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華人勢力(泰國華人勢力有多大)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泰國華人勢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留學、移民相關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900萬華人卻不會講中文,泰國華人被同化為什么這么嚴重?
中國人口眾多,這也就讓中華兒女滿天下成為了事實,所以外出旅游的你不論走去哪個國家,也許都能在那里發(fā)現一些中國同胞的身影。大家都說在異地如果能夠碰到同胞,然后說著一樣的語言,就會讓人感覺特別親切,但是在泰國就不一定了,也許你能看到很多華人,但是卻不一定能遇到同樣說著流利漢語的中國人。
都說母語會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大部分人不管走到哪,都一定不會忘記自己的國語和文化,但是在泰國卻刷新了大家的觀念。這里的中國人數量接近900萬,可這龐大的人群里面很難找到幾個能說出一口純正中文的人了,而且他們身上幾乎完全沒有中國文化的影子,也因此泰國被網友選為“唯一一個同化了華人的國家”。
據了解目前泰國的人口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都是中國人,但是這里面的大部分卻都已被泰國同化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呢?
不過說實在的,總感覺中國人和泰國人長得還真挺相似的,大家都是黃皮膚,而且身材體貌都差不多,當中國人和泰國人在一起時,也許會讓大家覺得他們彼此之間幾乎沒有什么太大的區(qū)別,不仔細看還真的讓外人很難分辨出來。
常居泰國的華人,想要能更快的融入周圍的環(huán)境,自然會努力去適應并學習這里的一切,讓自己更能被別人接受,再加上泰國本來就距離中國國土很近,在一定程度上它們的文化仍然接近我們的中國文化,而且據資料顯示中國云南的傣族居民很久以前本來就是泰國人,這也就說明泰國文化也許讓中國人很容易接受,讓身處異國的華人感覺融合程度更高,這些都直接影響著泰國華人被泰國本地人同化了。
二、早期移民泰國的華人,為什么可以全面融入泰國社會呢?
因為絕大多數的泰國華人早已融入了泰國主流社會,在和泰國主體民族世世代代的通婚下,華裔們已經“同化”為泰族人,說泰語、取泰姓成為普遍的特征。
三、泰國唯一的華人皇帝,受國民愛戴卻被部將殘殺,死前留下惡毒詛咒
文|格瓦拉同志
作為東南亞華人的主要聚居地,從元末明初開始,便有大批中國人移居泰國,經過數百年的生息、繁衍,華人數量已占該國總人口的14%。雖然所占比重不高,但華人活躍在泰國的政界、商界、文體界等各個領域,取得輝煌成就者難以計數。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無疑是泰國史上唯一的華人皇帝,同時也是該國史上最偉大的皇帝-鄭信。
01 由華商之子到泰國皇帝
鄭信屬于第二代華人,祖籍廣東省澄海縣,其父鄭鏞是個地道的中國人,后來移居暹羅(泰國的舊稱)做生意 ,由于頭腦靈活、多財善賈,最終成為富甲一方的豪商。鄭鏞發(fā)達后,迎娶暹羅貴族女子為妻,婚后生下鄭信。由于商人在泰國的地位低微,因此鄭鏞并沒有讓鄭信學做生意,而是把他托付給密友、權臣坡耶節(jié)基,希望后者能幫助兒子在政壇闖出一番名堂。
坡耶節(jié)基沒有辜負好友的殷殷期望,不僅把鄭信收為義子,并且利用權勢為他保駕護航。由于義父的大力提攜,加之鄭信才能卓越,因此他在政壇上崛起的速度很快,由宮廷侍衛(wèi)做起,僅用了十余年時間,便爬升到達城城主的高位,并獲封為侯爵。 老王毋隆葛駕崩后,新王億卡塔繼位,鄰邦緬甸利用暹羅國喪之際入侵。當此危難之際,極富軍事天賦的鄭信被召回京師阿瑜陀耶(華人稱之為“大城”),協助御敵 。
雖然鄭信辛苦支撐危局,但由于朝廷腐朽不堪、守軍內部互不配合,加之軍械、糧草的供應嚴重不足,遂導致京師最終淪陷,而阿瑜陀耶王朝(華人稱之為“大城王朝”)由此覆滅,時在1767年4月。 阿瑜陀耶淪陷前,獨木難支的鄭信率部突圍,先后在西南部的羅勇府、尖竹汶府建立根據地,通過大規(guī)模的招兵買馬、聯絡各地反抗力量,以圖將來驅逐侵略軍、復興國家 。
阿瑜陀耶王朝覆滅后,緬甸軍隊在暹羅大肆燒殺淫掠,激起各地軍民的強烈反抗,無形中推動鄭信復國大業(yè)的開展。就在阿瑜陀耶淪陷半年后,鄭信率領擁有百艘戰(zhàn)船的大軍揮戈北伐,一路上勢如破竹,僅用了1個月便收復阿瑜陀耶,并將緬軍全部驅逐出境。 同年底,領導軍民復國成功的鄭信接受部下們的擁戴,正式登基為王,并將國都遷往吞武里,史家因此把他創(chuàng)建的王朝稱為吞武里王朝 。
02 禍起蕭墻
在鄭信的辛苦經營下,暹羅不僅收復全部失地,并且陸續(xù)消滅喃奔、帕、難、蘭那、占巴塞及河仙等政權,并迫使老撾、柬埔寨等國淪為附庸,由此成為稱霸整個中南半島的強國。 伴隨著暹羅實力的劇增,鄭信的威望也達到頂峰,被群臣擁戴為大帝。迄今為止,泰國史上僅有5位國君獲得“大帝”的稱號,而鄭信的成就排在榜首,是該國無可爭議的最偉大帝王 。
平心而論,鄭信在位前期銳意進取,不僅完成光復國家的偉業(yè),而且把暹羅的國力、威望提升到難以企及的高度,堪稱一代圣主。然而, 鄭信的軍事成就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窮兵黷武的基礎上,而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不得人心的政策很自然會引起民眾的反抗,甚至連將士們也多有抱怨。對此,鄭信并未改弦更張,而是一律采取強力鎮(zhèn)壓的手段,由此更加激化矛盾 。
就在這樣微妙而緊張的情況下, 久懷異心的大將昭披耶卻克里趁機發(fā)動兵變,逼迫鄭信退位并自立為王 ,由此建立曼谷王朝。新王既然已經上臺,老王斷無存活的可能,但 由于暹羅是佛教國家,規(guī)定臣下不得加兵刃于帝王身上,所以昭披耶卻克里便命侍衛(wèi)們用檀香木將鄭信活活打死,時在1782年4月7日。鄭信遇難時,年僅48歲 。
03 身后風波
由于暹羅是清朝的藩屬國,新王登基前必須獲得清帝的冊封才具有合法性,因此昭披耶卻克里便冒稱鄭信之子鄭華,遣使請求清朝冊封 。對于暹羅的變故,清廷毫不知情,因此不明就里的乾隆帝上了當,便真的冊封昭披耶卻克里為國王。 此后,昭披耶卻克里在對華交往中便以鄭華自稱,后世子孫沿襲為慣例,無一例外地也都會取一個鄭姓中文名,直到今天亦是如此 。
鄭信雖死,但依舊深受國民的愛戴,如果讓他們得知昭披耶卻克里弒君的真相后,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昭披耶卻克里拼命封鎖消息,對外宣稱鄭信是突患重病而死,并為他舉行極為隆重的國葬,事后又將鄭信的誕辰定為重大節(jié)日,每年都要舉行大規(guī)模的追思活動。 時至今日,每逢12月28日鄭信誕辰紀念日,泰國都會舉行隆重的朝祭大典,由此可見他的 歷史 地位和受國民愛戴的程度 。
昭披耶卻克里及其子孫雖然把鄭信捧上至高無上的地位,想以此消減罪愆,但內心卻始終惴惴不安。原來, 鄭信臨死前深恨昭披耶卻克里的背叛,曾發(fā)下極為惡毒的詛咒:奪我皇位者,十世而亡。到目前為止,曼谷王朝正好傳承10位國王,而現任國王拉瑪十世由于荒淫無度激起民眾的強烈抗議,王位很不穩(wěn)定。正因如此,或許用不了多久,鄭信的詛咒便會應驗 。
參考書目
戴維·K.懷亞特:《泰國史》,東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
段立生:《泰國通史》,上海 社會 科學院出版社2014年版。
四、泰國華人是什么民族的?是傣族?
傣族自己也有分類的,具體是版納的傣族更靠近泰國北部泰族,中南部的泰族語言文化就很不一樣了,而他們才是泰族主體。廣義上的泰族,差不多就是傣族。
泰國有三分之一的人擁有華人血統,這個華人主要是早年下南洋經商的廣東和福建漢族為主。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也主要是這批人,按照泰國劃分是屬于華族。這個國家和我們淵源比較多,其實不用太糾結。
以上就是關于泰國華人勢力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