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chǎn)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杭州郭莊歷史(杭州郭莊歷史簡介)

    發(fā)布時間:2023-04-04 00:13:25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33        當前文章關鍵詞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杭州郭莊歷史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相關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杭州郭莊歷史(杭州郭莊歷史簡介)

    一、西湖有哪些景點

    1、曲院風荷

    位于西湖北岸的蘇堤北端西側(cè)22米處,范圍約0.06公頃,以夏日觀荷為主題,在視覺上呈現(xiàn)出“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特色。

    曲院,原為南宋(1127-1279)設在洪春橋的釀造官酒的作坊,取金沙澗之水以釀官酒。因該處多荷花,每當夏日荷花盛開、香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溢,有“暖風熏得游人醉”的意境。

    2、平湖秋月

    位于孤山東南角的濱湖地帶、白堤西端南側(cè),是自湖北岸臨湖觀賞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點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當空之際觀賞湖光月色為主題。

    “平湖秋月”景觀完整保留了清代皇家(17-18世紀)欽定西湖十景時 “一院一樓一碑一亭”的院落布局。

    3、斷橋殘雪

    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東端的斷橋一帶, 范圍約2.61公頃。尤以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為勝。當西湖雪后初晴時,日出映照,斷橋向陽的半邊橋面上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仿佛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 呈“雪殘橋斷”之景。

    位于白堤東端的斷橋上視域開闊,是完整觀賞西湖南、北水域景觀的最佳地點。因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愛情故事《白蛇傳》的主人公白娘子與許仙相識于此,斷橋成為擁有愛情象征意義的、最富盛名的橋。因白堤一直保持了沿堤兩側(cè)間株桃柳的植被特色,春日里桃紅柳綠,游人如織。

    4、花港觀魚

    在蘇堤映波橋西北197米處,介于小南湖與西里湖間,范圍約0.25公頃。以賞花、觀魚為景觀主題,體驗自然的勃勃生機。春日里,落英繽紛,呈現(xiàn)出“花著魚身魚嘬花”的勝景。

    “花港觀魚”位于南宋時(12-13世紀)官員盧允升的別墅內(nèi),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別墅內(nèi)鑿池養(yǎng)魚,故名“花港觀魚”。該景觀單元現(xiàn)存御碑、御碑亭、魚池及假山等遺址。

    5、柳浪聞鶯

    在西湖東岸錢王祠門前水池北側(cè)約50米的瀕湖一帶,范圍約0.54公頃,以觀賞濱湖的柳林景觀為主題。

    “柳浪聞鶯”所處的位置原為南宋時(12-13世紀)的御花園——“聚景園”,因園中多柳樹,風擺成浪、鶯啼婉轉(zhuǎn),故得題名“柳浪聞鶯”。如今,“柳浪聞鶯”依然保留了傳統(tǒng)的柳林特色,漫步其間,且行且聽,柳絲拂面,鶯鳥鳴啼,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6、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島及島南局部水域,范圍約7.67公頃,是杭州西湖最具標志性的景觀。該景觀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島為核心觀賞要素,以月夜里在島上觀賞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發(fā)禪境思考和感悟為欣賞主題。

    小瀛洲島在明萬歷間(16世紀)浚湖堆土而成,呈“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是江南水上園林的經(jīng)典。全島以亭臺樓閣配以傳統(tǒng)花木構(gòu)成色彩絢麗的景致,與島內(nèi)外水光云天相映,象征了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蓬萊仙島。

    7、雷峰塔

    原名皇(黃)妃塔,又名西關磚塔,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頂上,為吳越國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而建。雷峰塔原是一座八角形、五層的磚木結(jié)構(gòu)的樓閣式塔,后遇火只留下了磚體塔身。由于傳說雷峰塔的塔磚可以用來驅(qū)病強身或安胎,長期有人從塔磚上磨取粉末、挖取磚塊。

    1924年9月25日下午,幾乎挖空的塔基再也不堪重負,突然全部崩塌。2002年10月25日,重建的雷峰塔落成,建在舊雷峰塔的原址之上,舊塔座部分成為遺址的展示廳,并有許多的文獻資料供人參觀。

    8、保俶塔

    保俶塔位于西湖北側(cè)寶石山山頂,由元至明、清,保俶塔六次毀壞六次重建?,F(xiàn)存的磚塔,為六面七級,是1933年按明末以后的原式樣重建的,并在1996年更換了朽壞的塔剎構(gòu)件。是西湖寶石流霞景觀所在,與雷峰塔隔西湖相對,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一湖映雙塔”之說。

    9、白堤

    白堤東起斷橋,經(jīng)錦帶橋向西,在“平湖秋月”與孤山相接,長約1公里。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古時白堤以白沙鋪地,后改為柏油路面,兩側(cè)廣種碧桃翠柳,是欣賞西湖全景和周邊諸山的最佳觀賞點。

    二、杭州西湖景點介紹

    一、南宋西湖十景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西湖山水畫題名。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吳自牧《夢粱錄》均有記載。南宋后期人士所賦詩、詞中,以西湖十景為題者甚多。十景各擅其勝,共同之點為景目位置皆傍近西湖或就在湖中,但個別景目名稱和排列次序有所不同。十景景目當時稱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鐘、曲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云。宋亡入元,西湖十景一度冷落蕭條,景目所指景點,或徒有虛名,或舊跡難覓。明代,十景有所恢復和建樹。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至杭,逐一品題西湖十景,將“兩峰插云”改為“雙峰插云”;“雷峰落照”(或稱“雷峰夕照”)改為“雷峰西照”;“南屏晚鐘”改為“南屏曉鐘”?!拔髡铡迸c“曉鐘”雖只一字之改,卻未被人們接受,因而只在清代有關西湖著作中有這兩處更改的景名,以后人們賦詩作詞寫文,仍沿用初名。康熙帝為十景題字后,浙江地方官吏先后將御筆所書景名,刻石立碑,建亭恭護,至此,十景之名從過去只書上有所記載,成為十景所在景點標志。以后,乾隆皇帝南巡杭州,又就十景各賦詩一首,鐫刻于景碑碑石陰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廣為人知,加之宋元明清及近代眾多描繪吟詠十景之繪畫、詩詞、游記、照片,十景被公認為西湖山水的代表。西湖十景除“雷峰夕照”,因雷峰塔于民國13年(1924年)傾圮,景觀消失,余九景迭經(jīng)整葺、恢復和擴建,不但面貌煥然一新,內(nèi)容也更與景名相符。(一)三潭印月在西湖外湖西南部水域,大致范圍包括小瀛洲及其南側(cè)局部湖面暨三座瓶狀石塔,以賞月和水上園林著稱。南宋咸淳《臨安志》卷三十六:“西湖三潭,土人相傳,云在湖中”。清雍正《西湖志》卷三:“東坡留意西湖,極力浚復,在湖中立塔以為標表,著令塔以內(nèi)不許侵為菱蕩。舊有石塔三,土人呼為三塔基。南宋舊圖,從南數(shù),湖中對第三橋之左為一塔,第四橋之左為一塔,第五橋之右為一塔。”塔始建于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蘇軾浚湖筑堤期間,所在位置不是今天三塔的位置。小瀛洲前身為水心保寧寺,也稱湖心寺,北宋時為湖上賞月佳處。明《西湖游覽志》卷二:“國朝弘治間,按察司僉事陰子淑為諸生時,曾游入寺,廉得眾僧之奸。及為秉憲,甚厲,時寺僧倚怙鎮(zhèn)守中官,見任官長及卿士大夫以酒肴人游寺者,杜門不容,陰乃發(fā)其奸事,立毀之,并去其塔?!鼻濉逗奖阌[》卷三:“萬歷三十五年,錢塘令聶心湯請于水利道王道顯,用蘇公法卷取葑泥,繞灘筑埂,成湖中之湖,以為放生之所,又于舊寺基建德生堂。三十九年,令楊萬里繼筑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規(guī)制盡善,遂以德生堂增葺為寺,復舊湖心寺額。池外造小石塔三座,謂之三潭。”明末清初,湖心寺再毀。清《湖山便覽》卷三:“國朝雍正五年重建。前接三潭印月亭,后為曲橋,三折而人,為軒三楹,又接平橋,為敞堂,進為層樓,環(huán)池植木芙蓉,花時爛若錦繡。增修十八景所稱‘魚沼秋蓉’謂此?!鼻逵赫段骱尽肪砣骸俺厣蠘?gòu)亭,恭懸御書匾額,復建小亭于池北,以奉御碑。內(nèi)置高軒杰閣,平橋三折而人,空明窅映,儼然湖中之湖?!泵駠鴷r期《西湖新志》卷一:“三潭印月在湖心亭之南,一圓堤也,四圍皆水,所謂湖中之湖,西湖之宛然水中央者,惟湖心亭,阮公墩與此鼎足,舊為放生池。繞堤作埂,清圣祖御碑亭后,石橋曲曲護以朱欄,亙于漁沼之上,再進為精舍數(shù)楹,曰‘迎翠軒’,光緒六年庚辰建,浙江布政使德馨有記。又進為永明禪院,后則彭剛直之‘退省庵’在焉。庵為公生前親手經(jīng)營,嘗以巡閱長江之隙來杭釣游于此,后即就地祀之。有‘閑放臺’、‘一寄樓’。一寄樓舊供公遺像,芒鞋竹杖,貌甚清古。今改‘浙江先賢祠’,其像遂撤?!薄段骱L景園林——1949至1989》:“三潭印月,解放初,東北面、東面和西南面都有游船埠頭。一上東北角埠頭,就有‘小瀛洲’石牌坊、浙江先賢祠等。先賢祠前有九獅石立于橋旁水際。過小瀛洲牌坊順橋前進,有‘開網(wǎng)亭’、 ‘亭亭亭’,再西有 卍字亭。亭對面橫著花墻,中開洞門,門額為康有為題字‘竹徑通幽’。進圓洞門通‘閑放臺’、‘一寄樓’。沿花墻前園路再西過橋,即人稱島中有島的三潭印月中心點。這里有亭建在十字路口,石柱上刻有日偽時期杭州市長的題聯(lián),亭西原有關帝廟(即永明禪院)等。再西過橋即‘三潭印月’碑亭,過碑亭即‘我心相印’亭,亭前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取鼎足之勢?!?953~1955年,采用竹籠灌石填基,拓寬湖岸,駁自然式湖坎,在關帝廟前辟建金魚池。1958年,因臺風侵襲,柱架傾頹,拆除已霉爛無法修理的卍字亭,并在亭基上改置花壇。1959年改建浙江先賢詞,拆去三面磚墻,建成回廊,設置靠背坐凳。拆除關帝廟,新建“迎翠軒”、“花鳥廳”,開設商店、茶室和接待室,填平迎翠軒前金魚池,擴大為草地。鑿去十字路口亭柱上日偽市長的題字,改建“我心相印”亭。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小瀛洲石牌坊被砸毀,閑放臺關閉,30多個觀賞荷花的品種散失殆盡,雜草湮塞,景色凋零。1971年,改建九曲橋橋面,石柱改用鋼筋混凝土,原有木欄桿改用鋼管,并將橋面升高20厘米左右。1972年,在原浙江先賢祠北添建水泥平臺,兼作游船埠頭之用。1973~1977年,島內(nèi)、外湖岸,砌成自然式疊石,補植花木,改鋪石板園路。東北角新建“皺月廊”,大修“閑放臺”等園林建筑與生產(chǎn)用房。1979—1982年,翻造“竹徑通幽”花墻,恢復拆去多年的“扇面亭”,改建“我心相印”亭,移去亭前游船埠頭,遷至“扇面亭”近旁,亭前增鋪石板平臺,鏤花欄桿。從島外運進大量土方填高地面,全島平均增高50厘米左右,改變原先低濕狀況。1983—1984年,改建和添建島上公共廁所等設施。1985年,開始整修花鳥廳、回廊、鋪設電纜,添加園燈。現(xiàn)在全島面積約7公頃,水面占60%。據(jù)清初《湖土需 雜記》載:明代所造之三塔久廢,今三塔系清代康熙年間所建。三石塔頂為葫蘆狀,塔身呈球狀,高出水面2米,中空,環(huán)塔身均勻分布5個小圓孔,塔基為扁圓石座。三塔呈等邊三角形分布,每邊長62米。(二)斷橋殘雪在白堤東端斷橋。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出錢塘門,循湖而行,人白沙堤。第一橋曰斷橋,界于前后湖之中。水光滟瀲,橋影倒浸,如玉腰金背。凡探梅孤山,蠟屐過此,輒值春雪未消。葛嶺一帶,樓臺高下,如鋪瓊砌玉,晶瑩朗徹,不啻玉山上行。昔人稱詩思在灞橋雪中,此較更勝?!鼻濉逗奖阌[》卷二:“斷橋殘雪亭在斷橋北。宋陳清波有《斷橋殘雪圖》??滴跞四辏プ嫒驶实塾鶗淖譃槲骱爸?。四十一年有司勒石建亭于此?!泵駠?8年(1929年)西湖博覽會結(jié)束后,碑亭由橋左移至橋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橋旁“云水光中”水榭一度作為浙江圖書館圖書流通站,供游人休息閱覽。御碑亭與水榭,多次整修。“文化大革命”期間,碑石、“云水光中”牌坊全毀。1977年重新刻制“斷橋殘雪”碑石,安置在原碑亭內(nèi);重制“云水光中”匾額,懸掛于水榭門楣上。(三)平湖秋月在白堤西端,孤山南麓,瀕臨外湖。考最初“平湖秋月”并無固定景點的位置,而以泛舟湖上流覽秋夜月景為勝,故宋、元、明年間賦詠此景的詩詞,皆以湖上賞月抒情為主題。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平湖秋月,蓋湖際秋而益澄,月至秋而逾潔,合水月以觀而全湖之精神始出。宋時有龍王堂在蘇堤三橋之南,明季移建孤山路口,據(jù)全湖之勝,后圮。國朝康熙三十八年,圣祖巡幸西湖,建亭其址,前為石臺,三面臨水,上懸御書‘平湖秋月’匾額,旁構(gòu)水軒,曲欄畫檻,蟬聯(lián)金碧,睿藻輝煌,與波光掩映。每當秋氣清爽,水痕初收,皓魄中天,千頃一碧,恍置身瓊樓玉宇,不復知為人間世矣?!睆拇?,景點固定。民國8年(1919年),英籍猶太富商哈同向當時浙江督軍楊善德買下御書樓西側(cè)0.4公頃土地,筑高墻修建私家花園“羅苑”。1959年,杭州市園林管理局改建“羅苑”,拆除沿馬路高墻和園內(nèi)部分建筑,不拆梁柱屋架完整搬移原有廳屋位置,鋪設園路,增植花木,添置山石,辟建西側(cè)臨湖賞月平臺,作為平湖秋月景點組成部分。“文化大革命”期間,平湖秋月建筑物上刻有殷商、兩周、兩漢的鐘鼎彝器以及甲骨文、花鳥圖案的落地門窗,被用油漆填平。“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后,園林管理局將平湖秋月“四面廳”、“湖天一碧”等建筑,換梁更柱,塑脊剔窗,重現(xiàn)精美圖案。1977年又改造周圍環(huán)境,拓寬臨水平臺,改建進口處小橋,修建碑亭,重刻“平湖秋月”碑石。1981年開始,重新制作和懸掛與平湖秋月有關的匾聯(lián)?,F(xiàn)在平湖秋月供游覽的面積,從原有的0.15公頃擴大為0.55公頃。(四)曲院風荷在西湖西北隅,瀕岳湖、西里湖,與蘇堤遙遙相望。曲(曲)院,原系南宋年間設在行春(即洪春橋)釀制官酒的作坊,坊置約在金沙澗匯人西湖處。明《西湖游覽志》卷十:“曲 院,宋時取金沙澗之水造麴,以釀官酒。其地多荷花,世稱‘曲院風荷’是也。”宋亡,曲院荒湮,景也不存。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國朝康熙三十八年,構(gòu)亭于跨虹橋之北,引流疊石為盤曲之勢。圣祖仁皇帝親灑宸翰,改‘曲院’為‘曲院’。“荷風”為“風荷”恭制匾額,奉懸亭楣。東建敞堂三楹,又東建‘迎薰閣’,綺窗洞達,四面皆可登眺。又東為‘望春樓’,前臨大堤,游人系馬垂楊,輒登樓送目,頓豁煩襟。西則復道重廊,云窗月戶,皆恭摹南巡所賜諸臣御筆?;〞r香風徐來,水波不興,綠蓋紅衣,照灼云日。”咸豐末年樓閣毀于兵燹。1949年杭州解放時景點僅剩一亭、一碑、一墻及半畝地,少許荷花。1963年,杭州市園林管理局進行擴建,范圍東起蘇堤跨虹、東浦兩橋,西至環(huán)湖西路,北起岳墳街,南至臥龍橋,面積28.4公頃,水面67公頃。公園共分3個景區(qū):岳湖景區(qū)、曲院風荷景區(qū)、密林區(qū)。同年開始挖掘流金橋東北角水池,挖出的泥土填高環(huán)湖西路路口至流金橋一段低洼地,補栽楓香、廣玉蘭、香樟、烏桕、合歡、桂花等觀賞花木。1965年春,沿岳墳街路南斜坡,營造雪松林帶。1977年結(jié)合西湖駁坎,修改原總體規(guī)劃,將景區(qū)重新劃分為5個:岳湖景區(qū),竹素園景區(qū),曲院風荷主景區(qū),濱湖密林區(qū),郭莊古園保護區(qū)。1978年底結(jié)合西湖治理工程,整理曲院風荷環(huán)境。1980年完成風荷區(qū)水體治理,開挖北起環(huán)碧橋、南至郭莊,寬3米、深1.5米的隔離溝。疏浚金沙港流金橋以東至岳湖段水域,引水流溝通密林區(qū)林中小溪。建成“風荷”、“密林”兩景區(qū)游步道。修砌61座自然型荷花種植臺池,栽種42種荷花和6種睡蓮品種。完成公園北段外圍欄桿,鋪設3處大草坪,整理小島,理水疊石,增植紫楠、銀杏、合歡、濕地松、桂花、紫薇、芙蓉、紅楓、水生鳶尾等花木。至此,園地雛形初現(xiàn)。1981年,曲院風荷在原規(guī)劃基礎上又作出景區(qū)詳細規(guī)劃,并將曲院風荷建筑設計方案公開競選,選出優(yōu)秀設計方案。1982年,曲院風荷總體規(guī)劃再度修改,調(diào)整為岳湖、竹素園、風荷、曲院、濱湖密林5個景區(qū)(郭莊古園林保護區(qū)另列項)。同年全面始建風荷區(qū),修園路,架橋梁,建“迎薰閣”、“紅綃翠蓋廊”、“波香亭”、“風徽亭”。整理小島,增植花木,掇石疊山,修建玉帶橋,重建“玉帶晴虹”橋亭。新建公園東、西、西北出口。1983年10月1日,風荷景區(qū)首先開放。1985年勞動節(jié),濱湖密林景區(qū)相繼開放,內(nèi)有新建的“湛碧樓”茶室,4座平拱橋。為便利游人,增辟公園面向杭州花圃的出口處。(五)雙峰插云在洪春橋堍?!半p峰”指南高峰、北高峰,峰頂南宋時各有古塔一座,每逢云霧低橫之日,峰形隱晦而塔尖分明,因以名景。宋楊萬里有詩描述:“南北高峰巧避人,旋生云霧半腰橫??v然遮得青蒼面,玉塔雙尖分外明?!鼻宕?,南北高峰古塔都毀圮。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南高、北高兩峰相去十余里,中間層巒疊嶂,蜿蜒盤結(jié),列峙爭雄,而兩峰獨以高名,為會城之巨鎮(zhèn)。山勢既峻,能興云雨,故其上多奇云。山峰高出云表,時露雙尖,望之如插,宋人稱‘兩峰插云’,為十景之一??滴跞四辏プ嫒驶实叟R幸西湖,御題十景,改‘兩峰’為‘雙峰’,構(gòu)亭于行春橋之側(cè),適當兩峰正中,崇奉奎章,并恭摹勒石,建御書碑亭于后,繚以周垣,丹革翠飛,與雙峰對峙,每春秋佳日,憑欄四望,儼如天門雙闕,拔地撐霄,祥云璦王+建(jian音箭) ,隨風卷舒?!薄墩f杭州》第四章:“本為湖中遙望之景,清初必欲求其地以立碑,乃置之行春橋畔?!薄拔幕蟾锩逼陂g碑毀,1982年重建。碑亭位置因靈隱路拓寬,改向北移位,已非清代建亭原址。(六)柳浪聞鶯在西湖東南涌金門與清波門瀕湖地帶。南宋孝宗皇帝于吳越王錢氏故苑及靈芝寺建“聚景園”,園中多柳樹,有柳浪港、柳浪橋等。明《西湖游覽志》卷三:“聚景園,今惟柳橋尚存,世稱柳浪聞鶯者是也?!鼻濉逗贾莞尽罚骸坝辛烁郏澰趯W士港西,舊多垂柳,風擺成浪,故名。”宋亡,聚景園荒蕪,“柳浪聞鶯”一景亦隨之不存。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康熙三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書‘柳浪聞鶯’匾額,恭奉于涌金門之南,創(chuàng)建亭榭,恭勒御碑?!?《西湖新志》卷二《清波小志》:“康熙三十八年,翠華南幸,十景俱有宸翰。地方官訪查舊跡,創(chuàng)建亭榭以供御碑。因柳浪所在逼側(cè),欲開拓之,左右皆番回冢墓,時中丞張公敏側(cè)然日:‘圣王之政,掩骼埋胔,吾豈忍發(fā)掘久埋之骨乎!’相度靈芝寺前有隙也,鳩工構(gòu)造,復開浚池沼,環(huán)植檉柳。每歲暮春,裙屐畢至,黃鳥鳴于其間,坐憩久之,不減雙柑斗酒之樂也。今存廢址。”清末,柳浪聞鶯一景再次不存。民國期間,柳浪聞鶯荒草遍地;僅錢王祠于民國12年(1923年)冬曾作修建。抗日戰(zhàn)爭期間,杭州淪陷日軍在此駐扎部隊,砍去全部柳樹。1949年杭州解放時,舊有的柳浪聞鶯景區(qū)只剩一座牌坊,一塊景名碑石,一座石亭子和一株沙樸對。1951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建設局在錢王祠北側(cè)“柳浪聞鶯”碑石空地,辟建1公頃綠地,修建碑亭,放置康熙御書“柳浪聞鶯”景名碑石,補植花木,擴大園地至錢王祠。綠草坪間新建八角形琉璃瓦亭,整理祠前原有的二口池塘,改栽荷花,蓄養(yǎng)金魚。1955年在錢王祠南側(cè),興建占地1.66公頃兒童公園,同年又征用11.3公頃土地,拆遷草舍,遷移回回墳,用疏浚西湖挖出的淤泥填平園中低洼水塘。1956年兒童公園擴大為2.6公頃,并在涌金門外建占地2.8公頃的涌金公園。1957年3月至1959年,杭州市機關、學校、工廠企業(yè)組織人員在園中義務勞動,整理地形,植樹綠化,二年半時間共挖土方3萬立方米,栽種喬灌木2萬多株,宿根花草5千多叢,草坪6萬多平方米。1959年興建“聞鶯館”和花架園門,利用舊石板鋪筑園路1260平方米。設置園燈、坐椅。1963年友誼園內(nèi)豎立“日中不再戰(zhàn)”紀念碑。1975年錢王祠遺址所在的動物展覽場所,遷至杭州動物園,其地于1978年改建成具有江南私家庭園特色的園林,仍沿用“聚景園”園名。1978—1979年,“日中不再戰(zhàn)”紀念碑旁建古色古香的外賓接待室。現(xiàn)在柳浪聞鶯由友誼、聞鶯、聚景園三部分組成,總共面積為17.6公頃。(七)雷峰夕照在西湖南岸夕照山雷峰上,景目最早見于《方輿勝覽》卷一。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凈慈寺北,有山自九曜峰來,逶迤起伏,為南屏之支脈。吳越王妃建塔于峰頂。每當夕陽西墜,塔影橫空,此景最佳。林逋《雷峰》詩云:‘夕照前村見’,故十景有‘雷峰夕照’之目?!鼻濉逗奖阌[》卷七:“宋陳清波有《雷峰夕照圖》,又或稱‘雷峰落照’。康熙三十八年,圣祖御書十景,改定為‘雷峰西照’,筑亭摹石,恭迎于西峰之西?!? (民國時雷峰塔倒塌,此碑不知去向)。雷峰塔因地處吳越國杭城西關外雷峰上,故又有西關磚塔之稱,而歷史上又有黃妃塔、王妃塔之名,為磚木結(jié)構(gòu)樓閣式塔,八面七層。 《西湖夢尋·雷峰塔》“吳越王于此建塔,始以十三級為準,擬高千尺。后財力不敷,止建七級。古稱王妃塔?!彼閰窃絿蹂X椒之妃黃氏為奉藏佛螺髻發(fā)及佛經(jīng)而建。塔以磚石為芯,外有木構(gòu)檐廊,重檐飛棟,洞窗豁達。內(nèi)壁八面鑲嵌《華嚴經(jīng)》石刻,相傳塔下供有16尊金銅羅漢像。此塔于北宋宣和年間遭戰(zhàn)亂受損,南宋重修為八面五層。元代,雷峰塔為一處游覽景點。明代嘉靖年間,倭寇入侵,疑塔中有伏兵,縱火焚塔,僅存塔芯。赭色磚塔,頹然蒼老形象,別具風情。民國13年(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塌,此景名存實亡,現(xiàn)只存塔的遺址供人憑吊。(八)南屏晚鐘指南屏山北麓凈慈寺鐘聲響澈湖上的意境?!澳掀镣礴姟背跻娪诒彼螐垞穸酥?。明洪武年間重鑄一口大鐘。《凈慈寺志》卷一:“《凈慈寺舊志》載,鐘樓高十余丈,住持夷簡復建。以舊鐘小,乃聚銅二萬余斤鑄鐘,懸其上撞之,聲聞遠壑”。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南屏山在凈慈寺右,興教寺之后,正對蘇堤,寺鐘初動,山谷皆應,逾時乃息。蓋茲山隆起,內(nèi)多空穴,故傳聲獨遠,響人云霄,致足發(fā)人深省也。”清康熙皇帝改景名為“南屏曉鐘”。 《湖山便覽》卷七:“南屏晚鐘亭,在寺門,面臨萬工池。康熙三十八年圣祖御書四字為十景之一,恭摹勒石建亭于此?!笨滴跛氖?1704年)鐘樓毀于火,四十六年募捐重建。清末民初,凈慈寺屢遭兵燹,樓毀鐘失。1984年日本佛教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捐款,由杭州市佛教協(xié)會重鑄一座大鐘。(九)蘇堤春曉蘇堤筑于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蘇軾疏浚西湖時用疏浚挖出的西湖泥堆筑成堤,堤上架6橋通舟楫,堤兩旁遍植楊柳,夾植桃花等花木,春日景色如畫。南宋年間,沿堤先后辟建亭臺樓閣,湖上游覽喧盛為最。明《西湖游覽志余》卷二十:“清明,蘇堤一帶,桃柳陰濃,紅翠間錯,走索、驃騎、飛錢、拋鈸、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躍圈、斛斗、舞盤及諸色禽蟲之戲,紛然叢集?!弊栽?,堤、橋、花木幾經(jīng)興衰。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杭州,品題西湖十景景名,以“蘇堤春曉”為首,地方官吏建御書景名碑亭于望山橋南堍。雍正年間堤上建筑及花木又經(jīng)修葺、補植。清末,堤半為桑地,景觀減色。民國23年(1934年)夏,杭州大旱,湖干涸,杭州市政府以疏浚西湖的葑泥擴增堤身,種植花木,辟為蘇堤公園,御碑亭重建一新??谷諔?zhàn)爭期間杭州淪陷,蘇堤極少整修??谷諔?zhàn)爭勝利后,除補植桃柳、芙蓉等花木外,堤橋修葺都屬小修小補,至1949年底,堤路高低不平,堤面寬窄不一,堤岸缺陷坎坷,六座橋和御碑亭多處破損。1950年,杭州市人民政府開始整修蘇堤。1953年,拋塊石固定堤岸,新建茅杉木紫藤廊架,美化堤景。1954年,采用浙江新昌縣綠石作為六橋欄桿,澆鋪瀝青堤路,沿堤增建花架,建“夕佳”、“仁風”兩亭。試種耐陰地被植物,增加六座橋畔的灌木。1963~1964年間,“鎖瀾”橋與“望山”橋間建鋼筋混凝土六角亭一座。1966年,因堤上原栽植的重陽木長勢不好,改植七葉樹。1972年,在“花港觀魚”東門瀕湖堤岸邊,建水泥平臺作為游船埠頭。1977年,堤岸所砌石墈年久松散,重作深基凝結(jié),起砌自然墈,并以大量泥土平整兩旁堤面,增種花木。1978年重修御碑亭,并將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砸斷的“蘇堤春曉”碑,補修重立亭中。(十)花港觀魚在蘇堤南端以西,介于小南湖與西里湖間,前身系南宋盧園,以賞花、觀魚稱勝。南宋《武林舊事》卷五:“盧園,內(nèi)侍盧允升園,景物奇秀,西湖十景所謂‘花港觀魚’即此處也。”宋亡,盧園荒蕪。清康熙年間重建時,改園址于“映波”與“鎖瀾”兩橋間。清雍正《西湖志》卷三:“今盧園久廢,建亭于花港之南,當三臺山出入之徑,去定香寺故址數(shù)十步。飛甍倒水,重檐逼霄,珠網(wǎng)綺疏,輝映云日,旁浚方池,清可鑒底,揚鬐鼓鬣之狀,鱗萃畢陳?;驖撋顪Y,或跳清波,以泳以游,咸若其勝。至花事日增,落紅千片,飛墜水面,與朱蘊碧藻,點綴映帶,游鯈唼喋,轉(zhuǎn)與人相忘,雖濠濮間無以逾此?!? “樓北建御書碑亭,后有高軒,環(huán)以曲廊,疊石為山,重門洞啟,花徑逶迤,洵湖南絕勝也?!毕特S末年毀于兵燹。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魚池、碑亭。光緒年間,近旁先后建小萬柳堂、陳莊、紅櫟山莊等私家園墅,花港觀魚景觀再度衰敗。至1949年,只剩一口魚池,一座殘損碑亭。1952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建設局分二期重建花港觀魚景點。第一期將定香橋故址的花港觀魚原地西南面民房、水塘,西側(cè)的紅櫟山莊遺址,農(nóng)地菜園,松林灣以西山路邊為界的14.6公頃土地,全部劃歸花港觀魚景區(qū)。1953年,拆除農(nóng)舍及破舊民房,整理地形,深挖紅魚池,南北湖岸砌墈,局部綠化種植和園路鋪筑等工程。1954年,建成面積為1.1公頃的牡丹園,以紆回小徑將牡丹園劃分成18個小區(qū),拱環(huán)制高點上新建的牡丹亭。栽種牡丹的小區(qū)上方,結(jié)合地形辟設一處平臺,以黑白鵝卵石鋪成梅樹形狀圖案,臺邊植梅椿一株,圖案猶如梅楠之倒影,著名學者馬一浮題名“梅影坡”。魚池以山石駁岸,低接水面、園路和小橋。1955年建成茅亭、花廊、園內(nèi)照明設施和公共衛(wèi)生設備,繼續(xù)綠化種植,開挖花港,筑路建橋。第一期工程結(jié)束后,花港觀魚景區(qū)面積擴大為14.6公頃。1963年開始二期工程,繼續(xù)將公園南部5.5公頃堆積疏浚西湖泥的土地劃為園地,辟為疏林草坪區(qū)和芍藥圃,栽種大片芍藥。開挖延伸花港港道,整理港墈,新建茶室一座,繼續(xù)完成路、橋、亭、花架等建筑。1964年二期工程結(jié)束后花港觀魚景區(qū)的總面積增加到21.3公頃。1978年后,先后擴建牡丹園,完善芍藥圃,整修蔣莊建筑,改建東大門,調(diào)整樹木,增添地被植物種類。1979年,在大草坪樹叢間新栽一批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贈送的紅杉樹自繁苗。1984年,在魚池東岸臨水建竹結(jié)構(gòu)觀魚廊,延伸池中,供人游憩?,F(xiàn)在花港觀魚景區(qū)范圍:東接蘇堤,北倚西山,東南臨小南湖,東北瀕西里湖。

    三、杭州旅游攻略

    1. 住宿問題.

    你來杭州的時間正好是周末,杭州西湖邊的房不是很樂觀哦。杭州城市本身不是很大,交通也很方便,所以你可以選擇一些有特色的酒店,有二家很有特色的酒店建議你住一下:里約酒店(西溪度假店),酒店在西溪濕地公園內(nèi)的核心景點深譚口,環(huán)繞在綠地和池塘、湖漾之中。主體以中式古建筑與仿古建筑,內(nèi)部以中西式的風格裝修;正所謂“一曲溪流 一曲煙”。 還有一家是怡萊酒店(茅家埠店),酒店在西湖湖西茅家埠景區(qū)內(nèi),由傳統(tǒng)江南民居改建而成,是一家獨具古典風格的鄉(xiāng)村文化主題酒店。大片的桑樹林、果園、以及開闊的水面景觀展示了浙江水鄉(xiāng)的田園風光,庭院內(nèi)空氣清新,茶香飄飄。這二家酒店絕非高級酒店但絕對是非常有特色的酒店。

    2.吃喝問題.

    看你住在哪里啦,如果你住在西溪濕地的里約酒店,建議你一定要安排一頓晚餐在文二西路的王大姐餐廳,這是一家很有特色的杭州家常菜餐廳,老板是杭州城第一批從事個體飲食的店家,過去在市中心的龍翔橋市場邊上,由于城市改造現(xiàn)在搬遷至城西,菜的品質(zhì)一點都沒變:新鮮,美味。特色菜: 鹵鴨,農(nóng)家豆腐,啫牛蛙,土豆餅。

    如果你住在怡萊酒店(茅家埠店),建議你一定要安排一頓晚餐在酒店邊上的江南阿二餐廳,室內(nèi)布置“簡約無華”,有炕有石磨有酒壇子, “大拙之中見大巧”。菜品以農(nóng)家土菜為主, 特色菜:蘭溪香干煲,小溪魚, 明夫干茄子煲, 東陽沃面。

    還有一家店不管你住在哪里都要去嘗一下,那是一家情侶搞情調(diào)的最佳之處,而且一定是要去吃晚餐,夜晚離斷橋10米之遙的它會變的異常的嫵媚和充滿情調(diào)(記住20點以后哦)。它的菜也非常好吃(就是上菜的速度太慢了,價格有點高),特色菜:龍井蝦仁,東坡肉,杭三鮮。還有:外婆家餐廳(http://www.waipojia.com.cn),紅泥餐廳這些都是杭州比較有特色的系列店家,你可以根據(jù)你處住酒店的位置就近選擇用餐。至于樓外樓,知味莊,山外山這類的餐廳吃的文化多一點,歷史多一點,名氣多一點。

    3.游玩問題.

    西湖最好的玩法:清晨7:30你從斷橋進入西湖:先站在斷橋上東眺雷峰塔,北望保俶塔,環(huán)顧四周你正站于里西湖和外西湖之間,然后你沿著白堤步行1公里,欣賞一株柳樹一株桃,直至平湖秋月。白居易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說的就是這條堤。這時你可以租一條手劃船(有船工),沿著西湖過湖心亭島,過蘇堤,過楊公堤,一直到茅家埠上岸,我告訴那是一個別樣的西湖,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西湖:很美,很靜,很悠然……上岸后你沿著陸路往楊公堤走:茅家埠“野趣”雖人工營造,但不失真實樸素,游人漫步“鄉(xiāng)間小路”,“荒蘆”叢生,灘涂卵石雜陳,由硬木排支撐的棧道直通蘆蕩深處。蘆葦之中,野鴨戲水,候鳥低飛……穿過楊公堤你可以進入臥龍橋邊上的郭莊(這是本人認為西湖邊最富有特色最精致的一個小景):東瀕西湖,臨湖筑榭,曲徑通幽,假山疊石,極富雅趣。一定要在那里吃一碗西湖藕粉,就著美景那才吃秀色可餐來。休息之后你從郭莊的北門出園可以直接進入曲院風荷景區(qū),這也是杭州十大勝景之一哦,千萬別錯過。曲院風荷的出口有好幾個,其中有一個是與蘇堤相連的,這樣你就可以再去蘇堤走走,全長2.8公里,共六座石拱橋,不要全走哦,只要走1-2座就可以了,如果真想走完的話,可以花錢坐電瓶車的。這樣玩下來的西湖應該是最自然景色。

    我現(xiàn)在要去游泳了,關于購物問題,我空下來再與你說。

    歡迎你到杭州來,在杭州玩的開心點哦!

    四、杭州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浙江十大旅游景點分別是烏鎮(zhèn)、杭州西湖、普陀山、金華東陽橫店影視、雁蕩山、嘉興古鎮(zhèn)、寧波溪口、千島湖、莫干山、杭州宋城。浙江十大旅游景點如下:1.烏鎮(zhèn)烏鎮(zhèn)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zhèn),中國十大魅力名鎮(zhèn),中國環(huán)境優(yōu)美鎮(zhèn),5A級旅游景區(qū)。被譽為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有著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300年的建鎮(zhèn)史。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南方水鄉(xiāng),被稱為魚米之鄉(xiāng)和絲綢之府。有6000年歷史,是全國20個黃金周預報景區(qū)之一,江南六大古鎮(zhèn)之一。2.杭州西湖杭州西湖是中國著名的旅游景點,也被稱為人間天堂,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西湖,古稱錢塘江,也叫習字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水面面積約4.37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3.普陀山普陀山是中國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觀音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是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形似黑龍臥海,面積近13平方公里。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上佛教王國、南海圣地之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為國內(nèi)外著名的風景名勝。4.金華東陽橫店影視橫店影視城是全球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也是中國唯一的一流影視產(chǎn)業(yè)實驗區(qū),被美國《好萊塢》雜志稱為中國的好萊塢。5.雁蕩山雁蕩山主要有靈峰、靈巖、大龍瀑、三者瀑、雁湖、仙生門風景名勝區(qū)、羊角洞、仙橋八大景區(qū),500多個景點。以其獨特的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古洞奇石、雄偉的大門、凝翠碧潭而聞名于世,被譽為海上名山、東南第一山。其中靈峰、靈巖、大龍瀑布被稱為雁蕩三絕。6.靈隱寺靈隱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風景區(qū)西面的山峰之間。它是著名的佛教勝地,人文景觀豐富,名勝古跡眾多。靈隱景區(qū)包括靈隱寺和飛來峰。靈隱寺是中國十大佛教名寺之一。相傳,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利來到杭州,看到這里奇峰異石,以為這里藏著仙氣,便在這里建了一座寺廟,取名靈隱。7.寧波溪口寧波溪口東臨武陵,南有屯溪,北有雪竇山,風景秀麗。雪竇寺因雪竇山而得名,雪竇山橫跨數(shù)十公里,最高點海拔900多米。整座山的主峰叫馮如,馮如下面有一個山洞。洞內(nèi)噴出的泉水乳白色如雪,故稱雪竇山或乳竇,故名雪竇山。8.千島湖千島湖,位于杭州淳安縣,因湖中散布著1078個島嶼而得名,是世界上島嶼數(shù)量最多的湖泊。千島湖是因1959年中國建成第一條大型新安江而筑壩蓄水形成的人工湖。由于上游重視,水居中國大江大河湖泊之首,千島湖被譽為天下第一美水。9.莫干山這是天目山的第二段,因春秋末期,吳王闔閭派干將和莫邪在此施展無與倫比的雌雄雙劍而得名。位于湖州市德清縣,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雖然沒有太岱那么雄偉,沒有華山那么險峻,但它以翠綠的竹林、清澈取之不盡的山泉、錯落的別墅、四季迷人的景色,被譽為江南第一山。10.杭州宋城宋城風景區(qū)是中國大陸最受歡迎的主題公園,每年有超過700萬游客。秉承建筑為形,文化為魂的經(jīng)營理念,園區(qū)內(nèi)的宋河東街、土豪世家、胭脂巷、飛來巷、美食街、石井街六大主題街區(qū)豪華升級,熱鬧非凡。

    以上就是關于杭州郭莊歷史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杭州和北京面積哪個大(杭州和北京面積哪個大一點)

    特色杭州廣告拍攝制作公司(杭州廣告片拍攝公司)

    杭州效果圖工作室名稱(杭州效果圖工作室名稱有哪些)

    美食帶貨直播(美食帶貨直播范文)

    景觀設計前期分析詳細講解(景觀設計前期分析詳細講解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