由英國科學家愛德華·鮑恩領導的研究小組研制成功。鮑恩等人從1935年開始研制機載雷達。在1937年年中研制出一部小型雷達,并把它安裝在一架雙發(fā)動機的安桑式飛機上――這架安桑式飛機便成為最早載有雷達的飛機。7月至9月,機載雷達進行了多次試驗,證明它可探測到16公里以外的水面艦艇。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不久,面對納粹潛艇戰(zhàn)和對鞏固空襲的威脅臨近,鮑恩博士主持研制的ASV Mk1/ Mk2型機載對海搜索雷達和A1型機載夜間載擊雷達正式裝備英國,成為世界上首批實用機載雷達。它們采用的是米波波段。后來又對這兩種雷達進行了多次改進,在打擊德國潛艇和夜間轟炸機的戰(zhàn)斗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能夠對付德國空軍夜襲的飛機,英國人發(fā)明成功截擊雷達后不久,就開始研制一種專門的夜間戰(zhàn)斗機。英國人對一種雙發(fā)轟炸機進行改型設計,加裝了當時英國最機密的夜間截擊雷達,開發(fā)出世界上第一種夜間截擊機――“英俊戰(zhàn)士”夜間戰(zhàn)斗機。該機于1939年7月首飛成功,1940年11月19日第一次在夜間擊落了德國空軍的轟炸機,首開用機載雷達攔截并擊落敵機的先河。
隨后,德國空軍以牙還牙,1943年10月,德國人開始在飛機上試驗“利喜頓斯泰恩”機載雷達。裝有這種新型機載設備的德國戰(zhàn)斗機開始給空襲德國的盟軍飛機帶來很大麻煩,不少飛機被擊落。
1940年2月,英國人研制成功多腔磁控管,為機載雷達跨入微波波段創(chuàng)造了重要的條件。英、美的國際合作使雷達技術與生產迅速取得成效,并在1942年開始批生產。
盡管早期的機載雷達體積和重量均很大,探測距離較短,且可靠性也很差,但它們總算是使飛機具備了全天候能力,可以在夜間和復雜氣象條件下作戰(zhàn),因此,主要航空大國裝備機載雷達的飛機越來越多,它們擊落的敵機數量也節(jié)節(jié)攀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比較著名的夜間戰(zhàn)斗機型號有英國的哈維蘭“蚊”式Mk,德國的He.219a-2/R1、容克斯Ju.88g-7、道尼爾Do.217N-2,美國的P-61、P-70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末期,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向日本本土逐步推進時,遭受了日軍“神風”特攻隊自殺式的瘋狂攻擊,艦船損失很大。
為了改善艦隊的對空警戒能力,擴大其對海上目標的監(jiān)視范圍,盡可能遠地發(fā)現和攔截日軍的自殺性飛機,1944年美國海軍開始了用空中預警機取代雷達警戒艦的研究,一部AN/APS-20型雷達被安裝在一架TBM“復仇者”式艦載魚雷攻擊機上,將其改裝成TBM-3W型預警機。試驗獲得成功后,1945年3月,TBM-3W型預警機正式配備到航母上。該型機也就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架實用的空中預警機?!?
三、介紹一下軍用雷達的各個波段?他們都有什么特點?
兩種雷達波段的劃分系統(tǒng)。老版本的劃分規(guī)則是根據波長來劃分,在二戰(zhàn)時制定的。它的規(guī)則是這樣的:最初的搜索雷達使用23厘米的波長。他就是人們常聽說的 L-波段 (英文Long的縮寫).
當更短一些的波長雷達出現時(10cm), 這種雷達通常被人們叫做S-波段, S 是比標準的L波段短的意思(Short).
當火控雷達雷達出現時 (3cm 波長),它被人們叫做 X-波段雷達,因為生活中X通常用來指定和標示地點 .
人們對于搜索雷達和火控雷達的折衷波長的雷達叫做C-波段 (C 是英文單詞 Compromise折衷的意思).
德國人發(fā)展了更短波長的雷達,它的波長是1.5厘米.德國人叫它K-波段雷達 (K 是 Kurtz, 德語中短的意思).但不幸的是,由于德國人特有的日爾曼式的嚴謹,他們選擇雷達頻率是完全通過水蒸氣試驗方式求得的,致使K-波段雷達在雨天和霧天時無法使用. 戰(zhàn)后人們選定頻率略大于 K 波段 的波段為Ka波段(Ka 是 K-above大于K的意思)和頻率略小于K 波段 的波段為Ku波段 (Ku是 K-under小于K的意思).
最后,最早的使用米波長的雷達人們叫它P-波段雷達 (P代表英文單詞 Previous原先的意思).
但是這個系統(tǒng)十分復雜和繁瑣,很難使用. 因此它被合理的系統(tǒng)替代了。新的系統(tǒng)就是按波長的長--短從A排到K。
老的 P-波段 = 新的 A/B 波段
老的 L-波段 = 新的 C/D-波段
老的 S-波段 = 新的 E/F 波段
老的 C-波段 = 新的 G/H 波段
老的 X-波段 = 新的 I/J 波段
老的 K-波段 = 新的 K 波段
四、軍用雷達的介紹
軍用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軍用電子裝備。雷達發(fā)射的電磁波照射目標并接收其回波,由此來發(fā)現目標并測定位置、運動方向和速度及其它特性。
以上就是關于軍用雷達十大排名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