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國內的變數已經出現(菲律賓現狀)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菲律賓國內的變數已經出現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留學、移民相關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滯留在菲律賓的中國人怎么回國 2020菲律賓飛國內航班信息
菲律賓當局已經在2月2日要求菲律賓所有航班禁止飛往中國,但是現在依舊有大量的中國游客滯留在菲律賓,現在春節(jié)假期已經結束了,國內疫情還是較為嚴峻,中國滯留在菲律賓的游客該如何回國呢?
2020年2月5日,新京報記者從中國駐菲律賓使館獲悉,因菲律賓政府 自2月2日采取臨時入境限制措施,宿務太平洋、菲律賓航空、亞洲航空等菲方航空公司在未及時通知乘客的情況下,取消了菲律賓至中國境內的全部航班,導致大量中國旅客在菲滯留。
為應對此突發(fā)狀況,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緊急協調國內各大航空公司,采取增加班次、“小飛機”換“大飛機”等措施增加航空運力,確保中國旅客順利返回國內。
根據中國駐菲律賓使館發(fā)布的消息,目前國航、南航和廈門航空近期均有執(zhí)飛馬尼拉至中國的航班可供購買或候補。
東航最后一個航班已于2月4日完成飛行任務,目前沒有客票,計劃3月30日復航馬尼拉至克拉克、宿務至上海的航班。
國航、南航及廈門航空的具體航班客票信息如下:
1.國航2月5日、6日執(zhí)飛馬尼拉至北京,航班號CA180,起飛時間為馬尼拉時間早上6:20,旅客可在APP上購買4月10日以前的機票,前往國航值機柜臺候補,如有未能候補成行的情況,國航免費退票。
2.南航即日起至2月9日分別有兩趟航班執(zhí)飛馬尼拉至廣州,航班號分別為CZ3092、CZ398,起飛時間分別為馬尼拉時間12:00、17:30;另2月10日至3月28日期間有一趟航班執(zhí)飛馬尼拉至廣州,航班號為CZ398,起飛時間為馬尼拉時間17:30。如果旅客買不到機票,只要持有旅行日期為3月31日之前南航馬尼拉至中國的有效客票,都可以到馬尼拉機場現場候補。
3.廈門航空已申請執(zhí)行2月5日至10日共計6班馬尼拉至泉州晉江航班,航班號為MF818,起飛時間為馬尼拉時間18:00;另有2月6日至8日共計3班789大飛機執(zhí)行馬尼拉至廈門航班,航班號為MF820,起飛時間為馬尼拉時間21:20。
二、菲律賓經濟還有什么問題
產業(yè)結構:
菲律賓第三產業(yè)服務業(yè)比重較大,產值約占GDP的一半,第一、二產業(yè)在國民經濟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六十年代后期采取經濟開放政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發(fā)展取得一定成效。1982年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收入國家"。此后受西方經濟衰退和自身政局動蕩影響,經濟呈下滑趨勢。90年代初拉莫斯總統執(zhí)政后,為振興經濟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經濟開始全面復蘇,并保持較高增長速度。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菲經濟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1999年,菲經濟逐漸開始恢復。2000年,由于政局動蕩,菲金融形勢一度惡化,匯率創(chuàng)歷史新低,股市亦跌至兩年來最低水平。2001年阿羅約總統執(zhí)政后,推進經濟改革,重點提高農業(yè)生產力。受全球經濟減速和政局動蕩的影響,菲僅保持緩慢增長,經濟走勢低迷。外貿下滑,外來投資減少,政府債務負擔加重,貧困問題仍較突出。
工礦業(yè)總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31.9%。從業(yè)人口占總勞力15.6%。制造業(yè)約占工礦業(yè)總產值的78.5%,建筑業(yè)約占17.5%,礦產業(yè)約占3%。農業(yè)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9%。
主要產業(yè):
1、旅游業(yè):地處板塊交界處,多火山,獨特火山風光;臨海,海岸線綿延漫長,陽關海岸,多沙灘和海島;地處熱帶,有獨特的熱帶風光;獨特的風土人情和著名的名勝古跡。其旅游業(yè)發(fā)展迅速。比如著名的長灘島, 薄荷島,盧霍山,百勝灘、藍色港灣、碧瑤市、馬榮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景點對它的經濟發(fā)展起很大作用。
2、農業(yè):多火山,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壤肥沃;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雨熱充足;適宜發(fā)展熱帶經濟作物,如蕉麻、椰子
3、礦業(yè):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金、銀、鐵、鉻、鎳等20余種。銅蘊藏量約37.16億噸,金1.36億噸,鎳1.27億噸。還有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預計有20.9億桶原油標準能源。1976年以來在巴拉望島西北部海域發(fā)現石油,儲藏量為3.5億桶。森林面積1250萬公頃,覆蓋率約40%。另外,,還有其豐富的漁業(yè)資源。。近年,隨著其資源開采力度的加大,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
4、工業(yè):海岸線綿延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海上交通廉價便捷,適于發(fā)展加工出口產品。地理位置比較優(yōu)越,海上交通的便捷對當地經濟發(fā)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近年問題:
隨著全球經濟的日漸復蘇,去年年底以來,菲律賓經濟呈現加速增長勢頭。與此同時,菲律賓通貨膨脹率也開始出現上升趨勢。菲律賓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國通脹率已連續(xù)4個月高出4%。
去年,菲律賓通脹率從前年的9.3%降至3.2%,達到了政府將全年通脹率控制在 2.5%至4.5%范圍內的目標。但去年12月,菲通脹率驟升至4.4%,為8個月來的最大升幅。
今年1月份,菲律賓消費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期增長4.3%;2月份通貨膨脹率雖然輕微回落至4.2%,但核心通貨膨脹率則從3.0%上升至3.6%;3月份通貨膨脹率上升至4.4%,創(chuàng)今年第一季度最高水平,但尚未超出該國央行預定的 3.9%至4.8%的通脹控制范圍。
菲律賓現階段維持低利率政策不變。特唐戈此前曾表示,除非有導致通脹率急速上升的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否則菲律賓今年上半年不太可能提高利率。 菲律賓央行今年的通脹控制目標在3.5%至5.5%之間。該行預測,全年通脹率不會超過5.5%。
此間經濟學家將菲律賓通脹率上升歸結于燃料、電力及食品價格的上漲,以及因厄爾尼諾現象產生的供水供電緊張和稻米減產。
受國際需求上升及供應短缺影響,菲律賓白糖價格前段時間急劇上揚。為平抑糖價,菲律賓政府不得不進口15萬噸原糖,釋放1.5萬噸的國家儲備糖并鼓勵私營企業(yè)增加進口。此外,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大米、面包、豬肉、雞肉等食品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世界銀行3月初發(fā)布的季報預測,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將使菲律賓稻米和電力供應減少,從而可能推高通脹率。
菲律賓農業(yè)部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日,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的干旱已給菲律賓農業(yè)造成112億比索(1美元約合45.56比索)的損失。菲農業(yè)部稱,干旱已經影響到了23個省。受災農作物主要包括稻谷、玉米以及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其中,玉米損失約46萬噸,價值60億比索;稻谷損失約30萬噸,價值50.8億比索。菲律賓食品署表示,菲律賓今年可能比往年多進口80萬噸大米,使總進口量達到320萬噸。
雖然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對菲律賓農業(yè)造成嚴重損失,菲律賓經濟和發(fā)展署署長仙道斯表示,出口增加以及服務業(yè)和其他行業(yè)增長將抵消農業(yè)損失。菲央行副行長迪瓦?古里貢多說,政府應對厄爾尼諾現象所采取的措施,如人工降雨,增加小型灌溉設施供應以及增加大米進口保障市場供應也將有效防止通貨膨脹。
菲律賓政府對今年經濟復蘇充滿信心。桑托斯說,菲律賓經濟已經出現良好回升跡象。 1月份出口增長42.5%,為連續(xù)兩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創(chuàng)下自1995年4月以來的最大升幅。他預計,菲律賓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將超過去年第四季度。去年第四季度菲律賓經濟增長率為1.8%,為全年最高。
為使正在復蘇的經濟穩(wěn)步上升,菲律賓財政部3月底公布了一項1000億比索的經濟刺激方案,主要投資于電信、電力和供水等基礎設施。今年的經濟刺激方案相當于去年3300億比索的30%。
此外,菲律賓政府將于4月底向海外勞工出售債券,旨在將更多的資金吸引回國,為政府開發(fā)基礎設施提供融資保證。菲律賓海外勞工人數占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去年他們寄回國內的匯款總額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173億美元。
經濟改革及前景分析:
盡管一直以來菲律賓的國際形象不佳,但近年來其經濟表現卻相當不俗,超出了人們對于菲律賓的一貫看法。目前,菲律賓經濟正經歷1970年以來最長的經濟增長周期。2007年,菲律賓GDP增速達到7•3%,為近30年來的最高值。主要部門均表現良好。需求方面,消費一直是經濟增長主要引擎, 2007年其貢獻為65%。并且最令人鼓舞的是,十年來投資首次強勁增長了9•5%,而1997-2006年期間投資平均增長率僅為0•8%。多位研究學者把菲律賓這種較好的經濟表現歸功于拉莫斯執(zhí)政以來的改革措施:宏觀經濟管理、貿易政策、微觀經濟改革和政府治理。
一、菲律賓經濟增長拐點顯現的主要跡象
2000年以來菲律賓經濟發(fā)展明顯表現出以下四個重要特點,這些特點也許能夠部分預示菲律賓經濟增長的長期拐點已經開始顯現。
(一)此次菲律賓經濟增長周期為過去30年中最長
2000年以來,菲律賓經濟的年均增長率為5•1%,遠超過過去20年的平均增長率。在人均收入增長方面, 2000年以來為年均2•5%;而20世紀90年代為0•3%, 80年代為-0•8% (圖1)。同時,隨著經濟結構調整,菲律賓經濟潛在增長率也不斷增加。
(二)從歷史上看,此次菲律賓經濟增長周期不同尋常
此次經濟增長周期既非依賴于貿易條件的暫時性調整,也不是依賴于可能導致支付危機的不平衡宏觀經濟發(fā)展政策。與馬科斯時期經濟增長截然不同的是,此次經濟增長周期主要源于貨幣政策的穩(wěn)定性、相對較強的國際平衡支付能力,以及財政政策謹慎性的復歸。近年來,隨著能源與食品進口的快速增加,菲律賓的對外貿易形勢不斷惡化,但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菲律賓經濟仍然保持了良好增長態(tài)勢。20世紀90年代早期以來中央銀行的改革以及貨幣政策獨立性與精確性的日益改善,是決定菲律賓得以保持較長經濟增長周期的關鍵性因素。菲律賓宏觀經濟政策以較低的通脹率通過了國內外金融動蕩的多次考驗,主要歸功于通脹目標制與相對靈活的匯率管制相結合的策略指導。而在此之前,由于大規(guī)模的財政赤字政策,以及試圖堅持一個不具競爭力的匯率,導致支付平衡危機及經濟大幅波動。
(三)與以往經濟增長不同,此次菲律賓經濟增長周期是一種全要素生產率完全為正的增長。
這被看成是菲律賓歷史上全要素生產率長期為負或者可以忽略不計狀況的一個轉折點。從直覺上看,這種改變是相當明顯的: GDP加速增長,而投資和勞動力卻沒有相應的增長。在菲律賓各主要部門,全要素生產率均有較大幅度提高,特別是在服務業(yè)部門,這也反映了新的國際導向服務業(yè)的重要性。如,菲律賓是亞洲第2位的商業(yè)流程外包(BOP)商,承接從呼叫中心到一系列IT服務在內的商業(yè)流程??傮w來看,菲律賓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是20世紀90年代經濟體制改革的紅利之一,貿易自由化以及對非貿易部門(如電信、金融服務)引入更多競爭等。
(四)國際勞工匯款為此次菲律賓經濟持續(xù)增長做出重要貢獻
菲律賓國際匯款在2007年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170億美元,自2004年以來增長了近50%。國際匯款使得菲律賓經常項目處于強勁盈余狀態(tài),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么2007年期間比索不斷升值。
目前,國際勞工匯款已占到菲律賓家庭收入的10%左右,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更多的菲律賓人擺脫貧困。在發(fā)展中國家中,菲律賓國際勞工匯款僅次于中國、印度和墨西哥,排在第4位,這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教育優(yōu)勢以及日益開放的國際勞工市場。
二、菲律賓經濟增長的拐點與政治、經濟體制改革
如果說近年來菲律賓全要素生產率提高是該國20世紀90年代經濟體制改革的紅利,那么,目前經濟增長拐點的顯現則是菲律賓政治及宏觀經濟政策改革所有成果的集中體現。自1992年拉莫斯總統上臺,菲律賓的政治、經濟政策便出現了明顯變革過程。經過埃斯特拉達總統短暫的過渡之后,其后繼任的阿羅約總統部分延續(xù)了拉莫斯執(zhí)政時期的改革措施,并提出了著名的“747經濟發(fā)展計劃”,這進一步推動了菲律賓經濟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
(一)拉莫斯執(zhí)政時期的經濟體制改革
拉莫斯當選總統之后,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改革舉措,以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環(huán)境,并實行經濟民主化提升經濟體系的競爭程度。這些改革通過消除壟斷來提升經濟的開放度,通過改革來放松某些關鍵經濟部門與行為管制來實現這些部門與行為的自由化與私有化。
這些改革包括:以更加中性的關稅政策為目標關稅改革,公共事業(yè)部門的私有化與私有經濟對能源和基礎設施項目的參與,外匯交易與外國投資的自由化,電信、交通、金融、石油和水泥等關鍵行業(yè)的放松管制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期間,這些改革對經濟的恢復與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貿易政策與銀行體系的改革影響最為深遠。
1•貿易政策改革
菲律賓是東盟經濟體中最早采取“進口替代”策略的國家,但直到1985年,菲律賓貿易政策才最終轉變?yōu)椤俺隹趯颉薄?987年全球性經濟衰退期間,菲律賓承受了巨大的工業(yè)結構調整的內部和外部壓力,這促使菲律賓政府在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對貿易政策進行了重大改革,旨在實行經濟開放和外向型工業(yè)化戰(zhàn)略。拉莫斯政府以更加中性的關稅政策為目標關稅改革,以一種謹慎、逐步、漸進的方式,單方面的以及在地區(qū)與多邊協定的范圍內實行了自由貿易與投資的政策。在1997/1998年亞洲經濟危機之后,盡管菲律賓對特定部門的貿易政策有所改變,但總的趨勢一直是實行更加自由和放松管制的貿易制度。自實施關稅改革計劃(TRP)以來,菲律賓的關稅稅率的一直不斷降低,促使各個部門與行業(yè)內部和之間的離差大幅減小,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菲律賓經濟開放程度。
伴隨著貿易政策可信和逐步的變革,較低的關稅稅率助推了菲律賓全要素生產率的不斷提高。世貿組織1999年的研究報告認為,菲律賓長期以來所實行的貿易政策改革促使其經濟變得更加開放和更有競爭力,從而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損害較小。
2•銀行體系改革
在“更加開放、引入競爭”經濟政策的指引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菲律賓銀行業(yè)的結構經歷了重大變革過程。在宏觀經濟政策改革與亞洲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兩部重要的銀行業(yè)經營與監(jiān)管法律獲得通過,即《外資準入的自由化》與新的《銀行法》。至此,菲律賓銀行業(yè)開始從一個封閉的、靜態(tài)的、政府主導的產業(yè)向一個開放的、主要由私營部門主導的產業(yè)轉變。
在銀行業(yè)方面,準入的自由化是一項關鍵的改革。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國內新銀行成立就開始施行暫緩審批的政策,這種狀況直到1989年才有所改變。l993年,商業(yè)銀行及分支機構的準入管制得到了明顯放松,而相關準入政策在l995年進一步簡化并在各銀行之間得到統一。
隨著第772l號法案的通過,從l949年原中央銀行成立時就開始實行的外資銀行暫緩審批政策在1994年5月被取消,該法案允許外資銀行通過一定的途徑進入菲律賓銀行業(yè)市場。與此同時,為幫助國內商業(yè)更好的應對外資銀行的競爭,菲律賓中央銀行推出了多項鼓勵國內商業(yè)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以及進行整合的優(yōu)惠政策。
總體來看,這一時期的銀行業(yè)改革并未使得菲律賓的金融體系發(fā)生明顯的結構性變化———菲律賓金融體系一直由銀行尤其是商業(yè)銀行所主導。實際上,商業(yè)銀行的重要性仍然在不斷提高。但是,一個由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不一定是不好的,問題的關鍵在于這樣的結構是市場主導的結構還是政府管制的結果。
拉莫斯總統時代以“市場為導向”的銀行業(yè)改革,反映在菲律賓央行推動銀行兼并以減少銀行數量和擴大銀行規(guī)模的戰(zhàn)略上,這推動了更多規(guī)模相當的大型銀行的出現,因而有利于銀行體系的優(yōu)化和競爭。菲律賓銀行業(yè)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并未出現大規(guī)模的破產,在這一點上比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韓國等國的銀行機構表現的要好。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菲律賓銀行業(yè)相關改革政策的實施,尤其是銀行業(yè)審慎性監(jiān)管的進步。
(二)阿羅約執(zhí)政時期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
阿羅約總統上任后,其政府在政治和社會經濟等方面都面臨諸多挑戰(zhàn),比如較高的失業(yè)率和嚴重的政府腐敗等。這些問題的繼續(xù)存在甚至惡化,不僅使普通民眾對菲律賓現狀感到悲觀失望,同時也使得阿羅約總統的聲望與日俱下。在面臨不利外部政治經濟環(huán)境的形勢下,阿羅約總統自2002年末以來陸續(xù)采取了多項重大舉措和決策。如,推行微觀經濟改革,集中精力做好發(fā)展經濟,創(chuàng)造就業(yè),減少貧困工作;推動“747經濟發(fā)展計劃”的實施;致力于建立清廉高效的行政機制,消除政治對于經濟的沖擊等。
1.微觀經濟改革與“747經濟發(fā)展計劃”
在微觀經濟改革方面,阿羅約政府除繼續(xù)沿用拉莫斯時代的“開放、競爭和市場化”的改革導向之外,同時也提出了重大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其中最為著名的是“747經濟發(fā)展計劃”及相關配套措施?!?47經濟發(fā)展計劃”要求從2004年開始,連續(xù)7年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每年的實際增長率達到7%。
其目標及實現途徑可歸納為:通過微觀經濟改革,減少壟斷、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私人投資與競爭、提高經濟各部門的生產率、增加就業(yè)、減少貧困、實現全面的經濟增長,使國家經濟擺脫停滯的狀態(tài)。
該戰(zhàn)略性計劃將主要圍繞三個方面的焦點展開:一是調動內部的或國內的增長源;二是解決供應方面的生產率和效率問題;三是進行微觀經濟改革。圍繞解決上述三大焦點問題,該計劃將著重做好
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農業(yè)方面。對大米、食糖和玉米撤除配額管制,改為實行關稅控制;解除對農產品航海運費的管制;建設鄉(xiāng)村到城市的道路,提供灌溉支持;加強對私人財產的保護,以刺激更多的私人投資等。
第二,工業(yè)方面。采取政策措施扶持中小企業(yè)和農產品企業(yè)的發(fā)展;加緊執(zhí)行住宅發(fā)展方案,推進住宅建設,特別是社會化住宅即廉價住宅的建設;復興采礦業(yè)等。
第三,服務業(yè)方面。推進建設一個現代化的運輸系統,使之連接大馬尼拉和各郊區(qū)以及連接全國的運輸網。
第四,資金籌措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海外發(fā)展援助資金和努力籌措對應配套資金;解決私營部門銀行不良貸款問題;稅務局、海關局和新成立的反走私調查委員會將被責成努力搞好稅收工作,對于逃稅者將給予懲處直至監(jiān)禁。
2.政治體制改革
2003年,菲律賓通過了《2003年政府采購法案改革》(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Reform Act of2003)。這項改革統一了菲律賓政府所有相關的采購條例,并開始使用“政府電子采購系統”(即菲律賓版的GEPS),允許私人及非政府(NGO)觀察員參與政府采購程序。因此,這項改革良好的立法規(guī)定及政策設計使得其顯示出較好的整體性和透明度。實際上,這只是阿羅約政府政治體制改革的一部分,阿羅約總統自上任以來,一直致力于政治體制的改革。其中,一項十分關鍵的改革即是修憲之議。2004年6月30日,阿羅約在宣誓就任總統發(fā)表就職演講時將修憲列為其6年任期內的十大任務之一。
2005年8月21日,由總統府主導的“修憲咨詢委員會”(Consultative Commission)成立,并提出了四項修憲建議:政府形式由總統制轉為議會制;再轉變?yōu)槁摪罟埠蛧Y構;經濟政策自由化;取消2007年選舉,所有在職政府官員的任期將從2007年延長至2010年。盡管到目前為止,修憲運動還遠未成功。
但是,菲律賓現任政府在推動修憲的過程中,順勢推動了諸多政治體制的改革,比如選舉改革措施,消除家族勢力對政治的影響等。這些改革從根本上推動了菲律賓真正意義上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和實現,因而有利于菲律賓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2004年之后,世界銀行有關菲律賓政府大部分施政指標的評價開始出現改善的跡象
綜上所述,菲律賓經濟發(fā)展的確出現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態(tài)勢和跡象。不過,我們還難以僅僅根據這些跡象就判定菲律賓經濟出現長期拐點,菲律賓的經濟增長速度與可持續(xù)性不僅無法與中國、越南等國家相比,而且更無法同當年的亞洲“四小龍”相比。事實上,菲律賓的經濟體制和政治改革依然任重道遠。如何推進微觀經濟金融領域的改革、推動落后的基礎設施建設、消除家族政治及腐敗對于政府行政的干擾等,都是菲律賓政府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
為了你這個問題做了很多工作,希望得到追加的100分。
三、中國人在菲律賓干灰色產業(yè)鏈得人多嗎
根據目前的統計數據,在菲律賓的灰色產業(yè)鏈中,中國人的數量是相當可觀的。根據菲律賓政府的統計數據,2017年,菲律賓的灰色產業(yè)鏈中有超過200萬中國人。這些中國人主要從事的是販賣假冒商品、走私、販毒、賭博、拐賣人口、組織犯罪等非法活動。此外,還有一些中國人從事合法的經營活動,如采礦、漁業(yè)、貿易等。由于菲律賓政府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這些中國人在菲律賓的灰色產業(yè)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四、以如今菲律賓的軍事實力水平,在亞洲國家間是何地位?
菲律賓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在亞洲只能屬于三流的水平,這是因為菲律賓國內沒有完整的工業(yè)體系支撐國內的經濟發(fā)展,這也導致菲律賓政府并沒有足夠的資金完成軍事裝備以及軍隊的現代化改革,這也導致菲律賓的軍事實力一直處在非常落后的情況。不過這些年菲律賓和美國之間的關系一直非常的緊密,這也使得菲律賓政府接收了一批美國的退役軍艦。
菲律賓是一個依靠農產品出口的國家,然而這些年菲律賓和周邊大國之間的關系非常的緊張,這也導致了菲律賓的農產品出口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菲律賓的經濟出現了嚴重的倒退,這也導致菲律賓并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進行國內的工業(yè)發(fā)展建設。也正是由于沒有強大的軍事工業(yè)體系的支撐,這也導致菲律賓現在的軍事裝備依然沒有處于一個國產化的水平。
菲律賓這些年和周邊大國之間因為領土爭端問題,經常會像一些西方大國尋求軍事裝備的采購,這也使得菲律賓這些年的軍事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不過菲律賓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依然處在非常落后的階段,這是因為菲律賓并沒有資格擁有西方先進的軍事武器裝備,而現在菲律賓所使用的西方軍事裝備都是處于退役階段的裝備,這也使得菲律賓這個國家并不能夠和亞洲的地區(qū)大國進行對抗。
所以我們也希望菲律賓能夠把自己的發(fā)展重心放在經濟上面,只有放在經濟上面才能夠使菲律賓國內的局勢變得更加的穩(wěn)定,也可以使菲律賓的經濟發(fā)展得到有效的改善。
以上就是關于菲律賓國內的變數已經出現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