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園林發(fā)展歷史五個階段(古典園林發(fā)展歷史五個階段分別是)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古典園林發(fā)展歷史五個階段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相關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中國園林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發(fā)展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chǎn)。它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中國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以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為宗旨。中國古典園林是五千年的歷史的沉淀。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瑰寶。 據(jù)有關典籍記載,我國造園應始于商周,其時稱之為囿。商紂王“好酒淫樂,益收狗馬奇物,充牣宮室,益廣沙丘苑臺(注:河北邢臺廣宗一帶),多取野獸(飛)鳥置其中……”。周文王建靈囿,“方七十里,其間草木茂盛,鳥獸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優(yōu)美的地方圈起來,放養(yǎng)禽獸,供帝王狩獵,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諸侯都有囿,只是范圍和規(guī)格等級上的差別,“天子百里,諸侯四十”。 漢起稱苑。漢朝在秦朝的基礎上把早期的游囿,發(fā)展到以園林為主的帝王苑囿行宮,除布置園景供皇帝游憩之外,還舉行朝賀,處理朝政。這個時期涌現(xiàn)的名園有漢高祖的“未央宮”,漢文帝的“思賢園”,漢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東苑”(又稱梁園、菟園、睢園),宣帝的“樂游園”等 。
明、清是中國古典園林 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始覉@林創(chuàng)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時期最為活躍。當時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給建造大規(guī)模寫意自然園林提供了有利條件,“圓明園”、“避暑山莊”、“暢春園”等 “滄浪亭”、“休園”、“拙政園”、“寄暢園”等園林都是當時的佳作。
同時在明末還產(chǎn)生了園林藝術創(chuàng)作的理論書籍《園冶》。它們在創(chuàng)作思想上,仍然沿襲唐宋時期的創(chuàng)作源泉,從審美觀到園林意境的創(chuàng)造都是以“小中見大”、“須彌芥子”、“壺中天地”等為創(chuàng)造手法。自然觀、寫意、詩情畫意成為創(chuàng)作的主導地位,園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為造景的主要手段。園林從游賞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漸發(fā)展。大型園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還集仿各地名勝于一園,形成園中有園、大園套小園的風格。 1、自然山水
自然風景以山、水地貌為基礎,植被做裝點。中國古典園林 絕非簡單地摹仿這些構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識地加以改造、調(diào)整、加工、提煉,從而表現(xiàn)一個精練概括濃縮的自然。它既有“靜觀”又有“動觀”,從總體到局部包含著濃郁的詩情畫意。這種空間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來配景,使風景與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優(yōu)秀園林作品雖然處處有建筑,卻處處洋溢著大自然的盎然生機。明、清時期正是因為園林有這一特點和創(chuàng)造手法的豐富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集大成時期。到了清末,造園理論探索停滯不前,加之社會由于外來侵略,西方文化的沖擊,國民經(jīng)濟的崩潰等等原因,使園林創(chuàng)作由全盛到衰落。但中國園林的成就卻達到了它歷史的峰巔,其造園手法已被西方國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國家掀起了一股“中國園林熱”。中國園林藝術從東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認的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
2、建筑風格
從園林的建筑風格看,古典園林有西方古典園林和中國古典園林兩大系統(tǒng),規(guī)整園林和風景園林兩種基本形式。古今中外,園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建筑具有自然風趣的環(huán)境藝術,它們是自然的藝術再現(xiàn)。我國古典園林因其建筑風格和特點,一般分為三大類型:北方型,以北京為主,多為皇家園林。其規(guī)模宏大,建筑體態(tài)端莊,色彩華麗,風格上趨于雍容華貴,著重體現(xiàn)帝王威風與富貴的特色,如:頤和園;北海公園;承德避暑山莊;等,其中承德避暑山莊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江南型,以蘇州園林為代表,多為私人園林,一般面積較小,以精取勝。其風格瀟灑活潑,玲瓏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麗,富有;江南水鄉(xiāng);特點,且講究山林野趣和樸實的自然美。他善于把握有限的空間,巧妙地組合成千變?nèi)f化地園林景色,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造園的民族風格,并廣泛吸取了中國山水畫的理論,如:拙政園、網(wǎng)師園等。嶺南型,以廣東園林為代表,既有北方園林的穩(wěn)重、堂皇和逸麗,也融會了江南園林的素雅和瀟灑,并吸收了國外造園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輕巧、通透明快的風格,如:廣州越秀公園;杭州西湖等。
3、藝術風格
中外園林在藝術風格上存在基本差異,那就是中國古代園林重在體現(xiàn)“天人合一”的觀念,而西方園林則重在表現(xiàn)人為的力量。;西方古典園林以法國的規(guī)整式園林為代表,崇尚開放,流行整齊、對稱的幾何圖形格局,通過人工美以表現(xiàn)人對自然的控制和改造,顯示人為的力量。它一般呈具有中軸線的幾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筆直的林陰路、整齊的水池、華麗的噴泉和雕像、排成行的樹木(或修剪成一定造型的綠籬)、壯麗的建筑物等,通過這些布局反映了當時的封建統(tǒng)治意識,滿足其追求排場或舉行盛大宴會、舞會的需要。其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爾賽宮。
中國古典園林是風景式園林的典型,是人們在一定空間內(nèi),經(jīng)過精心設計,運用各種造園手法將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構配而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機整體,將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結合,從而做到雖由人作,宛若天成。這種“師法自然”的造園藝術,體現(xiàn)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國園林屬于寫情的自然山水型。
4、文化特色
1審美文化
中國古典園林以自然界的山水為藍本,由曲折之水、錯落之山、迂回之徑、參差之石、幽奇之洞所構成的建筑環(huán)境把自然界的景物薈萃一處,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
2民族文化
中國古典園林還將中華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統(tǒng)統(tǒng)表現(xiàn)了出來,如端莊、含蓄、幽靜、雅致等。它使人足不出戶而能領略多種風情,于潛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藝術的熏染。中國園林講究“三境”即生境、畫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園林的疊山理水,要達到雖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縮小。山貴有脈,水貴有源,脈源相通,全園生動。
3藝術文化
我國自唐宋以來,詩情畫意就是園林設計思想的主流,明清時代尤甚。園林將封閉和空間相結合,使山、池、房屋、假山的設置排布,有開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區(qū)的聯(lián)系和風景的層次,達到移步換景的效果,給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印象。意境即理想美它是指園林主人通過園林所表達出的某種意思或理想。這種意境往往以構景、命名、楹聯(lián)、題額和花木等來表達。
二、中國古代園林發(fā)展的歷史情況了什么?
中國古代園林發(fā)展的歷史情況表明:在漢朝除帝王的離宮、苑囿以外,僅少數(shù)貴族、富商營建園林,而苑囿還畜養(yǎng)禽獸,供狩獵之用。到兩晉、南北朝時期,私家園林逐漸增加。到了唐代,不僅貴族、官僚在長安近郊利用自然環(huán)境營建別墅,甚至官署、寺觀中也修建園池,盛植花木。經(jīng)五代到宋,由于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與市民生活的上升,又進一步促進園林的發(fā)展。當時除首都開封和陪都洛陽以外,江南地區(qū)筑山迭石之風很盛,因而產(chǎn)生了以蒔花、造山為專業(yè)的匠工。到明清兩朝,江南成為私家園林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如江寧、蘇州、吳興、杭州等地都興建了不少出色的園林建筑,明朝末葉并出現(xiàn)了論述造園藝術的著作《園冶》。
三、歐洲園林的發(fā)展歷程 古代,文藝復興時期的園林代表國家和園林類型
古代園林 (公元4世紀之前)
埃及園林、巴比倫園林、希臘園林、羅馬園林
中世紀歐洲園林 (5-15世紀)
中世紀西歐園林
伊斯蘭園林
意大利文藝復興園林 (15-16世紀)
法國古典主義園林 (17世紀)
英國自然風景式園林 (18世紀)
近代城市公園 (19世紀)
現(xiàn)代風景園林 (20世紀)
1.三大園林體系:中國的風景式園林與西方規(guī)整式園林、伊斯蘭規(guī)整式園林。
2.園林形成的三大背景:大自然的造化、社會歷史的發(fā)展、人們的精神需要
3.中國園林發(fā)展的歷史階段:1、園林的生成期2、園林的轉折期3、園林的全盛期4、園林的成熟前期5、園林的成熟后期
4.周:周文王的靈臺、靈沼和靈囿
5.秦漢:上林苑,魏晉南北朝:銅雀園、芳林苑、華林園,隋唐:隋西苑、華清宮,宋:滄浪亭,網(wǎng)師園
6.狩獵、通神是中國古典園林最早具備的兩個基本功能
8.秦始皇:堆筑島山名為蓬萊山以摹擬神仙境界,開啟了西漢宮苑中求仙活動之先河。
9.建章宮打破了建筑宮苑的格局,在宮中出現(xiàn)了疊山理水的園林建筑。
10.太液池,其中有瀛洲、蓬萊、方丈象海中仙山?!薄怀厝?/p>
11.山水畫已經(jīng)擺脫作為人物畫的背景的狀態(tài),開始出現(xiàn)獨立的山水畫。宗炳《畫山水序》“暢神”王微《敘畫》“作畫之情”
12.隋西苑西苑標志著中國古典園林全盛期的到來。其規(guī)劃設計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其造園創(chuàng)作是我國宮苑演變?yōu)樯剿畬m苑的轉折點。
13.唐華清宮白居易洛陽履道坊宅園、廬山草堂,王維的輞川別業(yè)
14.北宋“四大禁苑”——金明池、瓊林苑、玉津園、宜春苑。大內(nèi)御苑——后苑、壽山艮岳、延福宮
15.北宋的私家園林主要有三種類型:宅園、游憩園、花園。
16.網(wǎng)師即漁翁,仍含漁隱的本意,都是標榜清高的。
17.文人園林的風格特征:簡遠、疏朗、雅致、天然
18.“三山五園”: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圓明園、暢春園
19循墻廊到達園中各處,這是獅子林在布局上的特色
20.三個園林雛形要素——園圃、囿、臺
21.北海東岸景區(qū):濠濮間—畫舫齋景區(qū),北海北岸景區(qū)靜心齋一座典型的園中之園
22.觀音殿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方亭,靜明園的玉峰塔是靜明園的制高點
23.圓明、長春、萬春總稱為圓明園
24.頤和園的佛香閣
25.世界遺產(chǎn):離宮御苑——避暑山莊、留園、拙政園、網(wǎng)師園及環(huán)秀山莊
26.外八廟、木蘭圍場
27.蘇州著名私家園林:滄浪亭、網(wǎng)師園、耦園、拙政園、獅子林、環(huán)秀山莊、留園、藝圃
28.留園中區(qū)的總體布局,采用“前廳后山,隔池相望”的布置
29. 日本園林主要形式:林泉式、筑山式、平庭、茶庭、枯山水
30. 日本園林代表作:大德寺大仙院、龍安寺石庭 代表著已發(fā)展成熟的枯山水藝術。
31. 江戶時代代表作:桂離宮
32. 日本庭園風格特征:“任何時代贊揚自然的美,并可看到適應自然姿態(tài)的遺跡”。 日本園林設計的傳統(tǒng)思想:人與自然的高度結合。
33.. 西班牙伊斯蘭園林實例——阿爾罕布拉宮苑(桃金娘宮庭院、獅子宮庭院)
34. 英國風景式園林的代表者
布里奇曼——規(guī)則式園林向自然式園林過渡的典型代表人物。
威廉?肯特——完全擺脫了規(guī)則式園林的第一位造園家,成為真正的自然風景園林的創(chuàng)始人。
朗斯洛特?布朗——繼肯特之后成為英國園林界泰斗,被譽為“大地的改造者”。
胡弗萊?勒普頓——18世紀后期最著名的風景園林大師,主張風景園林要由畫家和造員家共同完成。
威廉?錢伯斯——極力傳播中國園林藝術風格。
35. 英國自然風景園林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宮苑花園——邱園;別墅莊園——查茲沃斯風景園、斯陀園;府邸花園——霍華德莊園
36.. 勒諾特爾式園林代表作——凡爾賽宮苑、沃—勒—維貢特府邸花園
37. 凡爾賽宮苑的主要內(nèi)容(主軸線序列)
宮殿區(qū)——拉托娜泉池——國王林蔭道 (綠地毯)——阿波羅泉池——十字型大運河
38. 凡爾賽宮苑的園中園——特里阿農(nóng)宮苑
39. 巴洛克式水劇場(位于伊索拉.貝拉莊園)
40.. 意大利臺地園代表作:蘭特莊園、鮑蒂別墅
41. 蘭臺莊園最突出的特色在于 以不同形式的水景形成全園的中軸線。
42..西方園林經(jīng)歷的時期:古代時期、中古時期、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勒諾特爾時期、自然風景式時期、現(xiàn)代公園時期
43. 傳統(tǒng)的西方園林以:意大利臺地園、法國古典主義園林和英國自然風景園林為代表,同時也代表著規(guī)則式和不規(guī)則式這兩大造園樣式。
44. 古埃及園林類型:宅園、圣苑、墓園
45.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與自然美的融糅、詩話的情趣、意境的蘊涵
四、簡述中國古典園林的發(fā)展歷史
秦代和之前的時期,園林還僅限于皇家王室修建的園囿,主要供王室貴族游樂、狩獵之用。后來為了游玩的方便,就在園囿中修建了很多離宮。這就是園林最早出現(xiàn)時的狀態(tài)。
漢代時期,國力強盛,經(jīng)濟繁榮,國家統(tǒng)一,宮苑得以大力的修建。這時候不但有新建的建章宮、未央宮,還擴建了秦代時期的上林苑。
另外,很多藩王富商也開始修建私家園林。
南北朝時期。
很多文人高士都寄情于山水,隱居于山林。因此這時候,民間園林、寺觀園林,得到大力的發(fā)展。這一時期,人們由注重園林的面積,開始轉向注重提升園林的文化內(nèi)涵。
隋唐時期,國家統(tǒng)一,經(jīng)濟繁榮,對外交流也很頻繁,文化也非常的發(fā)達。園林的發(fā)展速度,處于前所未有的進步時期。
進入宋代,中國經(jīng)濟也進入最繁榮的時期。而且,這時候宋代的山水文化非常繁榮,文人畫開始流行。能詩善畫的文人,也將詩情畫意用于經(jīng)營園林之中。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典園林發(fā)展的最后一個高峰,也是對前朝各個時期園林藝術的一個總結。明清時期,中央集權統(tǒng)治更加嚴格,封建等級與禮法更為分明。
以上就是關于古典園林發(fā)展歷史五個階段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