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chǎn)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歷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歷程簡介)

    發(fā)布時間:2023-03-10 04:08:27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30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歷程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歷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歷程簡介)

    一、基礎篇:問題1.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簡史是怎樣的?1936-1969(1/3)

    點擊收聽課程音頻

      在我們開始探討人工智能的相關問題之前,還是先簡單回顧一下人工智能發(fā)展簡史。

    一、人工智能的誕生(20世紀三十~五十年代)

        人工智能的概念最早是由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在1956年著名的達特矛斯會議(Dartmouth Conference)上提出: 人工智能是指讓機器的行為看起來就象是人類所表現(xiàn)出的智能行為一樣。 因為社會在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所以對新技術的認知不可避免存在時空的局限性。人工智能這個定義在六十年后再往回看,已經(jīng)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內(nèi)容, 個別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已經(jīng)不僅僅是象人類行為一樣,甚至已經(jīng)超越了人類,更快速、更準確、更強大。

     這個定義強調(diào)人工智能是人造機器,所“表現(xiàn)”出來一定的智能性也就是 弱人工智能 。主流科學研究也是集中在弱人工智能上,并且取得可觀的成就。那既然說到了弱人工智能,就不得說與之對應的另一個分類就是強人工智能。   

           強人工智能一般觀點認為: 人類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決問題的智能機器 ,具有以下幾種特征:

    1、機器有知覺和自我意識;2、機器可以獨立思考問題并制定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3、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體系; 4、有和生物一樣的各種本能,比如生存和安全需求; 5、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一種新的文明。

     比如在好萊塢出品的人工智能的題材科幻電影中,很多機器人都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學習認知能力以及自我意識,這樣的人工智能就可以認為屬于強人工智能。但遺憾的是當前我們科技發(fā)展水平還沒有能力創(chuàng)造任何種類的強人工智能。還有 弱人工智能與強人工智能并不是發(fā)展階段的關系,弱人工智能不一定能發(fā)展為強人工智能,二者發(fā)展路徑與理念存在根本的不同。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在人工智能誕生時期的偉大歷史事件:

             1936年,數(shù)學家 阿隆佐·邱奇 (Alonzo Churc) 和艾倫·圖靈 ( Alan Turing) 命名邱奇-圖靈論題,提出 所有計算或算法都可以由一臺圖靈機來執(zhí)行,這也是構建計算機科學的基礎之一。 圖靈這個人相信大家都有了解了,二戰(zhàn)時發(fā)明了解碼機破解了德國人密碼,改變了戰(zhàn)爭的進程。并且他發(fā)表的圖靈計算機論文也是現(xiàn)代計算機的原型。他把生物的進化也看做是一種程序,也就是圖靈機的基本概念,一切都是數(shù)學公式的表達,然后按程序進行。

            1943年, 沃倫 · 麥卡洛克 (WarrenMcCulloch) 和沃爾特 · 皮茨 (WalterPitts) 兩位科學家提出了 “ 神經(jīng)網(wǎng)絡 ” 的概念,正式開啟了 AI 的大門。 雖然在當時僅是一個數(shù)學理論,但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因為這個理論讓人們了解到計算機可以如人類大腦一樣進行“深度學習”,描述了人造神經(jīng)元網(wǎng)絡如何實現(xiàn)邏輯功能。

            1945年博弈論的創(chuàng)立者 馮·諾依曼(John.Von.N eumann)提出了存儲程序的概念,在計算機領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他的這一思想被譽為電子計算機時代的開始。到今天計算機的體系結構還基本上是馮 · 諾依曼型。

    1946年2月14日情人節(jié)那天,基于 圖靈和馮 · 諾伊曼 學說,計算機的先驅(qū)者莫克利(J.W.Mauchly)與他的研究生??颂?J.P.Eckert)在美國合作研發(fā)了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 這 是現(xiàn)代計算機發(fā)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 為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奠定了硬件基礎。

            1947年,神經(jīng)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腦結構是由神經(jīng)元組成的電子網(wǎng)絡,其電平只存在“有”和“無”兩種狀態(tài),不存在中間狀態(tài),這也是人類研究大腦結構的重大成果。

             1948年,計算機時代剛剛進入黎明時, 諾伯特  ·  維納 ( Norbert Wiener)  就提出了一種“控制論”的概念。他是最先預見到信息技術雙重可能性的人,這把雙刃劍可能也逃離人類掌控并反過來控制人類。他也成為了最早對機器智能的到來提出批判的學者。

             1950 年,圖靈發(fā)表了一篇劃時代的論文,預言了創(chuàng)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機器的可能性。 圖靈測試是人工智能哲學方面第一個嚴肅的提案。著名的圖靈測試誕生: 如果一臺機器能夠與人類 ( 通過電子設備 ) 展開間接對話而不能被辨別出其機器身份,那么稱這臺機器具有智能。 他也因此被譽為“人工智能之父”。同一年,圖靈還預言了人類將會創(chuàng)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機器的可能性。

    1951年, 克 里斯托弗  ·  斯特雷奇 (ChristopherStrachey) 使用寫出了一個西洋跳棋程序; 迪特里希  ·  普林茨 (DietrichPrinz) 寫出了一個國際象棋程序。 從這開始游戲 AI 就一直被當做評價 AI 發(fā)展水平的標準。

            1955 年,艾倫·紐厄爾 (Allen Newell) 和赫伯特 · 西蒙 (Herbert Simon) 在 J. C.  肖 的協(xié)助下開發(fā)了“邏輯理論家”。這個程序通過模擬人證明符號邏輯定理的思維活動,證明《數(shù)學原理》中的38個定理,其中某些證明比原著更加簡明合理。

    1956 年,人工智能誕生 馬文· 明斯基 (Marvin Minsky) 與 約翰· 麥卡錫 (John McCarthy) 、克勞德· 香農(nóng) (Claude Shannon) 等人一起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發(fā)起并組織“達特茅斯會議”,麥卡錫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這個概念,紐厄爾和西蒙則展示了編寫的“邏輯理論家”。會議上AI的名稱和任務得以確定,同時出現(xiàn)了最初的成就和最早的一批研究者,因此這一事件被廣泛認為是AI誕生的標志,被譽為“人工智能的起點”。

            1956 年喬治  ·  戴沃爾戴沃爾  (Ge orge Devol ) 與約瑟夫 · 恩格爾博格 ( Joseph F·Engelberger ) , 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公司,名為“尤尼梅新”。

            1956 年,奧利弗·薩爾夫瑞德 (Oliver Selfridge) 研制出第一個字符識別程序,開辟了模式識別這一新的領域。

                1957年, 艾倫·紐厄爾 (Allen Newell) 和 赫伯特 · 西蒙 (Herbert Simon) 等人開始研究一種不依賴于具體領域的通用問題求解器,他們稱之為GPS(General Problem Solver),這一時期,搜索式推理是許多AI程序使用相同的基本算法。原理就像在迷宮中尋找出路一般;如果遇到了死胡同則進行回溯選擇其他分支路徑往前,這就是“搜索式推理”。這算法主要困難是在很多問題中,線路總數(shù)的可能性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

            1958年,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Projects Agency)成立,主要負責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fā)和應用。幾十年來DARPA已為美軍研發(fā)成功了大量的先進武器系統(tǒng),同時為美國積累了大量的科技資源儲備,并且引領著美國乃至世界軍民高技術研發(fā)的潮流。

    總結一下,最初的人工智能研究是20世紀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的一系列科學研究成果交匯的創(chuàng)新的產(chǎn)物。在這些領域的頂級研究人員本身也是多學科跨界的專家,因此需要集各家所長的人工智能,才得以快速發(fā)展,其中主要的幾個學科成果是:

    1、神經(jīng)學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網(wǎng)絡;2、維納的控制論描述了電子網(wǎng)絡研究3、香農(nóng)信息論的數(shù)字信號研究;4、圖靈的計算理論證明數(shù)字信號可以描述任何形式的計算,5、馮·諾依曼提出了存儲程序的概念,這些密切相關的想法融合在一起,展現(xiàn)了構建一個電子大腦的可能性,研究如何用機器來模擬人類智能的學科產(chǎn)生了。

    二、人工智能邏輯推理時期 (20世紀六十年代)

            在這一時期,一般認為只要機器被賦予了邏輯推理能力就可以實現(xiàn)人工智能。 不過此后人們失望的發(fā)現(xiàn),制造出來的機器僅僅具備了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還遠遠達不到“智能”的水平。

        早在1958年, 約翰· 麥卡錫 (John McCarthy) 提出了“納諫者”的程序構想,將邏輯學引入了AI研究界。到了六十年代末麥卡錫和他的學生們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這一想法運算復雜度極高:即便是證明很簡單的定理也需要天文數(shù)字的運算步驟。此時,麥卡錫認為,人類怎么思考是無關緊要的:真正的目標應該是解決問題的機器,而不是模仿人類進行思考的機器。因此麥卡錫等人一派也被稱為“簡約派”。

    這一時期的重大事件有:

            1962年,創(chuàng)立6年時間的公司 “尤尼梅特” , 推出了世界上首款工業(yè)機器人“尤尼梅特”, 開始在通用汽車公司的裝配線上服役。

            1963年6月,麻省理工學院MIT從DARPA,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獲得經(jīng)費資助,其中包括 馬文· 明斯基 (MarvinMinsky) 和麥卡錫 (John McCarthy) 五年前建立的 AI 研究組。 此后DARPA每年提供三百萬美元,直到七十年代為止。

            1966年到1972年間,美國斯坦福國際研究所(SRI)研制了具備一定人工智能移動式機器人Shakey,,它能夠自主進行感知、環(huán)境建模、行為規(guī)劃并執(zhí)行任務(如尋找木箱并將其推到指定目的位置)。這是首臺采用了人工智能學的移動機器人,引發(fā)了人工智能早期研究工作爆發(fā)。

            1966 年, MIT 的系統(tǒng)工程師約瑟夫·魏澤堡 (Joseph Weizenbaum 和精神病學家   肯尼思·科爾比 (Kenneth Colby) 發(fā)布了世界上第一個聊天機器人艾麗莎 Eliza 。智能之處在于她能通過腳本“理解”簡單的自然語言,并能產(chǎn)生類似人類的互動。而其中最著名的腳本便是模擬羅吉斯心理治療師的Doctor。作為最早的有情感人工智能機器,可以幫助用戶和機器進行對話,緩解壓力和抑郁,同時這也是人工智能語音助手最早的雛形。

            1968年12,加州斯坦福研究所的 道格·恩格勒巴特  ( Douglas C. Engelbart) 發(fā)明了鼠標,被譽為“鼠標之父”。 如果你認為發(fā)明鼠標已經(jīng)很厲害的話,那他還有個更厲害發(fā)明,正是他提出了超鏈接概念,而超鏈接原理幾十年后成了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wǎng)的根基。他關于人工智能發(fā)展的理念是提倡“智能增強”而非取代人類。

         了解最新課程內(nèi)容,點擊 原文鏈接 或者搜索"知識星球"小程序,在里面搜索“人工智能進化論”訂閱課程,加入圈子討論或者向作者提問。 或者加wx:AI61825

    二、AI 發(fā)展歷史上的七個階段

    AI 的影響注定翻天覆地。AI 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巨大,但也可能帶來災禍。麻煩的是,人們無法預測前景。因此在 AI 的發(fā)展中,人們必須小心行事。

    物理學上有 “奇點” 理論,黑洞就是一個奇點,在這個奇點上,一切物理規(guī)律都已失效。 而另外一個奇點是 “技術奇點”,意味著過了這個奇點,則超級智慧誕生并主導技術發(fā)展,其速度之快,將把人類遠遠甩在后面。

    還有一個是 “經(jīng)濟奇點”,在這個點之后,幾乎大部分的工作都會被 AI 承擔,那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套新的經(jīng)濟理論。

    AI 的發(fā)展有那么幾個歷史階段,我們在下面對這些階段做個回顧。

    1) 希臘神話

    關于人工智能的傳說,可以回溯到古希臘時代。 赫菲斯托斯是奧林匹斯眾神中的火神和鐵匠。 就是他,創(chuàng)造了第一個女人,名字叫做潘多拉。除了女人,他還制造了金屬機器人。

    赫菲斯托斯制造了各種各樣的機器。最知名的當屬 Kaukasian 鷹,這只鷹的工作就是去琢普羅米修斯,將他的肝臟叼出來,以作盜火的懲罰。

    赫菲斯托斯還做過一個自動飲料小推車,有20個輪子,在奧林匹斯眾神宴飲的時候,可以自行出入餐廳。

    2) 最早的科幻小說: “弗蘭肯斯坦” 和 “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

    瑪麗雪萊的 “弗蘭肯斯坦” 是科幻小說最早的起點,是從這本小說的主人公開始,科幻作品中開始使用科學的方法和設備。 在這本小說中,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對科學的熱情,驅(qū)使他制造出了怪物,由此引發(fā)了各種激烈的沖突?,旣愒谌祟惖谝槐究苹眯≌f中就要喚起人們對科技濫用的警醒。

    捷克劇作家卡雷爾·卡佩克在他的名劇 “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 中,讓機器人消滅了所有人類,卻發(fā)現(xiàn)機器人無法自行繁殖??ɡ谞枴たㄅ蹇私o了一個還算光明的結尾,兩個機器人發(fā)展了類人的情感,如同亞當和夏娃,開啟了新一輪的生命歷程。

    3) 查爾斯·巴貝奇和阿達·金

    最早的計算機,是由查爾斯·巴貝奇設計的,但他沒能制造出來。 他也是歷史上,最敗家的創(chuàng)業(yè)者,英國政府作為 VC 對他失去了信心。但根據(jù)他的設計圖,英國人在 1991 年制造出了差分機II 型。 即便是這一次的制造,也耗費了 17 年。 這也說明了兩個道理:一個是硬件跟不上,一切都白搭。另一個是創(chuàng)業(yè)不可以做太超前的玩意兒。

    巴貝奇的差分機可以進行基礎的數(shù)學運算,而分析機(設計未完成)則能夠做任何計算。分析機能夠通過打孔卡從上一步驟獲得計算結果作為輸入。

    巴貝奇的女學生,也是他的繼承者,則更為傳奇,她成為了史上第一位程序員。 她的名字是阿達,她是拜倫的女兒,也和拜倫一樣早逝于 36 歲。不論文科生還是理科生,太優(yōu)秀總是容易短命。 阿達對巴貝奇的差分機進行研究,并設計了許多運算方式,這些運算方式則成為最早的計算機程序,雖然阿達從未運行過這些程序。

    4)阿蘭圖靈 (布萊切利公園)

    英國最偉大的數(shù)學家和密碼學家,是阿蘭圖靈,他也是當之無愧的計算機之父,還是人工智能之父。 他最大的成就之一乃是在二戰(zhàn)時期破譯了德國的海軍密碼。他設計了復雜的機器,名字叫做 “炸彈”,可以進行自動運算來破譯密碼。 

    在二戰(zhàn)前的 1936 年,圖靈就從理論上設計了機器,叫做圖靈機。 理論上,圖靈機可以進行任何邏輯運算。

    圖靈還提出了圖靈測試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只要人類通過提問不能識別出一臺機器,那么我們就可以認為該機器具備自我意識了。

    5) 達特茅斯會議

    人工智能成為一門真正科學的起點,是 1956 年在新罕布什爾州的達特茅斯學院舉行的達特茅斯會議。在那次會議上提出了著名的假想 “任何學習行為和智慧行為,理論上都可以被精確的描述,從而制造機器對這些行為進行模仿?!?這次會議上,大牛云集,他們包括麥卡錫,明斯基,香農(nóng)等人,這些人都在人工智能領域影響巨大。

    人工智能最初時期的樂觀,很快便走向了無知的狂妄。赫伯特·西蒙在 “ The Shape of Automation for Men and Management (1965)” 中聲稱在20年內(nèi)機器將能夠替代所有人類的工作。 明斯基也在 “ Computation: Finite and Infinite Machines (1967)” 一書中猜測在一代人的時間內(nèi),制造人工智能的問題將得以解決。 這些先驅(qū)者在理解復制人類大腦的難度上,確實過于樂觀了。不過,我們不能苛責他們。

    6) AI 的季節(jié)輪回 (1973 和 1980 的 AI 寒冬)

    當人們意識到人工智能的發(fā)展,需要更漫長的時間后,來自投資者的熱情就大大減少了。 

    第一次的人工智能寒冬開始于 1974 年。 1980 年代人工智能再次得到關注,是得益于專家系統(tǒng),以及日本第五代計算機的發(fā)展。 專家系統(tǒng)限制了人工智能處理問題的范圍,聚焦于單個專業(yè)領域,并使用龐大的數(shù)據(jù)資料庫。由于任務的困難程度再次超過預算,也由于桌面計算機替代主機的潮流,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再次結束于 1980 年代晚期。

    至 90 年代早期,人工智能再次興起。 這一次不同以往,人工智能已經(jīng)邁過了一道門檻,進入了實用階段。 而且,人工智能也確實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潤。

    7) 好萊塢的人工智能

    通常大家認為好萊塢是仇視人工智能的, 好萊塢傾向于將人工智能描繪成人類的威脅。 在這種觀點下, 電影中的 “AI” 是冷酷無情的敵人,以消滅人類為己任。 奇怪的是,人類總能戰(zhàn)勝 AI,憑借的武器總是我們的感情,還有對家庭的愛。 這樣莫名其妙的理論,令人們產(chǎn)生優(yōu)越感,總覺得人類的內(nèi)在有一些神奇的玩意,那玩意是人類所獨有的。 

    但實際上,好萊塢對 AI 的描寫,并非如此。 你可以仔細回憶下所看的 10 部 AI 電影,或者 20 部,你總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 AI 對人類并無敵意。 它們只在出了故障,或者萬不得已才會對人類構成威脅。  即便是在 “黑客帝國” 中,也有明確的線索,說明戰(zhàn)爭是人類挑起的。 在最后的結尾,尼奧也很容易的就說服了機器世界的首領,要他們獨自運行。在庫布里克的 “ 2001 太空漫游” 中,Hal 是個流氓 AI,也僅僅是因為收到了矛盾的指令,才會對宇航員進行攻擊。在 “瓦力”、“銀翼殺手” 和 “復仇者聯(lián)盟” 中,都同時存在著善良的 AI 和邪惡的 AI。 在 “機器人” 和 “機械姬” 中,AI 攻擊人類只為了自我防衛(wèi),而且是在受到了人類的虐待之后。

    對 AI 最有意思的描寫,是好萊塢在 1970 年拍攝的電影 “ 巨人:福賓計劃 ”,在該劇中,一個超級智慧認為人類無法統(tǒng)治自己,所以它就準備為了人類的幸福而接管人類。

    我們老是視 AI 為壞家伙的原因,很可能因為 “終結者” 這部電影。 “天網(wǎng)” 在獲得自我意識后,以消滅人類為目的。 “終結者” 這部電影在思想上的新穎,和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影響了太多人,以致于任何時候報紙?zhí)峒?AI,都要用上阿諾德的機器人形象。

    但另一方面,我們還是很容易看到很多善良的 AI,比如在星際迷航系列中,還有 “霹靂五號”,“人工智能”,“星際穿越”,以及被高估的 “星戰(zhàn)系列”,當然最最有趣的,乃是 2013年拍攝的浪漫喜劇電影 “她”。

    三、人工智能的歷史與發(fā)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fā)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tǒng)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人工智能”一詞最初是在1956 年Dartmouth學會上提出的。從那以后,研究者們發(fā)展了眾多理論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隨之擴展。人工智能是一門極富挑戰(zhàn)性的科學,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必須懂得計算機知識,心理學和哲學。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廣泛的科學,它由不同的領域組成,如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等,總的說來,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復雜工作。

    目前能夠用來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質(zhì)基礎以及能夠?qū)崿F(xiàn)人工智能技術平臺的機器就是計算機,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歷史是和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史聯(lián)系在一起的。除了計算機科學以外,人工智能還涉及信息論、控制論、自動化、仿生學、生物學、心理學、數(shù)理邏輯、語言學、醫(yī)學和哲學等多門學科。人工智能學科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知識表示、自動推理和搜索方法、機器學習和知識獲取、知識處理系統(tǒng)、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智能機器人、自動程序設計等方面。

    從1956年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學科算起,50多年來,取得長足的發(fā)展,成為一門廣泛的交叉和前沿科學??偟恼f來,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讓計算機這臺機器能夠象人一樣思考。如果希望做出一臺能夠思考的機器,那就必須知道什么是思考,更進一步講就是什么是智慧。什么樣的機器才是智慧的呢?科學家已經(jīng)作出了汽車,火車,飛機,收音機等等,它們模仿我們身體器官的功能,但是能不能模仿人類大腦的功能呢?到目前為止,我們也僅僅知道這個裝在我們天靈蓋里面的東西是由數(shù)十億個神經(jīng)細胞組成的器官,我們對這個東西知之甚少,模仿它或許是天下最困難的事情了。

    當計算機出現(xiàn)后,人類開始真正有了一個可以模擬人類思維的工具,在以后的歲月中,無數(shù)科學家為這個目標努力著?,F(xiàn)在人工智能已經(jīng)不再是幾個科學家的專利了,全世界幾乎所有大學的計算機系都有人在研究這門學科,學習計算機的大學生也必須學習這樣一門課程,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現(xiàn)在計算機似乎已經(jīng)變得十分聰明了。

    人工智能始終是計算機科學的前沿學科,計算機編程語言和其它計算機軟件都因為有了人工智能的進展而得以存在

    四、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歷程可分為形成期和發(fā)展期

    1950-1970年代,人工智能的”推理時代“。這一時期,一般認為只要機器被賦予邏輯推理能力就可以實現(xiàn)人工智能。不過此后人們發(fā)現(xiàn),只是具備了邏輯推理能力,機器還遠遠達不到智能化的水平。1970-1990年代,人工智能的”知識工程“時代。這一時期,人們認為要讓機器變得有智能,就應該設法讓機器學習知識,于是專家系統(tǒng)得到了大量的開發(fā)。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把知識總結出來再灌輸給計算機相當困難。舉個例子來說,想要開發(fā)一個疾病診斷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首先要找好多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總結出疾病的規(guī)律和知識,隨后讓機器進行學習,但是在知識總結的階段已經(jīng)花費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機器只不過是一臺執(zhí)行知識庫的自動化工具而已,無法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水平進而取代人力工作。2000年至今,人工智能的”數(shù)據(jù)挖掘“時代。隨著各種機器學習算法的提出和應用,特別是深度學習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希望機器能夠通過大量數(shù)據(jù)分析,從而自動學習出知識并實現(xiàn)智能化水平。這一時期,隨著計算機硬件水平的提升,大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的發(fā)展,機器采集、存儲、處理數(shù)據(jù)的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特別是深度學習技術對知識的理解比之前淺層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Alpha Go和中韓圍棋高手過招大幅領先就是目前人工智能的高水平代表之一。

    以上就是關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歷程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人工智能崗位需求(人工智能崗位需求表)

    人工智能就業(yè)崗位有哪些(學人工智能畢業(yè)后到哪里就業(yè))

    如何開個人工作室(個人工作室要交稅嗎)

    美麗鄉(xiāng)村規(guī)劃設計案例(美麗鄉(xiāng)村規(guī)劃設計案例就屬唐語磚雕景觀全國設計案例)

    每月一主題企業(yè)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