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中國該出大作家了(中國該出大作家了嘛)

    發(fā)布時間:2023-03-12 10:44:33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77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中國該出大作家了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3新版文章智能生成器,能給你生成想要的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你只需要給出你的關鍵詞,它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官網: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中國該出大作家了(中國該出大作家了嘛)

    一、中國有如此眾多的優(yōu)秀作家,莫言為何能夠脫穎而出獲得諾貝爾獎?

    莫言拿下諾貝爾文學獎,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他用諾獎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雖然國內讀者對他褒貶不一,拿下的獎項也非常少,但是不可否認莫言的文學水平。國內乃至國外大多數(shù)作家,都表示莫言的作品很好。在風格上形似《百年孤獨》,可又有獨特的中國鄉(xiāng)土特色。

    中國該出大作家了(中國該出大作家了嘛)

    1、莫言作品的特色

    莫言作品大多數(shù)都是針砭時弊,以農村為主要背景。他創(chuàng)作了11部小說,其中只有《蛙》獲得了國內的茅盾獎。然而就在獲得國內最高獎項的次年,他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個人感覺莫言的作品,以針砭時弊為主,諷刺了人性丑惡的一面。而他的作品還有一個特點,能夠得到體制的認可。眾所周知部分作品,是不能進行發(fā)表的。體質和諷刺,向來都是針鋒相對。而莫言卻能憑借自己的實力,滿足兩個特點,可見他的文學水平有多高。

    中國該出大作家了(中國該出大作家了嘛)

    2、余華大加贊賞

    莫言的作品在國內爭議很大,特別是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很多人開始抨擊莫言。很多作家認可莫言的作品,可是也不敢為他發(fā)聲。此時率先站出來的,是大作家余華。余華是國內知名的作家,一部《活著》讓他拿下了國外無數(shù)獎項。而他對莫言的評價,則是“按照文學價值來說,他完全可以拿下十個茅盾獎,當前90%茅盾獎的作品還不如莫言最差的一部作品”。余華的發(fā)聲,讓很多人改變了對莫言的看法,同時也證明了當前國內茅盾獎的爭議。

    中國該出大作家了(中國該出大作家了嘛)

    3、國外的評價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看中了莫言的小說,覺得他的作品是一種“魔幻現(xiàn)實主義”。通過傳說、民間故事、現(xiàn)實的融合,塑造了一個不同的文學王國。有種《百年孤獨》的魔化,卻是地地道道的鄉(xiāng)土文學?;蛟S莫言拿下諾獎,正是憑借著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

    二、中國為什么沒能產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中國作家們?yōu)楹螐闹Z貝爾文學獎誕生至今,近百年來與此項大獎無緣,沒有一人獲此殊榮?在下分析是由下述兩種因素所致:

    一、 外部因素: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fā)地在歐洲,因地域的關系,東、西方價值觀念、審美標準、閱讀愛好等均存在重大差異;評委們懂中文的又極少,不能直接閱讀中文原著,這就勢必對中國作家的入選造成被動的劣勢,形成不利的局面。就像西方人喜歡吃面包、喝牛奶;中國人喜歡豆?jié){、油條,口味愛好相差實在太大!也有如讓廣東人評選美食,南甜北咸,他們絕不會讓東北人愛吃的豬肉燉粉條入選上榜的。還有,評委們看的都是中文作品的英譯本,有些譯本的質量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假如把名著《紅樓夢》翻譯成《躺在紅房子里做夢》,豈不大煞風景,甚至大倒胃口,評委們看了誰會投上一票?

    二、 內部因素:首先是中國作家的作品,在國外宣傳的力度不夠,無論從翻譯的語種及作品的種類、數(shù)量都較少,沒能形成相應的氣勢與規(guī)模;其次是中國作家的作品質量,距世界級的水平可能尚存在一定的距離。如果我們冷靜客觀地把新中國建國以來的優(yōu)秀作品,做一翻認真系統(tǒng)的衡量分析,再與國外獲獎作家的作品近行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中國作家的創(chuàng)作視角還是比較狹隘近視的,創(chuàng)作情緒比較浮躁,功利化的成份多一些,作品的內在質量與世界級作品的水平的確存在一些差距。你的作品本身不行,就怪不到那些藍眼鷹鼻的洋評委們了,不能老是腹議埋怨人家老外有眼不識中國泰山美玉了。把中國文學史橫豎看上幾遍,你就會發(fā)現(xiàn),象曹雪芹、施耐庵、羅貫中那樣當之無愧的真正世界級的大作家,每二、三百年才誕生一位,真可謂鳳毛麟角,不象青菜羅卜年年都冒出幾茬來。也許中國的世界級的文學大師,將來真正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尚在母腹之中,還未降臨到神州大地,那就暫時麻煩不著諾貝爾文學獎的各位評委們了。就象國際田徑百米錦標賽,人家冠、亞軍選手百米速度均在10秒以內,咱的成績還在10秒以上,哪位裁判也不敢冒天下大不韙,把冠軍的獎杯頒給咱們?。?/p>

    其實,文學大獎與田徑比賽還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兩者是不能簡單類比的,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們也有看走了眼的時候。舉個例子,聽說《河灣》是2001年獲過此項大獎的英國作家V、S、奈保爾的代表作品,筆者找來認真研讀兩遍,失望的很,根本未能得到以往閱讀世界級水平作品后的那種良好的閱讀感覺與體驗。當然,它的確是一部很優(yōu)秀的小說,但遠不是世界級水平的杰出作品。其實際水準,在國內至少有幾十部優(yōu)秀作品,都可上陣與其較量一番,一決雌雄。因此,在下奉勸中國作家們,不要把諾貝爾文學獎看得過于神圣公正,高不可攀,那僅僅只是一種世界性文學獎項而已。當然,更不要把它看的過重。大可不必為了獲此大獎而拼命寫作,倘若果真若此,那就本末倒置,失去了寫作的真正意義了。離功利近,距名作遠,幾十年來這樣的教訓,可謂比比皆是。功利性寫作,幫忙或幫閑式的寫作,作家們的急功近利,均是產生名作的一大瓶頸。羅貫中、施耐庵、曹雪芹的寫作年代,一無稿酬,二無什么大獎賽在前方召喚,這些大師們的寫作,完全是擺脫了功利而自發(fā)的寫作。

    世界上有些事情有時就是那么怪、那么邪,在你越朝思夢想望穿秋水想得到時,卻象水中撈月,撈出來的卻是滿腹的失望;當你完全淡忘時,成功的果實卻又會突然落進你的懷里。在下奉勸中國的作家們,把奪取諾貝爾文學獎的理想,丟進沼洼國里去,真正放松身心,拋棄功利,排出干擾,拒絕紅塵世界中的種種誘惑,真正靜下心來為寫作而寫作,也許到時諾貝爾文學獎會主動尋上門來找你的。

    對待諾貝爾文學獎,就象對待其他獎項一樣,中國當代作家們應持平和自然的心態(tài),寵辱不驚,不要急功近利,還是從長計宜,來日放長。假如中國的世界級大作家真正尚在母腹中,還未刮刮墜地,那我們就從容等待,耐心等待瓜熟蒂落,等待收獲季節(jié)的到來。諾貝爾文學獎,現(xiàn)在不拿也罷,將來有一天真該我們拿了,我們就理智氣壯、問心無愧地張開雙臂,迎接這枚金蘋果的從天而降,為中國又一位世界級大作家的誕生而喝彩歡呼。

    假如換個平俗角度來看,就象彩迷們購買彩票期望中幾百萬大獎的眼光,舉目向歐洲大陸眺望過去:諾貝爾文學獎,想說愛你不容易,年年失望年年望,你讓新中國的作家們空望了五十多年,望穿了秋水,望白了一顆顆作家頭顱,你是否太傷中國作家們的自尊和感情了?剃頭的挑子不能老是一頭熱,俺們中國作家從今日起挺直脊梁,敢于對諾貝爾文學獎大聲說不,就象當年魯迅先生那樣,不太感冒你這項文學大獎,俺們現(xiàn)在不領此獎也罷!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呵呵 給你找的 我的感覺就是 中國語言翻譯過去就沒有中國味了 還是中文意境高啊 咱也不必和他們爭那個獎項的 呵呵 我們知道中國有很多好作家就可以了啊

    三、現(xiàn)在中國稱得上大作家的有什么人?

    沒什么人

    王曉波 路遙們是 但都去世了

    其他的 不敢說阿

    余秋雨老先生拋開別的從文字上看還可以 但爭議太大

    四、中國當代文人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建安文學的代表——“三曹”、田園詩人陶淵明

    “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鬼”李賀、多才多藝的王維

    善作諷喻詩的白居易、心有靈犀的李商隱、唐宋八大家

    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寫山水游記的高手柳宗元、一代宗師歐陽修

    詩畫俱工的蘇軾、壯志未酬的愛國詩人陸游、抒寫英雄之詞的辛棄疾

    才華出眾的女詞人李清照、元曲四大家、元代劇壇領袖關漢卿

    首開近代詩風的龔自珍、鼓吹新學的梁啟超、“詩界革命”的旗幟黃遵憲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每到端午佳節(jié),江南一帶都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這是我國人民

    對偉大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國一個貴族

    家庭。青年時期,為了掌握淵博的知識,他如饑似渴的閱讀了大量有關天

    文、地理、歷法、農業(yè)、文學、藝術方面的著作。在刻苦學習的同時,還

    努力鉆研寫作,二十多歲時,他根據楚國祭神的歌詞改寫的《九歌》,傳

    遍了全國 。屈原的學問和才干 ,博得了楚懷王的賞識,任命他擔任左徒

    (比丞相小一些的官職)。

    屈原走上從政的道路后,極力主張實施變革,任用賢能,富國強民,

    完成統(tǒng)一全中國的大業(yè)。但變法剛開始,就遭到以子蘭為首的楚國貴族集

    團的仇恨和排擠,他們在楚懷王面前造謠中傷,昏庸的懷王,誤信讒言,

    把屈原降職為“三閭大夫”(管理皇族事務,主持宗廟祭祀的閑職)。

    屈原雖然降職了,對楚國的命運仍十分關注。當秦國為了破壞六國聯(lián)盟,

    派特使張儀來楚國游說時,屈原冒死進宮勸說懷王不要上當。當懷王輕信

    秦國,要去與秦王會盟時,屈原流著淚進行勸阻,但都遭到子蘭一伙的阻

    攔。后來懷王被秦國軟禁,死在咸陽。屈原悲痛之余,希望剛即位的頃襄

    王能變法強國,洗雪楚國的奇恥大辱!但頃襄王比懷王還要昏庸,親秦派

    依然得勢,他們唆使頃襄王把屈原趕出朝廷,放逐漢北。秦國攻破楚國郢

    都后,楚國瀕臨滅亡,屈原悲痛之余,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的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篇,有《離騷》、《九歌》、《天問》、

    《九章》等25篇?!峨x騷》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

    抒情詩。這是秦軍入侵漢北,屈原隨逃難人群橫渡洞庭湖,順沅水南下流

    浪到湘西,最后顛沛來到長沙附近這一段時間里所創(chuàng)作的。當時,屈原眼

    看自己祖國就要被秦國吞滅,心里無比悲憤,但自己再沒有機會在朝廷決

    策、興邦救國了,就只好用詩歌來揭露楚懷王的昏庸、秦國的殘暴和賣國

    賊的罪行;記錄祖國的災難,人民的痛苦,讓子孫后代永遠記住這血的歷

    史教訓。《離騷》表現(xiàn)了詩人為實現(xiàn)崇高理想而進行的熱烈追求和不懈斗

    爭,抒發(fā)了他深摯的愛國主義感情,并展示了他憎惡奸佞、羞與之為伍的

    高潔品格。總之,全篇色彩濃烈,氣勢宏偉,波瀾壯闊,是杰出的浪漫主

    義作品。

    《九章》是包括九篇詩歌的總題,是屈原兩次放逐中的經歷、處境和

    苦悶心情的反映,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抒情色彩。

    《天問》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篇奇文。它是對自然、社會的現(xiàn)象和事

    物所發(fā)出的疑問。篇中所提出的一百七十多個問題中,保存了不少神話傳

    說和古史資料。

    《九歌》是屈原在民間祀神的樂歌的基礎上,為朝廷舉行大規(guī)模祀典

    所創(chuàng)作的祭歌。它想象豐富,語言精美,充滿浪漫氣息。

    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作品是我國浪漫主

    義詩歌的源頭,是繼《詩經》后我國詩歌史上的另一個高峰。屈原以他愛

    祖國、愛人民的高貴品格,光輝燦爛的詩篇,對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文

    學傳統(tǒng)的形成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我國文學發(fā)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建安文學的代表——“三曹”

    漢末建安時期,文壇上涌現(xiàn)了大量作家,打破了東漢末年詩壇上的沉

    悶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詩歌的高潮。由于他們都共同經歷了漢末離亂

    的痛苦生活,所以能自覺繼承漢樂府民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在詩中通過敘述喪

    亂及感嘆身世,吐露建功立業(yè)的抱負,具有慷慨悲涼、明朗剛健的獨特風

    格。人們把這一時期的文學稱為“建安文學”。

    “三曹”即漢、魏間詩人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稱。他們政治地

    位顯赫,文學成就很高,成為當時文壇領袖,是集中體現(xiàn)“建安風骨”特

    點的代表作家。

    曹操初封魏王,是漢末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當時階級矛盾尖銳

    的形勢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削平割據勢力,統(tǒng)一了北方,是

    一個很有膽識的統(tǒng)治者。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在長期的戎馬生涯

    中寫下了大量的詩文,是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者。他的詩具有強烈的現(xiàn)

    實主義精神,如“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等詩句,被譽為“漢末實錄,為后世所嘆唱”?!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昂揚地表現(xiàn)了老當益壯,奮斗不息的精神,至今

    傳誦不絕。他的詩蒼勁雄渾,開一代詩風,鮮明地體現(xiàn)了“ 建安風骨”的

    特色。

    曹丕即魏文帝,曹操次子。他博聞強記,下筆成章,但他文學創(chuàng)作所

    反映的內容遠不及曹操豐富、深刻。他的詩多寫男女戀情和游子思歸的離

    愁別恨,纏綿悱惻,深切動人。在語言與表現(xiàn)方法上吸取了樂府的許多長

    處?!堆喔栊小肥撬拇碜鳎乾F(xiàn)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

    曹植,是曹操第三子,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古人稱為“建安

    之杰”。他的一生以曹丕稱帝分為前后兩期。前期深受曹操寵愛和賞識。

    后期由于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抑郁不得志,終于在憤懣和苦悶中死去。

    他的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達了

    對這種迫害的控訴。曹植的詩脫胎于樂府民歌,但致力于對語言的加工和

    提煉,提高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藝術技巧,對后世文學特別是五言詩的發(fā)展,有

    較大影響。他的《洛神賦》最為歷代傳誦。

    田園詩人陶淵明

    田園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傳為美談。詩人堅

    持高遠的理想和志趣,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成為后世正直文人

    的人生目標。

    由于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響,陶淵明少年時代起就對統(tǒng)治階級抱有幻

    想,立志為國為民干一番事業(yè)。但當時東晉社會,貴族壟斷了高官要職,

    出身庶族寒門的人則遭到無理壓制,陶淵明雖有濟世之才,卻一直得不到

    重視。他的政治抱負不僅難以施展,而且還要忍受屈辱與一些官場人物周

    旋,這使他十分痛苦。加上當時老莊思想和隱居的風氣非常盛行,就產生

    愛慕自然、向往隱逸的思想。他在41歲時毅然解職歸田, 從此隱居不再做

    官在田以后的20年中,他同勞動人民有了廣泛的接觸,還親自參加農業(yè)

    勞動,這使他的思想感情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為他創(chuàng)作田園詩提供了重要條

    件。

    陶淵明流傳下來的詩歌大約有一百二十多首,另外還有散文、辭賦多

    篇。其中田園詩是陶詩的重要部分,內容描寫農村生活、田園風光和淳樸

    的風俗人情。如四言《時運》、五言《歸園田居》等。這些田園詩抒發(fā)了

    作者對寧靜、閑逸生活的衷心喜愛,表現(xiàn)了作者淡泊曠達、安貧樂道的品

    格。藝術上,他追求詩歌語言樸素明潔,平淡自然,使人感到像是從“胸

    中自然流出”,沒有一點斧鑿痕跡,為古典詩歌開辟了田園詩的新境地。

    同時,詩人還寫了一些詠懷、詠史的篇章,這些詩通過對自己一生經歷中

    的種種感受、體驗和對歷史的緬懷,寄托詩人的社會理想,對黑暗的現(xiàn)實

    具有批判意義。與田園詩相比較,這類詩更富于政治性和現(xiàn)實性。陶淵明

    的辭賦散文,數(shù)量不多,但在思想、藝術上都有獨特的成就。像《桃花源

    記》、《歸去來辭》、《五柳先生傳》,直到今天仍是傳誦的名作。

    “詩仙”李白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

    中仙?!边@是杜甫《飲中八仙歌》中寫李白的幾句詩,它像一幅素描,把

    李白狂放不羈、不阿權貴的性格,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

    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出生在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一個

    商人的家庭里。李白5歲那年,突厥人入侵碎葉,舉家東遷,來到蜀中綿

    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定居。他從小聰穎過人,不少書他看一

    二遍就印在腦海里。但他貪玩,讀著讀著就不肯用功了。據說有一天,他

    看到一個老奶奶把一根胳膊般粗的鐵杵在磨石上用勁地磨,說是要把它磨

    成針。李白大吃一驚:“這么粗的鐵棍,何年何月才能磨成針呢?”老奶

    奶滿懷信心地說:“只要不停地磨下去,總有一天能磨成針?!边@件事使

    李白悟出了一個深奧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讀書學習不也

    是這樣嗎?”從此,他刻苦讀書,學問大有長進。

    除向書本學習外,李白還重視向社會學習。他一生出三峽,入湖北,

    游洞庭,登廬山,下?lián)P州,走中原,訪東魯,進山西……走遍了祖國的大

    多數(shù)省份,尋訪名勝古跡,開拓了自己的知識領域,為他的詩篇提供了書

    寫不完的素材。

    天寶元年(742),唐玄宗召見李白,并讓他當了翰林供奉,專門

    在宮廷里寫作詩文。李白本以為他那治理天下的宏偉意愿很快可以實現(xiàn),

    但腐敗的朝政使他逐漸清醒地認識到,皇帝根本沒有認真聽取過他的治國

    之策,只把他作為“幫閑”文人對待罷了。那些達官顯貴更是把他當作眼

    中釘,處處與他作梗。李白極為失望,就主動要求離開朝廷,又開始了漫

    游和創(chuàng)作生涯,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萬古傳頌的詩篇。

    李白晚年因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蒙冤入獄,流放途中遇赦返回。寶

    應元年(762)中秋,便一病不起,在瑟瑟寒風中,一代詩仙凄涼地離

    開了人間。

    李白的詩歌現(xiàn)存九百九十多首,豪邁奔放,別具一格。像著名的組詩

    《古風》,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負;樂府《行路難》、

    《梁甫吟》、《將進酒》等,是抒發(fā)懷才不遇的悲憤;《秋登宣城謝朓北

    樓》、《望廬山瀑布》、《夢游天姥吟留別》等詩篇,以充滿想象的神奇

    之筆描繪祖國的壯麗山河。盡管李白有的詩歌也隱含著人生如夢、縱酒狂

    歡的頹喪情緒,但不滿于社會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揚

    向上的精神是他詩篇的主旋律。

    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與杜甫并稱“李杜”,對后

    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詩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稱杜少陵,誕生在河南鞏縣城

    外瑤灣村。他畢生酷愛詩歌創(chuàng)作,被后人譽為自有詩人以來最偉大的“詩

    圣”。

    杜甫年輕時就抱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治世雄心。20歲

    那年,杜甫南游江浙,飽覽名勝,憑吊遺跡,觀賞壯麗的江山,增長了實

    際知識,為以后文學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生活基礎。

    杜甫雖有治世的雄心和博學的才干,但他的仕途卻很不得志。他想通

    過科舉考試,得到一個官職,一直未能如愿。他出入權貴門下,希望得到

    引薦,結果也處處碰壁,生活逐漸陷入困境,過著“賣藥都市,寄食朋友”

    的生活。

    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貧困,使他有機會接近下層勞動人民,聽到

    他們的呼聲,從而了解了人間的黑暗,成為一個現(xiàn)實主義的大詩人。他寫

    出了《麗人行》、《兵車行》等大膽揭露封建王朝腐朽,反映人民生活疾

    苦的詩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代表了詩人這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最

    高成就。當時詩人剛好從京城回奉先探親。在長安街上,凍死的老人使他

    慘不忍睹;路過驪山時,華清宮里笙歌聲聲,深深刺痛他的心。想不到一

    進家門 ,他的心愛的小兒子已經餓死床上 。于是詩人滿腔悲憤地寫下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千古名句。

    后來在別人的推薦下,杜甫做過參軍的小官,但不到一年就爆發(fā)了安

    史之亂,杜甫又開始了流亡和逃難生活。動亂的社會和不平凡的經歷,進

    一步把杜甫的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高峰 。 這期間他先后寫下了

    《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新婚別》、《垂老別》、《無

    家別》等稱之為“三吏”“三別”的不朽詩篇??嚯y的生活使杜甫熟悉了

    人民,寫下了許多對勞動人民有深厚感情的作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又呈吳郎》等,寄寓著詩人對勞動人民和貧寒知識分子的深厚同情。

    杜甫的晚年,生活越來越艱難,身體越來越衰弱,但他始終沒有放棄

    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相反,越是貧病交困,詩作越多。在成都,他一度被任

    命為工部員外郎,在此期間,以驚人的毅力寫了四百三十多首詩,占了他

    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二。在他生命彌留之際,他還僵臥在破船上寫出了長詩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念念不忘國家的災難。這首詩寫出不久,這位被

    后人譽為“詩圣”的大詩人就在湘江上游的一只破船上去世了。

    杜甫的思想主要受儒家的影響,“窮年憂黎民”、“濟時肯殺身”是

    他一貫的精神。他的詩現(xiàn)存一千四百多首,內容極為廣泛深刻,多方面地

    反映了唐代中期社會的急劇變化,被人們稱為“史詩”。

    “詩鬼”李賀

    宋代以來,不少學者、詩人常用“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來形容唐朝

    兩位著名詩人。長吉是李賀的字,“鬼才”,并非只說他喜歡寫神仙鬼魅

    的題材,而主要是指他的詩想象豐富奇特,意境新穎詭異,富于浪漫主義

    色彩??梢?,李賀詩歌在唐朝詩壇上占有獨特的位置。

    李賀(790-816)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但早已沒落破敗,家境

    貧困。他才華出眾,少年時就獲詩名,但一生只作了一個職掌祭祀的九品

    小官,郁郁不得志,窮困潦倒,死時年僅27歲。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

    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fā)對理想、抱負的追

    求;對當時藩鎮(zhèn)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他喜

    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里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象力,構造出波譎

    云詭、迷離惝恍的藝術境界,抒發(fā)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他的

    《蘇小小墓》詩寫到:“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

    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

    陵下,風吹雨?!卑殉o《山鬼》的意境和南齊妓女蘇小小的傳說結合起

    來,創(chuàng)造了荒誕迷離、艷麗凄清的幽靈世界。

    李賀的作態(tài)度極為嚴肅、認真,甚至到了嘔心瀝血的程度。傳說他每

    次出門,跟隨的書僮身上總背一只錦囊,他邊走邊吟詩,每得佳句就寫下

    來放進囊中,歸來時再補足成篇。他的詩歌繼承《楚辭》和樂府民歌的傳

    統(tǒng)而有所創(chuàng)新,在詩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語言等方面不落前人窠臼,

    在中唐詩壇上獨樹一幟。優(yōu)秀作品有《李憑箜篌引》、《雁門太守行》、

    《金銅仙人辭漢歌》、《老夫采玉歌》等。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

    “黑云壓城城欲摧”、“桃花亂落如紅雨”等,為后世所傳頌。

    多才多藝的王維

    被蘇軾稱贊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唐代大詩人王維,不但

    詩歌創(chuàng)作卓有成就,還善于繪畫,精通音律,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多才多

    藝的詩人。

    王維(701?-761)早年生活比較順利,但安史之亂把他寧靜

    的生活打破了,他被安祿山抓獲,并被迫任偽職。叛亂平息后,他一度被

    貶官,最后又升為尚書右丞,所以后人稱他“王右丞”。

    王維的思想,以張九齡罷相為界限,可分為前后兩期。前期具有一定

    的向往開明政治的熱情,對當時社會上一些不合理現(xiàn)象曾經表現(xiàn)過不滿,

    所以前期寫過一些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作品。例如,《濟上四賢詠》、《老將

    行》、《觀獵》、《使至塞上》、《少年行》等作品,風格雄渾,氣象開

    闊,充滿建功立業(yè)的思想與批判現(xiàn)實的精神。后期由于叛亂中受牽連,政

    治上遭挫折,就日趨消沉,在佛教和山水中尋找寄托,詩歌格調也顯得比

    較低沉、冷漠。

    王維的詩,保留下來的有四百多首,最能代表他的創(chuàng)作特色的是描繪

    山水田園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這些詩藝術成就很高。王維是盛唐山水

    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段即ㄌ锛摇?、《終南山》、《山居秋暝》等都是

    膾炙人口的作品。

    王維的田園山水詩歌善于捕捉景物的形象特征,并熔詩歌、繪畫、音

    樂于一爐,構成獨到的意境。特別是他的《使至塞上》,全篇氣勢磅礴,

    其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 ,寫景尤為壯麗 。《出塞行》的

    “暮云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氣勢也很開闊。蘇軾說:“味摩詰

    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钡拇_說出了王維山水詩最突

    出的藝術特色。

    王維的繪畫也極見功力,山水、花鳥、人物樣樣精通,特別拿手的是

    山水畫。明代董其昌推尊他為山水畫“南宗”鼻祖,并說“文人之畫,自

    王右丞始”。

    善作諷喻詩的白居易

    詩圣杜甫之后,唐代詩壇上又出現(xiàn)了一位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白

    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少年時期家境貧

    寒,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從小刻苦學習,十幾歲就能寫出很好的詩,

    他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曾得到當時大詩人顧況的好評,從此進入仕途。

    社會現(xiàn)實和個人聞見,使詩人立志要“為民請命”。他針對當時社會存在

    的問題,寫成《策林》75篇,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意見;同時又利用詩歌

    的特點來配合斗爭?!肚刂幸鳌泛汀缎聵犯返纫慌S喻詩,就是這個時

    期寫出來的。這些詩像弩箭射向黑暗的現(xiàn)實,刺痛了權貴們的心。

    有一次,藩鎮(zhèn)李師道派人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書皇帝,要

    求嚴厲懲治殺人兇手,權貴們則抓住這件事,大做文章,指責白居易越級

    奏事,干預朝政,在皇帝面前造謠中傷,最后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白

    居易自己也很清楚,他得罪的真正原因是那些“為民請命”的意見和諷喻

    詩,所以他自己說:“始得名于文章,終得罪于文章。”白居易以后又歷

    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做了許多有益于當?shù)厝嗣竦暮檬隆H缭诤?/p>

    州任刺史期間,發(fā)動人民,筑堤浚井,治理西湖,深得人民擁戴。今天西

    湖上的白堤,據說就是以他的姓命名的。

    白居易一生留下了詩作近三千篇,還提出了一整套詩歌理論。主張詩

    歌創(chuàng)作必須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反映社會,批判現(xiàn)實,大膽揭發(fā)封建政治的

    黑暗現(xiàn)象。所作《秦中吟》、《新樂府》等譴責宦官和藩鎮(zhèn)互相勾結,危

    害人民和國家的罪行;所作《觀刈麥》、《賣炭翁》、《紅線毯》等表達

    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所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

    行》是流傳千古的名作。白居易的詩歌一直以平易通俗著稱,詩歌大都深

    入淺出,表現(xiàn)形式上采用直言其事的方法,敘事完整,情節(jié)生動,刻劃人

    物神態(tài)維妙維肖,連一些不識字的老人、兒童都能聽懂。

    心有靈犀的李商隱

    在晚唐詩人中,詩歌成就藝術最高、最為人傳誦的,是擅長寫作愛情

    詩的李商隱。

    李商隱(813-858)仕途不得志,一生過著幕僚生活。坎坷的

    政治生活對李商隱的詩歌創(chuàng)作影響很大。在流傳下來的六百多首詩歌中,

    直接觸及政治的占了相當比重。他的政治詩往往選擇歷史上的封建帝王荒

    淫誤國作為主題,諷喻現(xiàn)實政治?!堕L安城樓》就是這類詩的代表作。

    李商隱的作品中,最為人傳誦的,還是他的愛情詩。這類詩或名《無

    題》,或者取篇中兩字為題,以婉轉的情思,精麗的詞藻,和美的聲調,

    抒發(fā)纏綿悱惻的愛情和相思相戀的痛苦。像“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

    一點通”、“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等等,就是這類無題詩的精妙佳句。深情綿邈,典雅華

    麗,屬對工整,形象鮮明,是他的詩歌藝術風格的顯著特征。

    李商隱的詩歌,特別是他的愛情詩,對后代有很大的影響。唐宋婉約

    派詞人及元明清一些寫愛情題材的戲曲作家,都曾向他學習。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我國唐、宋兩代八個著名散文家的合稱,他們是唐

    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最初將這八個作家的散文作品編選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

    生文集》,后唐順之在《文編》一書中也選錄了這八個唐宋作家的作品。

    明朝中葉古文家茅坤在前者的基礎上加以整理和編選,取名《唐宋八大家

    文鈔》,共160卷。“唐宋八大家”從此得名。

    提倡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和文風,這在明中葉是有深刻的政治背景的。

    以明代“前七子”、“后七子”為代表的復古派壟斷文壇,倡言“文必秦

    漢,詩必盛唐”,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拋棄了唐宋以來文學發(fā)展的既成傳統(tǒng),走

    上復古的道路。影響所及,致使一些文人學者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一味以模擬秦

    漢古人為能事,其作品成為毫無靈魂的假古董。作為前后七子的反對派而

    出現(xiàn)的,有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等,他們強調唐宋作家的散文

    作品是學習和繼承秦漢古文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典范,應該加以提倡,并著手編選

    和刊行唐宋作家的散文選集。

    由于這八位作家的文學觀點比較接近,都主張實用,反對駢體,他們

    的散文創(chuàng)作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而“唐宋八大家”一經提出,便為后

    人普遍接受,成為文學史上的專有名詞。

    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

    韓愈(768-824)是中唐文壇的一位大作家。他一生在政治、

    哲學、文學方面都有建樹,而文學的成就最大。他對中國古代文學最突出

    的貢獻是倡導了唐代的古文運動。

    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主要目的是為了繼承先秦兩漢的散文精神,并

    與六朝以來的華而不實的駢文相對立。他強調文章內容的重要性,提倡文

    章要言之有物。主張對古文應“師其意不師其辭”,做到“辭必己出”,

    “文從字順”。在韓愈的努力提倡下,古文運動發(fā)生了廣泛的影響,許多

    人向韓愈請教,他因之團結了一批知名古文家如樊宗師、李翱、皇甫湜、

    李漢、沈亞之等,共同努力,抵制了流俗非議,銳意進取。以后又得到了

    柳宗元的大力支持,古文影響更大,并逐漸壓倒了駢文,成為文壇的主要

    風尚。

    韓愈的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譬巧喻,形象鮮明,具有多種多

    樣的藝術特色。他的論說文《原道》、《師說》、《論佛骨表》、《進學

    解》,贈序《送孟東野序》、《送高閑上人序》,和敘述文《張中丞傳后

    敘》,墓志銘《 柳子厚墓志銘 》,祭文《祭十二郎文》,以及傳奇小說

    《毛穎傳》等,都是公認的名篇,對后代散文創(chuàng)作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韓愈的詩也有獨創(chuàng)的成就。他的詩吸取了杜甫詩中某些新特點,把散

    文篇章結構運用于詩歌寫作;把少量的議論成分引進詩歌中,創(chuàng)造出“以

    議論為詩”、“以賦為詩”的獨特風格,但是也帶來以文為詩、講才學、

    發(fā)議論、追求險怪的不良風氣。韓愈的代表詩作有《山石》、《聽穎師彈

    琴》、《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等。

    寫山水游記的高手柳宗元

    與韓愈一起倡導古文運動的柳宗元(773-819),是中國文學

    史上杰出的散文家,尤其在寫作山水游記方面,成為一代名家,在文學史

    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柳宗元的思想有明顯的唯物主義傾向 ?!?天對》回答了屈原的《天

    問》,否定天地是神所創(chuàng)造;《天說》、《非國語》、《斷刑論》、《貞

    符》等都是重要的唯物主義的文獻。柳宗元的散文與韓愈齊名,世稱“韓

    柳”,并同韓愈一起領導了古文運動。他一生留下了六百多篇作品,大多

    是具有豐富的現(xiàn)實內容和精湛藝術技巧的珍品。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都寫于他貶謫永州以后。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

    于山水,并通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抒發(fā)自己的不幸遭遇。他的游記文筆

    清新優(yōu)美,富于詩情畫意,并能曲折表現(xiàn)抑郁不平的感情和對丑惡現(xiàn)實的

    抗議。他繼承酈道元《水經注》的傳統(tǒng)而有所發(fā)展,成為后世寫作山水游

    記的楷模。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 始得西山宴游記 》、《鈷鉧潭

    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

    《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他描寫山水,能寫出山水

    的特征,文筆簡練而又傳神。在《鈷鉧潭西小丘記》里,他把一個普通的

    小丘,描繪得極其生動:“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

    不可數(shù)。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于溪;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

    羆之登于山?!蹦切o知的奇石,一經作者勾畫,仿佛都有了血肉靈魂。

    柳宗元寫水,寫樹木,寫巖石,寫游魚,無論寫靜態(tài)和動態(tài),都生動

    細致,精美異常。

    一代宗師歐陽修

    北宋詩文革新,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唐代古文運動以后的又一次文風改

    革,歐陽修(1007-1072)就是這場革新運動的領袖。

    歐陽修與唐代的韓愈一樣,認為內容對文章起決定作用,內容又通過

    文章來表現(xiàn)。他主張文章要切合實用,反對空談獵奇;文章應當反映現(xiàn)實

    生活,為政治服務。他還積極扶掖后起之秀,如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

    人,都得到過他的栽培。他是北宋中葉文壇的領袖。

    歐陽修的詩、詞、散文都很有名。他的論說文體現(xiàn)了他的政治倫理觀

    點和文學主張,寫得明暢簡潔,豐滿生動,說理透徹,抒情委婉。《朋黨

    論》、《與高司諫書》、《醉翁亭記》、《秋風賦》都是名篇。

    他的詩也開創(chuàng)了北宋的詩風,特點是“以文為詩”,詩中抒發(fā)議論。

    很多詩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如《食糟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該出大作家了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中國工業(yè)設計公司排名(中國工業(yè)設計公司排名前十強)_1

    中國近現(xiàn)代作家名字(中國近現(xiàn)代作家名字有哪些)

    中國知名品牌商品(中國知名品牌商品和國產品牌)

    讀電商主要是學什么專業(yè)(讀電商主要是學什么專業(yè)好)

    適合做營銷的人性格(適合做營銷的人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