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菲律賓的介紹
菲律賓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菲律賓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菲律賓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wù)客戶遍布全國,留學、移民相關(guān)業(yè)務(wù)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菲律賓的介紹
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簡稱菲律賓,位于西太平洋,是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在14世紀前后,建立了海上強國蘇祿王國。1565年,西班牙侵占菲律賓,統(tǒng)治菲300多年。1898年美國占領(lǐng)菲律賓。1942年,日本占領(lǐng)菲律賓。二戰(zhàn)后,菲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菲律賓獨立。1菲融合了許多東、西方的風俗習慣特點,富于異國風情。菲律賓群島的種族與文化為數(shù)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隨后南島民族的遷徙陸續(xù)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mào)易發(fā)展也帶來了印度文化、華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菲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三大部分,是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ASEAN)主要成員國,也是亞洲太平洋經(jīng)濟合作組織(APEC)的24成員國之一。2菲為發(fā)展中國家、新興工業(yè)國家及世界的新興市場之一,但貧富差距很大。獨立至今,菲經(jīng)歷數(shù)次經(jīng)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時常動蕩,政府貪污腐敗,社會的不安定已成為阻礙其繼續(xù)發(fā)展的一大因素。2015年3月26日稱,菲將恢復在南海有爭議地區(qū)的修復和重建活動,這些活動包括修復一條飛機跑道。根據(jù)1898年《巴黎條約》、1900年《華盛頓條約》、1930年《英美條約》,菲領(lǐng)土范圍西部界限為東經(jīng)118度線。但上世紀70年代后,菲通過4次軍事行動,非法侵占了中國南沙群島8個島礁,這是中菲領(lǐng)土爭端的真實起源。2015年10月28日,第70屆聯(lián)合國大會改選人權(quán)理事會成員,菲律賓成功獲選。
二、東南亞的民俗風情?
東南亞 東南亞(Southeast 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才出現(xiàn)的一個新的地區(qū)名稱。該地區(qū)共有11個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東帝汶(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面積約45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6億。 民族服飾 顏色 說到東南亞的服飾顏色, 只能用色彩繽紛來形容。或許是亞熱帶與熱帶氣候的影響,很多東南亞國家的人們喜歡一些鮮艷的色彩。 比如,馬來西亞人的服飾偏好紅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鮮艷的顏色,他們認為黑色屬于消極之色。所以馬來的服飾給你的感覺總是快樂奔放的,處處顯示熱帶風情。去過馬來西亞的人都有生動的回憶。一隊隊身著五顏六色紗籠的馬來婦女宛如一束束春日怒放的鮮花,把馬來西亞小城打扮得活色生香。 而柬埔寨人有個古老而美好的穿戴的習慣,他們喜歡用五彩繽粉的服飾色彩來表示日子。星期一喜歡用嫩黃色,星期二愛用紫色,星期三樂于用綠色,星期四用灰色或淺藍色,星期五紅色,星期六是黑色,星期天是紅色。上述習慣穿戴方式,在宗教活動中特別盛行,因此被譽為“七彩星期”。 平民從前的服裝顏色富地方色彩,北越婦女喜好茶色,中部婦女偏愛紫色,南越婦女多著白色或前面 繡花,但目前幾乎沒有分別。 特色 東南亞是一個具有多樣統(tǒng)一性的地域。大陸與島嶼并存,山地與平原同在的地理特點,亞熱帶與熱帶氣候逐漸過渡的自然條件,加上頻繁的民族遷徙和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往,構(gòu)成了多樣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 相較馬來西亞的其他服飾來說,“巴迪”(蠟染)可以說是其最具特色的服飾啦。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譽為馬來西亞國服,“巴迪”設(shè)計優(yōu)美,圖案繁多,款式別致,有的編織手法相當細膩,“巴迪”為長袖上衣,圖案講究對稱,圖案花紋不對稱者不算真正的“巴迪”,“巴迪”有的是由蠟染布制成,有的則由絲綢作原料,質(zhì)地不同,但大多寬而大,薄而涼爽?!鞍偷稀庇虚L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著長袖“巴迪”。傳統(tǒng)的馬來婦女服飾分上衣和紗籠(筒裙),衣寬如袍,袖長,衣身長過臂部,紗籠十分寬大,通常長達足踝。馬來婦女穿著傳統(tǒng)服裝時,頭上披著一條薄薄艷麗的紗巾,紗巾垂掛至肩膀或胸前。她們的服飾習俗忌諱袒胸露臂。馬來族服飾造型、設(shè)計特點具有濃厚的民族情調(diào)。 菲律賓有一種男士穿的上衣,名字叫做“巴隆”?!鞍吐 睒幼酉癯I(lǐng)襯衫,白色,可以是長袖的,也可以是短袖的。兩邊腰際開點岔,腰部略窄,前面有兩個大口袋,胸前兩邊各有一條織出來的垂直白色花紋。這是一種菲律賓的禮服,可以穿著參加宴會,或者重要會議。 菲律賓女土們愛穿西式裙子,在會議和宴會上也有穿民族服裝的,叫做“馬隆”,樣子有點像印度的紗麗?!榜R隆”是一條寬長的布,有十幾種穿法。在身上圍好以后,布的末端是否搭過肩頭,若搭過肩頭又如何搭法,可以變化出許多式樣來。 菲律賓還有一種叫菠蘿服的。這是菲律賓人用菠蘿葉制成的衣服。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在枝葉繁茂的菠蘿種植園里,菠蘿葉喜獲豐收,菲律賓人用它制成一種透氣性好,不縮水又便于洗滌的布料,然后加工制作男襯衫、短衫和外衣以及臺布、門窗簾和餐巾等。但不是所有的菠蘿葉都能制作菠蘿服,只有在指定種植場栽培出的特殊品種——一種堅硬帶刺的菠蘿葉才能制作。菲律賓人在喜慶的日子里,都愛穿菠蘿服。 服飾變化 一個民族的文化,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吸納外來文化和異族文化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必須的,只有這樣,她才顯得寬厚、豐滿。變革是必須的,但不是照搬而是完善自己,每一個民族文化的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都有一個脈承關(guān)系,都在這個定律中行進著。違背這個定律就會走向滅亡,就只有依賴于人,就會成為別人的附庸,對此在人類歷史上有證可考。以我為本,立足于構(gòu)建民族文化發(fā)展的時代特征,廣納外來文化的優(yōu)秀成份,才使得本民族文化的特質(zhì)更具個性,更具有活力,更加能豐富人類社會文明這個大框架。 “奧黛”(aodai)是越南最具傳統(tǒng)的民族服飾,多為絲綢制作,其最初的樣式借鑒了中國旗袍的特點,但又加入了越南人自己的民族特色。后來,包括法國設(shè)計師在內(nèi)的不少服裝專家又對“奧黛”進行了修改。今天我們看到的“奧黛”,大概是在上世紀30年代時最終確定的。 很多人都覺得“奧黛”和中國的旗袍有些相像,但其實“奧黛”是融入了多種文化元素的一種服飾,它最能體現(xiàn)越南男子淳樸的性格,又能展示越南女孩子柔美的身材。 娘惹服飾,馬來西亞華人引以為傲的精致與奢華。娘惹服飾是娘惹文化的另一個代表。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在馬來傳統(tǒng)服裝的基礎(chǔ)上,改成西洋風格的低胸襯肩,加上中國傳統(tǒng)的花邊修飾,就是娘惹服飾。娘惹服裝多為輕紗制作,典型的熱帶風格。其顏色,不僅有中國傳統(tǒng)的大紅粉紅,還有馬來人的吉祥色土耳其綠。服裝上點綴裝飾的圖案,則是中國傳統(tǒng)的花鳥魚蟲龍鳳呈祥。 印度尼西亞以其絢麗多彩的染織文化而為世所周知。尤其表現(xiàn)在服裝上,傳統(tǒng)文化與殖民地文化交織在一起,逾發(fā)顯得多姿多彩。本民族固有文化與100年前品頓族文化重疊交叉,完美的體現(xiàn)在一幅布料上。受中國文化影響,旗袍也出現(xiàn)在印尼。經(jīng)過改編,印尼人將它吸收到當?shù)氐膫鹘y(tǒng)服飾中。至今,印尼服飾在染織圖案和刺繡手法上,還能明顯看出其受中國文化之顯著影響。印尼的服飾文化,在本民族固有文化的基礎(chǔ)上,受地域性文化(如“品頓文化”)、伊斯蘭文化、中國文化,及西洋文化的錯綜交叉影響,在其眾多島嶼上遍地開花。今天,以多樣化民族文化為主旋律的印尼流行服飾,正以其獨特的設(shè)計,向國際化發(fā)展。印尼人將各種文化,成功的融入到本民族文化中,形成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這,或許也就是印尼時裝今日能立足於國際的緣故吧 風情 緬甸人篤信佛教,參拜寺院寶塔必須脫鞋赤腳進入,表示對佛祖的尊敬。緬甸人視摸頭為一件不禮貌的事,因此不要隨便摸小孩子的頭。 越南是一個重視獨立與自主的國家,正致力于發(fā)展經(jīng)濟。雖然目前仍然物質(zhì)較為匱乏,但人與人之間還是以同志般的平等地位對待,即便是飯店的服務(wù)生,也要以禮相待,切不可擺出鄙視的態(tài)度,引起當?shù)厝说牟粷M。 泰國是個佛教盛行的國家,法律中有許多保障宗教的條文,故而不要對佛像不敬。由于僧侶必須嚴格遵守小乘佛教教義,絕對禁止接觸女性或被女性觸摸,所以女性游客在公共場合應(yīng)避免碰觸僧侶。 回教是馬來西亞的國教,在傍晚的回教徒祈禱時間內(nèi)不要打擾他們。另外,用食指指人在馬來西亞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最好以拇指代替;觸摸小孩子的頭也是不禮貌的行為。 建筑 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10個東南亞國家集體驚艷亮相,無疑是世博園里一大看點。從金碧輝煌的宮殿式傳統(tǒng)建筑、繽紛絢麗的民族服飾,到風情萬種的民族歌舞、獨具一格的生活方式,無不透露出濃濃的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獨特而神秘的風情。 東南亞館的建筑風格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和自然、健康、休閑的特色。泰國館呈現(xiàn)給游客一座古典泰式建筑,從任何角度看都奪目的泰式尖塔。緬甸館亭臺風格和神廟建筑,展示了緬甸建筑藝術(shù)的魅力。柬埔寨館展示文明古國的瑰寶“吳哥古跡”,有吳哥寺廟的女神浮雕和大吳哥的南門樓,讓游客領(lǐng)略其建筑文化、歷史遺產(chǎn)及輝煌燦爛的文明。越南館波浪形的竹子外墻和用竹子搭成的宮殿,吸引游人的眼球。東帝汶洛斯帕洛斯風格的屋頂、刻有雕像的木門,構(gòu)成了與眾不同的城市風貌。 “泰國色彩”——泰國國家館。泰國傳統(tǒng)的服飾,鮮艷的妝容,優(yōu)美的舞姿,泰式的大餐,無不讓游客著迷。來自哈爾濱的吳先生說,泰國傳統(tǒng)舞蹈很美,不僅是服飾上的美,舞姿上也很美,用舞蹈的方式來講述故事,讓人感覺很神秘。 東南亞館的民族服飾只能用色彩繽紛來形容。馬來西亞館入口處,展現(xiàn)代表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該國其他民族的服飾。印尼多個民族的服飾、風俗習慣也在展館中充分的體現(xiàn)。文萊的年輕男女身著傳統(tǒng)的純手工馬來族結(jié)婚禮服,在長者帶領(lǐng)下進入婚典舞臺,舉行一系列馬來族傳統(tǒng)祝福儀式。 東南亞館的亞熱帶風光景色旖旎。馬爾代夫是世界最美島國之一,也是人們心目中的浪漫天堂,盛產(chǎn)金槍魚、鯉魚、鮫魚、龍蝦、海參、石斑魚、鯊魚、貝殼、海龜和玳瑁等。馬爾代夫館布景和各式展品充滿島國風情,呈現(xiàn)陽光海域,館內(nèi)多種海產(chǎn)品展現(xiàn)了當?shù)匕l(fā)達的漁業(yè)資源。印尼館“海底世界”,展示海洋、沙灘、河流等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展現(xiàn)了千島之國的萬種風情。 東南亞館的民族歌舞表演多姿多彩。馬來西亞館由全國多個民族的文化元素構(gòu)成的歌舞表演,在世博會期里每天都會表演兩常泰國館由中音木琴、洋琴、響板等傳統(tǒng)樂器合奏民俗音樂,民間舞蹈有北部指甲舞、東北部手網(wǎng)舞、中部祝福舞和南部扇舞。柬埔寨呈現(xiàn)民族音樂的一大特色——滑音表演,在亞洲廣場伴著曼妙舞姿上演。菲律賓有高山部落民族的古老曲調(diào),也有棉蘭老島婚禮上的穆斯林舞蹈。 飲食 泰國 泰國人的飲食習慣與我國南方大同小異。主食以大米為主,輔以面粉,東北部人多習慣吃糯米,飯后喜歡水果和甜食。泰國素以酸辣著名,且一般較肥膩,因此,能吃辣的人吃泰國菜是不用擔心的。菜肴上也沒有太多禁忌,只是在南部穆斯林地區(qū)都吃清真菜,與我國回族人一樣。泰國菜所用調(diào)料很豐富,有辣椒、蝦醬、魚露、醬油、醋等。泰國華人較多,在一些大城市和旅游地區(qū),都有華人開設(shè)的中餐廳,南北風味齊全。 到泰國旅游,品嘗海鮮也是重要活動項目之一。泰國南部兩面是海,漁業(yè)十分發(fā)達,熱帶海鮮品種豐富,物美價廉,而且有些海鮮在我國是少見的。但是吃海鮮不能貪食,特別是吃烤蝦、烤魚和生魚片、生蠔時要特別小心,一定要用按泰人習慣配制的調(diào)料吃,吃海鮮最好能喝點酒、多吃點蒜,以防拉肚子。 地道的泰國菜具有獨特的風味,通常選用新鮮的食品原料,菜的味道以辛辣為主,但也有些菜與中國南方菜(如粵菜、潮州菜)的味道相似。主要菜肴有烹飪海鮮、野味、蔬菜和涼拌菜,多有辣味。因菜肴中有一種調(diào)料叫"香茅草",有股異味,一般人不能接受,若能吃習慣了,也會喜歡其獨特的味道。泰菜中有一道名菜,泰語叫"冬洋宮",中文意為、酸辣蝦湯",由鮮蝦加上香茅草、野茄子、辣椒、鮮蘑菇等調(diào)味品煮制而成,很具泰國菜特色。另一美味菜肴――咖喱海鮮也值得一嘗,如咖喱蝦、咖喱蟹等,其味與"冬洋宮"不同,每個人都能接受。此外,涼拌菜品種也很多,但它多為生冷菜肴,且有異味,初時可能不習慣,因此,在吃自助餐選擇涼拌菜時可先嘗后取食。 泰國小吃很多,且物美價廉,全國各地大同小異。較普遍的有蓋澆飯、各式包子、各種湯類、甜品等。其中,以中餐館的小吃最具特色,類似我國廣東、香港的早茶食品。泰國的燒烤食品別具風味,如烤魷魚香脆可口,越嚼越香;炸香蕉味道獨特,香蕉去皮后油炸成咖啡色軟條,吃時感到甜中帶酸。香竹糯米飯更是芳香清甜,不可不嘗。此外還有烤牛肉片、烤雞胸肉、烤大蝦、烤雞翅,以及魚、香蕉干、芒果條、榴蓮糕等水果、風味小吃等。 泰國人的飲料,一般為咖啡、涼開水或礦泉水,多數(shù)還要加冰塊,熱茶不多。因此到泰國旅行時,不習慣喝涼開水或冰水的游客,可自帶茶葉、茶杯,用酒店準備的電熱水壺燒水沖茶,如旅館沒有,可請導游設(shè)法解決。 到泰國品嘗新鮮水果也是樂事,并可以果代水,因泰國盛產(chǎn)水果,一年到頭供應(yīng)的水果十分豐富,其價格比我國香港便宜。泰國較有名的四季水果有:榴蓮、山竺、紅毛丹、荔枝、龍眼、芒果、菠蘿、木瓜等,其中榴蓮、山竺、紅毛丹最有特色。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飲食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的飲食相比,口味更加濃重一些,喜歡放咖喱和辣椒。因為當?shù)貧夂蜓谉岢睗?,吃一些辛辣的食物,人體排汗會感到爽快些。由于信奉伊斯蘭教,所以馬來人不吸煙,不吃豬肉、自死物或動物血液。馬來人習慣用右手抓飯,進餐前必把手洗干凈,用餐時十分衛(wèi)生和禮節(jié)。 越南飲食 越南料理通??梢苑譃槿齻€菜系。越南北部是越南文化的主要發(fā)源地,很多著名的菜肴(如越南河粉和越南粉卷)都源自北部地區(qū)。越南北部的菜肴更傳統(tǒng)并在對調(diào)料和原料的選擇上更嚴格。 越南南部菜肴在歷史上收到中國南方移民和法國殖民者的影響。越南南方人喜歡帶甜味的菜肴,作為一個更具多樣性的地區(qū),越南南方菜使用更多種類的香草。 越南中部的飲食與南部和北部的相比差異明顯,越南中部料理使用更多的小配菜,也更具辣味。 外來的肉類,如蛇肉、軟殼龜(soft-shell turtle)肉,狗肉和羊肉多在飲酒時才使用,它們并不被視為日常菜肴。 鴨仔蛋,將孵了15至18天,快孵化成雛鴨的鴨蛋用開水煮熟,敲開蛋殼,加入鹽等調(diào)味,以小匙羹挖來吃。它通常與鮮鮮蔬菜如:越南香菜、食鹽、胡椒、青檸汁一起被食用。
三、菲律賓是個怎樣的國家?
菲律賓是我國的近鄰,西瀕南海,東臨太平洋,北隔巴士海峽與我國的臺灣省相望,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遙望,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的群島國家。
菲律賓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海岸線長約18533公里,民族、種族、宗教、文化錯綜復雜。
菲律賓是世界上主要的鎳礦出口國,也是中國最主要的鎳礦進口來源國,對中國鎳礦供應(yīng)穩(wěn)定有重要意義,鎳礦是中國從菲律賓進口商品中金額最大的產(chǎn)品。
菲律賓的經(jīng)濟
菲律賓國民經(jīng)濟的基礎(chǔ)是農(nóng)林漁業(yè),主要出口產(chǎn)品為椰子油、香蕉、魚、蝦、糖、椰絲、菠蘿、煙草、天然橡膠、海藻等。
菲律賓的烏木、檀木、龍腦、樹脂等名貴林產(chǎn),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菲律賓金槍魚資源居世界前列。
四、說說菲律賓是個怎樣的國家?
菲律賓共和國,簡稱菲律賓,位于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位于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14世紀前后建立了蘇祿國。1565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1898年6月12日宣布獨立。同年美西戰(zhàn)爭后,成為美國殖民地。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占。二戰(zhàn)后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
1946年7月4日,菲律賓獲得獨立。
菲律賓主要分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島三大島群,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種族與文化為數(shù)眾多,融合了許多東西方的風俗習慣。
以上就是關(guān)于菲律賓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菲律賓留學和馬來西亞留學哪個好(菲律賓留學和馬來西亞留學哪個好一些)
北京業(yè)之峰裝飾公司怎么樣(北京業(yè)之峰裝飾公司簡介)
湖北網(wǎng)絡(luò)推廣實例(湖北網(wǎng)絡(luò)推廣實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