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排行榜 > 專題列表 > 正文
光伏排行榜(光伏能源公司排名)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光伏排行榜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錄列表:
一、哪家太陽能發(fā)電加盟最靠譜?
2015中國光伏電站行業(yè)20強排行榜出爐
五大榜單排名如下:
一、
2015中國光伏電站投資企業(yè)20強
排名公司名稱裝機量
1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1180MW
2順風國際清潔能源有限公司644MW
3協(xié)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615.5MW
4中節(jié)能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MW
5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fā)有限公司500MW
6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495MW
7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470MW
8江蘇愛康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413.884MW
9振發(fā)新能源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410MW
10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389.5MW
11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320MW
12招商新能源集團310MW
13上海艾力克新能源有限公司300MW
14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290MW
15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88MW
16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61MW
17中國華電集團新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255MW
18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90MW
19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180MW
20中廣核太陽能開發(fā)有限公司170MW
二、
2015中國光伏電站EPC總包企業(yè)20強
排名公司名稱裝機量
1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760MW
2南京協(xié)鑫新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615.5MW
3信息產業(yè)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10MW
4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90MW
5振發(fā)新能源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575MW
6湖北追日電氣股份有限公司450MW
7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431MW
8蘇州愛康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350MW
9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90MW
10協(xié)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260MW
11南京南瑞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253MW
12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235MW
13上海筑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11.54MW
14中盛新能源有限公司200MW
15北京能高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69MW
16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131.13MW
17中廣核太陽能開發(fā)有限公司120MW
18江蘇能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12MW
19蘇州高創(chuàng)特新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105MW
20江蘇曠達汽車織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MW
三、
2015中國光伏電站組件企業(yè)20強
排名公司名稱出貨量
1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3660MW
2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3361.3MW
3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3105MW
4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943.6MW
5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2406.8MW
6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1970.3MW
7韓華新能源有限公司1436MW
8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1000MW
9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852.706MW
10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05.05MW
11上海航天機電汽車股份有限公司800MW
12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790MW
13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750MW
14蘇州愛康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670MW
15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667MW
16商洛比亞迪實業(yè)有限公司611.24MW
17正信光伏有限公司600MW
18中電電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83MW
19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50MW
20上海艾力克新能源有限公司320MW
四、
2015中國光伏電站逆變器企業(yè)20強
排名公司名稱出貨量
1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4234.7MW營業(yè)額14.3億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4000MW營業(yè)額23億
2特變電工西安電氣科技有限公司1800MW
3無錫上能新能源有限公司1700MW
4深圳科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92.31MW
5廈門科華恒盛股份有限公司832MW
6廣東易事特電源股份有限公司830MW
7上海正泰電源系統(tǒng)有限公司817MW
8湖北追日電氣股份有限公司684MW
9江蘇兆伏愛索新能源有限公司679MW
10山億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20MW
11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550MW
12深圳晶福源科技有限公司527MW
13深圳市中興昆騰有限公司400MW
14北京能高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68MW
15江蘇固德威電源科技有限公司360MW
16廣州三晶電氣有限公司350MW
17寧波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00MW
18北電能源有限公司80MW微逆
19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53.7MW微逆
20蘇州歐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0MW微逆
五、
2015中國光伏電站支架企業(yè)20強
排名公司名稱出貨量
1江蘇愛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00MW
2深圳市安泰科建筑技術有限公司1200.75MW
3中信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0MW
4清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26.52MW
5河南天豐集團921.04MW
6北京中伏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857.6MW
7諾斯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73.29MW
8江蘇威爾五金股份有限公司659.14MW
9江蘇國強鍍鋅實業(yè)有限公司600MW
10江陰索爾光伏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550MW
11江陰永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00MW
12廣東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400MW
13杭州華鼎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379.35MW
14江蘇華康電力鋼結構有限公司323.1MW
15上海奉琛金屬制品有限公司300MW
16江蘇東升光伏發(fā)電設備有限公司290MW
17江蘇山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50MW
18江蘇國宏光伏機械有限公司200MW
19常州德茂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120MW
20蘇州瑞得恩光能科技有限公司110MW
二、隆基登頂光伏組件“王座”
近十年,在組件出貨量方面,榜首位置九年為中國企業(yè)所占據(jù)。十年間榜首共涉及五家企業(yè),中國企業(yè)四家,實力為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所不及。
尚德、英利、賽維的勢弱
2011年對于中國光伏行業(yè)來說是較為特殊的年份,在此年歐美對中國光伏的“雙反”拉開序幕。
2011年10月18日,德國SolarWorld美國分公司聯(lián)合其他6家生產商向美國商務部正式提出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申請。
2012年7月24日,以SolarWorld為首的歐洲光伏制造商聯(lián)盟(EUProSun),針對“中國光伏制造商的傾銷行為”向歐盟委員會提起訴訟。
……
雙反大棒終究落下。時有評價中國光伏產業(yè)狀況為哀鴻遍野。恩孚商務咨詢2012年跟蹤數(shù)據(jù)顯示:當年國內破產和停產的光伏企業(yè)超過350家,企業(yè)全線虧損,11家在美上市公司負債總額近1500億元,半數(shù)以上企業(yè)停產或半停產。
此兩年,中國光伏行業(yè)的傳奇公司尚德、英利、賽維還榜上有名,2011年,尚德位列榜單次席,僅次于First Solar,英利居于第三位,賽維位列第九,天合、阿特斯、晶科分列五、六、八位。
First Solar此年居于榜首,有媒體評價其是幸存下來的 歷史 最久的光伏板生產商之一。First Solar于1999年成立,其前身為Solar Cell,后被沃爾頓家族相關公司收購。沃爾頓家族為沃爾瑪集團的擁有者。
但是僅僅一年后,F(xiàn)irstSolar的榜首位置便被英利所取代。但是在十年期間,F(xiàn)irstSolar只在2018年未進入前十榜單,實力可見一斑。
英利在2012年、2013年居于榜首。
在2013年1月8日,英利高調宣布了2012年自己成為出貨量全球第一的光伏企業(yè),全年出貨量超2.2GW。英利在2012年的 “高光”表現(xiàn)或與國內市場的開拓密切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英利國內組件發(fā)貨量超500MW,同比上漲27%。此外,在美洲、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也收獲到部分訂單。
彼時,苗連生曾預計:2013年,英利國內市場份額有望達到40%。
其實,在2011年下半年,英利的歐洲市場比重已下降至45.17%,美國市場比重下降至10.31%,而中國市場比重則上升到36.71%。
經過2012之后,次年的英利依舊保持著榜首位置,組件出貨量達到了3.2GW,相較于2011年1.6GW的出貨量,實現(xiàn)了翻番。
但英利在2011年-2013年的業(yè)績并不好看。2011年、2012年、2013年三年合計虧損近80億。
英利并未如同賽維和尚德一樣迅速“隕落”。
2014年,英利退居榜單次席。此年英利虧損2.09億美元,組件出貨量3.3GW。
2014年似乎拉開了英利“退”的序幕。2015年-2017年,英利連續(xù)三年居于榜單第八位。從2018年至今,再未進入榜單。但關于英利的消息從未中斷。2020年,英利在市場上的聲音逐漸多了起來,并有著相較不錯的收獲,也許未來仍會獲得一席之地,無法妄言。
2014年,苗連生面對天合的追趕,“讓”出了榜首位置,,坊間認為老苗更“靠譜”了。此年天合出貨量為3.7GW,兩者差距400MW。
英利讓大家銘記的除苗連生之外,還有其贊助了2010、2014兩屆世界杯。在中國光伏發(fā)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對英利的榮光,尚德在此時則顯得有些落魄,雖然在此種大環(huán)境下,誰都過得不好。
2012年或者算是尚德高光表現(xiàn)的“最后一舞”,此年尚德位居榜單第三位。
2012年9月初,面對困境,尚德開始了減產裁員,太陽能面板產能從2.4GW降到1.8GW,削減幅度達25%。不完全統(tǒng)計,或將裁掉1500名員工。
但,尚德終究仍未能挺住。
2013年3月20日,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發(fā)布公告稱,無錫尚德由于無法歸還到期債務,依法裁定破產重整。尚德轟然倒下。雖然對尚德的敗走有多重原因的解讀,但是“雙反”對尚德造成的沖擊力和殺傷力巨大。
2013年,榜單上已不見尚德的名字。經過系列“折騰”,2015年至今,尚德間隔性出現(xiàn)在榜單中,只不過不復當年的榮光。
賽維的名字則在2012年的榜單中消失。姍姍來遲的2011年年報顯示,賽維2011年共計虧損54.5億元,其中資產減值損失28.2億元,投資損失12.5億元,扣除上述損失后實際經營虧損為13.8億元。
2012年,賽維凈虧損10.5億美元。此年,賽維為諸多負面信息所圍困,彭小峰也在該年卸任賽維LDK首席執(zhí)行官。
2014年8月30日,賽維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已接受彭小峰辭任公司董事長及董事職位,即時生效。
2015年11月17日,賽維LDK宣布,新余市中級人民法院接受新余市城東建設投資公司及國家電網江西省電力公司贛西供電分公司的重整申請,要求賽維LDK四家子公司——江西賽維LDK高 科技 有限公司、賽維LDK高 科技 (新余)有限公司、江西賽維LDK光伏硅 科技 有限公司及江西賽維LDK太陽能多晶硅有限公司,開始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但不管如何,賽維的精彩為諸多光伏人所牢記。
2012年,媒體轉載Maxim Group發(fā)布的研報:中國最大10家太陽能公司累計負債達到了175億美元。亦有媒體統(tǒng)計,此10家企業(yè)包含英利、尚德、天合、晶澳、阿特斯、大全、昱輝陽光、賽維和中電光伏等。
另有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在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面對機遇,更多人參與到光伏行業(yè)中來。僅2011年,我國光伏行業(yè)的硅棒、硅片、電池片、組件等環(huán)節(jié)擁有的生產商便由807家增至901家。而到2012年,我國破產和停產的企業(yè)超過350家。
在此期間,苗連生、施正榮、高紀凡、瞿曉鏵四人齊聚的鏡頭定格,留下圈內的談資。
掀起“血雨腥風”的SolarWorld在2011年位居第十位之后,前十榜單再無其蹤影。作為德國的公司為何會頻頻發(fā)難,同樣存有多種解讀。
昱輝、天合、阿特斯的起落
歐美“雙反”倒逼出了更強的中國光伏企業(yè),隨之國內光伏市場在系列積極政策的推動下開始發(fā)展。
2013年,被譽為光伏行業(yè)的“政策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光伏相關的“大”政策就達到十余項。最具代表性的則是2013年7月4日頒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yè) 健康 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意見》進一步細化了“國六條”。并且指出2013年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fā)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2012年發(fā)布的《太陽能發(fā)電十二五規(guī)劃》中,2015年光伏裝機目標為2100萬千瓦以上。
此外,《意見》首次明確電價和補貼機制以及光伏準入門檻。
隨后,各部門的匹配政策及相關細則陸續(xù)出臺,國內光伏行業(yè)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形成。與之伴隨的還有“雙反”階段性的收場。
經過2013年的醞釀,2014年,中國的光伏產業(yè)進入了快速發(fā)展期。
2014年,我國光伏累計并網裝機容量28.05GW,同比增長60%,其中,光伏電站23.38GW,分布式4.67GW。全國新增并網10.6GW(新增光伏電站855萬千瓦、分布式205萬千瓦),約占全球新增容量的四分之一,所用組件占我國組件產量的三分之一,實現(xiàn)了《意見》中提出的年均增長1000萬千瓦目標;
天合的崛起并不突然,在2013年已經位居榜單次席。高紀凡能夠出現(xiàn)在四巨頭齊聚的局中,已經證明了天合的實力。天合也在此年將英利“推”下了王座。
據(jù)天合光能自身披露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天合光能出貨量為3.66GW,較2013年同期提高41.9%。全年凈收入總計22.9億美元,較2013年提高28.8%;毛利潤3.856億美元,較2013年提高76.7%;毛利潤率為16.9%,較2013年提升4.6%。
其中,天合光能2014年Q4組件出貨量近1.1GW,包括1.07GW對外發(fā)貨量以及用于自身下游發(fā)電項目28.3MW的發(fā)貨量,創(chuàng)造了新的記錄。第四季度凈收入為7.05億美元,環(huán)比提高14.3%。
彼時天合預計:2015年Q1組件發(fā)貨量為840MW-870MW,其中用于自身下游電站項目的組件量為60MW-70MW。2015年全年組件發(fā)貨量目標為4.4GW-4.6GW,比提高20%-26%。此外,將在全球并網700MW-750MW項目,其中包括中國30%-40%分布式項目。
天合光能2015年年報成績著實亮眼的。天合光能全年總出貨量為5.74GW,同比增長56.8%。凈營收30億美元,同比增長32.8%。
同時,天合提預計2016年光伏組件出貨量在6.3GW至6.55GW,其中下游項目供貨量預計為450MW至550MW。
天合的登頂幾乎是伴隨著英利勢弱而來的。阿特斯緊隨其后,在2015年登上了榜單的第二位。當年出貨量4.71GW,與天合有著1GW的差距。但在此年也是阿特斯最接近榜首的位置的一年。
對于阿特斯的“不思進取”,坊間很多聲音認為瞿曉鏵的性格決定了阿特斯的定位。瞿曉鏵是一個性格穩(wěn)健的人,做光伏可算作科班出身。業(yè)內人士評價:阿特斯是業(yè)內財務狀況較為穩(wěn)健的幾家之一。也有著“如果最后僅剩幾家光伏企業(yè),其中一定會有阿特斯”的說法。
在2014年,有媒體報道阿特斯或將取代天合的榜首位置,但是最終并未成型。后伴隨著晶科、晶澳,乃至隆基在組件方面的崛起,阿特斯排名進一步下滑。至今,阿特斯組件出貨量連續(xù)三年位居榜單第五位。
2015年,榜單變化明顯的還有昱輝陽光下滑到第十位,而協(xié)鑫集成則闖入榜單,且高居第七位。
2015年也是昱輝陽光截至現(xiàn)在最后一年在此榜單之上。
昱輝陽光的創(chuàng)始人為李仙壽。李仙壽為光伏業(yè)內較為知名“李氏三兄弟”中的大哥,二哥、三弟分別為李仙華、李仙德,李仙德則是在2016年居于榜首晶科的創(chuàng)始人。
2005年,李仙壽和創(chuàng)業(yè)伙伴創(chuàng)立昱輝陽光;2008年,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宣布正式進入電池片、組件生產領域,擁有了由原生多晶硅到光伏應用系統(tǒng)的完整光伏產業(yè)鏈;2011年11月,昱輝陽光一個月整合20家光伏企業(yè)成立合資新公司。
2014年,昱輝發(fā)布公告稱已成為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出口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的制定調查企業(yè),股價應聲而落,昱輝還是卷入了“雙反”。這或者也為2016年退市警告、2017年太陽能制造業(yè)務的剝離埋下了伏筆。
“雙反”之傷對昱輝來說雖然并不致命,但對昱輝陽光的業(yè)績影響頗深,在此期間,昱輝的業(yè)績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
2015年,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昱輝對外光伏組件出貨量為1.6GW,實際收入為12.8億美元,同比下降18.9%。預計2016年營收將低于2015,約為10億美元至12億美元之間,第三方組件出貨量也將出現(xiàn)降低。
李仙壽曾表示“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將業(yè)務重心由制造業(yè)務轉移至下游業(yè)務開發(fā)上來” ,這與后續(xù)的昱輝退出太陽能制造業(yè)的行動相呼應。退出舉動被看做昱輝的“斷腕自救”。
2016年,昱輝由于股價每股低于1美元而收到紐交所退市警告。此種狀況也僅是昱輝當時境況的一點。此年,昱輝跌出了榜單。
2017年6月14日,昱輝發(fā)出公告稱,李仙壽宣布收購該公司的制造業(yè)(包括多晶硅、太陽能晶片和太陽能組件制造)和LED分銷業(yè)務,并承擔該公司相關的債務。至此,以太陽能制造業(yè)興起的昱輝“英雄謝幕”。
京瓷、夏普也是雙雙跌于2015年的榜單之外。2015年,2015財年全年,日本組件總發(fā)貨為7.96GW,為2014年的81%,更是遠遠低于2013的水平。
晶科、隆基、東方日升的崛起
2016年,昱輝跌出榜單,晶科卻登上榜首,兄弟二人的公司狀況迥異。而在晶科建立之初,其目的主要是以期幫助李仙壽昱輝更好地發(fā)展。世事變化。
從2016年起,晶科開始了自己的“王者”征途。2016-2019,晶科連續(xù)四年蟬聯(lián)首位。
2016年,據(jù)相關機構統(tǒng)計,晶科出貨量在6.6-6.7GW,天合出貨量在6.3-6.55GW。與晶科相差不大。
天合在2014、2015占據(jù)榜首之后,2016年以微弱劣勢“輸給”晶科,坊間認為此時的天合并非沒有與晶科一戰(zhàn)的實力,而是高紀凡的主動“退位”。
高紀凡在相關場合曾經說過,天合目標是全球最領先的組件供應商,一流的系統(tǒng)集成商,智慧能源領域的開拓者。由此來看,天合還是志在綜合。
“有時候人為了保持第一,會做很多愚蠢的事情。”“做老大的不易來自于兩個方面:引領者走在前面,有風雨來的時候你總是第一個被刮到;第二個,領先者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比如技術領先了,后面的人盯著你。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不行,你可能花了一個億去開發(fā)一個新的產品,人家花幾百萬挖一個人就把你這個東西拿走了?!?/p>
高紀凡此幾次表達,成為支持“讓賢”這一說法的支撐。各種原因到底如何,除了當事人恐怕沒有人能夠給予確切答案,所以答案現(xiàn)在依舊算是一個“謎”了。
晶科登上榜首,同樣并不奇怪。
在此十年中,晶科一直居于榜單之中,而且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在登頂?shù)那拔迥辏Э婆琶謩e為第八位、第七位、第五位、第五位、第三位。
在2017、2018、2019三年,晶科組件出貨量分別為9.7GW、11.6GW、14.3GW。此三年的第二位分別為天合、晶澳、晶澳。兩者三年的出貨量分別為9.1GW、8.1GW、10GW, 7.5GW、8.8GW、10.26GW。
在2018、2019兩年,晶澳占據(jù)次席,天合位居第三位。
在此四年中,晶科都以較大的優(yōu)勢領先著第二位,后者并未對晶科形成足夠的威脅。從2018年開始,中國的組件行業(yè)也正式進入了“晶晶”局面。兩者的地位彼時看來并沒有企業(yè)可以動搖。
恰在晶科登頂?shù)牡谝荒辏』鶚啡~闖進了榜單,位列第九位??峙麓藭r,沒有更多的人可以想到,這個企業(yè)在幾年后在中國光伏行業(yè)占據(jù)了如此重要的地位,并且從晶科手中搶走了王冠。晶科五連冠未能實現(xiàn)。對于晶科與隆基的關系,同樣坊間說法頗多。一相關工作人員曾玩笑表示到——恨死你,卻干不掉你。
2014年10月,隆基以近4610萬的價格收購了浙江樂葉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85%的股份。浙江樂葉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研發(fā)、制造和銷售。在被隆基收購之時組件產能超過200MW。隨后,隆基對樂葉進行了整合注冊。2015年1月28日,隆基投資5億元在西安成立樂葉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至此,隆基正式切入組件環(huán)節(jié)。
也就是說,僅僅正式切入組件環(huán)節(jié)兩年,隆基便進入了前十榜單,發(fā)展速度之快可見一斑。2016年,隆基組件銷售額達57億。
隆基2016年財報顯示:隆基營收115.31億,同比提升93.89%;全年凈利15.47億,同比提升197.36%;基本每股收益0.86元,同比提升177.42%;扣非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21.15%,同比增加9.18%;綜合毛利率27.48%,同比提高7.11%。
2016-2019年,隆基的組件出貨量分別為2.34GW、4.4GW、7.2GW、8.4GW。2020組件出貨量,據(jù)相關媒體統(tǒng)計為22.7GW,晶科出貨量則為19GW。至此,隆基將晶科擠下了王座。
縱觀隆基近兩年,發(fā)展速度迅猛。2019年8月28日,市值超1000億;2020年7月24日,市值超2000億;2020年10月9日,市值超3000億;2021年1月5日,市值超4000億。高瓴資本的進入,顯示資本市場對隆基的看好。5000億市值并非不可及。
2019年4月,隆基發(fā)布(2019-2021)產品產能規(guī)劃,計劃單晶硅棒/硅片產能2019年底36GW,2020年底50GW,2021年底65GW;單晶電池片產能2019年底10GW,2020年底15GW,2021年底20GW;單晶組件產能2019年底16GW,2020年底25GW,2021年底30GW。
從2019年開始,隆基進入了快速擴張階段,尤其2020年,隆基更是屢屢與國企、央企達成合作,其他企業(yè)之間也是合作不斷。據(jù)世紀新能源網不完全統(tǒng)計,在2020年,隆基涉及的擴產項目總容量超77GW,總投超269億元。
晶澳2018、2019兩年位居次席,2020年隨著隆基的登頂,其下降一位,名列第三。
縱觀晶澳,其在業(yè)內垂直一體化的發(fā)展程度上較為領先,產業(yè)鏈覆蓋硅片、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等多個領域。所以即使在行業(yè)較為“凄慘”的2018年,晶澳也表現(xiàn)較為穩(wěn)健。
2019年晶澳借殼成功歸A后,受益于資本市場,晶澳更是發(fā)展迅速。在2020年動作屢屢,世紀新能源網粗略統(tǒng)計,晶澳擴產的項目達16個,總容量超151.6GW,總投超415.5億元。
晶澳2020年三季度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收166.9億元,同比增長23.51%;凈利潤12.91億元,同比增長85.29%。第三季度凈利潤為5.9億元,同比增長95.12%。業(yè)內較為看好晶澳2020年的業(yè)績。
隨著平價時代的迫近,降本增效成為擺在各家企業(yè)面前的重要的課題。
2019年,中環(huán)推出了“夸父”210mm硅片,從而帶動著大尺寸組件的發(fā)展。2020年M10聯(lián)盟成立。
東方日升跨入榜單是在2017年,截至2019年,組件出貨量分別為2.8GW、5.07GW、7.3GW。名列榜單的第十位、第七位、第七位。同時據(jù)相關統(tǒng)計顯示, 2020年東方日升依舊位居第七位。
隨著2020年業(yè)績預告的披露,東方日升的業(yè)績“變臉”對其影響頗深,但其在人才、技術、市場等方面并未遭到更大沖擊,再匹以相對穩(wěn)健的發(fā)展思路,業(yè)內依舊看好其2021年。
雖然多企陸續(xù)布局210組件市場,但是憑借多方面的東方日升理論上也擁有著較好的發(fā)展空間。
正泰在2020年闖入排行榜第八位。其在2019年已經有出色的表現(xiàn),并以3.73GW的出貨量位居我國組件出貨量的第七位,前六位分別為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隆基。
隨著國內光伏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和國外組件企業(yè)的式微,正泰進入榜單也就不奇怪了。從2018年開始,尚德重新登上榜單,雖然排名不高,但依舊展現(xiàn)出較強的實力。
根據(jù)當前數(shù)據(jù),2020年前十榜單中,中國企業(yè)占據(jù)八席,實力雄厚。
十年,組件市場雖有變化,但是強者恒強依舊是主基調。隨著2021年的起始,光伏利好信息頻出,未來,中國組件企業(yè)十席能夠占據(jù)幾席,隆基是否王冠依舊,日升能否業(yè)績翻臉,天合又將演繹出怎樣的精彩……這些都將是精彩的看點。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2021年的王座將會屬于誰?
三、光伏電纜知名品牌有哪些?
; 排名 企業(yè)
1 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 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 無錫江南電纜有限公司
4 寶勝集團有限公司
5 銅陵精達銅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 亨通集團公司
7 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
8 東莞華新電線電纜有限公司
9 德爾福派克電氣系統(tǒng)有限公司
10 山東齊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1 青島漢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2 通鼎集團
13 山東陽谷電纜集團有限公司
14 華洋線纜集團有限公司
15 中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6 山東蓬泰股份有限公司
17 安德魯電信器材(蘇州)有限公司
18 清遠市勝利銅材有限公司
19 沈陽北恒銅業(yè)有限公司
20 臺一銅業(yè)(廣州)有限公司
21 山東省龍口市下丁家實業(yè)總公司
22 廣東新亞光電纜實業(yè)有限公司
23 福建南平太陽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24 福州大通機電有限公司
25 浙江萬馬集團電纜有限公司
26 浙江球冠集團有限公司
27 上海華普電纜有限公司
28 露笑集團有限公司
29 廣東精達里亞特種漆包線有限公司
30 永鼎集團有限公司
四、光伏逆變器、風電變流器—新能源發(fā)電的核心(附相關企業(yè))
光伏、風力發(fā)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前面的文章也對這兩個產業(yè)鏈進行了一些梳理。今天就重點說一說光伏發(fā)電和風能發(fā)電中比較核心的部分,光伏逆變器和風電變流器。
首先,什么是逆變器?簡單來說是一種將低壓 直流電 轉變?yōu)? 交流電 的電子設備。我們通常是將交流電整流變成直流電來使用,而逆變器的作用與此相反,因此而得名。
變流器,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整流、逆變原理將 不穩(wěn)定的電能 變換成為電壓、頻率恒定等符合并網要求電能的控制裝置。包括整流器(交流變直流)、逆變器(直流變交流)、交流變流器和直流變流器。
光伏逆變器
由于太陽能光伏所發(fā)的是直流電能,因此需要通過逆變器轉換為與電網同頻率同相位的交流電能并入電網(電網一般為交流電網,直流電不能直接并網)起直流變交流之用。除此之外,逆變器還有主動運轉和停機功能、最大功率追蹤MPPT功能、孤島效應的檢測及控制功能、電網檢測及并網功能等功能。說得具體一點,逆變器除了直流變交流之外,還監(jiān)管電流運行情況,有點類似于“管家”的角色。
風電變流器
風力發(fā)出來的電本身是交流電,但由于風力發(fā)電有很大的不穩(wěn)定性,且風速和設備本身等都會直接影響發(fā)電機轉動,因此需要風電變流器進行整理,先交流變直流,再變交流,從而提高電能質量。在風電設備中,變流器是風力發(fā)電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設備,如果想把風力的發(fā)出的電能實現(xiàn)并網,那么變流器是不可缺少的設備,所以也是決定能否產生經濟利益的核心部件。
光伏逆變器發(fā)展格局及趨勢
近幾年,世界各國對光伏新能源大力發(fā)展,光伏發(fā)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帶動了光伏逆變器產銷量的不斷增加,行業(yè)保持了快速發(fā)展。隨著國內光伏逆變器市場表現(xiàn)出巨大的潛力,逆變器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價格越來越接近盈利臨界點。更低的價格對光伏逆變器生產廠商的技術研發(fā)水平、產品生產實力等方面都提出極高要求。以購買元器件組裝為主的中小逆變器生產企業(yè)將面臨生存考驗,難以獲得持續(xù)發(fā)展。
縱觀光伏逆變器市場競爭格局的發(fā)展變化,近10年以來,行業(yè)集中度逐步提升,全球前十家企業(yè)的市場份額已達到73%。細分結構來看,1-3名地位穩(wěn)固,市占率維持在45%左右,4-10名名次不斷輪換,市占率在30%左右,頭部穩(wěn)定,腰部競爭激烈。
按應用場景與功率劃分:光伏逆變器可分為 集中型逆變器 (28.5%)、 組串型逆變器 (66.5%)與 微型逆變器 三種。其中組串型逆變器是未來行業(yè)三大趨勢之一。
集中型逆變器 :大型地面、水面、工商業(yè)屋頂(500-3400kw)
優(yōu)勢:技術成熟,逆變器和元器件數(shù)量少,故障點少可靠性高。
劣勢:總功率受個別太陽能電池影響大,需要較大空間布置逆變器,后期維護較為復雜,總成本較高。
代表企業(yè): 華為、陽光電源、上能電氣 等企業(yè)
組串型逆變器 :小型分布式和地面站-工商業(yè)屋頂、復雜山區(qū)(20-300kw),戶用(20kw以下)控制效果最好;
優(yōu)勢:逆變器體積小,重量輕便于安裝,可最大限度提高發(fā)電量。
劣勢:逆變器數(shù)量多,電子元器件多,總故障率相對較高。
代表企業(yè): 錦浪 科技 、固德威 等
微型逆變器 :單體容量一般在1kw以下,多路MPPT+單機集中逆變。
優(yōu)勢:安裝簡單,安全,可最大限度提高發(fā)電量。
劣勢:價格較高,適用范圍小。
以目前光伏逆變器的市場情況來看,微型逆變器市場份額小,集中式逆變器是光伏發(fā)展早期的首選,因安裝不方便和總成本較高的限制,增速大不如前。組串式逆變器因價格較低,安裝方便的優(yōu)勢,得到了用戶的青睞,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在短短幾年間就成為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最高企業(yè)的華為,其主打產品就是組串式逆變器。
組串型逆變器適應于 分布式光伏 應用場景,同時向集中地面電站場景擴展。隨著下游應用場景增加,分布式光伏占比不斷提升,預計組串型逆變器的市場空間將達到523億,2020-2025年間的復合增長率14%,增長空間巨大!
2021十大光伏逆變器品牌排行榜:
1、華為 2、陽光電源
3、上能電氣 4、古瑞瓦特
5、固德威 6、特變電工
7、科華數(shù)據(jù) 8、科士達
9、錦浪 科技 10、首航新能源
風電變流器行業(yè)競爭格局及發(fā)展趨勢
國內風電變流器廠商整體起步較晚,長期以來,風電變流器因技術及工藝設計難度大、可靠性要求高等因素而被ABB、西門子、艾默生等國外幾個電氣巨頭所壟斷。但隨著國內風電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國產變流器廠家紛紛發(fā)力。經過“十二五”期間產業(yè)界的持續(xù)努力和競爭,目前國產陸上風電變流器在國內市場上已成為主導,進口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逐年下滑,部分企業(yè)甚至淡出了國內風電市場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與陸上風電變流器相比,海上風電變流器對產品功率、可靠性、穩(wěn)定性以及抗高濕高鹽霧性能的要求更為苛刻,技術壁壘極高。我國海上風電使用的主要還是國際大型電氣公司的變流器產品。
目前國內風電變流器市場,主要有以下兩類參與者:一是能夠生產風電變流器的風電整機企業(yè)或其設立的以制造變流器為主業(yè)的子公司,產品主要供給自身或母公司,以金風 科技 子公司天誠同創(chuàng)為代表;二是廣泛參與市場競爭的獨立變流器生產廠商,以 禾望電氣 為代表。
據(jù)了解, 金風 科技 、明陽智能 等行業(yè)龍頭設有自己的變流器子公司,同時上述企業(yè)亦使用了部分第三方生產廠商生產的變流器產品。而其他風機廠商,變流器產品則主要外采自 禾望電氣、陽光電源、日風電氣 等第三方供應商。
總結:
逆變器和變流器是光伏和風電發(fā)電并網的核心部分,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光伏逆變器環(huán)節(jié)我們基本上實現(xiàn)了國產化;風電變流器方面,國產陸上風電變流器在國內市場上已成為主導,但海上風電目前技術還相對薄弱,在變流器的關鍵技術層面,我國與歐美等發(fā)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隨著我國風電的快速發(fā)展特別是海上風電的建設,掌握核心技術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未來研發(fā)投入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強,掌握核心技術企業(yè)將會走出來。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光伏排行榜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
海上光伏發(fā)電景觀設計(“海上風電+光伏裝機容量”雙料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