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技術 > 專題列表 > 正文
聲訓和義訓的不同(聲訓和義訓的不同之處)
發(fā)布時間:2023-04-23 14:00:18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40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聲訓和義訓的不同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有小程序、在線網(wǎng)頁版、PC客戶端和批量生成器
官網(wǎng):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試對下文所運用的訓詁方法作出具體分析說明
常用的訓詁方法包括形訓、聲訓、義訓,其中義訓又包括同義相訓(又包括互訓和遞訓即所謂輾轉相訓),反義相訓(即兩個反義詞互相訓釋),以一般詞語釋特殊語詞,描寫訓釋等。聲訓是循聲音線索探討詞義聯(lián)系及被釋詞的語源,文中“戶即扈字”明顯便是聲訓。形訓是從字形上直接訓釋詞義,文中并未涉及。義訓涉及兩例,“戶服猶被服,二字同義連文”是義訓,“扈,被也”也是義訓,而且屬于義訓中以一般詞語釋特殊詞語,“楚人名被為扈”便可佐證。名詞解釋:析言、聲訓、義訓
析言找不到,統(tǒng)言到是找到了,兩者相對。自己慢慢理解。統(tǒng)言——也叫渾言、通言、散言。同析言相對。訓詁學中分析同義詞的術語,用以說明詞的共同意義,而不計較其細微差別。
聲訓——也叫音訓。與形訓、義訓并列。用同音或音近的字來解釋詞義的方法。主要作用是:1)追溯語源,2)探求本字,3)說明詞的通轉。
漢語訓詁學術語。不是從字形、字音,而是直接從實際使用的意義上來解釋詞義。義訓是對形訓和聲訓而言。
義訓——古書中的注解和字書、辭書中的解釋一般都是義訓。義訓總是以通語、常言去解釋不易知的文語、古語或方俗語。對于名物,義訓經常說明其屬類、形狀、顏色和功用。義訓的解釋方式,古書中常用“某,某也”、“某謂之某”或“某曰某”。
以上就是關于聲訓和義訓的不同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