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技術 > 專題列表 > 正文
全球變暖沒救了嗎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全球變暖沒救了嗎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ChatGPT國內免費在線使用,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wǎng)頁版、PC客戶端
官網(wǎng):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一、關于全球氣候變暖,人們采取了什么補救措施?能不能回歸正常?
少用塑料袋減少白色污染、在餐館用餐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盡量減少生活垃圾、節(jié)約生活中的各種能源、夏天把空調溫度調高一些、出門時盡量不開私家車、盡量采用步行或乘坐公交車等。保護植被 ,開發(fā)新能源。希望每個公民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做環(huán)保衛(wèi)士。
二、全球變暖有救了,“人造葉”不僅能吸收二氧化碳,還能轉化成燃料,真的嗎?
科技在不斷的發(fā)展,人們過上了更好的生活,但與此同時,卻導致地球環(huán)境污染嚴重,從而引發(fā)了氣候變暖的問題。全球變暖的問題已經(jīng)非常嚴重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感覺到,因為氣候變暖,從而引發(fā)了野火、干旱、洪水等等極端天氣,這些極端天氣又會導致全球變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就比如野火吧,每一次野火都會產(chǎn)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最后就會導致全球變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
全球變暖是人類造成的,人類在迅速發(fā)展的時候,也因為各種活動而產(chǎn)生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導致全球氣溫升高。難道只有讓人類停下這些活動,放緩發(fā)展速度,才可以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嗎?人類早就已經(jīng)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了,也已經(jīng)在努力保護地球了。人類還大力地尋找各種清潔能源,但似乎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全球變暖實在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啊,在短時間內,要解決這個問題是非常困難的。不過,大家要知道,地球之所以會這樣有生機,靠的是植物,植物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將其轉化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氧氣。因此,有一些人就開始考慮,是否可以借助植物來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呢?
有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特殊的人造葉,它也是一種綠色植物,它可以將空氣當中過多的二氧化碳吸收去,還可以將其轉化為燃料,也就是表示,有了這樣一種特殊的葉子,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這個人造葉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因此,它的出現(xiàn)對于人類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科學家都已經(jīng)開始研究人造葉了,希望它能真的幫助人類解決氣候變暖的問題。
三、隨著全球不斷變暖,人類在未來是否會滅絕?
全球氣候變暖近年來已經(jīng)成為了人類極度關注的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之一,我們知道地球的氣候如果出現(xiàn)較大的波動的話,那么生物的生存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在地球這個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上,生存著多種物種,但是地球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物種遠遠比現(xiàn)在的物種要多,只是由于某些原因,這些物種慢慢走向了滅絕,而氣候的改變,絕對是生物集體滅絕的最大誘因。我們知道在人類統(tǒng)治地球之前,地球的主宰是恐龍,但是恐龍之所以滅絕,還是因為那一顆直徑十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引起的地球環(huán)境的劇變。
據(jù)統(tǒng)計,6500萬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直接導致了包括恐龍在內的陸地上的80%物種的滅絕,而直到幾百萬年前,人類出現(xiàn)在地球之上了,地球才有了新的主宰。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發(fā)生了太多的大事件,比如說寒武紀的生物大爆發(fā),但是很多的大事件,其實都是災難,比如說地球上就曾經(jīng)出現(xiàn)了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最近的一次就是恐龍滅絕了,而除此之外,地球上還經(jīng)歷過數(shù)次的冰河期,每一次的冰河期到來,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生物的滅絕。
可能我們經(jīng)常聽到全球氣候變暖,但是你是否真的有想過這意味著什么嗎?全球氣候變暖到底有哪些危害?
全球氣候變暖有哪些危害1、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大片的海洋灘涂地和珊瑚礁生態(tài)群將會消失,海岸城市很多將會變成水下城市,一些島國,可能就此永沉海底;
2、水域面積的增大導致降水量也隨之增加,雨季變得更長,洪水也更加容易泛濫成災;
3、一些本來只適合極低地區(qū)生存的動物生存空間大幅減少(比如說北極熊),最終可能會導致這些生物的滅絕;
……
全球氣候變暖因何而起?這個其實我們都很熟悉了,那就是人類大量的使用化石燃料,人類生產(chǎn)活動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但是同時又向大氣層中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而這些溫室氣體的作用無異于增加了地球的保溫作用,就像是溫室大棚中塑料薄膜加厚了一樣,如此一來地球這個“溫室大棚”的溫度就會過高,最終導致大棚內的生物因為實在受不了太高的溫度而發(fā)生“燒苗”現(xiàn)象。
全球變暖會讓人類滅絕嗎?根據(jù)對地球一個世紀以來年平均溫度的統(tǒng)計,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這一個世紀以來,地球的平均溫度已經(jīng)上升了0.43攝氏度,乍一看好像沒多大一點是吧,也就不到一度嘛,有啥好著急的呢?其實不然,你了要知道人體對于溫度是非常敏感的,體溫上升0.2攝氏度就已經(jīng)有輕微發(fā)燒的跡象了,溫度上升0.43攝氏度的話,一般就會有比較明顯的不適感了,會覺得胃口下降身體虛弱。
而地球應該是對溫度更加敏感的,因為地球上的生物該有多少啊,恐怕是一丁點的溫度變化,就有可能導致很多生物的滅絕。而地球的升溫速度其實已經(jīng)算是很快了,畢竟你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的話,一千年以后地球的溫度將會比現(xiàn)在高4.3攝氏度,而按照氣候變暖越來越厲害的一種推測計算的話,到時候地球的溫度恐怕比現(xiàn)在高不知道多少。而如果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6攝氏度的話,那么地球的很多地區(qū)將會被水所淹沒。
短期看來,全球變暖還不至于讓人類滅絕,但是長此以往下去的話,我們的子孫可就要遭殃了,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就要從現(xiàn)在開始愛護我們的地球。為了減緩溫室效應的影響,一方面大力發(fā)展核能、風能、潮汐能,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另一方面,多植樹造林,更多的植物既可以吸收更多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又可以制造人類所需要的氧氣,多植樹造林可謂是一舉兩得。所以說啊,從現(xiàn)在做起,人類還是有救的。
四、南方爆發(fā)暖冬,氣候正變暖,但科學家為何說地球無需人類拯救了?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地球的氣候史,如果僅從冷熱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矛盾的地方,去年的冬天比較寒冷,今年的冬天則比較溫暖,特別是在我國的南方地區(qū)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去年的冬天陰冷潮濕,今天的冬天溫暖如春,地球的氣候好像是忽冷又忽熱,那么,到底是全球氣候變暖,還是全球氣候變冷呢?其實,我們在討論全球氣候變化的時候,往往把兩個概念弄混淆了,天氣和氣候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把天氣當作氣候,與此同時,氣候的變化也有長時段、中時段和短時段的變化問題。
地球
第一:蓋婭假說
地球本身的自我修復能力非常強,所以,現(xiàn)在有的科學家才認為地球不需要人類拯救了,人類需要拯救的是自己的文明,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我們的地球自身也在進化,地球生命的歷史與地球自身的歷史,并不是兩個毫不相干的故事,而是緊急相連的故事。
地球的生物圈可以看作是一個大的生物體,科學家稱之為“蓋婭”,蓋婭是古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的的名字?!吧w婭假說”的理論,簡單來說,就是認為地球的生物圈有自我調節(jié)的作用,使得地球更加適合生命的居住,整個地球的生物圈是一個整體,可以看作一個超級巨大的生物體?!吧w婭假說”的理論最早是由詹姆斯·勒佛洛克在1972年提出來的,當時并未得到主流科學界的認可,后來有了計算機模擬,人們更加相信“蓋婭假說”的真實性。
地球的生物圈是一個超級生物
我們在宇宙中尋找生命,常常會提出“適居帶”的說法,在一個行星系統(tǒng)中,行星距離恒星的地理位置要適中,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但是,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對的,行星與恒星之間的距離并不是十分的重要。太陽系適居帶是在0.725至3.0個天文單位之間,1個天文單位是指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太陽系的適居帶上的星球不僅有地球,還有月球、火星、谷神星和金星,月球和谷神星的體積太小了,重力無法守住大氣層,火星和金星是最有可能出現(xiàn)生命的,然而,火星和金星的環(huán)境同樣不適合生命居住。
就算地球處于最好的地理位置,太陽的熱量也是有所變化的,太陽的熱量在46億年的時間里增加了40%,而我們地球的平均溫度在46億年的時間里,可謂是一直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地球的地表平均溫度現(xiàn)在是15℃左右。地球的溫度能夠做到恒溫,就在于生物的自我調節(jié)作用。
金星與地球
第二:全球變暖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兒
地球在一開始的時候,對生命是十分不友好的,今天的我們如果回到冥古宙時期(46億年前至38億年前)的地球上,會覺得這里的環(huán)境十分像今天的金星,到處都是炙熱的巖漿,大氣層中有高密度的二氧化碳,冥古宙時期的地球和月球,巖漿正在慢慢冷卻,當時地球的地表溫度在230℃左右,地球上的溫度如果在100℃以上的話,海洋都沸騰了,為什么還會有水的存在呢?因為當時的二氧化碳濃度特別高,大氣壓強比現(xiàn)在大很多,氣壓越高,水的沸點就越高,所以,才有了液態(tài)水的存在。要說全球氣候變暖的話,冥古宙的地球,全球溫度是最高的。
冥古宙時期的地球表面就像今天的金星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現(xiàn)于35億年前的太古宙,太古宙的地表溫度雖然比冥古宙要低一些,二氧化碳的濃度也降低了(海洋有溶解二氧化碳的功能),但是,同樣不適合今天地球上的大部分多細胞生物的生存,當時的地球環(huán)境只適合細菌的生存。
地球在太古宙的漫長歲月里都是細菌的年代,最早的細菌是古菌,古菌生活在海底的底部或者是海底火山口的附近,它們吸取地表的化學物質為生,它們的能量來自于地球地表的溫度和化學物質,這些古菌仍然存在于當今的地球上,它們大部分都生存在海底火山口或者溫泉的附近,這里的環(huán)境處于高溫狀態(tài)。
地球現(xiàn)在的古菌仍然生活在高溫的溫泉中
太古宙時期(40億年前至25億年前)的地球,氧氣含量十分的少,二氧化碳的濃度特別高,當時的地球是生機盎然的,但是,我們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到這個生機盎然的世界,這一時期的生命主要是細菌。這里的環(huán)境十分適合細菌和單細胞生物的生存,但是卻不適合人類和哺乳動物的生存,因為沒有足夠的氧氣。
我們人類不僅通過吃食物、喝水以獲得能量,而且還通過吸收氧氣獲得能量,動物可以一天不吃食物、不喝水,但是,卻一刻都離不開氧氣,我們人類停止呼吸30秒都非常難受,可見,氧氣是比食物還重要的能量。有了氧氣,我們人類才能走路、跑步,鳥兒才能在天空飛翔,沒有氧氣,地球上的生命就永遠停留在細菌的階段了,不可能有多細胞的生物,因為多細胞的生物是非常消耗能量的。氧氣的活躍性,我們通過簡單的實驗也可以知道,如果我們在氧氣瓶內燃燒一根火柴,火柴的火焰會特別明亮,這就是氧氣所蘊藏的能量。如果我們的地球,大氣層中氧氣的含量再增多一些,地球上就會出現(xiàn)一米長的蚊子和蟑螂。
多細胞生物一刻也離不開氧氣
氧氣之所以會增多,是因為出現(xiàn)了一種稱之為“藻青菌”的細菌,這種細菌的細胞中富含有葉綠素分子,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細菌本來都是靠吸收地球本身的熱量存活,后來,有一個細菌開始嘗試利用太陽的能量,于是,就出現(xiàn)了藻青菌,藻青菌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熟知的藍藻,如果一個池塘中的水是死水,沒過多久,就會漂浮上一層綠色的生物,這些生物就是藍藻,藍藻其實不是植物,而是細菌。
藻青菌在20多億年的時間里,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大量制造氧氣,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下降,地球的溫度開始慢慢降低,開始變得適合多細胞生物的生存,但是,富含氧氣的大氣層對細菌是有害的,我們的地球上和我們的身體上,有大量的厭氧性細菌,這些細菌是討厭氧氣的,氧氣對于它們來說就是“殺手”,厭氧性細菌不能暴露在空氣中,在空氣中是很難生存的,它們只能存在于缺氧的地方,我們人體的腸道內、口腔內的一些地方,是缺少氧氣的地方,于是,這些厭氧性細菌在這這些適合它們生存的地方繁殖。
顯微鏡下的藍藻,藍藻其實是細菌
所以,氧氣的出現(xiàn),殺死了地球上大量的細菌,留出了空余的生態(tài)位,多細胞動物由此進化,但是,細菌并沒有完全滅絕,部分細菌仍然存活了下來,它們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里繁殖,仍然是地球上種類最多的生物體。厭氧性細菌在缺少氧氣的地方生存,還有一些細菌適應了富含氧氣的大氣層,這就是吸氧菌。厭氧菌之所以不能在富含氧氣的地方生存,就是因為它們缺少復雜的代謝系統(tǒng),不能通過氧氣獲得能量,而是通過發(fā)酵、光合作用等方式獲得能量,顯然,這種獲得能量的方式,其效率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說在缺氧的大氣層中,是找不到像老虎、獅子、人類這樣的多細胞動物的,低效率的能量獲得方式,不足于支撐龐大的身體。
氧氣的出現(xiàn),還促使了臭氧層的形成,臭氧層能夠遮擋紫外線,在沒有臭氧層的時候,地球的陸地是不適合生命生存的,生命都在海洋里,臭氧層的形成為生命走向陸地創(chuàng)造了條件。
回顧地球的生命簡史,我們不能發(fā)現(xiàn),地球的生物圈也在進化,是地球上的生命讓地球更適合生命的居住,而不是地球上的單個物種依靠遺傳和變異,自身就適應了地球的環(huán)境。
當然,整個生物圈實現(xiàn)這種合作關系,就來源于生物的共生現(xiàn)象。
第三:地球的自我修復能力
因為地球的生物圈本身就是一個超級生物體,所以,當我們人類破壞了某個地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之后,這個地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可以自我修復的,例如,我們建造了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制造的高樓大廈,還制造了水泥路,使得城市的環(huán)境不適合植物的生長,也不適合野生動物的生存,但是,如果我們人類立刻離開這座城市,若干年以后,植物就會占領這座城市,植物會在墻壁的縫隙內扎根,為了爭奪陽光,植物會逐漸長滿整個墻壁,直到屋頂,隨著植物根系的發(fā)展,墻壁就會松動,高樓就會發(fā)生坍塌,變成斷壁殘垣,植物占領了城市以后,野生動物也會慢慢進入城市,最后,這座城市會恢復到原始森林的狀態(tài)。
人跡罕至的地方,往往野生動植物非常多
當人類離開一座城市之后,這里會變成什么樣呢?在世界歷史上其實是有例子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fā)生之后,人類是突然撤離了切爾諾貝利及其附近的城市和村莊,并且劃了一個隔離區(qū),若干年以后,這里的建筑物淹沒在森林之中,變成了野生動植物的天堂,天鵝、棕熊、歐洲野牛、麋鹿、野豬、狼紛紛來的這里定居。雖然這里有核輻射,不適合人類的生存,但是,動物在這里卻生活得挺好,它們似乎適應了這里的環(huán)境,也沒有明顯的證據(jù)表明這里的動物發(fā)生了基因突變,這就是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世界古代歷史上,還有一些古城因為各種原因而遭到遺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古城的城墻、建筑物也都淹沒在了雜草、森林之中。
即將被植物占領的切爾諾貝利
我們人類其實不需要拯救地球,我們也沒有能力拯救地球,只要我們停止對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會慢慢恢復。如果我們真的想保護一個地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在這里設置一個自然保護區(qū),撤離這個地方,沒有人類的干擾,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會變得非常美好,成為野生動植物的天堂。
那么,關于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也是如此,地球擁有自我修復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能力,并且這種能力是非常強大的,超過了人類的想象力,人類自工業(yè)革命以來,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導致了全球平均溫度的上升,然而,溫室氣體的排放,只是影響氣候變化的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而已,改變了一個變量,并不會絕對導致明天的氣候是變冷,還是變熱。地球本身也在適應這種變化,在自我修復生態(tài)環(huán)境。
“蓋婭假說”說明了地球生物圈的自我完善、自我調節(jié)的功能之重要性,在地球漫長的歲月里,不僅人類能夠使得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地球自身的地質運動,也會改變地球大氣層的氧氣含量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地球上歷史上有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其中的泥盆紀后期滅絕事件(3.75億年前至3.60億年前)和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2.5億年前)就是因為大氣層中的含氧量發(fā)生了變化而導致的。
泥盆紀后期滅絕事件之所以會發(fā)生,是因為在泥盆紀(3.5億年前至4.1億年前),地球上的植物開始大規(guī)模登上陸地,綠色植物在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大規(guī)模擴張,裸露的地表開始覆蓋起茂密的森林,陸地森林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改變了地球大氣層的成分,植物制造了大量的氧氣,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由于溫室氣體的減少,地球的溫度開始慢慢下降,并進入到冰河期,大量的生物滅絕。
泥盆紀的植物
植物進入到陸地以后,其根系還導致巖石分化,在雨水的作用下,土壤中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被帶入到海洋,海洋中的營養(yǎng)物質一多,就出現(xiàn)了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大量的浮游生物瘋狂生長,吸收了海洋中的氧氣,造成海洋缺氧,導致大量的海洋動物滅絕。關于這一現(xiàn)象,在我們今天的地球上,我們也可以看得到,人類因為不合理地排放污水,導致自然水體中的營養(yǎng)物質過剩,大量的浮游生物生長,最后,整個湖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迅速惡化,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動物死亡。
泥盆紀的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去哪里了呢?二氧化碳中的碳被固化到了植物內部,形成了煤,泥盆紀是煤大量形成的時期,現(xiàn)在,我們人類把這些煤都挖了出來燃燒,泥盆紀植物吸收的碳,又被我們人類釋放了出來,這就是全球氣候變暖。
泥盆紀的后期雖然發(fā)生了生物大滅絕事件,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地球還是重新調整了過來,地球上的生物又重新繁榮了。
到了2.5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地球又出現(xiàn)了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這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增加所導致,上一次是減少,這一次是增加。2.5億年前,地球上的溫室氣體為什么會突然增加呢?因為這一時期,地球上發(fā)生了最激烈的火山噴發(fā)事件,史稱“西伯利亞玄武巖火山噴發(fā)事件”,這一火山噴發(fā)事件持續(xù)了100多萬年,我們在今天的西比利亞依然能夠找到當時大規(guī)?;鹕絿姲l(fā)時遺留下來的證據(jù)。
西伯利亞火山大噴發(fā),導致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排放,引起了連鎖反應,隨著地球氣溫的升高,鄰近火山淺海地區(qū)的海水溫度也升高,可燃冰大量融化,可燃冰富含甲烷氣體,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厲害的溫室氣體,甲烷氣體大量增加之后,地球的溫度不斷升高,最終導致深海的可燃冰也融化了,溫度進一步升高,地球上的動物就大量滅絕了。
所以,地球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水深火熱,不過,最終還是依靠生物圈的自我修復能力,恢復到了正常,維持在15℃的恒溫條件下。
回顧地球的歷史,我們不能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全球氣候變暖,與地質時期的全球氣候變化相比,其實不算什么。但這是不是意味著,人類可以大規(guī)模排放溫室氣體呢?答案是否定的!
過多地排放溫室氣體,會導致地球的溫度升高,并發(fā)生生物滅絕事件,但是,地球不會滅亡,生物也不會滅亡,滅絕的是物種,而已經(jīng)滅絕了的物種是不會重新出現(xiàn)的,恐龍滅絕了,永遠不會來到地球上了,即使恐龍滅絕之后,地球上的生物重新繁榮了,但是,單個的物種是不會重新出現(xiàn)的,即進化不會重置。如果我們人為地改變地球的氣候,那么,首先受到?jīng)_擊的,其實還不是我們人類這個物種,而是人類的文明,人類的文明最先受到?jīng)_擊,人類文明一旦崩潰,我們重新回到森林里,是無法生存的,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在地球上有可能消失。
三疊紀紅色土壤,證明當時的氣溫非常高
人類一旦從地球上消失,植物會占領城市、村莊,在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的作用下,森林再度繁榮,二氧化碳的含量會減少,地球的溫度會慢慢下降,會變得重新適合生物的生存,可是,我們人類已經(jīng)不存在了,進化不會重新來過。
所以,人為地、過多地排放溫室氣體,全球氣候不是變冷,還是變熱的問題,而是會發(fā)生極端天氣,發(fā)生劇烈的氣候變化。人類文明一旦承受不起這樣急劇的變化,我們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現(xiàn)在的地球上,有的地方的冬天,往往是忽冷忽熱的,這恰恰是這種劇烈的、極端的變化的反映。我們人類應該擔心的不是明天會變冷,還是會變熱的問題,冷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文明能不能承受得起氣候的極端、劇烈的變化。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極端的天氣,諸如臺風、暴風雪、龍卷風會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那么,人為改變氣候,會不會造成比臺風、暴風雪還厲害的極端天氣呢?事實上是有可能的。這就是地球歷史上發(fā)生的“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的具體內容,限于篇幅,茲不贅述,1.3萬年前,地球上的氣候本來是處于溫暖狀態(tài)的,當時的氣候比現(xiàn)在要溫暖得多,此時,人類正處于新石器時代的后期,隨著溫度的慢慢升高,北極、格陵蘭島的冰川開始大量融化,冰川融化之后,大量的淡水注入到北大西洋,阻斷了北大西洋暖流。
北極冰川融化,可能導致全球氣候變冷
我們都知道暖流能夠起到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能夠起到降溫降濕的作用。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動之后,地球低緯度地區(qū)的熱量,就不能通過北大西洋暖流被帶到高緯度地區(qū),于是,整個北美、西歐就發(fā)生了嚴重的氣溫下降事件,冰川大規(guī)模擴張。地球迎來了一個寒冷期,當時的氣溫比現(xiàn)在還要冷,隨著植物、動物數(shù)量的減少,人類被迫開始從事農(nóng)業(yè),由食物的采集者變成了食物的生產(chǎn)者,人類恰恰就是在1.2萬年前發(fā)明了農(nóng)業(yè)。本來,人類生活在森林里是衣食無憂的,食物短缺之后,人類被迫從事農(nóng)業(yè)。因此,全球氣候變暖,并不會必然導致氣溫升高,有可能反而會導致氣溫下降,現(xiàn)在,全球氣溫升高,兩極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注入北大西洋,會不會造成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動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們保護環(huán)境,其實并不是在保護地球,而是在保護自己,是為了人類文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理解了這一點,就不必糾結于全球氣候到底是變冷,還是變熱的問題了。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污染環(huán)境,最后,會使得我們人類的文明承受不起這樣的急劇的變化,要知道人為改變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其變化速度是遠遠超過自然變化的。
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碳排放,其實也是在提高我們的科技水平,即使全球氣候不是在變熱,我們減少了碳排放,減少了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最后,受益的還是人類自身,因此,我們不需要拯救地球,而是要拯救我們人類自己,拯救我們人類的文明、科技。
以上就是關于全球變暖沒救了嗎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產(chǎn)品策劃書(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產(chǎn)品策劃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