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品牌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古樸園林景觀設計(古樸園林景觀設計圖片)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古樸園林景觀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錄列表:
一、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意義
幫你找下資料2.1 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自然始終是園林創(chuàng)作的素材,西方傳統(tǒng)的規(guī)則式園林認為自然是不完美的,必須經過加工才能達到完美的高度,因而強調在園林中人工痕跡的表現。而中國古典園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所謂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西方規(guī)則式園林和中國古典園林在本質上都是以自然作為園林創(chuàng)作的對象和素材,前者力求對自然不完美的地方進行修飾加工,后者則強調人與自然共生共融。英國自然風景園和法國英中式園林在借鑒中國造園理念時過分凸顯了一方面的特征,因此有些變味。英國自然風景式園林因過份雷同于鄉(xiāng)野景觀(圖7英國自然風景園體現的鄉(xiāng)野景觀),而法國的英中式園林又過于人工做作,反而適得其反(圖8法國英中式園林盧瓦爾河地區(qū)建造的中國式塔)。如今,人們逐漸意識到自然的高度是難以逾越的,應師法自然、順應自然。 2.2 范山模水的景觀類型 東西方園林共有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資源條件,再現本土的自然景觀類型。因此,自然氣候條件、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質狀況、農業(yè)生產模式和鄉(xiāng)土植被類型等等構成的自然資源狀況和區(qū)域景觀類型,既是園林設計的首要條件,也是園林空間布局和構成要素的主體。 中國古典園林也是再現本土自然景觀典型特征的范例。中國的山地和丘陵約占國土面積的2/3(圖9中國地形簡圖)。在傳統(tǒng)文化和道教思想的影響之下,國人始終認為無山無水則不成園。而西方人更為關注的是慣常的景觀類型,著重表現的是田園風光。這是造成中西方園林形式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梢哉f,對國土景觀類型以及景觀元素敏感性的差異,加上生活情趣上的不同,導致了中西方園林在形式上的巨大反差。因此,對地域性景觀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營造適宜的景觀類型,是現代園林設計的前提條件,也是體現園林特色的主要方面。 2.3 詩情畫意的表現手法 受中國山水詩畫的影響,古典園林著重表現的是自然中的山水格局。在狹小的空間中表現恢宏的自然山水之勢。山石、林泉等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素材,入畫是園林設計的基本要求。相反,西方的規(guī)則式園林最初都是由建筑師設計的,習慣于用建筑的眼光來觀察自然,用建筑設計的手法營造均衡穩(wěn)定的空間格局,臺地、植壇成為園林中的基本元素(圖10西方規(guī)則式園林的構圖格局)。受中國園林的影響,18世紀的英國人開始用詩人的心理、畫家的眼光來觀察自然,導致了風景式園林的出現(圖11典型的英國風景式園林)。 2.4 舒適宜人的人居環(huán)境園林是人類追求最理想的人居環(huán)境的產物,創(chuàng)造更加舒適宜人的小氣候環(huán)境,是享受園林生活樂趣的前提。因此,東西方古典園林都十分注重如何利用自然氣候條件,在庭園中營造出舒適宜人的小氣候環(huán)境。就江南而言,悶熱的夏季和陰冷的冬季都令人感到不適。因此,眾多的私家園林首先通過空間布局來引導氣流穿堂入室,形成過堂風;園內挖湖堆山,既有利于排水,便于植物生長,又可在山丘之巔享受微風拂面帶來的清爽;而西北疊山、東南理水的風水原則,目的是阻擋冬季寒冷的西北風,同時使夏季的東南風從水面上吹過,更加涼爽宜人(圖12在建筑南面理水使夏季的東南風從水面吹過,更加涼爽宜人)。 在現代園林設計中,光影、氣流、溫度、濕度等影響人體舒適度的氣候因子,成為十分重要的設計依據,影響到園林空間、地形、水系、色彩等設計元素的處理手法。為人或動物,以及植物群落提供更加適宜的小氣候環(huán)境,已成為眾多現代園林作品的出發(fā)點。例如巴黎拉維萊特公園中的竹園設計,采用下沉式空間處理,結合混凝土擋墻和拋物面光源的反射,有效地改善了局部小氣候條件。在本不太適宜竹子生長的巴黎地區(qū),成功地營造了30多個品種竹子專類園。 2.5 巧于因借的視域擴展 中國古典園林大多建造在相對封閉的空間環(huán)境中,與外界的自然或城市環(huán)境相對隔絕。為了使園林景觀不至于孤單突兀,需要將其與周邊的自然、城市、村莊等景觀相聯系,形成整體性園林景觀特色,也起到擴大園林空間效果的作用。中國古典園林盡管建造在封閉的空間中,但并不局限于園址邊界的限定,而是以場地的視覺邊界為設計范圍,通過巧妙的借景手法來形成完整統(tǒng)一的園林景觀。正可謂巧于因借、精在體宜。 借景不僅起到擴大空間效果的作用,而且加強了空間之間的聯系,使各個空間之間相互滲透,形成整體;同時使園林景觀與城市與自然景觀相聯系、相呼應。此外,巧于因借還起到空間的引導和指示作用,使得園林中的景致令人目不暇接。許多現代園林設計師都把場地的視域空間作為設計范圍,把山脊線、天際線或地平線等作為空間的參照,通過借景形成園林與周圍環(huán)境的融合,或把周圍的地域性景觀類型引入園林,這與中國古典園林追求的無限外延的空間視覺效果有異曲同工之妙。 2.6 循序漸進的空間序列 在人工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之間營造過渡空間,是中西方園林的通用手法。西方傳統(tǒng)園林觀念認為,園林其實就是人工與自然之間的過渡性空間。意大利別墅莊園和法國府邸花園都建造在自然或鄉(xiāng)村環(huán)境中,需要在外圍的自然與人工的建筑之間,營造從自然到人工的過渡空間。而中國古典園林多建造在城市環(huán)境之中,在園外的人工環(huán)境與園內的“自然”山水之間,也需要營造出一系列從人工到自然的過渡性空間。西方園林是借助圖案和植物的處理來形成過渡。2.7 小中見大的視覺效果人體接受外界信息的80%都是通過視覺獲得的。因此,中西方園林都十分注重視覺效果的表現。而中國園林強調“小中見大”的設計手法,所謂“以有限面積,營無限空間”,“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是中國園林典型的象征手法。 在現代園林設計手法中,如何以自然為師,在有限的空間中表現出廣袤的地域景觀特征,也是設計手法高超與否的衡量尺度。正如中國古典造園家所言,關鍵是“假自然之景,創(chuàng)山水真趣,得園林意境”,營造出空靈的空間效果。 2.8 委婉含蓄的情感表達受中國古典文化的影響,中國古典園林善于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達豐富細膩的情感,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想象空間。這與西方古典園林直截了當的表達方式形成強烈對比。 當代許多中國園林作品因注重形式表現,或以繁瑣張揚的外表,或簡單直白地模仿自然鄉(xiāng)村景觀,都必然遭到人們的拋棄。法國園林史學家格羅·莫爾(Georges Gromort)評價意大利園林時說過:“文藝復興中期的意大利園林像高貴的婦人那樣,給人以端莊典雅的感覺;而后期的園林則像是職業(yè)妓女一般濃妝艷抹,迷惑人心”。這對中國現代園林設計所追求的方向亦不無警示意義。
二、古典園林的藝術構成
為表現自然,理水也是造園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論哪一種類型的園林,水是最富有生氣的因素,無水不活。自然式園林以表現靜態(tài)的水景為主,以表現水面平靜如鏡或煙波浩淼的寂靜深遠的境界取勝。自然式園林也表現水的動態(tài)美,但不是噴泉和規(guī)則式的臺階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磯頭、礬口,以表現經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為如此,園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古代園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種:
(一)掩。以建筑和綠化,將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臨水建筑,除主要廳堂前的平臺,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論亭、廊、閣、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猶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邊的視線局限;或臨水布蒲葦岸、雜木迷離,造成池水無邊的視角印象。
(二)隔?;蛑虣M斷于水面,或隔水凈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橋,或涉水點以步石,正如計成在《園冶》中所說,“疏水若為無盡,斷處通橋”。如此則可增加景深和空間層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水面很小時,如曲溪絕澗、清泉小池,可用亂石為岸,怪石縱橫、犬牙交錯,并植配以細竹野藤、朱魚翠藻,那么雖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風致的審美感覺。 古典園林都采用古典式建筑。古典建筑斗拱梭柱,飛檐起翹,具有莊嚴雄偉、舒展大方的特色。它不只以形體美為游人所欣賞,還與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園林風格。園林建筑物常作景點處理,既是景觀,又可以用來觀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還有美學方面的要求。樓臺亭閣,軒館齋榭,經過建筑師巧妙的構思,運用設計手法和技術處理,把功能、結構、藝術統(tǒng)一于一體,成為古樸典雅的建筑藝術品。它的魅力,來自體量、外型、色彩、質感等因素,加之室內布置陳設的古色古香,外部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更加強了建筑美的藝術效果,美的建筑,美的陳設,美的環(huán)境,彼此依托而構成佳景。
古典園林里通常都是一個主體建筑,附以一個或幾個副體建筑,中間用廊連接,形成一個建筑組合體。這種手法,能夠突出主體建筑,強化主建筑的藝術感染力,還有助于造成景觀,其使用功能和欣賞價值兼而有之。
常見的建筑物有殿、閣、樓、廳、堂、館、軒、齋,它們都可以作為主體建筑布置。宮殿建在皇家園林里,供帝王園居時使用。它氣勢巍峨,金碧輝煌,在古典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為了適應園苑的寧靜、幽雅氣氛,園苑里的建筑結構要比皇城宮廷簡潔,平面布置也比較靈活。但是,仍不失其豪華氣勢。 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是在幽靜典雅當中顯出物華文茂?!盁o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書畫墨跡在造園中有潤飾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園中必須有書畫墨跡并對書畫墨跡作出恰到好處的運用,才能“寸山多致,片石生情”,從而把以山水、建筑、樹木花草構成的景物形象,升華到更高的藝術境界。墨跡在園中的主要表現形式有題景、匾額、楹聯、題刻、碑記、字畫。匾額是指懸置于門振之上的題字牌,楹聯是指門兩側柱上的豎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題詩刻字。園林中的匾額、楹聯及刻石的內容,多數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現成詩句,或略作變通。如蘇州拙政園的浮翠閣引自蘇東坡詩中的“三峰已過天浮翠”。還有一些是即興創(chuàng)作的。另外還有一些園景題名出自名家之手。不論是匾額楹聯還是刻石,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抒發(fā)胸臆,也能夠起到點景的作用,為園中景點增加詩意,拓寬意境。
書畫,主要是用在廳館布置。廳堂里張掛幾張書畫,自有一股清逸高雅、書郁墨香的氣氛。而且筆情墨趣與園中景色渾然交融,使造園藝術更加典雅完美。
三、園林景觀設計 求助
庭園造景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在景觀設計時除了滿足庭園功能,給人們觀賞、休閑、運動等提供方便外,還必須具有景觀上的美,從而使小小的庭園畫中有畫,景中有景,咫尺千里,余味無窮。
一、庭園造景庭園造景有如畫家繪畫,有法而無定式。同一景象畫家可用不同的筆法來表現,不同的園林設計人員也可用不同的構思設計之。我國的古典園林和現代庭園造景具有獨特的立意,只要做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并滿足人們賞景、休息、交流的需要,使人在其中自由活動、得到身心放松,就可稱之為優(yōu)秀園林或優(yōu)秀庭園。但是,庭園造景不可忽視“動觀”和“靜觀”的景色搭配,一般情形下,庭園應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在相對較大的庭園中,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多些對景、障景、添景等手法的應用,使庭園景觀更加豐富、更有觀賞價值?!办o觀”通常指設計人員有意識地安排視線范圍內的主景、配景、前景、中景和遠景,盡可能促使景象向縱、橫兩個方面發(fā)展?!皠佑^”則是通過人們的行走路線,把不同的景組成連續(xù)的景觀序列,隨著人們的移步,景色也不斷地發(fā)生變化,這也是人們常說的“步移景異”之含義。在現代庭園造景中,植物造景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如:庭園中各類植物高低搭配、色彩的配置、質感等等。筆者認為,庭園造景中的植物比較重要,應以突出群體美、力促植物景觀與建筑景觀等周圍環(huán)境有機統(tǒng)一為宜。
二、設計理念庭園不是簡單的“園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為主體、體現以人為本、充滿文化藝術氣息的境地。庭園造景是包括植物造景、山水建筑、園林小品等在內的結合體,都要按照科學和藝術的原則、采用我國傳統(tǒng)造園的手法來組織和構建,使之成為自然和美的景觀。庭園造景的設計,在占地不足500平方米的平地上表現濃郁的民俗、深厚的文化內涵,一般不易發(fā)揮出來。因此,在庭園造景設計上,注意“動觀”和“靜觀”的結合,空間開合有序,宜透則透,宜閉則閉,視線相對通透;另外,還要以適量的色葉植物、花灌木、竹子進行造景,配以濃郁的地方風韻,古樸的亭臺廊榭作為前景、中景和遠景,再設計一些蜿蜒的小徑貫穿庭園,免使庭園造景呆板或閉塞的感覺,具有縱深感,并給人一種意境的聯想。庭園造景的設計,無論在命名、楹聯、擺設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還豐富了庭園景觀的內容。同時設計還需要空間和內容上的相互照應、調整,并使之協調互補發(fā)展,提高庭園總體的造園藝術,也使庭園更具有詩情畫意的意境。除此,要繼承發(fā)揚我國優(yōu)秀的園林傳統(tǒng)文化,注重結合反映地方民俗,如濃郁地方特色的雕塑、石刻、木刻、盆景、噴泉、假山等,透過整個庭園景觀來體現地方特色。
四、中國古典園林的局限性表現在哪些方面,在當代景觀設計中如何規(guī)避
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依山旁水,貴樹名花,綜合藝術
中國古典園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組成的綜合藝術品。常用觀賞花木有松、竹、梅、樟、蘭、菊、柳、荷、玫瑰、茶花、迎春和牡丹等,其選栽一般與園林的地理環(huán)境和園主所寄托的性情有關。園中理水也通過類型和形式的選擇來體現文人的意趣。園水有各種形式:湖、池、河、溪、澗、泉、瀑。在園中根據水源和園內地勢的具體情況,加以自然疏導,在大小、動靜、曲折的對比和聯系中實現目的。其造型就落實在對岸曲水徊,似分還連的追求上。文震亨在《長物志》對理水論述甚詳,尤其是論廣池、論小池、論瀑布非常精辟。的確山水的造型是提領園林的主要構架。所以有人這樣認為園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園林之有水,如人之有血脈。
在園林藝術中,純粹的人為景觀亭臺樓閣,雖然對追求“人化自然”的園林來說不是主要要素,但是某些具體景區(qū)中還是可以成為主景的。園林中有各種各樣的建筑,如榭、樓、齋、亭、舫、閣、館、廊、廳、堂、殿和軒等。無論哪種類型的建筑物,其形狀、大小、比例、位置、疏密、高下,都隨園景主題需要而隨機應變。這就要求:造型輕巧淡推不求瑰瑋莊嚴,裝修精致靈動不求富麗華瞻,空間開敞流通不求封閉森嚴。另外色彩和質感對于園林來說也是重要的。紅色熱烈,藍色沉靜,金色華貴,白色潔凈,不同的色彩有著不同的情調。造園者為了模仿自然,體現文人的志趣,基本采取了自然色態(tài)。質感有兩種:一種是材料本身的,比如木材溫馨,玻璃通透,石材古樸;另有一種則來自對材料的處理,比如石材打磨得粗糙就厚重粗獷,打磨得光潔就文雅華貴。不同的質感也有著不同的美感。這些不同的美感在園之山、水、建筑物、花草樹木中均有所表現??梢?,質感和色彩,再加上體量和線條,和輪廓、比例、尺度一起,構成了園林造型的藝術要素。
2.追求立意,概括提煉,力求神似
中國園林集天下名山勝境,經過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煉,雖取材于自然又非純天然模仿,立意新穎,展示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神似境界,這種歷經藝術加工而得到的藝術美,富有身臨其境,似曾相識,又不知其所的玄妙之感,給人以詩情畫意或觸景生情的美好靈感。
3. 造景含蓄,耐人尋味,一點方悟
中國古典園林的絕妙之處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尋味。美人峰越細看才像;鴛鴦廳一點方悟;亭榭匾額成了賞景說明書。又如拙政園的荷風四面亭,身臨其境,雖無荷風,但亦覺風在其中,發(fā)人遐思。再如拙政園西部的扇面亭,僅一幾兩椅,卻憑借宋代大詩人蘇軾“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的佳句,在感受詩人孤獨心境的同時,會萌生一種高雅的情操與意趣。
4. 動態(tài)布局,猶如畫卷,百看不厭
動態(tài)序列布局,使園林空間成為連續(xù)序列的寫景,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藝術效果。以蘇州留園為例,其空間處理之妙當列它園林之首,無論從鶴所進園,經五峰仙館區(qū),至清風館,曲樓到中部山池;或從園門曲折而入,過曲樓經五峰仙館而進東園,其空間大小、明暗、開合和高低參差對比,皆形成有節(jié)奏的空間聯系,有起有落,猶如一幅高雅的畫卷,百看不厭。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古樸園林景觀設計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