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攝影大師(中國著名攝影大師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中國著名攝影大師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相關(guān)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鄭景康的介紹
鄭景康,20世紀中國最著名的攝影大師之一。中國新聞攝影記者。鄭觀應之子。廣東中山人。1904年生。就讀上海美術(shù)??茖W校,課余兼習攝影。1929年成為專業(yè)攝影工作者。著有《景康攝影集》、《攝影講座》。
二、他是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拍誰就是誰這輩子最好
他曾經(jīng)因為一本以詩人食指作為封面的攝影集,而為人津津樂道。
他說,他把中國最牛B的牛鬼蛇神一網(wǎng)打盡了,夠了。
他的朋友詩人柏樺在看了他為自己拍的照片后,說,“你不要輕易給一個人拍照,因為你給誰拍一定就是那個人這輩子最好的照片”。
他被稱為“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家”
他叫肖全。
他拍過北島、賈平凹、陳丹青、史鐵生、張藝謀、陳凱歌、姜文、竇唯、譚盾等等八九十年代里文學、藝術(shù)、音樂、電影等領(lǐng)域的很多名人,他的每一張照片后面都有透過他的鏡頭講出的故事。
但在他的眼里沒有名人,只有朋友,只有緣分。
肖全與舞蹈家楊麗萍是多年好友,在他鏡頭里的這只孔雀,與世人眼中的她大相徑庭。
他說,他已經(jīng)拍了楊麗萍十幾年,還會繼續(xù)拍下去,哪怕她已經(jīng)成了老太太,老得不行了,在大理曬著太陽,她依然是楊麗萍。
有人說,在三毛需要一個攝影師的時候,上帝就把肖全派到了她的身邊。肖全鏡頭里的三毛,漫不經(jīng)心,舉手投足間有著骨子里的灑脫和不羈。他因為三毛拍攝這組照片,同三毛成為好友,而這組照片也成了三毛生前最后的燦爛。
三毛自殺后,肖全遺憾沒能參加成她的葬禮,妻子安慰他:“三毛沒有葬禮,只有生日?!?/p>
90年代初,肖全認識了法國駐廣州領(lǐng)事館的文化參贊維羅妮卡。她問肖全,認識馬克·呂布嗎?他很快就要來中國,想找一位會說英文的攝影師當助手。
那個年代的攝影師,應該沒有不認識馬克·呂布的。
馬克·呂布是一名世界級的攝影大師,馬格南圖片社的前主席,法國國寶級戰(zhàn)地攝影師,攝影生涯長達70年,他的一生去過許許多多的國家,以旁觀者的眼光,拍下了人類社會中的角落,當?shù)厝嗣竦纳钭兓谧髌防锍尸F(xiàn)了最真實的生活。
這是他的第一幅代表作,拍攝于巴黎埃菲爾鐵塔上,他憑著這張作品贏得了進入瑪格南圖片社的資格。
肖全和馬克從1993年到2013年的20年時間,一起用相機記錄了中國一個時代的變遷。
1995年,馬克被張藝謀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法國投資人請來劇組拍照。張藝謀也成了馬克最重要的模特,他對這個穿著軍大衣的中國人非常感興趣,為他耗費了許多膠卷,而在一旁候場的鞏俐顯然對馬克的拍攝也非常好奇。
在上海,他們抽空就會去里弄里頭轉(zhuǎn)悠。每次遇到弄堂里的那些孩子們,馬克就會變成一個純真愛笑的“老小孩”。里弄的小賣部里兜售著各種飲料,孩子們身上穿著當時最流行的夾克……沒錯,上海就是當時中國最時尚的城市。
1996年,馬克·呂布不知疲倦地走過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和前門大街等地,拍攝了很多照片。同年,馬克·呂布在北京中國美術(shù)館舉辦了他名為《馬克·呂布四十年中國》的大型個人展覽。在這次展覽中,肖全第一次見到了讓馬克·呂布“重新出發(fā)”的女人凱瑟琳。
2003年6月24日,馬克·呂布在巴黎過80歲生日那天,他收到一張從中國寄來的明信片,上面寫著這樣的文字。
“獻給一個80歲還在拍照片的人。我親身感受到了一個有責任感、對一切充滿希望的攝影師是如何面對生活的。你讓我尊敬,卻難以效仿?!?/p>
這張明信片來自肖全。
2010年,再次來到上海的馬克·呂布已是一位87歲的老人,但依然是個快樂的“老小孩”。他在上海美術(shù)館舉辦了他的大型回顧展。展覽上,有一個驚喜。1971年,馬克在上海芭蕾舞團拍攝了一個年輕的女孩。就在開幕式當天,馬克作品里當年那個風華正茂的女孩—唐雪娟女士來到了展覽現(xiàn)場。這場時隔39年的重逢令馬克欣喜不已,他把她拉到自己的那幅作品前,拍下了這張時空交錯的合影。讓我們不由得感嘆時光到底留下了什么?又帶走了什么?
2009年夏天,肖全來到巴黎,來到馬克·呂布的家里。那么多年過去,歲月改變了他們的模樣,卻不曾改變他們對彼此的熱情,以及他們對攝影共同的熱愛。
2013年,在馬克·呂布90歲生日之際,肖全又一次去了巴黎,在馬克的家里見到了他,這是肖全最后一次去見馬克。即便是在自己的家里,即將90歲的馬克行動起來也已經(jīng)非常吃力。肖全告訴他,他爬上了埃菲爾鐵塔,找到了油漆工的位置,馬克聽了若有所思,卻沒有說出什么話來。
馬克見證了中國這片土地上的許多偉大事件。他對中國有一份特殊的愛,五十年來,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觀察、去思考、去表達、去介入、去呈現(xiàn)那個西方人眼中遙遠神秘的國度。
他曾說:“我在中國走啊走,看啊看,拍了不少照片。我還喝了很多茶,聽了很多當時官方冗長的報告……所到之處我看到并喜愛這些美麗的面孔、工具上的陳年銅綠、浩瀚又有些奇特的景觀,到處都有一種尊嚴,取代了上世紀幾乎整個民族的恥辱?!?/p>
我們要感謝這位來自西方的攝影師,是他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持續(xù)的對中國進行報道,向世界展示中國。
三、李振盛的人物生平
1963年7月,李振盛畢業(yè)于長春電影學院攝影系。
1963年8月,李振盛在《黑龍江日報》任攝影記者、攝影組組長。文化大革命期間親自拍攝并完整保存近10萬張歷史見證照片。
1982年5月,李振盛調(diào)到北京在國際政治學院(后更名中國人民警官大學)新聞系任攝影教研室主任。
1987年12月,李振盛的20幅文革系列專題照片以《讓歷史告訴未來》為題,在“艱巨歷程”全國攝影公開賽中榮獲最高獎——系列新聞照片大獎。
1988年3月,“艱巨歷程”影展作品在中國美術(shù)館展出,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出席開幕式時接見李振盛并表彰說:“你為人民記錄了歷史,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了貢獻,人民會感謝你的。”
1996年10月,李振盛應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邀請赴美訪問講學,先后在哈佛、普林斯頓、紐約大學作學術(shù)演講。
1996年12月,李振盛在紐約應邀擔任新創(chuàng)辦的華文刊物《天下華人》雜志總編輯。為旅美僑胞舉辦“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源頭風情”幻燈影展及演講會。
1997年4月,李振盛在北京潘家園廢品站包圓買下數(shù)以萬計的全國大展和國際影展的參展、獲獎作品。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及海內(nèi)外數(shù)百家媒體廣泛報道這起“廢照片事件”。
1997年7月,李振盛以美國華文媒體《天下華人》雜志的名義獲準采訪香港回歸祖國慶典;同年9月,李振盛在北京以相同名義獲準采訪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1998年11月,李振盛應聯(lián)合國中國書會邀請,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舉辦“黃河文化”幻燈影展及專題演講會。
2000年1月,李振盛在紐約與聯(lián)系圖片社總裁羅伯特?普雷基合作整理數(shù)萬張歷史照片,編輯《紅色新聞兵》畫冊,策劃環(huán)球攝影展覽,編輯策劃工作長達三年多。
2001年9月,李振盛在紐約目擊并記錄9.11事件世貿(mào)大樓遭恐怖襲擊爆炸倒塌的情景,隨即深入災區(qū)前沿拍攝救災活動,為世紀大劫難留下歷史見證。
2002年1月,李振盛的圖文專著《追憶瞬間》列入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名人手記系列叢書首冊出版,中央電視臺讀書時間欄目為此書制作30分鐘訪談節(jié)目。
2002年6月,李振盛應美國獨立電影制片人卡瑪邀請,作為受訪者參加大型文革歷史紀錄片《八九點鐘的太陽》的拍攝。
2003年1月,李振盛的《時代映像——李振盛卷》攝影集及“李振盛珍藏照片系列叢書”《過去》4冊(民生中國、民俗中國、民間中國、民居中國)由嶺南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
2003年6月,法國文化部主辦《李振盛:一位中國攝影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為題環(huán)球影展,在巴黎攝影歷史博物館首展90天,創(chuàng)下該博物館觀眾人數(shù)歷史新高。《紅色新聞兵》畫冊法文版以《一位中國攝影家的小紅書》為書名,為配合巴黎影展同期出版。
2003年7月,世界攝影泰斗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大師看過《一位中國攝影家的小紅書》畫冊之后,熱情邀請李振盛在法國南方名城阿爾勒會面,布勒松大師破例邀請李振盛為其拍照并與之合影。
2003年9月,《紅色新聞兵》英文版出版發(fā)行,張愛萍將軍為該書題詞“讓歷史告訴未來——李振盛‘文革’攝影作品集”;英國菲頓(PHAIDON)出版社已推出英、法、德、意、西、日等多種文字版本。
2003年10月,意大利文化藝術(shù)博物館繼巴黎首展之后,作為環(huán)球巡回展覽的第一站舉辦李振盛的影展,展期70天。
2004年1月,《紅色新聞兵》被《美國攝影》雜志評為2003年“世界最佳攝影畫冊”。
2004年2月,比利時王國首都布魯塞爾市政廳主辦李振盛環(huán)球影展,由第一副市長親自主持在市政廳豪華的哥特廳開幕,并在市政廳貴賓廳舉辦演講會,展期52天。
2004年4月,英國倫敦攝影中心舉辦李振盛環(huán)球影展,展期80多天,觀眾數(shù)超過10萬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為李振盛舉辦演講會。
2004年5月,《紅色新聞兵》榮獲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第65屆歐利維爾·羅博獎——最佳攝影報道獎。
2004年6月,德國柏林攝影文化藝術(shù)中心舉辦李振盛環(huán)球巡回影展,展期92天。同時在柏林大學舉辦演講會。
2004年9月,《紅色新聞兵》入選英國皇家學會攝影圖書大獎的6部攝影集之一。
2004年10月,中國故宮博物院主辦的紫禁城國際攝影大展中展出李振盛的5張巨幅文革攝影作品。期間李振盛與其他國際攝影大師一道應邀在北京電影學院作演講。
2004年11月,西班牙巴塞羅那Caixa文化藝術(shù)中心舉辦李振盛環(huán)球影展,展期90天,電腦統(tǒng)計觀眾數(shù)為106851人。該影展在西班牙6座城市巡回展出近兩年。
2004年12月,鹿特丹的荷蘭攝影博物館舉辦李振盛環(huán)球影展,展期90天。設在海牙的荷蘭皇家藝術(shù)學院邀請李振盛作演講。
2005年4月,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牛津大百科全書中的《牛津攝影指南》單獨列入“LI ZHENSHENG”個人詞條。
2005年7月,美國杜克大學舉辦李振盛《讓歷史告訴未來》影展,展期60天,同時舉辦李振盛作品研討會。
2005年8月,墨西哥首都的墨西哥大學博物館舉辦李振盛環(huán)球影展,展期53天。同時在墨西哥大學作演講。隨后在該國5座城市巡展近兩年。
2005年9月,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藝委會舉辦普雷基與李振盛的聯(lián)合演講會。
2005年10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新聞學院舉辦李振盛《讓歷史告訴未來》影展,并舉辦李振盛作品研討會及演講會。
2006年2月,李振盛應邀在美國塔夫茨大學和中國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合辦的國際領(lǐng)袖訓練營舉辦影像放映演講會。
2006年3月,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舉辦李振盛《讓歷史告訴未來》影展,展期60天,并舉辦演講會。
2006年4月,美國《攝影領(lǐng)域新聞》(PDN)資深總編輯瑞威·戈登(Reuel Golden)選出150年以來世界54位新聞攝影大師作品編輯出版《1855年至今的新聞攝影》畫冊,李振盛名列其中。
2006年5月,美國丹佛藝術(shù)博物館舉辦李振盛環(huán)球影展,展期56天。丹佛大學為李振盛舉辦演講會。
2006年6月,日本NHK電視臺跟隨李振盛追蹤采訪文革老照片的主人公,歷時40多天,制作一部90分鐘紀錄片《文化大革命,四十年后的證言》。
2006年8月,香港鳳凰衛(wèi)視旗下的《鳳凰生活》將李振盛選入“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
2006年9月,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舉辦包括李振盛作品在內(nèi)的“聯(lián)系圖片社成立30周年大展”,同時還舉辦李振盛自拍像展覽。
2007年3月,《美國人》畫冊作者羅伯特·弗蘭克大師與夫人瓊?莉芙(著名畫家)看過《紅色新聞兵》,先后兩次盛情邀請李振盛到其紐約工作室會面。
2007年4月,美國加州攝影博物館舉辦李振盛環(huán)球影展,展期70天。開幕時舉辦專場演講會。
2007年6月,為紀念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影像國際集團主辦《紅色新聞兵的紅鏡頭:李振盛見證香港回歸》攝影展,在觀復博物館展出,展期兩周。
2007年9月,國際攝影大師羅伯特·弗蘭克的《美國人》與普雷基策展的《李振盛攝影50年》在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舉辦聯(lián)展。
2008年10月,中國攝影家李振盛與著名戰(zhàn)地攝影家羅伯特·卡帕在西班牙維多利亞攝影節(jié)舉辦紀實攝影作品聯(lián)展。
2009年5月,《李振盛半世紀攝影回望》在香港展出。
2009年10月,《李振盛半世紀攝影回望》在中國河南永城市芒碭山小鎮(zhèn)攝影節(jié)展出。
2009年10月,李振盛應邀在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舉辦演講會。
四、中國的著名時尚攝影師都有哪些?
國內(nèi)算得上大師的基本上沒有。
在這個行業(yè)里人氣最高的比如
陳曼,娟子,孫郡,張曦,張悅,馮海馮氏兄弟,還有一些,你可以在網(wǎng)上多看看就知道了,我們看到的很多照片都是他們拍的
還有一些網(wǎng)上比較紅的攝影師
比如
醒小C,梅遠貴,柳宗源,羅曉娟,等等
現(xiàn)在在網(wǎng)上很容易出名,但真正有自己想法,有思想的攝影師畢竟是少數(shù),上面介紹的一些攝影師都是個人認為有自己想法的,還有深圳的小肯,太喜歡他的作品了,當然國內(nèi)厲害的攝影師還有很多,進入這行慢慢就知道了,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以上就是關(guān)于中國著名攝影大師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空氣開關(guān)品牌排行榜(中國十大空氣開關(guān)品牌排行榜)
杭州市有多少家傳媒公司?。ê贾菔杏卸嗌偌覀髅焦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