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xué)院 > 技術(shù) > 專題列表 > 正文
成唯識論述記直解(成唯識論述記解讀pdf)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成唯識論述記直解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guān)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nèi)容,有小程序、在線網(wǎng)頁版、PC客戶端和批量生成器
官網(wǎng):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貪嗔癡”什么意思?
貪嗔癡出自《悟性論》。貪婪、生氣、愚笨是人性的弱點。三界者:貪嗔癡是。返貪嗔癡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嗔癡亦無實性,但據(jù)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見貪嗔癡性即是佛性,貪嗔癡外更無別有佛性。
全文:
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jīng)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
經(jīng)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若聞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發(fā)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貪嗔癡是。返貪嗔癡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嗔癡亦無實性,但據(jù)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見貪嗔癡性即是佛性,貪嗔癡外更無別有佛性。
經(jīng)云: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yǎng)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貪嗔癡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薩所行之處,無所不乘,亦無所乘,終日乘未嘗乘,此為佛乘。
經(jīng)云:無乘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實,五蘊(yùn)假名,遍體求之,必?zé)o定處,當(dāng)知此人解佛語。
經(jīng)云:五蘊(yùn)窟宅名禪院。內(nèi)照開解即大乘門,可不明哉。不憶一切法,乃名為禪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臥皆禪定。知心是空,名為見佛。何以故�十方諸佛皆以無心,不見於心,名為見佛。舍身不,名大布施。離諸動定,名大坐禪。何以故凡夫一向動,小乘一向定,謂出過凡夫小乘之坐禪,名大坐禪。若作此會者,一切諸相不求自解,一切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禪定力。凡將心求法者為迷,不將心求法者為悟。不著文字名解脫;不染六塵名護(hù)法;出離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不處無明為大智慧;無煩惱處名般涅;無心相處名為彼岸。迷時有此岸,若悟時無此岸。何以故為凡夫一向住此。若覺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離於此彼岸也。若見彼岸異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無禪定。煩惱名眾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異,只隔具迷悟耳。迷時有世間可出,悟時無世間可出。平等法中,不見凡夫異於圣人。
經(jīng)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薩與諸佛如來行也。若見生異於死,動異於靜,皆名不平等。不見煩惱異於涅,是名平等。何以故煩惱與涅,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為涅所滯。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
涅者:涅而不生,而不死,出離生死,出般涅。心無去來,即入涅。是知涅即是空心。諸佛入涅者,為在無妄想處。菩薩入道場者,即是無煩惱處。空閑處者,即是無貪嗔癡也。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癡為無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滅,萬法有無,皆由一心。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無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無有實體,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無。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是知持心學(xué)法,則心法俱迷;不持心學(xué)法,則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見之人,知心空無,即超迷悟。無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見。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兩相俱生滅。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是名真見。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何以故無所見故,見無見故,見非見故。凡夫所見,皆名妄想。若寂滅無見,始名真見。心境相對,見生於中,若內(nèi)不起心,則外不生境,境心俱凈,乃名為真見。作此解時,乃名正見。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見與不見,俱不見故;解與不解,俱不解故。無見之見,乃名真見;無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見者:非直見於見,亦乃見於不見。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無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無所解者,始名正解;解與不解,俱非解也。
經(jīng)云:不舍智慧名愚癡。以心為空,解與不解俱是真;以心為有,解與不解俱是妄。若解時法逐人,若不解時人逐法。若法逐於人,則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則法成非法。若人逐於法,則法皆妄;若法逐於人,則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將心求法,亦不將法求心,亦不將心求心,亦不將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兩寂,故常為在定。眾生心生,則佛法滅;眾生心滅,則佛法生。心生則真法滅,心滅則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屬,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屬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場。迷時有罪,解時無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時無罪見罪,若解時即罪非罪。何以故罪無處所故。
經(jīng)云:諸法無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業(yè)即為消滅。迷時六識五陰皆是煩惱生死法,悟時六識五陰皆是涅無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若言將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見。迷時有佛有法,悟無佛無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古代的萬卷書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多少本
《東京夢華錄》10卷,30000字。3000字/卷。《文心雕龍》10卷,50000字。5000字/卷。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2卷,13171字。6600字/卷。
《成唯識論述記》60卷,580776字;10000字/卷。
《維摩詰所說經(jīng)注》8卷,85418字;10500字/卷。
《四庫全書》79337卷,997000000字,12566字/卷。
《易成方》2卷,30720字;15000字/卷。
《莊子內(nèi)篇注》4卷,66315字;16000字/卷。
《禹貢揭要》1卷,17766字/卷;
《大乘起信論直解》2卷,43029字;22000字/卷。
《漢隸辨體》4卷,91476字;23000字/卷。
《荒政輯要》卷首一卷,82500字/卷。
《高僧傳初集》卷首一卷,156327字/卷。
以《四庫全書》的標(biāo)準(zhǔn)為平均值,每卷12500字,萬卷即12500萬字。
今天的流行讀物通常是12萬字/本。相當(dāng)于1000本。
讀萬卷書,也就相當(dāng)于讀1000本了。
每周讀2本,十年可讀完。
轉(zhuǎn)自知乎網(wǎng)友 王路
以上就是關(guān)于成唯識論述記直解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jìn)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vis設(shè)計模板免費下載(vis設(shè)計 范例)
幫中小學(xué)生做題賺錢(線上批改作業(yè)兼職app)
猜你喜歡
免費AI繪畫網(wǎng)站(免費AI繪畫網(wǎng)站二次元)
人工聊天智能機(jī)器人(人工聊天智能機(jī)器人軟件)
最大免費影視解說文案網(wǎng)(電影解說文案素材庫免費網(wǎng)站)
公文字體字號要求標(biāo)準(zhǔn)2022(公文字體字號要求標(biāo)準(zhǔn)2022文本)
事業(yè)編公文寫作真題(事業(yè)編公文寫作真題主觀題)
事業(yè)單位論文范文30篇(事業(yè)單位考試公文寫作模板)
朋友圈文案發(fā)錯了怎么改(朋友圈文案發(fā)錯了怎么改回來)