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營銷推廣 > 專題列表 > 正文
古至今(古至今來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古至今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有小程序、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和批量生成器
問友Ai官網: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從古至今,中國至今一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
一共有16個朝代: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zhàn)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tǒng)一六國,之后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速記口訣: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從古至今,中國至今一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
14個朝代,分別是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清王朝(1644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tǒng)一政權,也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帝制國家。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后金”。
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占北京,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打敗大順農民軍;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的統(tǒng)治者。
擴展資料:
唐王朝(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統(tǒng)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淵建立,定都長安(今西安)。并且設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等等陪都。627年,李世民登基后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則天以周代唐,史稱武周,705年神龍革命后恢復大唐國號。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經濟雄厚,軍事強盛,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開創(chuàng)了全盛的“開元盛世”。安史之亂后,國力日趨衰敗。
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從此中國進入了進入五代十國(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與后周,十國指的是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荊南、北漢)時期。
唐朝滅亡原因:
1、邊患不斷(如安史之亂、安南叛亂、外有吐蕃入侵等),藩鎮(zhèn)割據。
2、宦官專權(如李輔國等),黨爭內耗(如牛李黨爭)。
3、長年戰(zhàn)亂嚴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統(tǒng)治力量,阻礙了經濟發(fā)展,引起農民起義與外族入侵。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這才是真正的學歷史:中國各朝代滅亡原因
從古至今的朝代先后順序
從古至今的朝代先后順序如下:
1、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
2、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3、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共計:791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共計:1年
6、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共計: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共計:16年。
8、玄漢:公元23-25年,共計: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共計:196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共計: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共計: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共計:54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共計: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計: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共計:268年。
21、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共計37年。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至今。
擴展資料:
一、朝代由來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chuàng)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朝代名稱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lián)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chuàng)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于創(chuàng)建者原始政權統(tǒng)治的區(qū)域;源于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二、朝代歌訣
1、第一種
三皇五帝夏商周,歸秦及漢三國謀。
晉終南北隋唐繼,五代宋元明清華。
2、第二種
夏商西周繼,春秋戰(zhàn)國承。
秦后西東漢,三國西東晉。
兩晉南北朝,隋唐大一統(tǒng)。
五代和十國,宋遼與夏金。
元明清三代,中國疆土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歷史朝代
中國古代到現(xiàn)代的朝代從古至今依次順序是什么?
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楚、西漢、新莽、玄漢、東漢、三國、晉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朝、元、明、清。
一、朝代順序列表
1、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2、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3、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共計: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8、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共計:54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二、朝代資料
1、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于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chuàng)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qū)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統(tǒng)治者在位時稱“后”,去世后稱“帝”),延續(xù)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后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2、商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于鳴條之戰(zhàn)滅夏后,以“商”為國號,在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后裔盤庚遷殷后,國都才穩(wěn)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后相傳17世31王,延續(xù)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戰(zhàn)被周武王擊敗后自焚而亡。
3、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tǒng)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國后開始對外擴張,先后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蒙哥汗去世后,引發(fā)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tǒng)”。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zhàn)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zhàn)亂局面。之后元朝持續(xù)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zhàn)爭、元越戰(zhàn)爭、元緬戰(zhàn)爭、元爪戰(zhàn)爭等。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
后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后北伐驅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4、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發(fā)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1368年初稱帝,國號為大明,定都于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后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歷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fā)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后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歷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占臺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5、清朝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開始,國祚276年。從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起,總計29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
后又平定三藩之亂、統(tǒng)一臺灣,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成就。
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無事,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相對繁榮穩(wěn)定,綜合國力遠勝于漢唐。
鴉片戰(zhàn)爭后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中國人民也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歷史朝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夏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商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明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清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元朝
從古至今中國的歷史朝代有哪些?
中國古代歷史朝代順序: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漢、東漢、三國(曹魏、蜀漢、東吳)、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朝(劉宋、蕭齊、蕭梁、南陳)、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北宋、南宋、遼、金、元、明、清。
具體如下表,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擴展資料
歌訣: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chuàng)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么決定的,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lián)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chuàng)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于創(chuàng)建者原始政權統(tǒng)治的區(qū)域;源于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后,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tǒng)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后,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zhèn))。后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于周原(今陜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后,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鎬(今陜西西安西南),后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中國歷史朝代
以上就是關于古至今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數據快照怎么實現(xiàn)(數據快照怎么實現(xiàn)快捷鍵)
抖音如何看自己作品轉發(fā)次數(抖音如何看自己作品轉發(fā)次數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