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xué)院 > 十大排名 > 專題列表 > 正文
中國篆刻家十大排名名字(中國篆刻家十大排名名字大全)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中國篆刻家十大排名名字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wù)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guān)業(yè)務(wù)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古代著名篆書書法家及其作品
1、李斯
李斯,李氏,名斯,字通古。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蘆岡鄉(xiāng)李斯樓村)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和書法家。作品有《會稽銘文》、《嶧山刻石》、《泰山石刻》。
《會稽刻石》是秦始皇巡游會稽時,為了祭奠大禹,宣揚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書銘文,刻石記功的石碑。這篇文章在文體上屬于銘文,四字一句,三句一韻。莊重凝煉,是銘文文體的代表作。
《嶧山刻石》傳為秦相李斯所書。《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載"始皇二十八年東行郡縣,上鄒繹山,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遂有此碑。
《泰山石刻》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兩刻辭均為李斯所書?,F(xiàn)僅存秦二世詔書10個殘 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又稱"泰山十字"。
2、李陽冰
他所書寫的篆書,"勁利豪爽,風(fēng)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后身。"甚至被后人稱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作品有《縉云縣城隍廟記碑》、《拪先塋記》、《般若臺銘》等。
《縉云縣城隍廟記碑》是李陽冰擔(dān)任縉云縣令時,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本縣城隍祈雨有應(yīng)之后篆寫刻石的。
《拪先塋記》是 唐大歷二年(767年)李季卿撰文,高171厘米,寬79厘米。14行,行26字?,F(xiàn)存西安碑林。原碑唐大歷二年(公元767年)刻的。拪,是遷字的古字。因為李季卿迷信風(fēng)水,把他祖先的墳?zāi)?,由灞河岸遷到風(fēng)棲原。碑文即記此事。
《般若臺銘》是此為李陽冰留下的摩崖刻石。筆致屈曲回環(huán),變化開闔,龍蛇盤踞,飽含蒼勁之力,雄渾之氣。寫篆書,圓活姿媚易取,勁利豪爽難得,李陽冰兼而有之。無怪當(dāng)時人求他篆寫碑額,以莊嚴(yán)其容,壯大其勢唐李陽冰般若臺銘圖。
3、鄧石如
鄧石如(1743-1805),安徽懷寧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chuàng)始人。作品有《江流有聲斷岸千尺》、《我書意造本無法》、《淫讀古文日聞異言》等。
4、吳昌碩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作品集有《壽山老坑巧色雕獅鈕》、《作了天下事》、《讀遍千古書》、《好學(xué)為福》、《黑青田》、《吳昌碩畫集》、等。
5、趙之謙
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趙之謙的篆刻成就巨大,對后世影響深遠(yuǎn)。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畫家都從他處受惠良多。著《國朝漢學(xué)師承續(xù)記》、《補環(huán)宇碑訪錄》、《勇廬閑話》、《二金蜨堂印存》、《輯雅堂詩話》、《梅庵集》、《悲庵居士詩膡》等。
二、著名小篆家都有誰
汪啟淑
(1728一1800)清代篆刻鑒別家.字慎儀,號秀峰,,安徽歙縣人.官兵部職方
可郎中.酷愛印章,自稱印癖先生.僑寓杭州,家有「開萬樓上藏善本書數(shù)千種, 搜有周秦至元明印章數(shù)萬鈕.與同里丁敬,黃易,金農(nóng)等極為友善.輯有《飛鴻 堂印譜》五集,《漢銅印叢》十二卷等多至二十馀臺.另有《續(xù)印人傳》八卷,《水 曹清暇錄》,《小粉場日記》等.
潘西鳳
清代篆刻家.字桐岡,號老桐,別號天姥山樵,浙江新昌人,僑居揚州. 約創(chuàng)作活動於乾隆(1736一1795)的.為王良常弟子.與鄭燮,等友善.精篆刻, 古拙有致.并擅刻竹制印章,分貽戚友.子封,字小桐,亦善刻竹印.
桂馥
(1736-1805) 清代篆刻家,文字訓(xùn)詁學(xué)家.字末谷,號冬卉,別署瀆井復(fù)民,
山東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登進(jìn)士,宮云南永平縣知縣.藏書甚富,好
考訂文學(xué)源流.篆刻宗秦漢璽印,刀法挺拔,不求時尚,非至好不能得其所刻,
作品流傳至少.研究語言文字之學(xué),取《說文解字》與古代諸經(jīng)典文義相參校.
著有《繆篆分韻》五卷,《續(xù)三十五舉》,《說文義證》等.
喬林
清代篆刻家.字翰園,號西墅,晚號墨莊江蘇如皋人.善篆隸書.篆刻師法許容, 頗負(fù)時譽;善刻晶,玉,瓷何等北各臻其妙.側(cè)款作行草,間亦刻隸.亦工畫.
子昱,字丹輝,號錦潭.篆刻承家學(xué),兼長水墨蘭竹.
張燕昌
(1738一1814)清代篆刻家.字芑堂,號文漁,一作文魚,別號金粟山人,浙江海鹽人.優(yōu)貢生,舉孝廉方正.篆刻拜丁敬為師.工篆,隸,能飛白,擅金石
文字考證.晝蘭得陳古白意.著有《金石契》,《飛白書隸》,《石鼓文存》及《芑 堂刻印》.
鞠履厚
清代篆刻家.字坤皋,又字樵霞,別號一草主人.奉賢(今屬上海市)人.篆刻工
整秀麗,功力極深.與其表兄王玉如,均為云間(今上海市松江)篆刻名手著有《坤
皋鐵筆》二卷.
董洵
(1740-?)清代篆刻家.字企泉,號小也又號念巢.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曾官通判,棄官后,落拓京師,賣印為生.與同時人余集,黃鉞,趙秉沖,羅聘等友 善,為羅聘刻印獨多.所作雖事法秦漢,但結(jié)構(gòu)多變化,無妍媚之態(tài),別有新意. 刻款亦瀟灑自然.善書,工蘭竹.嘉慶十七年(1812)尚在世.著有《小池詩鈔》, 《多野齋印說》,《石壽軒印譜》.作品欣賞
陳克恕
(1741一1809) 清代篆刻家.字體行,號目耕,又號吟香,健清,妙果山人 等,浙江海寧人.善篆隸書,篆刻學(xué).其篆刻頗為工穩(wěn),惜較板滯,缺少變 化,流傳作品不多.著有《存幾希齋印存》四卷,《篆刻針度》八卷,《篆 學(xué)示斯》二卷,《篆體經(jīng)眼》二卷等.
蔣仁
(1743一1795)清代篆刻家.原名奉,字階平,后得「蔣仁」古銅印,乃更名,
號山堂,別號吉羅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篆刻師法丁敬,參以
已意,於流利中見樸茂,且以顏體行楷刻側(cè)款,別有風(fēng)致.與丁敬,黃易,奚岡
齊名.為「西冷八家」之一.兼善書法.作品欣賞
鄧石如
(1743一1805) 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原名琰,又字頑伯,一件完伯,別號 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懷寧人.精四體書.篆書得漢碑篆額及唐李陽冰《三 墳記》等篆字的體勢筆意,沈雄樸厚,自成面目,一洗刻板拘謹(jǐn)之風(fēng).曾書《黃 鶴樓詩軸》,《晚眺峻爽樓詩軸》,《四體書屏》,《滄海日長聯(lián)》等.篆刻得力於書 法,蒼勁莊重,流利清新,使當(dāng)時局限於取法秦漢璽印的風(fēng)氣為之一變,世稱「鄧 派」,亦稱「皖派」.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子傳密,原名尚璽,字守之, 號少白,亦工篆,議和篆刻,能傳家法.作品欣賞
巴慰祖
(1744-1793)清代篆刻家.字雋堂,晉堂,號予籍,又號子安,蓮航等,安徽
歙縣人.生於乾隆九年,卒於乾隆五十八年.富收藏,工書畫.篆刻初宗程邃,后於書體章法,有所改進(jìn),所作構(gòu) 思精密,用刀挺秀,自具面目.嘗摹刻《顧氏集古印譜》,將其中部份秦漢印輯 成《四香堂摹印》二卷,精心細(xì)作,幾可亂真.復(fù)有《百壽圖印譜》一卷.
作品欣賞
林德樹
清代篆刻家.字德樹,號雨蒼,別號桃花洞口漁人,晚號晴坪老人,福建福州人. 篆刻結(jié)構(gòu)工穩(wěn),章法安詳,側(cè)款作行楷.著有《印商》二卷.
黃易
(1744-約1802) 清代篆刻家,書晝家.字大易,號小松,秋盦,浙江仁和(今
杭州)人.篆刻醇厚淵雅,與丁敬并稱「丁黃」,為西冷八家之一.擅山水,筆墨
清篇,亦寫墨悔.曾作《看潮圖「《溪水清遠(yuǎn)圖》,《李竹懶詩意圖》,《墨悔圖和《仿元人觀瀑圖》等.傳世畫還有《悔花圖》,《開河舟中詩意扇》等,現(xiàn)藏北京 故宮博物院.工隸書,沈著有致;兼喜集金石文字.官山東濟寧府同知時,廣搜 碑刻,繪有《訪碑圖》,并著《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等.與丁敬,蔣仁,奚岡齊 名.作品欣賞
奚岡
(1746一1803) 清代篆刻家,書畫家.初名鋼,字純章,號鐵生,又號蘿龕,蝶野子,別署鶴渚生, 蒙泉外史,蒙道士,奚道士,散木居士,冬花庵主,原籍安徽新安(今歙縣),寓浙江杭州西湖.擅篆刻,宗秦漢,師法丁敬,并有發(fā)展,風(fēng)格清雋,為浙派印人之杰出者.與丁敬,黃易,蔣仁齊名,為杭郡四名家;再加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合為西冷八家.
亦工詩善書,長於繪事,性孤介, 非其人不予.書兼工四體,真書法褚遂良,古隸筆意超逸,高出流輩.山水瀟灑 清潤,得董其昌法.老年入李流芳一派.花卉有惲壽平氣韻,蘭竹亦超脫,為浙 中晝家巨擘.曾作《溪山素秋圖「《蕉竹幽蘭圖》,《春林歸翼圖》等軸.傳世畫 還有《蕉林學(xué)書圖》卷,《題襟館圖》卷,現(xiàn)均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著有《冬花庵燼馀稿》.作品欣賞
張開福
清代篆刻家.字質(zhì)民,號石匏,晚號太華歸云叟,浙江海鹽人.張燕昌子.工畫 蘭,精篆刻,宗家法.家貧,常遨游,所至搜訪殘闕於荒煙叢棘中,偶有所獲, 必手拓以返.故其學(xué)亦旁及考證金石.著有《山樵書外紀(jì)》一卷等.
胡唐
(1765-?)清代篆刻家.初名長庚,字子西,別署城東居士,安徽歙縣人.約生於清乾隆三十年,卒年不詳.巴慰祖外甥.工書法篆刻一如其舅,風(fēng)格婉約清麗,小行書側(cè)款尤精絕.道光六年 (1826)尚在世.并無印譜傳世,程芝華曾摹刻巴,胡作品成《古蝸篆居印述》巴胡兩家,以精嚴(yán)取勝,趙之謙甚為稱贊,并且也受了他們的影響.作品欣賞
翁大年
(1760一1842)清代篆刻家.初名鴻字叔鈞,又字叔均,號陶齋,江蘇吳江人.
精考證,篆刻取法秦漢,結(jié)體工致妥貼.側(cè)款作小楷,頗有韻致著有《古官印志》 八卷,《古兵符考》八卷,《泥封考》二卷,《陶齋金石考》二卷,《瞿氏印考辨證》 一卷,《舊館壇碑考》二卷,《陶齋印譜》二卷.
陳豫鍾
(1762-1806)清代篆刻家.字浚儀號秋堂,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生於清乾隆二十七年,卒於嘉慶十一年.篆刻早年師法 文彭,何震,后學(xué)丁敬,工整秀致,側(cè)款尤為清麗.為西冷八家之一.亦能書晝, 善松竹.與陳鴻壽齊名,世稱「二陳」.著有《求是齋集》,《今古畫人傳》,《明畫姓氏韻編》等,篆刻作品收錄於《西泠八家印譜》中.作品欣賞
錢善揚
(1765-1807)清代篆刻家.字順父,又作順甫,又字慎甫,號幾山,又號麂山,浙江秀水(今嘉興)人.錢載之孫篆刻取法秦漢,蒼茫古樸,在疏
密處理上亦別出心裁,作品流傳極少.晝善墨竹,得其祖法,亦具奇趣.與
同里文鼎同學(xué),極友善.著有《幾山吟稿》.
文鼎
(1766-1852)清代篆刻家,畫家.字學(xué)匡,號后山,別號后翁,浙江秀水(今嘉興)人.顏所居曰「停云舊筑」.文宗咸豐元年(1851)徵舉孝廉方正,不亂篆刻謹(jǐn)嚴(yán),章法二億,得文彭遺言.亦精刻竹,所刻扇骨或臂擱,皆自作書晝.善山水,松石,師法文徵明,亦秀麗絕俗,曾作《張琴和古松圖》,《桐華書屋圖》《榴花蒲酒圖》,《虬松圖》等.
傳世晝還有嘉慶二十五年(1820)作《梅華水榭圖》軸,圖錄於《名人書畫》;道光四年(1824)作《梅蘭綺石圖》軸,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精鑒別,富收藏,曾得漢元延三斗鋗,因顏其室曰「三斗鋗齋」.與同
里錢善揚為同學(xué),論書讀晝,往還甚密.著有《五字不損本詩稿》.
陳鴻壽
(1768一1822)清代篆刻家,書晝家,制陶家.字子恭號曼生,又號曼公,別號種榆道人,夾谷亭長,浙江錢塘(今杭州)人.陳士播孫.仁宗嘉慶六年(1801)拔貢,官淮安同知.篆刻繼杭郡四名家丁敬,奚岡,黃易,蔣仁.取法秦漢,擅切刀,縱肆爽利,浙中人多宗之,并對后來取法浙派者影響頗深.為西冷八人家之一.官溧陽縣時,曾設(shè)計有紫砂壺樣十八式,由制陶家楊彭年為之制茶具,經(jīng)其刻詩詞書書壺身刻「阿曼陀室」銘文,風(fēng)行一既有「曼生壺」之稱.亦擅竹刻,篩亂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
詩文書晝皆以資勝,以學(xué)古受知於阮元,尤嗜摩崖碑版.行楷有法臣,八分書簡占超逸.畫山水不著筆,悠然意遠(yuǎn),在姚云東(公綬),程孟陽(嘉燧)間,兼工花卉,蘭竹,與陳豫鍾齊名,世稱「二陳」.著有《種榆仙館印譜》,《桑連理館集》等.1935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陳曼生花卉冊》影印本.作品欣賞
高塏
(1769-1839) 清代篆刻家.字子高,號爽泉,浙江杭州人.曾為阮元幕客.篆刻宗浙派,秀勁有法.書法秀麗絕俗,頗見功力,又善小楷.曾手寫薛氏鐘鼎款識并釋文考證.
瞿中溶
(1769-1842) 清代篆刻家.字鏡濤,號木夫,又號萇生,晚號木居士,江蘇定(今屬上海市)人.同里錢大昕之婿.仁宗嘉慶十九年(1814)進(jìn)士,官湖南布政司理問.廣搜訪,富收藏,工書晝,好篆刻,尤精金石考證之學(xué).生平勤於著述,故書晝篆刻作品存世較少.著有《漢金文篇》,《湖南金石志》,《吳郡金石志》,《集古官印考人《集古虎符魚符考》,《古玉圖錄》,《弈載堂文集》,《古泉山館集》等.
孔千秋
清代篆刻家.原名廣居,號瑤山,作瑤珊,堯山,江蘇江陰人.約創(chuàng)作活動於乾隆(1736-1795)間.因得「孔千秋」?jié)h銅印一枚,遂改名千秋.又得奇石一座,巒壑幽邃,有文徵明署刻瑤山二字,因號瑤山.通六書,工篆,隸.篆刻師秦漢鑄印,工整滔勁;摹刻碑帖,尤能傳神.畢沅《經(jīng)訓(xùn)堂法帖》,多為其手刻.著有《說文疑疑》,《玉臺印譜》.其子昭孔,孫顯三,均以篆刻世其業(yè).
徐同柏
(1775一1860或1854) 清代篆刻家.原名大樁,字籀莊,又字壽藏,浙江嘉興人.得舅氏張廷濟指授.精研六書,篆籀,多識古文奇字.廷濟所用 印,多出其手,得古器,必與之考證..著有《從古堂款識學(xué)》十六卷,《從古 堂吟稿》等.
孫均
(1777~1826) 清代篆刻家.字古云,又字詒孫,浙江杭州人.篆刻宗陳鴻 壽,有育勁渾樸之趣,善晝花卉,得徐渭,陳道復(fù)筆意.中年奉母南歸, 僑寓吳門(蘇州).
屠倬
(1781~1828)清代詩人,畫家,篆刻家.字孟昭,號琴塢晚號淺園,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仁宗嘉慶十三年(1808)進(jìn)士.任江蘇儀徵縣令時,以紡織之具教民,頗得民心.道光元年(1821),官至袁州知府.善畫山水遠(yuǎn)宗董源,米芾,近師奚岡.意境開拓,筆墨蒼潤,有融渾秀逸之氣.兼工花卉蘭竹,金石篆刻亦具功力.篆刻宗陳鴻壽,用單刀刻邊款,得自然渾仆之趣.傳世作品有嘉慶七年作《蕭寥溪煙圖》軸.十七年作《墨竹圖》軸,均圖於《金石家書畫一集》;二十四年作《墨梅屏》,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亦工詩,著有《是程堂集》
楊澥
(1781~1850)清代篆刻家.原名海,字竹塘,又字竹唐,號龍石,晚號野航,別號石公山人,江蘇吳江人,深研金石考據(jù),并善刻竹.篆刻早年學(xué)浙派,后重秦,漢,力矯嫵媚之習(xí),自有特點.晚年刻正書,隸書側(cè)款,得漢魏六朝碑刻遺意.著有《楊龍石印存》二卷.
趙之琛
(1781~1860)清代篆刻家,晝家.字次閑,號獻(xiàn)父,別號寶月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精心嗜古,遂金石之學(xué),篆刻早年師法陳鴻壽,后以陳豫鍾為師,兼取各家之長,以工整挺拔出之,尤以單刀著名.為西冷八家之一.亦工書善晝,媲美奚岡.山水師黃公望,倪鉆,以肅疏幽淡為宗.花卉筆意瀟灑,點色清雅,饒有華邑神趣.間作草蟲,隨意點染,體態(tài)畢肖,為寫生能手.晚年喜晝佛像.傳世作品有道光十七年(1837)作《南極老人圖》軸,圖錄於《中國名晝寶鑒二十年作《大士圖》,圖錄於《金石家書晝集》;三十年作《悔花幽篁圖》 圖錄於《藝林月刊》第八期.著有《補羅迦室印譜》.作品欣賞
馮承輝
(1786~1840) 清代篆刻家.字少眉,又字少糜,號伯承,別號老糜,眉道人,悔花晝隱,松江(今屬上海市)人.篆刻取法秦漢,旁及浙院兩派,所作能出新意,自成面目.工晝?nèi)宋?花卉,而晝梅有獨到處.著有《古鐵齋印譜》,《印學(xué)管見》,《歷朝印識》,《題晝小稿》等.
王應(yīng)綬
(1788~1841)清代篆刻家.一名日申,號子若,江蘇太倉人,王原祁裔孫.精篆刻,工篆,隸書,善畫山水,并皆佳妙.嘗應(yīng)葛廉山之聘,以硯石百馀方,縮摹漢硯刻成《百漢硯碑》,神態(tài)畢肖.
達(dá)受
(1791~1858)清代篆刻家,書晝家.僧人.字六舟,,別號寒泉,南屏退叟等,浙江海昌(今海寧)人.俗姓姚,為白馬寺僧;一說本姓陳,名畯.善篆刻,尤精摹拓古器,碑帖,阮元譽為「金石僧」.工篆,隸書,擅山水,花卉,得青籐老人縱逸之風(fēng).曾作《群仙祝壽圖》;傳世晝跡有《墨悔圖》,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亦好收藏,精鑒別,曾筑磨磚作鏡室及墨王樓以儲古物,所藏唐代懷素《小字千
文》真跡,為稀世珍寶.因追慕懷素以蕉葉代紙練字而名所居曰「綠天廣」,乃自號「小綠天庵僧」.與何紹基,戴熙交往甚密.曾主持杭州西湖凈慈寺,蘇州滄浪亭大云庵.著有《小綠天庵吟草》,《寶素室金石書畫編年錄》,《山野紀(jì)事詩》等.
黃學(xué)圮
清代篆刻家.字孺子,號楚橋,江蘇如皋人.篆刻工整有法度,大小篆咸能得其生趣.嘉慶,道光(1796-1850)間著有《歷朝史印》,朱珪,陶澍,石韞玉,梁帝鉅為之作序.除《歷朝史印》十卷外,另著有《楚橋印稿》四卷.
程庭鷺
(1796~1858)清代畫家,篆刻家.字序伯,號蘅鄉(xiāng),紅蘅生,夢盦等.嘉定(今屬上海市)人.早歲問業(yè)於陳文述(1771-1843),居蘇州多年.工詩詞駢文,并擅丹青.畫山水從文徵明入手,筆墨勁秀者居多.后得錢杜指授,清蒼雅秀,近李流芳.篆刻上溯秦漢,有《小松園閣印本》.傳世作品有咸豐六年(1856)作《為秋谷寫山水》軸,圖錄於《金石家書畫集》;同年作《仿王奉常設(shè)色》扇面, 圖錄於《歷代名人扇集》.著有《練水畫徵錄》,《篛庵畫塵》等.
吳熙載
(1799~1870) 清代篆刻家,晝晝來.原名廷颺,字讓之,號晚學(xué)居士,方竹丈人,江蘇儀徵人.工四體書,尤精篆,隸,溫婉圓健.篆刻學(xué)鄧石如,并參漢印,於遒凝練中見流暢.
曹世模
清代篆刻家.字子范,號山彥,浙江秀水(今嘉興)人.篆刻取法秦漢,謹(jǐn)嚴(yán)古樸,頗有韻致.又善刻竹.嘗摹秦漢官私印為《強勉齋印譜》二卷.兄世楷,號芹泉,亦工篆刻及鐫竹木.
何昆玉
清代篆刻家.字伯瑜,廣東高要人.篆刻師法秦漢,旁及浙派,所作謹(jǐn)嚴(yán)渾厚,時出新意.尤擅模拓彝器,嘗客山東濰陳介祺家,得見陳氏所藏古物,賞奇析疑,見聞日廣,鑒別遂精.輯有《吉金齋古銅印譜》六卷.
張辛
(1811~1848) 清代篆刻家.原名辛有,字受之,浙江海鹽人.張燕昌從子,張廷濟侄,嘗為廷濟刻印,極受稱賞.廷濟清儀閣中收藏金石艾字甚富,受之得窺珍秘,其藝日進(jìn).兼善刻竹,蒼勁渾樸,別有生趣.
吳咨
(1813~1858) 清代篆刻家.字圣俞,又字曬予,江蘇武進(jìn)人.曾學(xué)於李兆洛,工篆,隸書.能晝花卉,魚鳥,得惲壽平神趣.尤精篆刻,所見金石文字,秦漢碑版極多,故所作多字印與筆晝繁復(fù)之字,處理妥貼舒暢.曾寄居江陰陳式金家,為其刻印頗多.著有《續(xù)三十五舉》及《適園印存》二卷,《適園印印》四卷.
陳介祺
(1813~1884)清代篆刻家,鑒別家.字壽卿,號簠齋,別號海濱病叟,山東濰縣(今濰坊)人.富收藏,精鑒別.工書法,以顏真卿筆意出入鐘鼎文字,自成一家.生平好占文字,與吳式芬,潘祖蔭,吳云,吳大澄等,文字之交甚密.因藏有十鐘,名其齋曰「十鐘山房」.又以三代璽及秦漢印萬馀方,輯成《十鐘山房印舉》.
胡震
(1817~1862)清代篆刻家.字伯恐,不恐,號鼻山,別號胡鼻山人,富春山人,富春大嶺長,浙江富陽人.對篆,隸之學(xué),造詣均深,尤工隸書.所作有亂頭粗服,天真自然之致.與錢松往還甚密.同治元年(1862)卒於滬上.
錢松
(1818~1860)清代篆刻家.字叔蓋,號耐青,鐵廬,別號末道士,西郭外史,云居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流寓上海.善書法,能山水,花卉.精鑒別,工篆刻,為西冷八家之一.曾摹漢印二千方,所刻雄渾淳樸,在浙派中別具面目.著有《未虛室印譜》,《鐵廬印譜》.傳世晝跡有咸豐七年(1857)作《梅竹圖》軸,圖錄於《名人梅花集》;八年作《仿黃子久山水圖》軸,圖錄於《金石家書晝集》;同年又作《仿白玉蟾梅花圖》軸,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作品欣賞
江尊
(1818~1908) 清代篆刻家.字尊生,號西谷,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晚寓吳中.工篆刻,為趙之琛弟子,傳乃師衣缽.戴熙,黃谷原為其作《西谷 圖》卷,均名流題詠.
孫三錫
清代篆刻家.字桂山,又字桂珊,子寵,號懷叔,別號碧壺生,華南逸史,浙江平湖人;一說晚徙海鹽;平湖,海鹽,明清時均屬嘉興府.官陜西蟄厔縣丞.工書法,學(xué)孫過庭.善刻竹;篆刻師陳鴻壽,渾樸遒勁,頗有韻致.善晝花鳥,為江介門生,亦清麗絕俗.
徐三庚
(1826~1890)清代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詵郭,號井疊,又號袖海,別號金疊山民,似魚室主,馀糧生,浙江上虞人.善篆,隸,常用《吳紀(jì)功碑》體勢入印,在吳熙載,趙之謙外,能另辟面目.刻款運刀熟練,不加修飾,有生辣遒勁之致.著有《金疊山民印存》二卷.作品欣賞
趙之謙
(1829~1884) 清末篆刻家,書晝家.初字益甫,號冷君,后改字偽叔,號悲盦,憨寮,無悶,鐵三,梅盦,浙江會稽(今紹興)人.文宗咸豐九年(1859)舉人.歷官江西鄱陽,奉新,南城等知縣.博古通今,與文人周白山(字雙庚,號四雪,馀姚人)相友善.精篆刻,初學(xué)浙,院二派,后突破秦漢璽印規(guī)范,吸取古錢幣,鏡銘及碑版等篆字入印,章法講究,吉勁渾厚,閑靜遒麗,別創(chuàng)新格,印側(cè)刻晝像,亦屬首創(chuàng).
書法初學(xué)顏真卿,兼習(xí)南北二派,一度去揚州鬻字,未得時賞,折回后苦心精思,悟徹書畫合一之旨,求筆訣於古今人書,得包世臣,張琦的論著,而知鉤捺拒送,萬毫齊力之法,遂專力於篆隸八分,參以六朝造像,隸書師法鄧石如,以魏碑筆勢寫行書,日臻神妙,創(chuàng)立自己面目.擅晝花卉蔬果,筆墨酣暢,水墨交融,設(shè)色濃艷,有寬博淳厚之趣,揉合徐渭,原濟,李鱔諸家而抒出已意,開清末寫意花卉新風(fēng).
傳世作品有《秋葵芭蕉圖》軸,《菊花圖》軸,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繡球圖》軸,《山茶梅石圖》軸,藏遼寧省博物館.著有《二金蝶堂印譜》,《補環(huán)字訪碑錄》,《六朝別字記》等.曾總纂《江西通志》.1935牢上海中華書局出版《趙偽叔花卉冊》影印本.作品欣賞
王石經(jīng)
(1833~1918) 清代篆刻家.字西泉,一字君都,別署甄古齋主,山東濰縣人.與同里陳介祺交善,得窺其所藏三代器物,璽印,陶,瓦等,因?qū)θ?秦漢文字,極有研究.所作篆法運刀,能合古制.刻古璽,有三代鼎彝末經(jīng)剔刷的款識之生辣感.治漢印,規(guī)炬準(zhǔn)繩,寧靜平穩(wěn),頗有清氣,惜呈疲軟.著有《甄古齋印譜》(又名《西泉印存》).
王爾度
清代篆刻家.字頃波,江蘇江陰人.極膺服鄧石如的書法,篆刻,所刻所書均以鄧氏為宗,曾摹刻鄧印為《古悔閣仿完白山人印謄》二卷.
王云
清代篆刻家.字石香,號石薌,江蘇蘇州人.篆刻章法工穩(wěn),用刀挺勁,時有新意;側(cè)款作行楷及隸書,秀麗有致.同里曹秋舫將所藏古器編為《懷米山房吉金圖》時,其器形及銘文均由石香手摹於石.
胡钁
(1840~1910) 清代篆刻家.字匊鄰,號老匊,匊,一作菊,別號晚翠亭長,浙江崇德(今桐鄉(xiāng))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年,卒於宣統(tǒng)二年,享年七十一歲.工詩,善書,精刻印刻竹.得力於漢玉印,鑿印詔版.所作白,匠心獨運能於疏落中見緊湊,得自然之趣.曾摹刻宋拓《圣教序》,《麻姑仙壇記》及《醴泉銘》不失神韻.刻竹木一如刻石,不以平底光潔取勝,而著眼傳神,故亦以刻竹家著名.著有《不波小泊吟草》,《晚翠亭印儲》.作品欣賞
三、中國當(dāng)代著名書法家有哪些 中國當(dāng)代有哪些著名書法家
1、啟功:啟功是我國當(dāng)代著名的書法家、畫家和教育家,也是著名的國學(xué)大師和北京十大詩人之一,他不僅在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研究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對書法也有非常精深的研究,創(chuàng)作有多部書法理論著作。
2、潘主蘭:潘主蘭先生也是我國當(dāng)代著名的書法篆刻家,他一生致力于甲骨文字的研究,創(chuàng)作了很多的甲骨文書法作品,在我國當(dāng)代書法領(lǐng)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他還是第一屆中國書法蘭亭終身成就獎的得主。
3、王學(xué)仲:王學(xué)仲是1925年出生于山東的中國著名書畫家,他十分博學(xué)多才,不僅精通文學(xué)、繪畫和哲學(xué),在書法上也有著很高的成就,他極為擅長行草書,書法功底十分深厚,還曾受邀前往日本國立筑波大學(xué)講學(xué)。
4、李鐸:李鐸是1930年出生于湖南省的中國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風(fēng)格既蒼勁挺麗,又舒展流暢,不僅在中國當(dāng)代書法界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國外也很受歡迎。
5、沈鵬:沈鵬是出生于1931年江蘇省江陰市的中國當(dāng)代著名書法家、詩人和美術(shù)評論家,他擅長隸書和楷書等書體,極為精通行草,他的書法作品遍及世界各大洲,在國內(nèi)外都有著很高的聲譽。
6、歐陽中石:歐陽中石出生于1928年山東省泰安市,是當(dāng)代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教育家和學(xué)者,他的書法風(fēng)格就和他的為人一樣沉著端莊,俊朗飄逸,觀賞他的作品就像欣賞高山流水一般,他也獲得了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終身成就獎。
7、孫其峰:孫其峰是出生于1920年山東省的中國著名書畫家和藝術(shù)家,他自幼酷愛書畫,也十分喜愛書法和篆刻,在書法上他擅長小篆、隸書、行書、草書等各種書體,在草書和行書上取得的成就最高。
8、沙曼翁:沙曼翁是出生于1916年江蘇鎮(zhèn)江的中國著名書法篆刻家和金石學(xué)家,也是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的得主之一,他在書畫篆刻等領(lǐng)域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他的書法風(fēng)格既古樸典雅,又蒼勁秀逸。
9、姚奠中:姚奠中出生于1913年山西省運城市,是當(dāng)代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教育家和國學(xué)大師,他擅長小篆、隸書、行書、楷書等各種書體,曾受邀為當(dāng)代歷史人物題書寫牌。
10、尉天池:尉天池是出生于1936年安徽省碭山縣的中國當(dāng)代著名書法家,位列當(dāng)代書法家前十名,他擅長草書、行書、楷書等各種書體,尤為擅長行草,他的書法風(fēng)格蒼勁渾厚,瀟灑豪放,曾多次受邀為國際書法展提供作品。
四、河南籍篆刻名家
李剛田:1946年3月生,河南洛陽人。號倉叟,室名寬齋、石魚齋。中國當(dāng)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書法篆刻理論家?,F(xiàn)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協(xié)篆刻藝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員、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鄭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
以上就是關(guān)于中國篆刻家十大排名名字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jìn)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中小企業(yè)品牌有哪些(中國前100名中小企業(yè)排名)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